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总编辑   张晓祺

主  编    姜兴华

副主编     杨庆民

美术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  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  版 解放军报社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朴实无华:把硝烟和艰险蕴于影像中 ——石少华战地摄影实践启示

作者:■李三红

摘 要:石少华是中国共产党敌后根据地摄影工作的开拓者之一,其朴实无华的人物影像将硝烟和艰险蕴于其中,有的作品堪称不朽之作。石少华战地摄影实践启示新时代军事记者要时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打仗意识,努力克服“本领恐慌”,强化创新意识,确保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关键词:石少华;战地摄影实践;思考启示

“解放十年前后,山河万里金瓯,工农服务上镜头,留下革命春秋。”郭沫若的这首诗是石少华一生的写照。八十载的风雨兼程,石少华用影像记录了历史变迁。石少华是中国共产党敌后根据地摄影工作的开拓者之一,与沙飞、吴印咸并称为解放区三大摄影家。他的镜头下,既有声名远扬的《毛主席和小八路》,也有《地道战》《白洋淀上的雁翎队》等系列作品。在他的镜头里,人物形象朴实无华,而蕴于其中的硝烟和艰险,至今依稀可辨。石少华的战地摄影实践对新时代军事记者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一、军事记者要时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打仗意识,时刻准备上战场

作为中国共产党敌后根据地摄影工作的开拓者之一,石少华亲历、见证了“地道战”“地雷战”等华北平原大地上真实发生过的抗日壮举。抗战期间,他深入敌后,多次化险为夷,其“六进白洋淀”的经历成为摄影界的佳话。1942年夏,石少华执行任务路过白洋淀,他看到由游击队员组成的雁翎队利用湖面上芦苇荡这一天然屏障,巧妙地隐蔽自己,出其不意地打击日寇,便产生了拍摄雁翎队活动的冲动。此后几年,他六进白洋淀,和雁翎队队员们一起生活、一起作战、一起捣毁日军的炮楼、一起袭击日军的水上运输船,拍摄了《白洋淀上的雁翎队》《芦苇丛中的监视哨》《冰上轻骑》等照片,真实记录了雁翎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故事,极大地激励了敌后军民的斗志。

纵观石少华抗日战争期间的战地摄影实践,其作品之所以能深深打下时代的烙印,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坚强的抗日意志,深刻揭示人民战争的伟力,很重要的一点,是他充满强烈的爱国情怀,始终把手中的相机当作武器,以拍摄的新闻图片为载体,在民族危亡之际走到大众前面,为救亡图存而呼喊和抗争。

石少华祖籍广东番禺,1918年出生于香港,5岁时随父母回广州定居。抗日战争爆发后,石少华抗日热情高涨。1938年初,石少华经八路军、新四军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介绍,从香港奔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抗大高级政治军事研究队学习。同年10月,石少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石少华作为抗大先遣队摄影记者随校迁往晋察冀边区,随即被调往冀中开创摄影工作,由此与中国摄影事业结下60年缘分。

石少华的战地摄影实践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军事记者的一个缩影。八路军、新四军军事记者既是反对侵略战争的宣传员,也是打击侵略者的战斗员。延安电影团摄影师徐肖冰拍摄八路军第386旅参加“百团大战”攻打榆社的战斗,哪里打得激烈就冲向哪里。他跟着八路军冲进一个刚刚攻克的院子,正准备拍摄日军挨炸场面,被猛然地撞开幸免于难,掩护他的战士却因太阳穴中弹壮烈牺牲。

石少华等老一辈战地记者的实践告诉我们,军事新闻宣传工作平时承担着教育引导部队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的重要任务,战时要肩负起对内凝魂聚气、对敌攻心夺志、对外争取舆论主动的光荣使命。这对新时代军事记者是有深刻启示作用的。在军人的“字典”里,只有两种状态:打仗和准备打仗。毫无疑问,军事记者,首先是战士,其次才是记者。忘战必危,对军人如此,对军事记者亦然;抢占话语权,是中国军事记者的神圣使命。身为战士、记者,就要时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打仗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确保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二、军事记者要努力克服“本领恐慌”,不断提高能力素质

“学好本领打鬼子、救中国”,是石少华到延安后的强烈愿望。1938年10月,他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被选入高级政治军事研究队学习。1939年9月,他随抗大总校奔赴华北,本以为可以上前线打鬼子了,但在延安时期已展示出摄影才能的石少华被分配到冀中军区政治部,1940年,石少华任摄影科科长,开展抗日根据地的摄影工作。

当时,我党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摄影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石少华决定以举办训练班的方式培养摄影干部。1940年6月,冀中军区第一期摄影训练队在河北省曲阳县宋家庄开学。学员共10人,来自冀中各军区。培训课程除了摄影常识、新闻摄影、暗室技术、照片上色等外,还有政治和文艺理论课程。石少华既是队长,又是教员。面对文化程度不高,又从未见过照相机的战士,石少华既要讲述摄影理论和摄影技术,还要一次又一次地给学员做示范、带着学员实践。由于摄影器材奇缺,几个学员共用一台相机,胶卷少就经常进行空拍练习,偶尔每人才能拍上一张;暗房是老乡家的饭桌蒙上布,人钻到桌子下面冲印照片。除了条件艰苦,石少华和学员还时刻面对危险。遇上鬼子“扫荡”,这些学员不得不分散在老乡家装扮成老乡的家人进行掩护。一天清晨,鬼子包围了学员居住的村子,幸好这些经历过战斗考验的战士学员有计划地撤退,才没有受损失。就这样,第一期训练队在日寇的炮火声中结束了。1940年至1948年,石少华和他的战友们先后在冀中军区、晋察冀军区和华北军区举办摄影训练队和训练班共9 期,学员总数两百多人,几乎每一期石少华都是身兼领导和教员。这些学员毕业后,分赴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各个战场,成为中国革命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摄影事业的中坚力量。

