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风采:新时代军事记者应有的样子 ——著名战地记者雷烨战地新闻实践启示
摘 要:雷烨是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著名战地记者。着眼新时代军事记者有效履行职责使命,本文在探究雷烨深入一线、服务战场、孤身与敌人殊死战斗等特殊经历的同时,阐述了其新闻实践带给新时代军事记者的诸多启示,以期为新时代军事记者提高能力素质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雷烨;战地新闻实践;启示
雷烨是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著名战地记者。雷烨1914年出生于浙江金华孝顺镇后项村,24岁投身革命,29岁为国捐躯。他是一名战地记者,更是一名英勇的革命战士。他以手中的相机和纸笔为刀枪,打击敌人,鼓舞民众,用镜头和纸笔记录了中国军民抵御外侮、血战到底、保家卫国的英勇气概,表达了人民的痛苦和希望,其战地新闻实践带给新时代军事记者诸多启示。
一、战斗一线是新时代军事记者的第一战位
军事记者的战位是一种方向,支配着他的选择和行动。雷烨是一名记者,更是一名战士,他以相机和纸笔为武器,始终战斗在抗战第一线。
雷烨1938年奔赴延安,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民族救亡运动之中。他先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擅长摄影和文学创作,兼任各报刊特约记者和通讯员。此后,他开始以雷烨、雷雨、雷华、朱靖等名字,在陕北和晋察冀边区的报刊上发表作品。1938年8月,《新华日报》连续刊发了雷烨的文章,文章同时配发了毛主席题词:“学好本领上前线去”。抗大结业后,雷烨被选入八路军政治部前线记者团,并被任命为第一组(晋察冀组)组长。1938年12月,他带领四名队员率先赶赴晋察冀抗日前线采访。他不愿意守在司令部收集新闻素材,主动要求到最前线去。1939年5月,雷烨随军挺进斗争残酷艰苦的冀东抗日最前线。在近四年的时间里,他随军转战长城内外、滦河两岸,深入敌后冀热边境,在极端困难和险恶的环境中采写通讯,拍摄照片,揭露了日军的暴行,展示了冀东军民英勇抗战的历史画卷,留下了《转战长城内外》《驰骋滦河挺进热南》《晓渡滦河》《塞外篝火》《日寇烧杀潘家峪》等组照,以及《潘家峪大屠杀》《那时从喀喇沁赶来的牛群》《塞外,新收复的乡村为什么拥抱子弟兵》等长篇战地通讯,把对日寇无比的恨和对抗日军民满腔的爱,全部倾注于镜头里、倾注于笔端,是一位多产高产的战地记者。他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史料,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雷烨的战地新闻实践告诉我们,战斗一线是军事记者的主阵地,是第一战位。全媒体时代,无论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军事记者必须始终具有强烈的“一线观”,向备战聚焦,为打赢服务;要离炮火近些再近些,练就铁脚板,追着炮火走,深入基层,深入演训场,在重大军事行动中磨练自己;要始终聚焦一线,将镜头贴近官兵,发现捕捉基层训练生活精彩瞬间,用沾满浓情的墨笔,书写出鼓舞军心士气、砥砺血性胆气的精品力作,更好地为备战打仗服务。
二、向战为战是新时代军事记者的职业追求
作为战地记者,雷烨深知,战地记者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责任。他不顾个人安危,随军转战在抗战最前线,及时、准确、详实报道战场信息,传递最新动态。
1941年11月25日,日寇在河北省丰润县潘家峪村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惨案。惨案发生后,雷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目睹这一惨状,义愤填膺地按下快门,拍下了许多照片,真实记录了当时的悲惨场景。大片只剩残垣断壁的房屋,成堆被烧焦的尸体……他撰写通讯《冀东潘家峪的大惨案》,向世界发出吼声;拍摄了《日寇烧杀潘家峪》一组照片,真实地记录下了日寇的暴行,留下了日寇疯狂屠杀平民的铁证。
