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总编辑   张晓祺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  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  版 解放军报社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进入战位:提升军事新闻传播对备战打仗的贡献率

作者:■程 前 韩阜业

摘 要:军队只有打仗和准备打仗两种状态。军事新闻传播只有贴紧中心、进入战位,在筑牢思想防线、创新舆论战术、培育战斗精神、进行文化浸润、助推科技强军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对备战打仗的贡献率,才能真正履行好服务备战打仗的职能使命。

关键词:军事新闻传播;备战打仗;贡献率

军队只有打仗和准备打仗两种状态。当前,军队正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大力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实践创新信息化条件下训练模式,加紧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等,这既给军事新闻传播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军事新闻传播只有贴紧中心、进入战位,在筑牢思想防线、创新舆论战术、培育战斗精神、进行文化浸润、助推科技强军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对备战打仗的贡献率,才能真正履行好服务备战打仗的职能使命。

一、筑牢思想防线: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头脑,积极抢占舆论高地

军事防线不稳固一打就垮,思想防线不稳固不打自垮。意识形态工作担负着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使命,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我军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军事新闻传播必须强化走在前列的标准和意识,把意识形态工作抓得紧而又紧、实而又实,确保我军始终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纵观我军90余年的光辉历程,我们会发现,敌对势力总会通过传播虚假不良信息,千方百计对我军官兵进行渗透和颠覆,竭尽挑拨离间、混淆视听之能事,企图迷惑和煽动一些涉世未深、不明真相的年轻官兵。如果任其泛滥,必然会给官兵的精神世界造成侵蚀和荼毒,导致理想信念淡化,战斗意志衰退,从而降低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军事新闻传播身处意识形态斗争前沿阵地,拼杀在争夺“制脑权”的无形战场,必须理直气壮地发声、针锋相对地斗争,不遗余力地抢占舆论高地。《战略支援报》自2019年10月1日创刊以来,针对社会上的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策划推出了“锐评”专栏,约请专家学者撰写了《坚持唯物史观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深刻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虚假性》等系列理论文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伪存真、正本清源,使官兵增强政治敏感性、提高政治鉴别力,真正从思想上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不良图谋与险恶用心,更好抵御历史虚无主义谬论。同时,针对少数官兵对“普世价值论”的模糊认识,及时推出系列评论,运用大量事实,进行深入浅出分析,警示官兵擦亮眼睛,认清其丑恶本质,提高思想觉悟,收到良好传播效果。

二、创新舆论战术:用强大的舆论武器实施作战反击,锻造制胜战场无形利刃

军事新闻传播作为一种“软实力”,其战略意义主要在于实现对敌人的威慑力和对官兵的鼓动力。西方学者把媒介提供的信息、观点的影响力称之为“第一种力量”。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军事新闻传播的覆盖面更广、辐射力更强、渗透性更深,它不仅指向敌对双方军人赖以活动的战场空间,还指向战场以外的民众、政府官员、首脑人物乃至整个国际社会,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次上成为舆论争夺最快捷、最有效的武器。

2021年10月10日,台湾地区民进党当局发表所谓“讲话”,声称两岸“互不隶属”,台将持续扩充军力,展现防卫决心,全力阻止单方面改变现状行为。民进党当局出于“台独”本性,置中华民族利益和台湾民众福祉于不顾,煽动对立、叫嚣对抗,企图以所谓“共识”为幌子绑架台湾民意。作为中央军委机关报的《解放军报》,于10月12日刊发评论员文章《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严正声明,如果“台独”分裂势力胆敢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人民军队必将不惜一切代价,予以坚决粉碎。各大媒体纷纷转发该文,一时间形成了强有力的舆论震慑,给“台独”分裂势力造成了巨大压力。与其说这是一次有力的舆论发声,不如说这是一次快速的作战反击。随后,《解放军报》一鼓作气、不断出击,连续刊发我军濒海训练的稿件和图片,既有海军多型主战舰艇综合演练,也有空军空降兵实跳训练,更有海军陆战队的实战演训,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绩,感受到了中国军队强大战斗力,对广大受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图谋不轨的敌对势力产生了强烈威慑。

可以说,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军事新闻传播这个舆论武器的作用是巨大的。面对未来战争,军事新闻传播必须在创新舆论战的战术战法上进一步发力,使军事新闻传播既传播军事信息,又引导社会舆论;既精准打击,又不伤及无辜;既旗帜鲜明,又春风化雨,真正成为制胜战场的一把无形利刃。

三、培育战斗精神:用丰富多彩的传播方式鼓舞官兵士气,持续激发作战热情

军事新闻传播是为打赢服务的,而发挥军事新闻传播服务备战打仗的功能,其关键就是要激发官兵战斗精神。当今时代,随着军事新闻传播内容的广泛化、形式的多样化以及传播对象的普遍化,其在培育战斗精神过程中占据愈来愈重要的地位。