石少华的战地摄影实践启示我们,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的蓬勃发展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不妨多些“本领恐慌”。对军事记者而言,要着眼全媒体时代舆论战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多练一手,甚至几手。

要提高军事素质。要了解现代战争的基本规律,掌握现代战争的基本知识,了解高科技在局部战争中的应用及其对作战行动产生的重大影响;要学习和掌握从空中到水下各种武器装备的性能及特点,以及我军官兵掌握现代化武器的熟练程度及其战术、攻击与防御的基本谋略;要掌握野战生存、战场勤务、自身防卫等技能。

要提高业务素质。要努力练就“十八般武艺”,打造集采访、写作、拍摄、编辑等于一身的“全能型”记者;要按照战时文字报道、图片报道、广播报道、电视报道、网络报道、新媒体报道、舆情信息采集与分析、图书编辑出版和发行的相关要素、特点规律和要求等,强化策划能力、采访和写作(拍摄、制作)及编辑技能的训练,提高战时综合传播技能;要熟悉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文本特征和传播特性,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系统软件和设备进行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采编制作,确保新闻编发快捷、有针对性,并能根据其特性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形式制作传播特定信息,及时进行信息跟踪、读者调查、线索收集以及与读者进行交流互动。

要提高心理素质。要以完成战地采访任务背景为依托、以实战化训练为牵引,在实战化训练中培养高昂的士气、敏锐的感觉和知觉、敏捷的思维、顽强的战斗意志等,不断提高军事记者心理承受能力,培塑适应高强度军事对抗所需的心理素质,确保在极端残酷的战场环境中完成采访任务。

三、军事记者要强化创新意识,努力拍摄鼓舞军心士气的作品

在抗日战争的残酷时期,中国人民创造了开展游击战争的一个个奇迹。石少华深入一线,努力用镜头记录下中国人民在党领导下创造地雷战、地道战等光辉战例。如前所述,在他的镜头里,人物形象朴实无华,而蕴于其中的硝烟和艰险,至今依稀可辨。

地道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军民在经历了日寇残酷“扫荡”之后发明的保存自己、打击敌人的一个奇迹。石少华多次深入地道,了解地道的结构,琢磨在没有自然光且狭窄的地道里,如何构图和用光,拍摄了敌后军民在地道里躲避日寇、打击日寇、为伤员做手术,甚至纺线织布等活动的照片。后来,他在回忆拍摄过程时写道:“在抗战中,我曾多次参加了地洞战的惊心动魄的战斗,使我对地洞战有较深的感受,但要把这些感受用照片生动地反映出来,开始时困难得很,因为地洞内的空间很窄小,加上光线非常黑暗在地洞里面是举手不见五指的,因此要抓住最有特点、最令人激动的一瞬间,就必须进一步观察和熟悉这一斗争,并且要正确掌握地洞内的用光等技术问题。经过相当时候的努力和无数次的失败,困难才克服了。从1942-1944年,曾陆续拍摄了10多张反映地洞斗争的照片……”

石少华从战争中走来,记录了战争。战争,让艺术回到了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上,石少华的摄影作品一次又一次地把艺术创作“题材”的意义凸现出来。他对艺术的严谨态度和对生活的真实把握,使得他的作品虽然经过漫长岁月,至今仍然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堪称不朽之作。石少华以艺术生命的光华为民族留影,为时代留影,为人民留影。

当下,军事新闻摄影作品存在雷同的现象,有的照片不仅没有什么新闻性可言,且在题材选择、深度发掘、拍摄手法上也难见创新之处,画面、内容、角度总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甚至是几十年一个“面孔”。比如,反映政治教育,就是官兵围在一起看书读报;反映军事训练,就是铁流滚滚、炮火连天等画面。究其原因,恐怕还是摄影人思考不够,盲目跟风,人云亦云。

没有创新就不会有生命力。石少华的战地摄影实践启示我们,军事记者特别是军事摄影记者,要自觉强化创新意识,主动求新求变,当好军事影像创新的“排头兵”。要敢于打破常规的思维和视觉方式,追求一切突破常规视觉的可能,采拍富有军营时代气息、鼓舞军心士气的好作品。

要聚焦基层部队官兵内心世界。基层官兵是部队的主体,也是军事新闻宣传的主要对象。反映基层官兵的训练和生活,是军事记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贯彻群众路线服务基层、服务备战打仗的具体体现。作为军事记者,只有努力践行“走转改”要求,深入基层、沉到一线、贴近实际、调查研究,才能走进基层官兵的内心世界,才能挖掘出有情感、有温度的好故事。

要增强采制深度图片报道的能力。在今天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都具有强大的拍照功能,只需手指轻轻一点,一张精美的照片就可瞬间上传到微信、微博等。随之,很可能会获得众多点赞、评论,甚至是转发。由此,笔者感到,军事记者要在深入发掘材料内涵、深耕信息内容上下功夫,善于对新闻题材进行判断、分析、认知与提炼,增强采制深度图片报道的能力。

要多拍富有军营时代气息的作品。人们常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军事记者尤其需要有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判断、善于辨别的眼光。军队改革大幕拉开后,天南海北的座座军营里,官兵们学习、训练、生活等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处处新风扑面。为此,我们要增强新闻嗅觉和敏感性,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去记录、去捕捉那些富有军营时代气息的作品,为强军兴军事业鼓与呼。比如,《解放军报》“影像”版曾刊发过《军营相伴十六载 兄弟走留皆深情》《军娃果果的欢乐时光》等一批有温度、兵味浓的新闻专题摄影报道,真实记录下军改中发生的那些感人故事。这些作品,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作者单位:解放军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