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笔作枪:用充满战斗性的文字吹响冲锋号角——陈克寒的战地通讯给予我们的启示
摘 要:抗战时期,战地记者陈克寒紧紧围绕团结抗战、鼓舞士气、与敌斗争的目的,用充满战斗性的新闻作品吹响冲锋号角。他的作品,内容选择精当聚焦,语言表达简洁生动,表现出强烈的战斗性,成为投向敌人的一颗颗炮弹。增强新闻作品的战斗性,积极回应和体现党报的要求,是陈克寒给予军事新闻工作者的宝贵经验。
关键词:陈克寒;战地通讯;战斗性
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我国涌现出无数英勇无畏的战地记者,他们“一颗心似火,三寸笔如枪”,书写了“新闻史的奇情壮彩”,集中体现出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职业追求等。他们的英名和他们的作品,随着时光流逝,似乎渐渐都退隐去了历史深处。但正如有人所誉“战地记者是记者这个职业在极端条件下的最高表现形式”,他们其实是军事新闻工作者的杰出楷模和榜样。他们在极端残酷的环境里“一手拿枪一手拿笔”,展现出崇高的职业情操和精湛的专业水平,在新闻宣传战线上为我党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陈克寒(1917-1980),是其中之一。他采写的战地通讯,鲜明地表现出战斗性,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作者思想的战斗性是作品具有战斗性的前提
陈克寒是浙江省慈溪县慈城镇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新闻工作生涯开始于1935年参与新四川通讯社的筹建工作。1936年红色中华通讯社随红军到达陕北,准备建立西安分社,他被调往西安,参加红色中华社西安分社的工作;1937年1月,红色中华通讯社更名为新华通讯社,他再次被调任到延安新华社总部当记者。1938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张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新华日报》在汉口创刊,他作为该报驻华北特派记者负责华北地区的报道工作。一年后,中共中央北方局在山西沁县正式出版自己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他担任副总编辑;1942年5月接任社长兼总编辑直到1943年秋回到延安。朱德曾不止一次夸赞《新华日报》(华北版)说,你们的一个铅字,就等于八路军的一发炮弹。
陈克寒的战地通讯名篇有《大战午城镇》《晋南大捷战之始末》《游击生活三个月》《“破击战”的第一阶段》《井陉的矿工游击队》《井陉煤矿的毁灭》《强攻榆社城》等。他在担任《新华日报》驻华北特派记者期间,调查采访了晋察冀边区的创建、民主政权的建设、统一战线的实践、农民运动的发展、妇女工作的开展、矿工游击队的斗争、财政贸易金融状况、新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撰写相关系列通讯20篇,辑集《模范抗日根据地冀察晋边区》一书于1939年由新华日报馆印刷发行,被认为是研究抗日根据地的珍贵资料。通讯《游击生活三个月》朴实记述了晋西某游击队与敌人作战的经历,以及机智勇敢的战斗作风,发表在1938年8月12日的《新华日报》。新华通讯社成立90周年时出版了一本《新华通讯社90年90篇精品选》,《游击生活三个月》作为1938年的代表作入选,也充分说明了这篇通讯的历史价值。
我党承担的历史任务决定了党的报纸和新闻必须具有强烈的战斗性。抗战期间,《解放日报》作为党报的代表,明确了“本报之使命为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也就是本报的使命”。报纸和新闻的战斗性则被非常明确和集中地表述为:“党报必须是为着党的革命方针和路线而奋斗的战士;报纸必须根据当前的政治事变而进行热忱的鼓动,而鼓动的成功,则极有赖于明朗锐利地揭露一切黑暗和腐败,抨击一切有害于抗日团结的阴谋和企图。”陈克寒具有这样的思想觉悟,他曾在纪念英勇牺牲的报社同志的追悼会上悲愤地表达自己的心声:“他们的死激动了我们,更加深了我们的仇恨,更坚定了我们的意志,他们的血不是白流的,他们在三年的工作中创造了一条坚固的新闻战线,建立了一个牢固不拔的宣传阵地,并且为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开拓了一个广大的园地,他们悲壮的牺牲了……革命者的血债,是要用双倍的代价来偿还的。我们追悼他们,我们没有泪,我们要复仇!