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强补弱:全面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从斗争精神看新时代国际传播效能的全面提升
摘 要:斗争精神是新时代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基因密码、精神动力、力量源泉。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固强补弱,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念信心;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好新时代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具体问题;锻造专业过硬的国际传播队伍,打造灵活多样的国际传播阵地平台,丰富国际传播谋略智慧。
关键词:斗争精神;国际传播;提升效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斗争精神体现在新时代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上,就是要固强补弱,努力争取国际传播主动权、国际舆论引导权、国际社会话语权,不断提升影响力。
一、斗争精神是新时代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基因密码
新时代,我们越是接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内外风险就会越多,同各种矛盾问题以及敌对势力作斗争就会越激烈。在此形势下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更加需要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念信心。
(一)“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斗争属性的继承发扬
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最具革命性、科学性和斗争性的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传播工作,也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基本遵循。作为马克思主义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观念与学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要体现在舆论、传播等领域,天然具有斗争属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所处的时代中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思想引导、舆论斗争和理论交锋之中。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统计,他们共写了1700余篇(部)文章(著作),其中政论、通讯和消息稿约750篇,论战性文章262篇。基于这样的斗争基因,我党自诞生以来就十分注重在新闻舆论战线培养斗争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国际传播是一项政治性、斗争性、实践性都十分鲜明的社会活动,新时代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必须坚持斗争精神,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斗争属性内涵的理性传承。
(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打破西方话语舆论封锁、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有力武器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近年来,国际舆论斗争异常激烈,面对复杂的舆论环境,特别是面对外部讹诈、遏制、封锁、极限施压,如何打破西方话语舆论封锁,突破西方媒体话语垄断,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难题。客观上来说,我们与西方围绕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展开的斗争,既是一场考验斗争决心、斗争勇气和斗争意志的精神层面的激烈竞争,也是一场在综合国力背景下努力争夺受众认可度,在斗争技巧与斗争能力层面的深度比拼。特别是21世纪以来,继经济实力结构出现东升西降的变局后,西方领衔的国际话语体系也出现了松动。一方面,以自由、民主、人权为招牌旗号的西方话语霸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公信力危机,以秩序、发展、共赢为核心理念的中国话语影响力空前提升;但另一方面,也要清楚看到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一些话语舆论特别是由西方主导的话语体系和国际舆论格局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中国威胁论”为典型话术的国际传播舆论战、认知战还将长期存在,“挨骂”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中西话语之争日益激烈。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对此,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在国际舆论场上开展艰苦卓绝的迂回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营造良好国际传播环境的精神支持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各种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我们所面临的意识形态风险和挑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意识形态安全不是与生俱来的,良好的国际传播环境更不是自然形成的,是依靠意志、胆略与智慧,通过不懈斗争赢来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既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又是不可替代的制胜法宝。客观认识并积极把握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强调意识形态领域的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必须坚持并发扬斗争精神,才能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消除生成国际舆论风暴的各种隐患;才能识别、破解意识形态斗争迷雾与陷阱,有力批驳各种针对我国的无端质疑和不实攻击;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开展有效国际传播,把我国的发展道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宣传好,把我国为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宣传好,从而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营造良好国际传播环境。
二、斗争精神是新时代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精神动力
