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邹维荣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提高全媒体时代舆情工作质效论析

作者:侯大伟

摘 要:全媒体时代给认知攻防中的舆情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直面新情况新挑战,把握“实”“准”“快”“效”原则,从强化军事敏感信息全网感知“触角”、开发作战指挥链条舆情“大脑”、拓展军地舆情协作“阵地”、提升军队人员“舆商”4个方面固强补弱,提高全媒体时代舆情工作质效。

关键词:认知域;认知攻防;舆情工作;战时政治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研究掌握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特点规律,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认知作战是现代条件下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的重要形式,而舆情作为社会舆论情况的反映,是展开认知判断、实施认知作战、评估认知战果的重要依据。舆情工作包括舆情感知、监测、研判、管控和引导等内容。加强全媒体时代认知作战中的舆情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增进军民团结、赢得战争胜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全媒体时代舆情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

全媒体时代,舆论场对各领域交互影响不断增多增大,认知域呈现错综复杂的态势,给舆情工作带来诸多新情况新挑战。

(一)全媒体时代条件下,负面舆情对国家安全造成的影响愈发严重

随着现代通信、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媒体时代加速到来。推特、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知乎等平台都已形成了数以亿计的庞大用户群,吸引了国内外主要媒体和各类社会组织开号运营,相互之间内容和影响力竞争日趋激烈。由于人们信息获取、观点表达、利益诉求愈发依赖全媒体平台,大众观点和社会情绪也开始在信息网络中加速流转累积,进而导致负面舆情发生频率高、造成危害不断加大。特别是涉军舆情,一直呈现“沾军即热搜、谣言特别多、危害尤其大”的特点。2017年,有人造谣驻京某部“老虎团”涉北京红黄蓝幼儿园猥亵幼童事,经微博平台传播发酵和个别体育明星推波助澜后,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媒体热炒,造成了相关单位工作的被动。2021年“卫国戍边英雄群体”事迹公开后,个别无良大V公开调侃抹黑烈士,一度干扰影响了这一重大典型的宣传。两起负面涉军舆情虽然都被及时处置,但造成的负面影响至今仍存。可以预料,如果任由负面涉军舆情发酵蔓延,不但给军队各项工作带来较大干扰,还将直接影响官兵思想、军队形象、军民关系乃至国防安全。

(二)认知对抗状态中,敌方破坏和影响舆论手段显著增多

认知域作战是在意识、精神、思维层面进行的对抗,旨在凝聚或破坏思想共识、坚定或动摇政治信念、引导或误导身份认同。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把舆论影响认知作为对他国实施攻击的“非对称优势”,通过掌控的社交平台,利用“信息的不完全性”来引导特定群体的政治评价、情感、偏好,塑造偏见,分化对象国人群立场,进而在各类冲突与博弈中以最低成本攫取主动权。《华盛顿邮报》曾援引美国斯坦福大学网络观察室的一份报告称,社交媒体脸书和照片墙2020年9月发现有上百个账号和主页被用来向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墨西哥等国受众传播虚假信息,扶植这些国家受美国支持的反对派势力,推动政权更迭。而这些账号和主页均与一个总部设在华盛顿的公关公司有关。近年来,随着大国之间地缘冲突加剧,舆论场上认知手段呈多元和复杂趋势。资助影响对象国网红大V、拉拢亚文化群体、系统性虚无对象国历史、借助敏感事件煽动“颜色革命”等手段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三)现代战争环境里,我方舆情感知管控难度成倍增加

