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军事新闻理论探讨的论坛

军事新闻信息荟萃的园地

军事新闻采访写作的良师

军事新闻记者成长的摇篮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邹维荣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在电影艺术中传播中国军事意志——简析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军事新闻传播元素

作者:赵伦 赵雪波

摘 要:《流浪地球2》是一次成功的国际传播,其中表现出一些军事传播特点,需要我们去总结提炼。军事传播不仅仅传播信息、思想、理念,还传播态度、立场和意志,有时后者比前者还重要。这部电影在传播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卫和平和保护地球家园的思想意志等方面,有着很强的军事新闻传播意义。

关键词:《流浪地球2》;军事传播;军事意志

电影艺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电影艺术是以画面和音响为媒介,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自从电影诞生以后,军事题材电影就成为主要的电影类型。很多军事题材电影以精彩故事和内容吸引人,写实类军事题材电影还记录传播了某些真实发生的军事事件,而更多的军事题材电影则在其中传播了重要的中外军事思想和军事理念,特别是表达了创作者所坚守的某种军事意志。所谓军事意志即指一种对外明确宣示的坚定的军事思想、军事理念及捍卫目标。具备某种军事意志的军事题材电影往往具有较高的传播价值和传播效果。当然,也并非只有军事题材电影才能宣示军事意志,其他题材的电影也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军事传播文本,也能通过传播积极、正向的军事意志而获得巨大的传播效果和市场反馈。

2023年春节期间热映的《流浪地球2》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影片讲述太阳即将毁灭,人类给地球安装上巨大的推进器,以此摆脱太阳和月亮的控制,避免太阳毁灭和月球异常带来的危机,开始踏上宇宙流浪之旅。影片上映后,在国内外获得了很高的赞誉,北美知名影评网站“烂番茄”评分为8.1,观众好评度高达97%。国内外很多观众认为这部科幻电影故事曲折离奇、场景恢弘壮观、特效超级震撼。而从军事传播的角度看,这部电影的成功除了有很好的编剧、导演、演员、故事情节和动画特效之外,更重要的是其中透射出中国人超越民族、国家,关心人类命运和地球命运的神圣历史责任感,还有那团结一心、奋不顾身保卫自己家园和地球家园的军事思想和军事意志;这部电影在传播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卫和平和保护地球家园的思想意志等方面,有着很强的军事新闻传播意义。

一、弘扬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人类社会从来不缺乏个人英雄主义,也不缺乏个体式英雄。英雄往往成为神话、历史、艺术作品的主角,并以此为核心构成一个成熟的传播文本。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对英雄大加赞赏,认为英雄是“世界历史人物”,是时代的代言人,是同时代最有远见的人,他们了解时局,能认清历史走势,做出的每一件事都是正确的,芸芸众生因此跟随英雄,支持英雄。[1]

于是,英雄天然地成为历史主角,成为社会的保卫者、拯救者,从上古神话传说到现代的小说作品,再到当代的电影电视等影视作品,莫不以英雄作为故事的核心和主线展开。美国好莱坞电影更是如此,无论是枪战片还是科幻片,往往表现的是一个孤胆英雄,以暴制暴,拯救世界的故事。

《流浪地球2》彻底扭转了科幻电影的好莱坞式个人英雄主义叙事风格,其中固然也有主角,也有英雄,但是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这部电影有多条主线,表现了多个角色在战胜危机、保护地球过程中舍生忘死的情节。在这部电影中,英雄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而是一群人,甚至是大多数人。电影在结尾部分描写为了准确核爆月球,让月球偏离撞击地球的运行轨道,需要300名太空军人乘飞船登上月球,引爆已经安装好的核武器。尽管知道这是一次有去无回的飞行,但在“中国航天飞行中队”带领下,各国的太空军人义无反顾地出列,毫无畏惧地奔向月球。这个情节非常感人,除了因为有人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地球之外,更重要的是挺身而出的不是一个人,而是300多人,甚至更多。他们代表的不是他们个人,而是全体人类集体,这种英雄主义超越了个人英雄主义,融汇成集体英雄主义。世界需要英雄,但个人英雄主义不能拯救世界,只有全体人类团结一心才能自救。在这一点上,《流浪地球2》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格调把好莱坞科幻电影远远地甩在身后。

拯救地球是所有地球人的职责,因此影片中的科学家、太空军人来自世界各国,这不仅体现了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还体现了空前团结的国际主义精神。过去我们把国际主义解释为各国无产阶级在反对剥削制度、争取自身解放斗争中互相支持、互相配合,最后共同获得解放的精神。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国际主义还应该包含这样的含义,那就是世界各国应携手合作,把人类看作一个命运与共的集体,共同应对更大范围的地球层面、生命层面的危机和挑战。事实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指出国际主义中的国家因素:“国际联合只能存在于国家之间”[2] ,没有国家的国际主义是不存在的。从现代国际关系意义上理解,国际主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同义词。中国的影视作品就应该传播这样的价值观,中国的军事武装力量不仅保卫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也保卫在国际主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展开的一切行动。在这方面新闻传播要承担起主要的职责,军事新闻传播应该突破原有的“军事信息传播”的限制,积极拓展传播内容,宣传国际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二、让核武器、核技术保卫地球,而不是摧毁地球

《流浪地球2》中有个情节是为了躲避即将撞向地球的月球,需要把世界上各核大国所拥有的全部核武器运到月球上,引爆月球,让月球停止撞向地球。经过艰难的谈判,各核大国终于同意毫无保留地捐献出自己的核武器,英勇的太空军人终于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把这些核武器运送到月球上并引爆,阻止了月球撞向地球的灾难。

