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贴受众:把中国故事讲得更有吸引力
摘 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受众需求为牵引,探讨在拉近距离感、提升精准度、找准共情点中,提升中国故事传播质效的方法路径。
关键词:中国故事;受众;吸引力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本文以受众需求为牵引,探讨在拉近距离感、提升精准度、找准共情点中,提升中国故事传播质效的方法路径。
一、拉近距离感,不断提升中国故事的亲和力
实践证明,无论是讲事实、讲形象还是讲情感、讲道理,离受众“近”了,受众才乐意接受。要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用受众熟悉的元素、身边的故事,去阐释解读,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把大主题与小落点结合起来。过去我们喜欢基于大主题的宏观叙事,喜欢抽象概念和所谓的“高大上”。但是从受众需求角度分析,具体真实、贴近身边的故事更有吸引力。要将重大主题报道与受众熟悉的元素结合起来,切实完成大主题向小落点的转变,使报道真正紧贴受众。2021年5月31日,《中国日报》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贵州篇:《“乡愁”造纸开启事业新篇章》讲述了从小长在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的张胜迪返乡创业传承特色文化的故事;《困牛山战士精神永流传》聚焦铜仁市石阡县困牛山村支书张国玉和当地村民发展农业产业走上致富路……一个个普通人的经历折射出“贵州荣耀”,将建党百年这个大主题落到受众身边。
把硬新闻与软着陆结合起来。全媒体时代,推动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需求精准化、复合化,单纯以硬素材支撑的报道,很难满足受众精准、复合的需求。必须从硬素材中找到软切入,通过小角度、小叙事实现硬新闻的软着陆,报道才能受到受众的喜爱。2021年11月26日,中国新闻网推出《冰河救人的21岁戍边烈士终于“回家”了!》报道,以市民自发前来迎送英雄骨灰为切入点,通过营造感人的现场氛围,让受众惜英雄、爱英雄、重英雄的情感成为硬新闻的软落点。
把讲道理与身边事结合起来。对普通受众而言,大道理枯燥难懂,很难直接掌握、系统把握,需要故事发挥“桥梁”作用,用受众身边熟悉的元素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诠释好、解读好,切实让抽象的道理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2021年,《解放军报》开设“乡村振兴·子弟兵爱民新篇”专栏,在报道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时,通过发生在驻地的感人故事去解读,用驻地百姓的话语、实实在在的成绩单去说话。如《幸福的生活比蜜甜》一稿,通过场景式描写和驻地百姓的自述,用百姓的笑脸、幸福的生活、身边的变化去解读大道理,切实达到了紧贴受众的效果。
二、提升精准度,不断提升中国故事的穿透力
全媒体时代,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多、更便捷,对于媒体的时度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掌握时机节奏,做到谋定而后动、注重把握细节、及时回应关切,切实在提升精准度中紧贴受众。
把握传播时机。根据新闻传播规律,同样内容的报道,精心选择一些特殊时间节点,传播效果往往事半功倍。无论是重大主题宣传还是国际热点报道,都要善于在合适的时机编发合适的报道,有效利用新闻资源,充分凸显报道价值、增强报道吸引力。2021年10月至11月,中国新闻网精准抓住美国“康涅狄格”号核潜艇碰撞事故关注度高、热度强的契机,连续发布相关评论和报道,尤其是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在记者会上的发言,引导性好、直指要害,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注重关注细节。小细节中有大传播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规律,在大叙事中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找准一些小细节,就能迅速与受众产生共鸣,形成热点,起到“刷屏”的宣传效果。2021年11月18日,《解放军报》推出的《高原巡逻班的成长日记》一文就非常注重细节描写。稿件中“几盏车灯在风中摇曳”“一不小心,撞到篷顶,沉甸甸的露水沿着帐篷周围倾泻而下”“感觉像在冰窖里”等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加上日记本上本就感人的文字,让稿件的真实度和感染力大大增强,小而精的叙事主基调使细节紧贴受众,给人一种催人泪下的感觉。
及时回应关切。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舆论热点量大面广;单一事件易于跨界演变为复杂问题,舆论热点的泛政治化趋势明显;境外势力推波助澜,对热点问题的介入更深更早、力度更大等新情况客观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早讲事实、重讲态度、慎讲原因”,对敏感话题不回避、不绕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2016年,我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余旭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海内外舆论高度关注,新媒体上迅速出现各种猜测信息,相关舆情喷涌而出。新华社和央视第一时间播发空军新闻发言人发布的信息,深圳卫视等媒体也迅速跟进,制作了短视频 《青春无悔,苍穹永生》,在坚持以情感人的同时不渲染悲情,引导舆情向积极方向发展,把缅怀之情升华为爱国报国的壮志豪情。
三、找准共情点,不断提升中国故事的感染力
共情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个体理解他人的情感,并在特定情景做出情感反应的一种能力。共情主要表现为对他人情绪的感同身受,从对象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问题。找准共情点,就是要从受众的需求出发,用共情理论去形成情感共振,从而达到紧贴受众、增强吸引力的效果。
构建情感连线。有句老话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共情的首要一点就是要建立和受众的情感连线,避免出现连不上、没感觉的问题。要善于通过巧妙的构思,架起受众通往故事的桥梁,实现从“信息传播”向“情感传播”的效果提升。2021年12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头版刊发《雷锋,从未离开我们》,文中写道:“在纪念馆园区内的雷锋墓前,记者见到一位母亲正轻声读诵墓碑上的文字,一旁的稚童听得入神。不远处,阳光照耀着一尊高大的花岗岩塑像,那是雷锋踏歌向前。”这段描写在升华情感的同时,构建起记者与读者的情感连线,令受众深切感受到:雷锋精神时刻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
巧妙情节关联。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新闻作品已不是单向传播,而需要有互动意识,实现共享、共鸣。要关注“二次传播”效应,力求通过巧妙的情节关联,形成有张力、耐传播、好讲述、有话题的产品,让受众成为最有效的传播载体,从而增强传播质效。2021年6月,新华社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推出动画短视频《疫苗大战病毒》,该视频细节考究、妙趣横生。视频设置游戏闯关情节,背景为中国式的宝塔和长城,体现了中国对全球抗疫的突出贡献;还将动画人物做像素化处理,讽刺了阴谋论者和反疫苗者对全球抗疫努力的破坏。该视频以大胆的创意、丰富的细节和幽默的语言,得到大批海外网友点赞转发。
增强代入感觉。高势位的倾泄式灌输、野蛮式填鸭很难得到受众的青睐,需要创新开展沉浸式、引导式报道,让受众在身临其境中自己体味,自行感悟,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形成情感共鸣。在这方面,《解放军报》的诸多稿件,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例如,2021年11月24日,《解放军报》推出的《“我在高原挺好的”》报道,以高原驻训官兵对家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为切入点,在浓浓的爱国和爱家情感中切换,用一个个故事记录高原军人卫国戍边的忠诚、对个人小家的愧疚,让受众在熟悉的家庭情感中感悟高原官兵的内心世界。整篇报道没有过分强调高原官兵的牺牲奉献,却在润物无声中把中国军人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单位:战略支援部队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