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邹维荣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时代号角:奠定党对宣传舆论工作领导地位坚实基础 ——《新青年》编辑出版工作探究与启示

作者:■罗 丹 吴雯艳

摘 要:《新青年》是中国20世纪上半叶一份极具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其如同时代号角,把新文化、新思潮,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带给中国,奠定了党对宣传舆论工作领导地位的坚实基础,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探究《新青年》编辑出版工作,对于做好新时代军事新闻传播工作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新青年》;宣传舆论工作;军事新闻传播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6年9月改名为《新青年》,是中国20世纪上半叶一份极具影响力的革命杂志。自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至1926年7月终刊,《新青年》把新文化、新思潮,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带给中国,奠定了党对宣传舆论工作领导地位的坚实基础,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探究《新青年》编辑出版工作,对于做好新时代军事新闻传播工作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建党前后《新青年》编辑部的编辑出版活动

《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以科学精神为武器向封建腐朽思想展开猛烈攻击。

专门宣传马克思主义。自1918年第5卷第5号发表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以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之后,《新青年》就逐渐开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宣传,李大钊对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进行的热情赞颂,使当时找不到道路的国民对社会主义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1919年准备出版第6卷第5号时,编辑部对李大钊撰写的题为《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并将其中叙述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以及阶级斗争等内容进行精准定论。《新青年》自1923年成为中共中央正式的理论性机关刊物后,介绍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全面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进行了传播。例如,在第9卷第2号中,专门发表了高一涵的《共产主义历史上的变迁》,阐述了共产主义学说的发展史,认为其历史的线索可以分作“从伦理的基础上立论的共产主义、从人道的基础上立论的共产主义、从经济的基础上立论的共产主义”三种学说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宣传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基础。

利用专号集中传播。一是出版节日专号。1920年5月1日,《新青年》第7卷第6号中,推出了全新的“劳动节纪念号”,刊发“南陈北李”文章《劳动者底觉悟》《“五一”运动史》,高度评价工人阶级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呼吁“希望中国工人把它(1920年5月1日)看成是觉醒的日子”。《新青年》同时全文刊发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开始“由美国思想变为俄国思想”,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二是推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专号”。1919年,被李大钊定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首次以专号形式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研究论述。在该号中,李大钊撰写了著名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客观理智地评价马克思主义,激发广大青年对时局的关心,使国民了解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理论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精华。《新青年》编辑部的编辑出版实践启示我们,军事新闻传播必须顺应时代需求,以先进思想举旗引路占领舆论阵地。军事新闻传播对于宣传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策指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占领主流思想舆论阵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军事新闻传播必须紧紧围绕备战打仗这个主责主业不放松,努力讲好中国军队故事、传播好中国军队声音,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

二、《新青年》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联系

《新青年》编辑部不仅传播先进思想、理论,也与红色政党的诞生有着不解之缘。

革命火种诞生地。1920年8月,位于上海老渔阳里2号(现为南昌路100弄2号)的《新青年》编辑部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也成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发起地。从此,《新青年》编辑部不仅是编辑出版的场所,而且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成地,革命的火种由此悠悠燃起。在这里,先进刊物被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被翻译、“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社会”的革命目标被提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更是推动了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转变为党的机关刊物。1920年9月,陈独秀在《新青年》第8卷第1号中,发表了《谈政治》一文,正式否定自己之前的“不谈政治”态度,将自己明确定义为一个共产主义者,预示着《新青年》的内在性质发生了变化。刊物还开设了“俄罗斯研究”专栏,对苏维埃俄国和十月革命经验进行详细介绍,标志着《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做进一步的理论宣传准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新青年》的性质也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党刊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为中国共产党高速发展助力。1922年7月《新青年》因故休刊;1923年6月15日,《新青年》季刊在广州创刊,由瞿秋白担任主编,他将翻译的《国际歌》的中文歌词首次在改编为“共产国际号”的创刊号发表。至此,《新青年》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性机关刊物,以新的面貌身份在未来几年的编辑出版活动中继续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贡献。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新青年》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联系充分证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方向,以主流思想舆论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在《新青年》编辑部的转变过程中,陈独秀等人积极践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办报建党”理念,《晨报》副刊、《觉悟》《十日》《湘江评论》等先进刊物,也不遗余力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且通过丰富的形式促进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奠定了党对新闻舆论工作领导地位的坚实基础。我党从成立前夕,就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启示我们,军事新闻传播必须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进行持续学习践行,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媒姓党”“党管出版”原则,强化鼓动、宣传作用和对于思想建设的“脚手架”功能,旗帜鲜明讲政治、对党忠诚立导向,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决不能出现“舆论飞地”和“法外之地”。

三、《新青年》团结“同人”积极合作为党的事业“鼓”与“呼”

《新青年》的成功与编辑作者队伍的精诚合作分不开。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易白沙、鲁迅等为代表的《新青年》“大师队伍”,对当时的中国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引导着青年的思想觉醒。以《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为例,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更多人希望看到系统完整的中文译本。于是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请《星期评论》的负责人李汉俊和戴季陶、《民国日报》的主笔邵力子帮忙物色翻译人选,并力荐陈望道来进行最终的翻译。陈望道精通英语、日语,同时国文功底深厚,接触阅读过不少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与文章,是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不二人选。他也不负众望,于同年8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完成了翻译任务,中文译本最终在上海正式面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革命斗争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因深受《新青年》传播的民主科学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党的主要创始人大都来自《新青年》的“同人”编辑作者和忠实读者。

理论人才是时代之需。《新青年》为党的事业“鼓”与“呼”的宣传实践告诉我们,做好新时代军事新闻传播工作,必须努力建设一流编辑队伍,培养优秀作者,以聚合效应打造优秀军事品牌。必须坚持专业化与群众性相结合,积极延揽高水平专家型作者队伍,努力打造学者型编辑队伍;锤炼应急出版实战化能力,打造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军事出版队伍;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拓展战略渠道,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为服务备战打仗多作贡献,提高对战斗力贡献率。

(作者单位:火箭军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出版社)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