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总编辑   张晓祺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  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  版 解放军报社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人民至上:我党新闻事业群众路线的历史实践与启示

作者:■卢旭东 曾 嘉

摘 要: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首位,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创造性地探索发展新闻事业的新路径,形成新闻事业群众路线,有力促进了革命事业的发展。新时代继续坚持新闻事业群众路线并持续创新其实践路径,是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革命战争时期;新闻事业;群众路线

2021年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用“十个坚持”概括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在其中第二条“坚持人民至上”中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旗帜鲜明地确立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在党的新闻事业百年辉煌历程中,新闻事业群众路线是党的新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探讨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群众路线的发展过程和历史实践,总结其宝贵经验,既是在新闻传播学术研究领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更是不忘初心的寻根溯源,能够为新时代新闻事业继往开来、守正创新提供源头活水和强大动力。

一、党成立初期:报刊活动的群众性转向与新闻事业群众路线的萌芽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把新闻宣传工作作为普及马克思主义、教育启蒙人民群众的重要武器,新闻宣传工作有力发挥了扩大党的影响、宣传党的主张、促进党的发展、组织群众运动的作用。在新闻事业的起步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报刊活动开始转向中国社会最广大的工农群众,他们第一次参与到报刊活动中来,开启了新闻事业群众路线的实践与探索。

创办各类无产阶级报刊唤醒广大民众。自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系统地在中国介绍马克思主义开始,就积极创办各种不同层次、针对不同群众的报刊。这些报刊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既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表现出强烈的忧虑和关心,同时也以高昂的革命热情号召人民群众行动起来,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据统计,自1920年中国开始出现共产主义小组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创办各类重要报刊40余种。马克思主义真理、党的方针政策通过这个报刊网络和广大群众联系起来,报刊成为启发民众觉悟、开展革命动员的有力工具。

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建党初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最主要对象是无产阶级的工人和农民群众。由于他们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为了让党创办的群众性报刊真正做到大众化、普及化,让一般的人民群众都能读得懂、受启发,新闻宣传工作特别注意从内容到形式的生活化和通俗化,尽量用简单的语言去表达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文章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反映劳苦大众身处的境遇,表达劳苦大众的心声诉求,语言平易近人,因而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有力促进了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开展。

党的主要领导人积极运用报刊推动群众运动。党的早期领导人大多有办报办刊的经历,这些领导人所从事的各项革命活动常常与他们的报刊活动是一体的,报刊成为他们开展革命工作的重要平台和载体。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党的早期领导人在建党前后不遗余力地通过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努力为党的筹建和革命运动的开展提供思想理论上的支持。他们的新闻宣传活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号召工人群众团结起来打破旧世界建立新秩序。这些新闻宣传活动有着鲜明的群众性、平民化导向,孕育着党的新闻事业群众路线的萌芽。

二、土地革命时期:争取广大群众与新闻事业群众路线的发展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战略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党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工作条件发生了变化,阶段任务也与建党初期有所不同。毛泽东明确指出群众的支持对于革命事业能否成功具有决定性作用。因而,在群众中间开展广泛的政治动员和政治宣传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必须在新闻宣传领域走群众路线,最大程度地动员人民群众加入到革命事业的队伍中来。

通过改造创新传播方式进行直接的政权宣传。在井冈山时期,受客观条件限制,中国共产党特别注意因地制宜,不断改造创新传播方式,在群众当中展开各种形式的宣传,这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走群众路线的基础。农村地区的土墙壁成了工农红军展开政权宣传的舞台,他们用言简意赅的标语口号大张旗鼓地向人民群众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政治主张。这些口号标语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有力宣扬了党的政策和主张,对于广泛地联系群众、发动群众发挥了很大作用。

通过“农村办报”的创新开展广泛的群众宣传。毛泽东主张创办《时事简报》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办报”的光辉典范。1931年3月,毛泽东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的名义,下达了在红色区域《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的通令。在新闻内容上,强调《时事简报》的新闻要与群众生活密切关联;在编辑方法上,强调《时事简报》是给群众看的,要处处为群众着想。这份刊物时时处处从群众的立场出发,充分替群众考虑,受到了劳苦大众的普遍欢迎,对巩固苏区政权发挥了积极作用。与创办《时事简报》的思想一脉相承,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创办了许多革命报刊,如《红色中华》《青年实话》《红星报》等。这些报刊同样把密切与群众的联系、教育组织群众参加革命斗争作为办报办刊的宗旨,在苏区群众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农村办报”的实践探索和范式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在此之前,报刊是文化知识的载体和象征,与普通百姓特别是农民群众没有任何关系,报刊的创办发行只出现在经济发达、文化水平较高的城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将报刊活动引入经济贫穷、文化落后的农村地区,并且创造性地使农民群众参与到报刊活动中来,这一前无古人的创举,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群众路线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