要用我们的武器……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要战斗到最后一刻!工作到最后一刻!”也因此,他对“战斗性”的理解、贯彻和践行,首先就表现在作为一直为党报工作的战士,他十分明确自己“只是整个党的组织的一部分,一切要依照党的意志办事”,因此他的笔触才始终紧贴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这个敌后根据地工作的重心,始终用通俗朴素的语言记录和展现抗击日寇的艰难和攻克一切困难敢于胜利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始终不忘以笔为枪的战地新闻工作者的使命。
二、内容选择和形式表现是作品战斗性有效传达的保证
新闻作品要有效发挥战斗性,内容的选择及其恰当表现是最重要的方面。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当时工作重心,在内容选择上,陈克寒的战地通讯都围绕着这一头等大事;在表现形式上,他朴实的记叙、简洁又生动具体的描写,契合毛泽东同志对党的新闻媒体诸如“多载些生动的文字”“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要求。
比如,陈克寒的战地通讯《“破击战”的第一阶段》,报道的是1940年8月20日至9月10日的百团大战的第一阶段,即破击河北、山西省之间正太铁路的作战。陈克寒通过翔实的材料,首先从“破击中的正太路方面”“正太路东段方面”“其他各线”全局性地记述了“如此足足十天,所有华北的铁路、公路完全在我控制之下”;再详尽记述开战之后敌各路增援部队被我一一瓦解,“最后,由太谷出犯之敌×××师团××支队在其到石拐后,经彭温庄回窜时,在榆社北之双峰镇附近,在六日被我某部包围了,自晨迄暮,自暮达旦,肉搏冲锋之下,××支队被我全部歼灭,××本人也饮刃毙命。‘破击战’的第一个漂亮的歼灭战,结束了‘破击战’的第一阶段”;最后他通过采访×副总司令员,权威地阐明了“破击战”第一阶段胜利的军事、政治意义和其对国内国际的影响,既有党的机关报的高度和格局,又有能满足读者“欲知”心理的翔实事实和朴素表达。
《井陉煤矿的毁灭》亦是如此。这篇通讯记录的是八路军破坏在日寇“以战养战”策略上具有重要作用的战斗过程,开篇写道:“八月二十四日晚十时,是中国抗战史上一个可以纪念的时间。”通讯的内容完全当得起这个开头:第一是通讯真实具体详尽地记录了3天4夜的战斗过程,使作品具备了“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历史是昨天的新闻”的价值;第二是通讯通过揭示井陉煤矿对日寇的重要作用—供华北各地取暖烧炭外,还将其运往石家庄油厂提炼煤油,又将质地最优的焦煤送往北平石景山东麓的龙烟铁矿公司,用以提炼钢铁—使读者明白毁灭它的重要意义,通过“损失合计至少在一万万元左右。这是‘破击战’中,仅井陉煤矿一地给予敌人经济上的损失”说明这次战斗的重要;第三,虽然是“第三”但其实是极其重要的一点,是通讯在记录激烈的战斗过程中,特别“荡开”一笔,专门记述了我八路军优待俘虏,尤其是“特别是安子(后来译作‘美穗子’)和那个娃娃,到司令部以后,聂司令员特以民众慰劳的鸡蛋、牛乳哺喂他们。第二天,聂司令员写了一封信,表示我们中国军队决不残杀交战国的婴孩,并晓谕盲目当炮灰的日本兵,从速掉转枪头,反对侵略战争,打倒敌阀,当晚托一个农民乘黑把他们送往井陉县城。那晚,正太铁路的战事正紧张,子弹在满天飞啸,那位农民不顾一切冒险冲过封锁线,把一担孩子交给了一个日本兵”这段,充分彰显了“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的崇高精神。
如果说以上两篇更多地体现了陈克寒战地通讯在内容选择上的“高举高打”,那么他记述百团大战中一次重要的战斗—在山西省榆社县进攻日军的《强攻榆社城》,就强烈地表现出作品结构和语言表达上的朴实自然和引人入胜。1940年9月,华北日军为达到分割八路军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目的,在这条公路沿线设置了8个据点,派重兵看守,并企图将经过辽县到达榆社的公路再向榆社西南延伸。为斩断敌人伸向晋东南的魔爪,八路军第129师根据八路军总部关于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作战意图,决定发起榆辽战役。榆辽战役的重点是攻克榆社城。这一仗,日寇依托榆社中学里的一个高大碉堡和四周的围墙负隅顽抗,施放了大量毒气,八路军经过四次强攻,共毙伤日伪军400余人,取得战斗最后胜利。其中一次冲锋的片断是这样写的:
“敌人的炮弹,从另一个堡垒里飞来。‘咦!牲口怎么不动了!’
