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解放军报社 主管主办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邹维荣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  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  版 解放军报社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活用新闻语言:让新时代强军故事吸引更多受众 ——全媒体时代军队报纸新闻语言运用与思考

作者:█   安 阳 汪 博

摘 要:一篇好的新闻作品,不但要提炼好主题,也要活用新闻语言。活用新闻语言,可以彰显新闻报道魅力,提高传播质效。着眼提高全媒体时代军队报纸新闻语言运用能力,本文结合近年来军队报纸新闻语言运用实例,对军事新闻语言运用面临的挑战、需要坚持的原则和把握的着力点,分别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军队报纸;新闻语言;强军故事

全媒体时代,信息传递、诉求表达、社会交往、思维习惯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给新闻语言使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军队报纸要直面全媒体时代军事新闻语言运用面临的挑战,坚持军事新闻语言运用的原则,把握好活用军事新闻语言的着力点,在实践中提高军事新闻语言运用质效,助力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

一、全媒体时代军事新闻语言运用面临的挑战

全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播手段的更新和阅读方式的转变为军事新闻语言运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新的挑战。

“碎片化”阅读带来语言深度上的冲击。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极大改变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使人们从过去的“深阅读”更多转向“浅阅读”“泛阅读”,乃至“碎片化”阅读。作为以提供深度信息见长的军队报纸,如何在海量信息中,以巧妙的军事新闻语言在碎片时间内吸引官兵注意,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已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

“网言网语”带来语言新意上的影响。当前的青年官兵大多是95后、00后,属于“网生代”“拇指族”,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追求无不烙下“网痕”、打下“网结”,诸如“YYDS”“内卷”“凡尔赛”“干饭人”等这样的“网言网语”更符合他们的语言习惯。作为军队报纸,如何在紧跟潮流、服务官兵、创新语言新意上有突破,又能保持其固有的特色,无疑又是一个难题。

“数字化”传播带来话语体系上的变革。当下,融合报道、全息报道、VR/AR 报道层出不穷,原有的单一报纸新闻语言、广播电视新闻语言、网络新闻语言相互杂糅,优势互补形成一种集文字、图像、声音为一体的多媒体融合新闻语言特色。报纸新闻语言如何求新求变增强吸引力,面临的挑战只会越来越大。军队报纸的特殊性,对新闻语言运用的要求更高,挑战自然更大。

二、全媒体时代军事新闻语言运用要坚持的原则

全媒体时代,尽管传播军事新闻的平台多了,但军队报纸仍然是各类军事信息最主要的传播阵地,必须坚持军事新闻语言运用的原则,用最恰当的新闻语言,直接、真实、迅速地反映和记录军队的发展变化、官兵的精神风貌。

“实”—坚持表意明确原则。新闻语言要坚持表意明确原则,以“实”为基,描述准确到位,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更不能传播虚假信息;要讲究朴实,语言描述要简洁凝练,不拖泥带水、无病呻吟;要讲究平实,语言描述要清新雅致,贴近生活、符合实际,不夸张做作。2022年1月26日《解放军报》“军营观察”版刊登的《三个人 三代机 三十年—追寻南部战区空军某基地3名歼击机特级飞行员的军旅航迹》一文开头写道:“3名歼击机特级飞行员,3名军龄30年的战斗员,3名空军首批改装国产某型三代战机的亲历者,达龄停飞了。”寥寥数语,不加修饰,直奔主题,增强了读者阅读兴趣。

“正”—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在军事新闻语言运用时,一方面我们要用事实说话,以平实的语言客观准确描述事实,避免用观点选择事实,更不要为了观点而裁剪事实;另一方面,要让各方都有说话的权利,立场不偏不倚,语言不带有偏见,表述尽量使用中性词语。2022年2月24日《空军报》“基层在线”版刊登的《减的是体重,增的是战斗力》一文,作者以平实的语言客观描述了官兵体重超标的原因:“在西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某高山雷达站,由于工作需要常常久坐,加上山顶环境复杂,室外运动受限,导致一些官兵体重超标。”语言简洁,既交代了“前因”,也为下文官兵减肥这件“小”事缘何成为雷达站的一件“大”事作了铺垫,首尾呼应。