全媒体时代,现代战争已经成为全球直播、全网围观的“舞台上的战争”,而主要的舆论平台还控制在美西方手中。随着现代战争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同利益群体都会介入参与涉战信息传播。一旦出现相关负面舆情,国内外众多认知客体都隐藏在“屏幕”背后围观解读,敌对势力还会想尽办法推波助澜,使负面舆情呈“多点并发、真假相伴、线下联动”趋势,给舆情管控引导带来重重压力。美国调查网站披露,美国国防部长期与社交媒体平台秘密合作,运营虚假社交网络账户,在中东等地散播虚假信息实施网络信息战。另有研究机构披露,叙利亚内战爆发后,由西方机构资助的“白头盔”多次制造叙政府军屠杀平民的热点话题,并迅速在推特等社交平台上形成“白头盔”爆料、西方媒体助推、水军账户炒作、平台全网扩散的局面,一度极大抹黑了叙政府的形象。而叙政府方由于无任何“话筒”掌控能力,在很长时间陷入不利境地。

二、全媒体时代认知攻防中舆情工作需要把握的相关原则

舆情工作是认知攻防的重要一环,其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有特殊要求。从国内外认知战实践经验和教训来看,“实”“准”“速”“效”是舆情工作需把握的4个重要原则。

(一)“实”,全面客观反映舆情全貌是进行认知攻防舆情保障的前提

舆情是社会情绪“晴雨表”和“风向标”,战时更是反映敌我社会战争意志、军心民意、承压能力的重要指标。全媒体时代,认知影响效果会集中反映在社会舆情层面,及时整理报送舆情信息,将为指挥员开展认知攻防行动提供决策依据。舆情部门开展战时舆情保障,前提是要“实”,必须坚决排除主观因素干扰,准确反映敌我真实的舆论情况和客观的舆情态势,让上级全面掌握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社会关切。倘若舆情呈报不“实”,将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有研究认为,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前,伊拉克对美西方仇伊反伊情绪缺少准确判断,是造成一开战伊方就陷入被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准”,科学深入预判舆情发展是做好认知攻防舆情工作的关键

认知域作战先于军事行动开展且后于军事行动结束。认知攻防一旦展开,敌我双方必将把舆论场作为主要交锋战场,对舆论的争夺激烈程度不亚于对战场阵地的争夺,“诱”“打”“骗”“控”等手段层出不穷。尤其是在“水军”和通信、智能技术介入下,网上舆情呈现信息过载、信息迷雾态势,网上舆论热点存在虚假夸张、恶意制造、布局设套的可能,网民情绪易被引至非理性方向。这就要求舆情部门必须做到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区分哪些是真实社会民意,哪些是敌对势力认知攻击,并能够采取定位技术准确追根溯源,正确判断舆论生成逻辑、发展走向、可能后果。

(三)“快”,快速及时进行管理干预是防范认知攻防舆情灾害的要点

重大负面舆情处置有“黄金四小时”的说法,其传播扩散往往与现实矛盾和煽动性谣言关联,在短时间内引爆公众情绪造成破坏。在战时,敌方认知攻击必定会想方设法加速这一过程,将社会负面情绪由一点辐射扩散至多点,由网上诱导引流至网下,在社会面大范围扩散,最终达到引发民意变化甚至引起社会动荡的目的。这就要求舆情部门必须嵌入作战指挥链条,做到模块精干有序、运行高效顺畅,能够快速发现苗头隐患、快速定位路径节点、快速进行介入干预、快速开展管控引导,从而以快制快,在信息传播的上游阶段就控制好流量流向、掌控舆论态势。

(四)“效”,有力有效引导舆情走势是实现认知攻防舆情价值的目的

舆情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配合实现认知作战目标。在攻击端能动摇敌参战信念、引发敌恐慌情绪、瓦解敌军民士气、支配敌行动模式;在防御端则要筑牢社会心理防线、巩固军民团结。虽然舆情部门并不能承担全部引导功能,但却处于斗争的最前沿、第一线,对舆情感知最强、反应最快,必须扮演好“引导特战队”角色,参与到认知攻防的方方面面。尤其要在各平台直接掌握若干身份灵活且具备较大影响力的账号,以便及时揭露阴谋、批驳谣言、澄清谬误,有效引导舆论朝着于我有利的方向发展,为认知攻击和反击赢得时机。