当下,90后、00后官兵已经成为基层部队的“主角”,他们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交往,处处都处于网络影响之中。然而,由于时代背景复杂多元、社会信息良莠不齐等原因,有的官兵军人意识和战斗精神也呈现弱化、淡化的情况,不断锤炼官兵战斗精神军事新闻传播责无旁贷。着眼于信息社会的新挑战,军事新闻传播在激发官兵战斗精神时,必须继往来开,把握新形势下部队主体的时代特征。一要不断创新军事新闻传播的方式方法,提升亲和力、感染力。《人民陆军》报在2018年5月20日上线了“人民陆军”微信公众号,通过“先声夺人”、优质高效的新闻信息,满足受众阅读期许,用脍炙人口的新闻佳作影响引导官兵,培育战斗精神。如《尊严是靠打赢得来的》《打赢的底气从哪来》等一系列充满血性的文章,很快就成为了全网转发的热点,给官兵练兵备战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二要不断增强军事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影响官兵思想行为。《人民陆军》报创办了全军唯一一份以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报纸《人民陆军》维吾尔文版,重点针对维吾尔族群众开展舆论宣传,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强化战斗精神、巩固边防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三要鲜明立起军队新时代典型的价值引领。军事新闻传播要发挥好典型报道的引领示范作用,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解读在党的创新理论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好样子。《解放军报》长征副刊开设了“士兵面孔”专版,《空军报》开设了“基层人物列传”专栏,《战略支援报》开设了“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专栏,均是把笔触对准基层官兵,在增加典型可信度的同时,也增强了基层典型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让官兵们认识到,只要从点滴做起,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军事业,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四、进行文化浸润:用先进的军事文化春风化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军事文化是军人的精神高地,是我军创造并不断发展的精神文明成果,是我军发展壮大、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支撑和重要力量源泉,是军队战斗力的根基。军事新闻媒体既是传播信息的工具,也是传播文化的载体,必须紧贴备战打仗这个中心,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为部队战斗力提升不断注入生机活力。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永无止境、一直处在建设状态的项目。这就需要军事新闻传播要始终如一地为部队文化建设鼓与呼,在推动部队建设发展进程中使部队特色文化不断实践、创造、积淀和升华。不论是部队的文化顶层设计还是历史文化资源开掘,不论是传承红色基因还是传播世界先进文化,不论是文艺创演的持续繁荣还是官兵心灵的滋养培育,军事新闻传播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方面大有可为。一要引导广大官兵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继承发扬中国军队优良传统和革命文化,积极融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局。二要坚持对军队特色文化的创新发展,要创新传播理念和传播内容,力争使军队特色文化丰富多彩、生机勃勃,既体现多元化,又保持独特性。三要坚持推出有格调、有品位的精品力作,通过氛围熏陶、典型引领、故事启迪等,使得部队的特色文化产品迅速得以传播,并与官兵产生良性互动,最终打造出一线部队的特色文化品牌,经久不衰、源远流长。

近年来,空军各兵种围绕特色文化建设进行有益探索,如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雷达兵、空降兵等主战兵种,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特色文化建设。《空军报》十分注重发掘提炼各部队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大力宣扬各部队富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努力打造属于空军官兵的精神高地,接连推出了“天鹰”“天梯”“天网”“天箭”“天路”等多个特色文化品牌,得到了基层官兵的普遍认同。

五、助推科技强军:用前沿的科学技术服务练兵实践,提升官兵科学素养

古往今来,科技进步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世界军事发展走向。特别是近代以来,每一次重大科技创新,都会开启一场新的军事变革,深刻改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和作战方式。可以说,科技对战争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军事高科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是我军在未来战场上制胜的关键,军事新闻传播要通过对世界军事范围内最新科学技术成果的报道,将科技知识传递给广大部队官兵,在实现传播效果的同时不断增强部队战斗力。

未来战争实质上是知识的较量,现代军队聚集了最新的科学技术和高度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大量的前沿科技知识都需要部队官兵了解和掌握。一方面,军事新闻传播应发挥好桥梁作用,让军队官兵更多、更快地了解和掌握这些科技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为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如《战略支援报》开设“互联网+”“前沿科技”“世界军事”等专版,《人民海军》报开设“海军科技”“海洋经纬”“网络天地”等专版,通过不同信息渠道传递大量军事科技信息,让广大官兵及时了解军事科技前沿,掌握军事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学习军事科技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另一方面,军事新闻传播应发挥好“科技中介”作用,推动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部队战斗力。全方位提高我军的科技含量,既是战略需要,更是使命支撑。当前,部队中的各类科技人员数量不断增多、素质不断提升,他们是部队战斗力生成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战略支援报》积极宣传报道科技人员,开设“记者蹲连·关注新时代科技干部成才”“加强新时代科技干部队伍建设大家谈”等栏目,不断提升军事新闻传播的科技含量,有效激发了部队科技工作者的前进动力,促使他们在科研道路上不惧艰难、奋勇向前,也培养了基层官兵对军事科技知识的兴趣,有利于在部队形成良好的科学氛围。《解放军报》的“科技周刊”在介绍革新、发明、创新成果的同时,也为科研机构与军工企业牵线搭桥,有效发挥了“科技中介”作用,让先进科技成为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倍增器”,充分发挥了军事新闻传播助推科技强军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战略支援部队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