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真理:让战地报道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浅析华山战地新闻实践及对新时代军事记者的启示
摘 要:著名战地记者华山的战地通讯《窑洞阵地战》等名篇,经历了时间的检验,为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战争记忆,唤起人们对和平的珍视。华山战地新闻实践中以历史为参照,对追求事实、真相的高度自觉,对新时代军事记者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华山;战地新闻实践;现实意义
新闻被称为易碎品,写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是记者永无止境的目标和时代课题。著名战地记者华山以历史为参照,对追求事实、真相的高度自觉,让他的战地报道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
华山1936 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 《新华日报》(华北版)、《冀热辽日报》《东北日报》、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记者或特派记者,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边境作战战地采访,其战地通讯《窑洞阵地战》《承德撤退》《踏破辽河千里雪》《战士嘱托的报告》等名篇,为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战争记忆,唤起人们对和平的珍视。老记者赵棣生悼念华山的挽联“战太行踏松辽饱蘸北国霜雪刀笔大显风华志,栖粤海念中原尽历南天风雨遗篇长留赤子情”,正是对他一生传奇的战地记者经历的真实写照。华山战地新闻实践中以历史为参照,对追求事实、真相的高度自觉,对新时代军事记者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以历史为参照,让军事新闻焕发真正活力
1946年,国民党破坏“停战协定”,以其暂时优势的军队大举向解放区进攻。华山的战地通讯名篇《承德撤退》,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完成的。通讯描述了我军从解放了一年零九天的承德市撤退时城内各阶层人物的反应。开篇言简意赅:“人民又忍痛将它放弃了”“为了将来拿回它而坚决放弃它—这种沉重而又满怀信心的感情,是每个承德人所无法忘怀的。” 奠定了报道深沉中流露出希望的总基调,随即描述了成千上万的承德人,工人、技师、职员,乃至一些被称为“四朝元老”的人,愿意冒着机枪的扫射离开市区走向农村。尔后,他借贫苦女学生小白之口说出了民众朴素的想法,“我知道!这是你们八路军的计:你们丢这个城,丢那个城,把国民党的兵分成这里一小团团,那里一小团团,然后,一个个把它消灭,—都收回来了……”通过鲜活的神态和语言描写,表明人民群众对我军战略意图的支持和理解,对终将取得胜利的绝对相信。当时,华山在得知撤退消息后,就纵身一跃骑上一匹烈马,赶到承德郊外大声呼唤 :“我们还要回来的!”并将这句话写入通讯中。马铁丁评价这句话“好象一个金属的锤子,轻轻地在读者心弦上一击,立即引起了共鸣。”
历史的发展也印证了他的豪言壮志。仅仅两年之后,华山在《英雄的十月》里描写道:“现在完全翻过来啦,四保临江的一个英雄连长对我说,铁路是咱们的,大炮是咱们的,汽车是咱们的,咱们打到哪里,哈尔滨的火车也跟到哪里了。”寥寥数语就描绘出战略撤退阶段过后,我军摧枯拉朽般的胜利大进军场面。
华山回忆提到,本来军事报道,打胜仗好写,打败仗难写,和阵地共存亡好写,不打一枪一弹就走不好写。可他就是要在《承德撤退》的题目下,写出我们的信心,人民的信心……叫人看了满怀信心。能做出如此判断,来源于他以历史为参照,对党的革命事业的坚定信仰,对人民战争的战略把握。可见,军事记者要做的不仅仅是简单地讴歌一场胜利、或是惋惜一次失利,而是时刻与党和军队保持同频共振,让军事新闻焕发真正活力。这启示我们,新时代军事记者,更要不断锤炼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以坚定的初心与信念,将党的决策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下去,斗志昂扬地为新时代强军事业吹响号角、擂动战鼓,书写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时代华章。
二、用历史的目光审视战场,让军事新闻作品打破“易碎”的标签
1950年秋天,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华山随即赶往前线。他要寻求“在军事实力相差悬殊情况之下我们是靠什么战胜敌人”的答案。
华山在朝鲜战场上三进三出,与“最可爱的人”朝夕相处,最终找到了答案:“美军是打装备,我们是打士气。”战胜装备优势、炮火优势和空中优势的敌人,依靠战士们对祖国对世界人民的责任心、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志愿军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他将这种认识融入报道中,浓墨重彩地歌颂着志愿军战士高贵的品格。在通讯《歼灭性的打击》中,他这样写“一个连长,两个排长,六个班长,十七个战士—二十六个都在阵地上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这样的战士啊!死了也不肯向敌人低头,一支枪也敢顶住千军万马—就凭这股气势,还有什么敌人消灭不了呢?”至今读来令人热泪盈眶。
华山始终保持着这种问题意识,并在年近花甲且身患疾病的情况下,赴参加边境作战的广西边防部队采访了一个月,“想看看革命战争年代那一股子精神。”他提出了一个放在今天依然关键的问题:老一代怎样把队伍带上去又把传统作风传下来呢?