雷烨不仅记录日军的暴行,还记录了战士们永恒的“愤怒与欢乐”。他拍摄了《八路军战斗在喜峰口》《塞外篝火》《塞外杀声》等一批反映八路军抗战生活的历史杰作。1942年,雷烨在塞外山林中抓拍的《塞外篝火》,表达了对战士无尽的温情和由衷的敬意。战斗在塞外山林中的战士没有宿营地,只能露宿山林;没有棉衣御寒,只有点燃篝火取暖。八路军战士们宁可忍受“火烤暖前胸,风吹背后寒”也不去打扰老百姓。作品用山林朦胧、篝火腾跃、烟雾飘荡以及余晖映衬下的战士背影等要素,表现了八路军风餐露宿的艰苦生活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作风,同时也表达了战士们不畏艰辛、斗志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这些都蕴含着雷烨对抗战勇士们的挚爱和深情。
雷烨一方面记录着日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累累罪行,一方面深入群众,组织领导群众斗争,用充满感情的作品,真实反映冀东八路军驰骋滦河、挺进热南、突破“伪满国防线”,英勇抗击侵略者的英雄事迹。他的诗歌《滦河曲》、报告文学《我们怎样收复了塞外的乡村》、散文诗《新收复的乡村为什么拥护八路军》等作品,反映了群众的呼声,增强了军民的抗战信心和斗志,体现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强大的战斗力。
相比于其他记者,战地记者更拥有军人的“战斗属性”,他们记录战争不仅是政治上的重要任务,更是职业的必须,是另一种形态的“战斗”。他们是为战而生、向战而行的特殊战士。雷烨的战地新闻实践告诉我们,向战为战是军事记者的职业追求,选择这个职业,就要始终牢记自己姓党为军,为战而生;选择这个职业,就要像战士一样勇敢善战,像打仗一样去写新闻,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事记者,始终“用战斗的姿态去完成任务”;选择这个职业,就要秉持胸中有大义、心里有官兵、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的职业追求,坚持为战而生、向战而行,眼睛盯着沙场,心里装着官兵,用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精品力作,反映时代呼声、展现官兵风采、振奋战斗精神、陶冶高尚情操,为强军兴军伟大实践鼓与呼。
三、血性担当是新时代军事记者的精神内核
在雷烨身上,我们能够看到的不仅是一名战地记者的身影,更有战士的血性勇气和担当。
作为一名身肩特殊使命的战士,他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不畏艰险,在紧要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自己却慷慨赴死。1943年4月20日凌晨,雷烨带着两名警卫员,在通往《晋察冀画报》社驻地平山县曹家庄村的山路上匆匆赶路。他是在完成了长篇通讯《我们怎样收复了塞外的乡村》后,赶往画报社取秘密文件。雷烨顺利地把文稿交给画报社。这时,突然遭到日军袭击。由于人地生疏,雷烨带着两名警卫员在转移时被敌人团团包围。危急关头,雷烨让两名警卫员先走,自己留在原地,孤身与敌人殊死战斗。当身负重伤、弹尽援绝、敌人蜂拥而上让他投降时,雷烨毫无惧色,迅速将自己身上携带的文件全部撕毁,从容地把伴随自己多年的照相机和自来水笔砸碎,绝不让敌人拿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而雷烨,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壮烈牺牲。冀东政治委员李楚离获悉雷烨壮烈牺牲消息后,在悲痛中写下了《悼雷烨同志》悼文。文中说:“雷烨同志这种英勇奋斗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与临难不迫从容就义的光明态度,使法西斯匪徒在他面前低下头来,这种为民族全气节,为党争光荣的精神,在抗日史上又写下了光辉一页。”这就是革命军人、战地记者雷烨的血性担当。
今天,“一手拿笔,一手拿枪”的场面虽然不常见,但强烈的血性担当仍然是新时代军事记者应有的精神内核。做一名有血性有担当的军事记者,就是要以军人特有的血性和胆识,弘扬战地记者优良传统,深入部队演训一线,和官兵并肩战斗,用精品佳作展现一线官兵的精神风貌和部队建设的丰硕成果;以强烈的使命担当,传播强军声音,服务强军实践,把官兵的思想意志统一和凝聚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上来;牢牢占领思想舆论主阵地,做到用血性诠释使命,以担当成就重托,展现新时代军事记者的“战士”风采。
(作者单位:武警特种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