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  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  版 解放军报社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浅析抗战时期《新华日报》舆论斗争实践及启示

作者:■周晓锋

摘 要:《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我党在国统区发行的唯一机关报,在当时复杂的舆论环境下,通过刊发时事评论、国际新闻和巧妙运用编辑艺术等,进行艰苦卓绝的舆论斗争,打破国民党新闻封锁,开辟了影响深远的舆论战场,其舆论斗争经验对于今天仍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抗日战争;《新华日报》;舆论斗争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契机,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创办了第一张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机关报—《新华日报》。面对复杂多变的舆论斗争环境,该报为我党在舆论宣传上掌握主动发挥了巨大作用,其舆论斗争经验对于今天仍有重要启示。

一、抗日战争时期《新华日报》的舆论斗争环境

《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创刊于武汉,10月转移至重庆,1947年2月被国民党当局查封,整个办报期间都面临着极其复杂的舆论斗争环境。

(一)舆论斗争具备的优势

作为当时我党唯一的机关报,《新华日报》的舆论斗争优势深深烙印着中国共产党的特点。一是舆论斗争的正义性。该报从办报伊始就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由于国民党亲日派控制的宣传机关不愿面对军事失利,对战事的报道充满了虚假宣传,也凸显了该报的正义性。二是舆论斗争的主动性。该报以多种形式积极发声。周恩来亲自撰写社论并为创刊号题词:“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1938年10月24日夜,日军攻到武汉城郊,周恩来在报社口述了《新华日报》在武汉的最后一篇社论《告别武汉父老兄弟》:我们只是暂时离开武汉,我们一定要回来的,武汉终究要回到中国人民的手中。在日军占领武汉数小时前,这期战火中的报纸传到了武汉读者的手中。三是舆论斗争的人民性。由于国民党的消极抗日和新闻封锁,民众早已看穿其卖国独裁的反动面目,并希望中国共产党能得到媒体声援,该报成为广大民众表达抗日爱国情怀的重要阵地。

(二)舆论斗争面临的挑战

除了本身具备的优势,《新华日报》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是错误路线的干扰。王明右倾投降路线对初创时的《新华日报》干扰很大。作为共产国际东方部部长、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和该报社董事会董事长,王明高估了国民党的抗战作用,又低估了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群众的力量,导致从舆论引导上既放弃了共产党的独立性,又削弱了人民群众的斗争性。二是传播实力的局限。从该报创刊,我党就没有自己的通讯社,新闻来源长期处于受制于人的局面,多数消息甚至来自国民党中央社。三是新闻检查的影响。当时虽然已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蒋介石坚持“日本不可畏,可怕的是共产”的观点,国民党当局一直对我党进行严酷新闻封锁,该报的宣传工作开展起来十分困难,其内容都必须经过国民党新闻检查机关审查、通过等。

二、抗日战争时期《新华日报》的舆论斗争实践

面对复杂的战争形势,《新华日报》在承担起舆论引导、政治动员等任务的同时,还对涉及到民族利益、国际形势等热点问题及时发声,并结合多种方式进行艰苦卓绝的舆论斗争。

推出时事评论,吹响抗战号角。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社论数量达两千余篇,内容涉及国内外军事、政治、民生等话题,展现了我党抗战动员的广度与深度,党的领导人也亲自撰写社论。1938年10月,周恩来撰写了长篇社论《论目前抗战形势》,阐述了毛泽东持久战的三个阶段,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成功吹响了抗战号角。

巧用编辑艺术,瓦解新闻封锁。《新华日报》采取了多种巧妙的编辑手段打破国民党新闻封锁。首先,在标题、内容等上面做文章。该报曾用“卫生常识”作刊头,刊发了《当心自己的手》一文,文章写道:“当心掱手!手能于无意间给我们很大伤害。”“掱手”就暗指国民党特务这个“幕后黑手”。其次,采取“开天窗”等方式侧面揭发国民党舆论封锁。1940年1月,该报社论因新闻检查被扣,便在原位置上刊出“抗战第一!胜利第一!”八个大字,通过“开天窗”表达对国民党新闻封锁的强烈愤慨。