“简”—坚持通俗易懂原则。新闻报道是为了让人看、让人了解的,倘若报道的新闻谁也不懂,那就失去了新闻的意义。这就要求新闻语言要通俗易懂,说一些简单直白、大家能听懂的话,尽量少用或不用那些生僻字词和绕弯子的语句。2021年12月31日《人民海军》报一版《“智运快线”打通全时保障“最后一公里”》一文,以通俗直白的语言、形象的对比分析:“建成后物资运输时间将缩短至20分钟,综合运输成本预计比公路运输下降5成以上,还避免了汽车运输带来的风险隐患。”由于说的都是大白话,让读者看得懂、记得住。

“时”—坚持与时俱进原则。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也必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新闻作为一种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语言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2021年12月29日《人民武警报》“部队新闻”版刊登的《“兵之初”,脚踏实地干出别样精彩》一文,作者巧妙运用“冒尖”“我太难了”“高光时刻”等网络新词,引导官兵理性看待荣誉。既符合新时代基层官兵特点,又生动形象。

三、全媒体时代活用军事新闻语言的着力点

当前,军队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作为军队报纸,如何着眼全媒体时代的特点规律,活用军事新闻语言,成为一道重要课题。

(一)借用名言典故,让新闻显生气

新闻报道中适时使用一些名言典故可以让语言更加精炼,富有哲理,让新闻更有活力。2022年3月4日《人民陆军》报“军事综合”版刊登的通讯《宁可自己被围,也要帮友邻脱险》,作者巧借先秦典籍《鹖冠子·天则》中的复句成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和吴敬梓《儒林外史》中“我也只愿得无事,落得‘河水不洗船’,但做事也要‘打蛇打七寸’才妙……”以名言典故巧妙总结了这场军事演习的经验,既使语言富有深意哲理,又让新闻报道更有活力。

(二)倾诉真情实感,让新闻冒热气

新闻是现实生活的直接或间接反映,是做人的宣传工作。这就要求新闻语言既要准确真实,符合新闻传播规律,也要流露真情实感,契合人情味。而要有人情味,要能绘声绘色传递官兵心声,尽心竭力解答官兵困惑。

“为啥?因为我家庭情况特殊,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她住在安徽农村,收取邮件要去附近镇上,再加上识字不多,眼睛也有些老花,只能让邻居帮忙代读,实在是麻烦。与其这样折腾,不如不寄了。”2022年1月27日《解放军报》“基层传真”版刊登的《今年的“家书”不一样》一文,官兵几句朴实直白的语言,道出“为啥我不愿寄家书”的缘故,语言叙述充满人情味,让人不由得为这份祖孙情感动,同时也为后文“我”今年的家书不一样作了铺垫,增强了可读性。

(三)常讲兵言兵语,让新闻接地气

群众中蕴藏着最丰富、最生动的语言矿藏。军营里,兵言兵语是最能反映兵心、了解兵情,最受大家欢迎的语言形式。“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是年轻官兵常驻人烟稀少地方,面对寂寞时的自我解嘲;“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是新时代官兵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拼搏见证 ;等等。这些别具一格的兵言兵语不仅诙谐幽默、生动形象,更“兵味”十足。这启示我们,军事新闻报道中多用这样的兵言兵语,会让作品更接地气。

“‘收发信息要警惕,慎用微信来传递,手机上网很便利,遵守规定勿泄密……’上周安全保密教育后,连队组织讨论,我走上讲台,分享心得体会,听到我自编的顺口溜,班长带头鼓起掌来。”2021年12月6日《解放军报》 “基层传真”版刊登的《“不拘一格”记笔记》一文,作者以官兵自编的顺口溜开头,通俗易懂、具有新意,符合官兵口味,相比直白的说教式教育,这样的兵言兵语更接地气,宣传效果自然更好。

(作者单位:陆军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