这个创作理念是无法想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军事就进入了核武器时代。冷战期间,美苏两极大搞军备竞赛,各自生产拥有了数千枚核弹,把世界拖入了核冬天。20世纪60年代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和氢弹,从此国家安全得以长久保护,世界和平力量也得到加强。但是美国及其北约等盟友在国际上大搞核讹诈和核恐吓,并不断挑起地区性军事对抗和军事冲突,给世界和平持续带来威胁。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随着美国、北约及其他盟友不断向乌克兰提供先进武器,俄罗斯被逼将核武器作为可能的选项。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核武器还能有别的用途吗?《流浪地球2》给我们提供了不一样的答案,那就是核武器不应该成为摧毁地球的武器,而应该成为保护和平、保护地球的工具。在美西方的眼里核武器永远是威胁他人的武器,而在中国人的眼里它能够服务于全体人类。这是多么大的思想反差!《流浪地球2》以一种浪漫主义情怀把世界各国的核武器集中起来为人类服务,这在现实世界中并不现实。但这样一种天下一家、气吞山河的意志是我们应该具备的,至少它可以成为对抗或对冲美国霸权主义的重要力量。

三、依托国际合作机制,加强建设捍卫太空安全的太空武装力量

《流浪地球2》中国际社会共同组建了太空武装力量,中国的被称为“中国航天飞行中队”。科幻电影中的很多预想当然是超前的,在现实世界中,任何军事行动都首先是国家性质的,其次才能上升到国际合作。因此,太空武装力量也肯定首先会在国家层面实现。事实上,美、法等国已抢先一步。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成立了全美航天司令部,90年代又成立了“太空战研究中心”,围绕如何使对方卫星失去作用而积极开展各种太空军事演习。2019年12月美国国防部正式宣布成立“太空军”,成为美国第六支独立军种。法国于2019年7月宣布将在空军内部成立太空军事指挥部,2020年9月,法国空军正式更名为“法国空天军”。

中国主张和平利用太空,反对太空武器化,反对太空竞赛。更重要的是,中国认为太空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而美西方却想垄断太空优势,甚至把太空作为作战领域,这两种理念是水火不相容的。为了更加有效地保卫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的太空利益,保护国际社会对太空的和平利用,反对美西方在太空领域的霸权主义和自私行为,需要广大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等广大国际社会成员,共同担起护卫太空的职责。在这方面,中国已有所行动。随着天宫空间站建设完成,中国将向全球范围的宇航员提供在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的机会,加强这一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国的大度将让美国因排斥与中国合作的行为蒙羞,也会让欧洲航天局“临阵脱逃”的行为耻笑于天下。《流浪地球2》中也有类似的桥段。我们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彰显中国乐于加深国际关系和开展国际合作的友善、气度。这种态度、意志不仅是政府的、民间的,也是军方的;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也体现在军事领域。军事新闻传播应该聚焦这种军事意志,传播这种军事意志,反对美西方的军事霸权。

四、太空传播时代来临,要全方位占领军事科技创新的高地

自从20世纪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以后,人类就已经进入了太空时代。近年来,人类进入太空的节奏逐渐加快。神舟十五号和神舟十四号在轨对接完成之后,天宫空间站将长期驻留人员。中国还计划在2030年前后实现航天员登月。而美国方面则计划火星移民。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传播。既然人已经进入太空了,那太空就成为了新的传播空间和传播环境。“太空因人的入驻而具备了媒介性,这意味着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太空传播呼之欲出。”[3]

事实上,无论从技术、内容还是经济等方面看,人类早就开始了太空传播。技术上,卫星通信技术早已成为地球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技术支持下的移动通信、电视转播、导航定位等传播技术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类似中国的“虹云工程”、美国的“星链”计划、俄罗斯的“球体”星座计划将进一步改进地球上的互联网络,直至形成太空互联网络。内容上,各种关于宇宙太空的科幻小说、电影早已成为自成一体的传播内容,美国好莱坞的各种科幻电影给人们提供了足够多的太空传播的“神话”内容,而中国的《流浪地球》系列则异军突起,把科幻电影和太空传播内容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经济方面,太空资源可以为人类提供巨大的能量、能源和资源,太空经济已成事实,而随着太空传播时代的到来,传媒经济将极大丰富太空经济的内涵。

当然,真正的太空传播要求人能够在太空长期生活,在星球之间自由往来,构建以太空为环境的传播系统,形成在地球之外空间没有限制的信息流通。就像《流浪地球2》所描绘的,人类通过自由升降的天梯到达空间站,也可以轻松地往来于地球和月球之间。目前,空间站已经建成,自由前往还需时日。登月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在月球上组建信息网络已经提上议事日程。2020年中国科学家宣布要在月球建立集中转、导航、遥感等功能为一体的月球互联网,如果这一系统建成,那将标志太空传播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无论我们承认与否,相关国家在太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未雨绸缪,占领太空技术的制高点,并占领太空传播的话语权制高点,这将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理念和意志。太空传播将不可避免地附带军事色彩和军事特征,军事新闻传播既是其中的一环,也应该高度关注这一传播形态的变化,保证中国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和不败之地。

【注 释】

[1]参考[德]黑格尔:《黑格尔历史哲学》,潘高峰译,九州出版社2011年9月版,第111-115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11月版,第84页.

[3]赵雪波,赵伦:《元宇宙传播:未来传播学框架》,中译出版社2022年11月版,第202页.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