运用国际宣传,扩大舆论影响。《新华日报》的国际宣传方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向国内报道丰富的国际资讯。包括外国文艺作品、各国新闻、“公开信”等,向国内宣介世界反法西斯局势的同时,也坚定了中国人民打败侵略者的信心。另一方面,为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加强国际宣传。1938年4月,中共中央长江局专门设立了国际宣传组,为我党与各国驻华新闻部门建立了沟通桥梁。

借力广告传播,隐性引导舆论。除了缓解经济困难,《新华日报》还将审查相对宽松的广告作为重要的舆论阵地。通过刊登政治广告,进行抗战宣传,还通过刊载声明、招生、募捐等内容,间接传递情报、支援爱国运动。

重视基层宣传,广泛争取民众。《新华日报》是我党联系国统区群众的桥梁。当时,周恩来要求记者要眼睛向下、瞄准基层。所以该报作者群不仅有领导人,也有基层群众。该报还根据不同受众开辟了衍生报刊,如针对女性设置了《妇女之路》,塑造了众多“女英雄”,促进了妇女解放运动;针对青年开辟了《青年生活》,帮助解决青年困惑,宣传党的主张。

三、抗日战争时期《新华日报》的舆论斗争启示

回溯并审视《新华日报》的舆论斗争经验,是为了实现斗争精神的回归与超越,为当下开展舆论斗争“把脉施策”。

(一)舆论斗争始终是“意识之争”的前沿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一直牢牢占领着意识形态斗争高地,助力我党取得了抗战胜利。当前,国际舆论中对我军的客观、理性、善意报道有所增多,但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涉华军事舆情仍然错综复杂,特别是国际敌对势力凭借其舆论霸权,肆意对我军进行丑化妖魔化。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我们更应做足做好舆论斗争准备。

(二)人民立场始终是舆论致胜的根本

《新华日报》能打破国民党新闻封锁的关键在于它是一张“人民报纸”。虽然今天“人民”的概念发生了延展和升华,但“为人民服务”的本质没有变。只有牢牢把握和坚守军事新闻工作的这一主线和红线,军事新闻宣传活动才能真正为强国强军的伟大梦想贡献正向力量。

(三)回应关切始终是舆论斗争的关键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用多种方式打破新闻封锁,回应群众关切。今天,我们解决了舆论“传出去”的问题,但在国际上,我国形象被动“他塑”的现状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带来很大阻力。只有把“我们要表现的”和“人民想看到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主动“自塑”国家形象。

(四)战法艺术始终是舆论博弈的利器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既勇于斗争,又善于斗争的舆论斗争经验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一是“显隐结合”,注重“看不见的宣传”。全媒体时代,信息是否有价值,关键在于能否“被看到”,信息只有“被看到”,受众才能“被吸引”,观点才能“被表达”,思想才能“被认可”。“看不见的宣传”目的是为了“被看见”,《新华日报》“开天窗”等方式提供了范本。二是“刚柔相济”,科学把握舆论斗争刚性尺度。抗战时期,在对涉及到大政方针政策等舆论引导时,我党多采取刚性手段。当下,信息传播的快速和广泛导致刚性手段会受到很大局限,运用不当可能造成受众误解,而《新华日报》的编辑艺术则为意识形态的柔性传播提供了示范。三是“内外贯通”,实现国际国内宣传同频共振。当下,传播内容更追求“用户至上”,不论传播渠道还是工具,都呈现出多样性特征,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一个外宣问题,也是一个内宣问题”。因此,还需强化“用户思维”,与中外“用户”一道“共塑”中国形象。四是“以小见大”,加强新闻报道亲和力。要着眼受众审美情趣的变化,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既要“走出去”,还要“沉下去”。比如,以小故事作为切入口深入呈现大主题报道,让“中国故事”变得更有吸引力。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