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增强党报群众性与新闻事业群众路线的逐步成熟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经长期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提炼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党中央按照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的要求,对党报进行了改造。党报新闻工作者普遍树立了无产阶级的、劳苦大众的群众路线新闻观,党报真正成为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党的新闻事业群众路线在这个过程中走向成熟。

增强党报群众性,使党报成为真正能战斗的机关报。1941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新闻宣传领域以《解放日报》改版为标志参与到这场运动中来,增强党报群众性是这次改版的一个重要内容。1942年3月14日,毛泽东就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提出“增强党性和反映群众”的要求。通过改版改革,党报群众性得到加强,新闻事业更加深入地嵌套进中国共产党国家动员和基层治理的脉络链条中。人民群众通过报刊这一通道参与到党的政治生活中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作用被唤醒和激发,党报也成为了真正能战斗的机关报。

聚焦群众典型,利用报刊推动中心工作。经过1942年的党报改版后,“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成为党报运行的主要模式,群众性、群众路线成为这一时期党的新闻活动的主题和灵魂,利用党报推动中心工作的效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在《解放日报》宣布改版后的当月,报纸在头版头条就以极大的篇幅发表了农村劳动模范吴满有的系列新闻报道。这些新闻报道眼睛向下,深入群众、反映群众、歌颂英雄,所有的新闻素材都来自火热的劳动生产一线、战斗一线,沾着汗珠、冒着热气,能让人民群众、广大官兵感同身受、产生共鸣,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开展生产和对敌战斗的激情热情,对于推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后,聚焦群众典型推动中心工作的做法成为党报的优良传统,成为新闻事业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

向人民群众学习,在深入群众中提升新闻工作战斗力。提倡向人民群众学习也是新闻事业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表现。从前的记者编辑是群众的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与人民群众有距离、有隔膜。新闻宣传领域开展整风运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造党的新闻工作者对人民群众的认知,使他们树立牢固的群众观念。经过整风运动的思想改造后,记者编辑不再认为自己是高人一等的“教师爷”,而变为与人民群众亲密无间的好朋友、“理发员”。这一转变为发挥党报的宣传动员效能、提升新闻工作战斗力提供了广阔空间,挖掘出无穷潜力。

四、经验与启示:坚持人民至上,创新新闻事业群众路线的实践路径

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回顾历史,革命战争时期我党的新闻事业之所以兴旺发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坚持新闻事业的群众路线。我们要积极总结历史经验,为我党我军的新闻事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群众路线是我党新闻事业必须长期坚守的路线。新闻事业群众路线是在党的新闻实践过程中经过千锤百炼形成的,是党的新闻理论的精髓和灵魂,是我党我军媒体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始终不渝、长期坚守的路线。人民群众是党的根基所系、血脉所在,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的深层动因。革命战争年代我党的新闻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新时代的军事新闻宣传工作同样需要践行群众路线,这既是开展军事新闻宣传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新闻价值的落脚点。只有牢牢把握和坚守军事新闻工作的这一主线和红线,军事新闻宣传活动才能真正为实现强国强军的伟大梦想贡献正向力量。

要坚持理论创新,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新闻事业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新闻实践创新的产物。在对为谁办报、靠谁办报、怎样办报等问题的思考和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沿着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探索出了独具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的新闻事业的群众路线,揭开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全新的一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境界。新闻事业群众路线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形式不是固定僵化、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传播技术的更新换代,新闻事业群众路线的践行方式会有新的发展变化。这就要求党的新闻工作者要坚持理论创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新的理论更好地指导新的实践。

在守正创新中继承发展新闻事业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既是一整套以群众观点为核心的价值观、认识论,同时也是展开新闻实践的路线图、方法论。新时代,新闻事业践行群众路线要在守正创新中实现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守正”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的群众观点,坚持无产阶级新闻观,厚植群众情怀,尊重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规律,在价值观层面牢固树立践行群众路线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创新”就是要不断自我革命、与时俱进,不断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善于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充分吸收群众的智慧,将他们纳入到新闻生产过程中来,在方法论层面保证新闻宣传活动在全媒体时代取得最好的效果。只有切实从人民群众的现实关切和接受心理出发,不断创新新闻工作,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新闻媒体的职能,满足受众对新闻媒体的心理期待和信息需求,才能赢得受众的口碑和支持,才能在新时代更好地贯彻落实新闻事业群众路线,进而发挥新闻事业推动社会发展、助力强军兴军的作用。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