抗战时期《义勇军进行曲》的政治传播策略探究与启示
摘 要:政治传播是我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一个显著优势。《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抗战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军旅歌曲之一,具有鲜明的政治指向性,其通过借助政治话语与符号表征、文艺政策支持、多样化传播载体,成功唤醒了民众的政治使命。探究《义勇军进行曲》的政治传播策略,对于研究新时代军旅歌曲政治传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抗战时期;《义勇军进行曲》;政治传播;新时代军旅歌曲
邵培仁教授在其《政治传播学》一书中提到,政治传播是指政治传播者通过多通道、多媒体、多符号传播政治信息,以推动政治过程、影响受传者的态度与行为的一种对策。“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我党政治传播实践的一种重要载体,成功唤醒了民众的政治使命,赢得了大众的政治情感认同,形成了独具中国艺术特色的政治传播模式。探究《义勇军进行曲》的政治传播策略,对于研究新时代军旅歌曲政治传播有重要意义。
一、政治话语与符号表征为歌曲政治传播奠定基础
抗战时期,《义勇军进行曲》通过构建政治话语与符号表征,将“政治符号”潜移默化地融入歌曲,唤醒了大众集体认知与共同记忆,提高了大众的思想觉悟,引导广大民众投身抗日、保家卫国。
歌词是一种通过具体意象实现共鸣的文字表达形式,歌词的政治话语能够直观地体现凝聚社会共识的目的。歌词采用“标语口号式”,如“起来”“前进”通俗易懂、充满力量、深入人心,具有强大的动员力量。“奴隶”“血肉”以及“冒着敌人的炮火”等,通过叙述民族耻辱,调动民众悲愤情绪以及誓死保卫祖国的爱国情感。又如“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含着伟大民族精神,能够从社会心理认知层面唤起民众关于中华历史文化的民族记忆,进而实现政治动员的建构。
《义勇军进行曲》的成功传播,在于用大众喜闻乐见、简短有力的符号表征增强政治目标的可接受度,调动大众的政治情感,实现政治价值。正如我国新音乐运动的先驱者吕骥曾讲,新音乐不是作为抒发个人的情感而创造的,更不是凭了什么神秘的灵感而唱出的上界的语言,而是作为争取大众解放的武器,表现反映大众生活、思想、情感的一种手段,更负担起唤醒、教育、组织大众的使命。如歌曲运用了进行曲节奏、2/4拍、G大调、简洁有力的短乐句,使得音乐呈现积极向上、慷慨激昂的听觉效果,进而调动民众、战士情绪,实现号召觉醒、参与战斗的政治传播目标。
当前,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义勇军进行曲》的成功传播启示我们,新时代军旅歌曲传播应完善传播内容,将中国理念和政治话语用歌曲的形式表达出来,努力做到政治和艺术的统一,调动“艺术符号”助力“政治符号”的传播,即利用歌曲活泼性、文娱性保持军旅歌曲政治传播的亲和力,增强新时代军旅歌曲艺术感染力,激发民众政治情感,凝聚民众政治共识。
二、党的文艺政策支持增强歌曲政治传播效果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国家危亡、民族危难之际,作品的时代内涵满足我党政治传播诉求。1938年4月,毛泽东同志指出艺术作品“要有好的内容,要适合时代的要求”。抗战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抗战胜利。《义勇军进行曲》紧紧贴合抗战形势传达政治信息,如歌词“起来”“前进”“奴隶”“吼声”等具有丰富的历史意涵,进行曲的速度、铿锵有力的节奏使得音乐感与画面感相得益彰,将民族的危机感、战争的紧迫感和时代的召唤通过声音传达了出来,具有极强的感召力。
《义勇军进行曲》贯彻了我党“坚持走群众路线”的文艺创作方针,提高了政治传播的实效性。抗战时期,面向群众的抗战文艺宣传工作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为开展全民族的抗战奠定了基础。《毛泽东论文艺》一书中提到,1936年11月22日,毛泽东在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上号召文艺工作者一致对外、停止内战,强调文艺家应发挥有利作用,宣传教育全国民众团结抗日……并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义勇军进行曲》以直白的歌词、鼓舞人心的旋律、生动活泼的形式,更直观地表现出全民族抗战的急迫性,使歌曲更趋于大众化,为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这启示我们,实现军旅歌曲的政治传播应紧跟时代步伐,利用好传播契机,将时事热点与军旅歌曲相融合,传递好中国声音。同时,以听众群体为出发点,找准听众的需求,契合受众心理,将军旅歌曲蕴含的政治价值,以潜移默化、乐于接受、生动有效的形式唤起受众群体情感共鸣,凝聚政治共识。
三、利用不同媒介、团体拓宽歌曲政治传播渠道
歌曲的政治传播具有感染力强等特点。《义勇军进行曲》充分利用有限的社会政治传播载体和社会团体,使得歌曲覆盖群体更加广泛。而这种社会感染力使得歌曲达到更好的政治传播效果。
首先,《义勇军进行曲》借助电影传递政治信息,实现对大众的政治理念引导。《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随着电影的热映,该歌曲火遍大江南北。回顾历史,从1935年5月24日起,上海金城大戏院等各大剧院放映电影《风云儿女》。《起来 〈风云儿女〉电影摄制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历程纪实》一书中回顾道:公映之际,长城被侵略者踩在脚下,日军直逼华北,剧情与历史的冲击激增了观众的危机感,对《义勇军进行曲》的传播营造了积极的社会氛围,拓宽了该歌曲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其次,《义勇军进行曲》的政治传播也得益于电台媒介以及报纸、书籍等印刷媒介。如我党领导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唱片极少,但《义勇军进行曲》等少数唱片成为播放的“常客”。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也定期安排播放《义勇军进行曲》,甚至美国、英国、法国等各国广播电台也经常播放该歌曲。1935年5月8日,上海电通影业公司通过报纸的形式向大众宣传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并赠送歌谱。众多的传播媒介使得《义勇军进行曲》蕴含的政治信息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民众。
再次,《义勇军进行曲》政治传播的成功实践得益于团队合力传播。抗战时期著名音乐家刘良模、吕骥、任光等积极教唱抗日救亡歌曲,《义勇军进行曲》自发行后选为重要传唱曲目。1936年6月7日,刘良模指挥5000多人高唱《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日救亡歌曲,在被持枪警察包围后,刘良模向警察喊话:“弟兄们!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爱国。我们都不愿当亡国奴,我们今天唱的都是爱国歌曲。”最终警察被大众的爱国情打动,与民众一起高声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可见,《义勇军进行曲》的团队传播有效实现了积聚政治资源、凝聚社会共识的政治目的。
抗战时期,我党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调动多种资源,使用多种手段,采取多种形式,促使《义勇军进行曲》达到最佳的政治传播效果。新时代,军旅歌曲仍然是我军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强化军旅歌曲的政治传播辐射力,构建“网络状”的政治传播路径。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用好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推动军旅歌曲传播。同时,调动多元交互的传播团队,上到政府、下到群众都要积极投身、热情参与,提高军旅歌曲政治传播效能。
【参考文献】
[1]邵献平,吴璐曦,李春梅.“唱国歌”之爱国主义情感发生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1):33-36.
[2]吕骥.中国新音乐的展望[J].光明,1936.1.5.
[3]黄立志.当代中国社会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08):55.
[4]黄天.起来!我们的国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06-110.
[5]车志慧,李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读本[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6(09):97.
(作者单位: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