通过实地采访,华山在通讯《战士嘱托的报告》中深情道出:“这一仗有两点都是很突出的。一是我们的战士都很勇敢,普遍的勇敢。红旗下长大的新一代人就是有文化,有觉悟,有一股子不怕牺牲的勇往直前精神。二是打得好的地方都是干部带头以身作则亲临前线打出来的。”“解放军还是解放军啊!只有同甘共苦,才能同心同德,一往无前。”在文章的结尾,他欣慰地写道:“如同左江映着千棵万棵红棉,新一代人打出来了。”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从问题入手,才能更深了解一场战争的脉络,才能更好触摸一支军队的灵魂。华山不仅仅是记录者,也是参与者,他用历史的目光审视战场,捕捉时代发展的规律,使得作品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深刻的指导性。这启示我们,新时代军事记者,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锻炼洞察力和思考力,具备能够从“乱云飞渡”中抓问题的本领,让军事新闻作品打破“易碎”的标签。
三、真正扑下身子抓第一手资料,让军事新闻作品留在受众心中
华山推崇周总理的一句话,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他第一次认识到这个道理还是不到20岁刚到《新华日报》工作时,由于缺少对革命斗争的具体体会,脑袋空空、有劲也使不上,他意识到问题根源在于许多素材不是直接观察得来的。后来报社安排华山到772团实践锻炼,“才算真正看到八路军了。”5年里,华山在战火纷飞中随军采访,穿行于太行山的村寨和崇山峻岭,所写的新闻作品生动反映了根据地军民英勇乐观的精神风貌,一些事迹报道还帮助部队找到更管用的作战办法。离群众近一点,离战场近一点,在华山记者生涯初始便形成的扎实作风,也成为了他一生的追求。
真正扑下身子抓第一手资料,不仅让华山的战地通讯能够准确记录战斗全貌,也让其中每个人物鲜活形象跃然纸上。在《窑洞阵地战》中,抗日根据地老太太喊出,“鬼子不让咱活、咱偏要活,不死照样过时光”;在《踏破辽河千里雪》中,南满北满部队会师的战士们笑着说,“都是阶级兄弟,别客气,咱们盼了一年啦,不够吃再做”。这些“掏心窝子”的话,如果没有和采访对象“打成一片”,是苦思冥想所不能得的。他常说,“不是我亲自采访来的材料,我是从来不写的”。因此,华山在战地通讯的写作中,极力反对以所谓“合理想象”代替深入采访的做法。这启示我们,新时代军事记者应当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军事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深入一线、沉下心来,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畏艰难、实事求是,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官兵最需要的地方去,真实记录强军征程的一道道航迹,才能使军事新闻作品深入人心,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参考文献】
华山:《华山战地通讯选》,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
(作者单位:解放军报社)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