三、提高全媒体时代舆情工作质效的现实举措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当前,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纷纷布局新一代舆论信息技术,培养认知域人才梯队,我亦应聚焦军事斗争准备,固强补弱,扎实推进舆情工作。

(一)强化军事敏感信息全网感知“触角”

从技术上,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力量,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搭载到舆情监测系统,通过“技术+”路径,不断提升舆情信息采集的覆盖面与时度效,如对境内外互联网信息进行多维统计分析,用地图、热力图、雷达图等直观方式呈现舆情态势变化,提升预警和自动推送功能;另一方面,鉴于舆情信息日益向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倾斜的态势,加速推进监控系统图片识别、音频转文、视频解码功能,填补图文及音视频的采集缺漏。从实操上,一方面,要培养舆情监测工作人员的舆情感知能力、苗头性信息发现能力,高效使用舆情系统,熟练掌握数据挖掘技术,提高获取信息效率和精准度;另一方面,还要持续拓宽个人军事群圈覆盖面,实地进入各平台军事群组,主动发现涉军舆情信息,对系统和机器监测查漏补缺。

(二)开发作战指挥链条舆情“大脑”

军队舆情工作岗位和人员,是备战打仗的特殊点位和重要支撑,必须将自身深度嵌进作战指挥链条,做好全域掌握涉军舆情动态、网络涉军舆情监测引导、军事行动舆论攻防、联动盘活全军舆情力量、高效处置涉军敏感舆情、网络涉军生态治理等工作。一是打造境内外信息集散中心,统筹各方力量和资源对重大敏感涉军信息进行全网全时全域搜索,当好指挥员的“信息筛子”。二是完善网舆斗争指挥模块,根据认知作战态势感知、认知作战攻防战法分析、强敌对手舆论场剖析、斗争技术平台探索等维度编组,输出有针对性、指向性和作战参考价值的分析报告,充当指挥链决策部门的“智囊团”。三是建立配套机制保障运行,捋顺境内外、战场内外信息流转链路,将舆情工作与军事斗争任务紧密结合,抢占“制舆权”。

(三)拓展军地舆情协作“阵地”

开展重大军事行动或战时,要加强军地舆情协作,形成力量互补。一是健全军地协同联络机制,与地方政府、宣传部门、网信部门、互联网平台企业、高校、智库等建立常态化关系网,完善应急协调处置联动机制,在认知攻防“回合”中统一对外宣传口径,有节奏、按步骤地发布内容,形成舆情引导合力。二是与地方专业舆情信息服务提供商和舆情分析机构合作,充分运用地方科研单位与企业的技术成果、专业力量等,提升涉军舆情监测、预警联合作战能力,构建军地认知攻防系统,对敌隐匿认知攻势做到精准识破,有效防御与反击。三是打造军地意见领袖引导矩阵,反向利用网络意见领袖引爆网络舆情热点的思路,打造一批军地“顶流”力量为我认知作战时调用,增强意见领袖力量在涉军话题中的话语权,战时守纪律、听招呼,成为打赢认知攻防的“助推器”。

(四)提升军队人员“舆商”

对军队人员而言,在平时树立互联网意识、认识新媒体特点、掌握舆情发展规律,在战时稳妥适当发表见解、阐释政策、凝心聚力、塑造形象,对守住认知作战阵地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各级军队人员要提高对信息的及时准确感知,有意识培养自身“判断什么可能产生舆情”“分析舆情下步走势趋向”“如何有针对性应对舆情”的能力。同时,严格做到令行禁止,在工作中不做“出格事”、不说“出格话”、不晒“出格圈”,减少被舆论误读或被敌对势力抓住把柄的可能,从根源上消除隐患。另一方面,着力培养军队舆情工作人员媒体沟通能力和对外发声技巧,一旦面对舆情危机能够迅速调动应对技能,适时适度回应。此外,军队各级单位和人员还要培养巧用新媒体将舆情转危为机的能力,借力打力,防范舆情风险。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舆情信息部)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