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和政治优势。新时代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在斗争精神鼓舞下,要立足解决新时代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具体问题。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解决“为啥斗争、为啥提升”的理论支撑问题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在斗争过程中,新旧矛盾相互交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可以说,矛盾无处不在,斗争不可避免。坚持斗争精神,强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是毫不回避层出不穷的复杂矛盾,勇敢承认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只有正视矛盾,才能科学掌握客观规律;只有敢于斗争,才能不断在具体实践中解决矛盾。不回避、不动摇、不退缩,坚持不懈同具体矛盾作斗争,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斗争精神所展现出的,是敢于斗争的果敢意志、善于斗争的娴熟能力,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也被实践所检验,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始终。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被铭刻上斗争的烙印。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也必将在斗争中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它彰显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格,集中体现了我们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决心与勇气。
(二)坚持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解决“如何斗争、如何提升”的立场根基问题
斗争精神在新时代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中作用的发挥,必须坚持中国立场、彰显中国特色,牢牢站稳中国的国际传播立场,不迷航、不偏向。坚守中国特色立场既是高度的斗争自觉,也是应对国际传播挑战、提升传播效能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反映出中华民族特质、体现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和不可比拟的感染力。近年来,随着中国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增多,中国话语力量空前崛起,尤其是中国思想、理念、方案与智慧在国际话语主流体系中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结合报告所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等创新性概念表述,用自主创新理论和先进科学概念来精准定义中国情况、表达中国理念、描述中国思想、重新界定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建立并坚持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不在西方设置的概念圈套上随波逐流,既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自信自强,又体现了超凡的国际传播战略定力和斗争决心,已然成为我国国际传播理论和实践的新遵循。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解决“靠谁斗争、为谁提升”的群众基础问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要求强调发扬斗争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进一步阐明我国新时代国际传播体系建构和发展的人文关怀与价值取向,才能充分了解斗争精神在其中的逻辑起点与价值归因,才能更好地彰显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和意愿。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全面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必须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标准来检验我们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的成效。这既是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群众基础,也是其内在动因和客观保证。新时代中国的国际传播体系服务于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进步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在复杂的斗争形势中,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认知认同,增强人民群众积极投入斗争的自觉自信,焕发更加牢固团结的斗争精神力量,是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的必然选择和重要内容。
三、斗争精神是新时代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力量源泉
新时代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必须重视国际话语权争夺。国际话语权是话语权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具体体现,反映了一国在国际社会权力结构中的地位与影响,期间充满了挑战与斗争。如果我们不掌握主动,不投入斗争,就会被所谓的“主流话语”进行单方面的舆论裁断,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增强国际影响力便无从谈起。
(一)以斗争精神锻造专业过硬的国际传播队伍
新时代的国际传播人才建设是项系统工程,要想打破中国在国际传播中“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僵局,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必须强调斗争意识、培塑斗争精神、磨砺斗争本领,锻造一支敢打、善战、必胜的国际传播队伍。首先,要牢固树立国际传播队伍就是战斗队伍的斗争意识,增强斗争担当、斗争使命和斗争荣誉;其次,动员话语发起者、议题设计者、生产者、翻译者、研究者、解读者、传播者等多方面、多领域、多学科人才共同聚力;再次,结合斗争需要,通过人才需求测算、人才培养设计、人才路径规划、人才效果评估,在人才供给、人才保障、人才使用、人才考核等全流程多环节协同发力。
(二)以斗争精神打造灵活多样的国际传播阵地平台
要突破西方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体系,既要打破西方主流社会多年来的思维定式,还要让广受西方话语影响的国外受众能够听得进、听得懂,产生认同。要充分认识到,打造灵活多样的国际传播平台势在必行。要积极创新战略战术,在实践中以大战略应对大变局;要主动强化战略协作,充分凝聚各领域各方面国际传播力量。当前,《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解放军报》等传统媒体平台已经重新配置资源,优化组织结构,话语生产能效被进一步激发。同时,主流媒体的新媒体资源已被充分调动。把传统媒体长久以来积累的内容生产优势、信息传播优势与新媒体技术优势进行深度融合,重视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数字通证等新兴技术,不断拓展渠道方式,“借台唱戏”与“搭台唱戏”多路齐发,更加生动形象地开展国际传播。
(三)以斗争精神引领丰富生动的国际传播谋略智慧
要在斗争精神的鼓舞下不断跟进发展需求,对传播观念、核心价值进行深度开掘、全面梳理和系统建构,国际传播话语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现象和故事的简单叙说中,必须结合斗争形势创新性拓展具有思想性与说服力的解读,加强具有针对性的主动回应和积极反击。要丰富国际传播谋略智慧,通过巧用议题设置,因势利导开展舆论攻防;通过用好首因效应,主动抢占国际传播先机;通过运用意见领袖观点,发挥意见领袖作用;通过分析目标受众,增强国际传播针对性。这是一场艰巨而复杂的攻坚战,也是在国际舆论场上,中国由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迈进的必然选择。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