‘妈的!又放毒了,又放毒了!’
‘小便!小便!’
‘旅长中毒了,旅长中毒了!’这是后面隐约传来的声音。
‘不管他!冲!同志们!’
冲锋号吹了五次,吹得更起劲了,小号兵的两颊,鼓得要炸裂的样子。
机枪声音一阵密一阵。
轰!轰……头顶响着飞机的声音,毒雾滚滚浓重起来,战士们还是向前攻击,中毒了,救醒过来,握紧枪再打,打……”
毛泽东同志曾要求报纸应该具备“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的“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指出“用钝刀子割肉,是半天也割不出血来的”,陈克寒的战地通讯,应该说是具备了这样的风格。
三、听党指挥是作者思想具有战斗性的根本
恩格斯说:“你会亲眼看到每一个字的作用,看到文章怎样真正像榴弹一样地打击敌人,看到打出去的炮弹怎样爆炸。”无独有偶,朱德总司令也曾经高度评价《新华日报》(华北版):“一张《新华日报》顶一颗炮弹,而且《新华日报》天天在作战,向敌人发射出千万颗炮弹”“一份《新华日报》,等于十万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办报史上,战斗性和党性、群众性、组织性一起,不仅是党报理论的一组核心概念,也是党报实践经验的珍贵部分。
在报纸战斗性的体现上,《新华日报》(华北版)摸索出的两条主要经验是:首先要有好的社论,其次要有许多新鲜的文字和新闻。陈克寒战地通讯的战斗性和后一条经验榫卯相扣,相互成就。
《新华日报》(华北版)创刊之初即明确了以下总任务:一是要反映华北抗战的曲折经过,发扬与探讨华北抗战中的宝贵经验,尤其是关于建立抗日政权、建立抗日根据地的经验教训—要报道与记载华北抗战中一切可歌可泣的伟大史绩,要通过报道华北抗战中的民族英雄的典型,激发懦顽,尽其模范作用;二是在抗战即将转入相持的困难阶段,报纸要成为鼓励前进的号角,要克服困难,巩固团结,坚强斗志,坚持作战,创造、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三是在敌后区域,在都市沦陷、交通被截、敌寇汉奸和亲日派及托洛茨基分子散布荒谬言论、到处荼毒民心的时刻,报纸要作文化粮食供应之所,紧紧团结全华北文化战士,为开展敌后文化运动与敌寇苦斗到底。1940年元旦,彭德怀发表《纪念新华日报的一周年》指出,《新华日报》(华北版)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报纸,是因为它的诞生与成长,随着华北敌后的特殊环境而具有它的特点,它诞生在敌人铁蹄蹂躏过的废墟上,并且随着游击战争从流动中壮大起来。同时彭德怀为该报提出了三项任务:第一,成为与敌伪作思想文化斗争的最尖锐的武器;第二,成为团结与统一华北抗战思想文化的机关;第三,成为组织与领导抗战力量的中坚。报纸的任务规定了新闻的内容选择和形式表现,同时优秀的新闻作品又始终以回应和体现报纸的要求为己任,陈克寒的战地通讯即是如此。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