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到讲故事的原点上 ——赴雪域高原蹲点采访4个月的感悟与思考
2020年10月到2021年2月,笔者和10余名军事记者前往雪域高原部队蹲点采访4个多月。近130天时间里,我们和高原官兵一起住地窝子吃糌粑,一起踏雪巡逻,与数十名官兵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在《解放军报》发表了数十篇接地气的高原新闻。
这里面,既有整版的长篇深度报道,又有篇幅短小的暖新闻。稿件刊发后,在部队上下引起共鸣和热议。许多基层官兵、各级指挥员和不少新闻同仁都说,这些稿件,以其特有的维度、深度、锐度和温度,实现了以奋斗的故事激励人、以温暖的故事感染人、以有趣的故事吸引人的目的,可谓是“大珠小珠落玉盘”。
虽然不乏溢美之词,可事后回眸总结,笔者感触最深的是:这些稿件的采写成功,归根到底还是源于记者把所有采访写作的方向和目标聚焦到了讲故事这一原点上。
新闻舆论工作者是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笔者感到,作为军事记者要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既要加快创新脚步,用新的新闻理念和新的新闻采写方式迎接新挑战,更要回归到新闻工作的原点上,倾心用情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
一、“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
到雪域高原蹲点采访没多久,一次和基层官兵聊天,一位教导员无意中谈起自身的经历,引起了笔者的浓厚兴趣。他说,自己到高原驻训,没想到竟开创了一个先例—成为全军2021年军校研究生考试被录取,却等到2022年再入学的第一人。
原来,这个教导员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以优异成绩进入国防大学联合作战指挥专业复试环节。可由于他带队到雪域高原驻训,无法参加复试,尽管旅里跟国防大学反复沟通,为他争取到推迟一个月复试的机会,可由于情况特殊,坚守任务一线的教导员还是失去了复试机会。
原本以为这事肯定得“黄”了,没想到他个人考研的事,竟然牵动了旅、集团军、战区陆军、陆军和军委机关部门五级机关的心。旅机关反复向集团军机关汇报他的情况,集团军机关又逐级向上级机关汇报。最终,这个教导员因执行任务耽误研究生复试的事情,引起军委训练管理部有关部门重视。此时,军队院校录取工作已经结束。军委训练管理部职业教育局依据军委政治工作部下发的通知精神,讲清他带队执行任务的特殊性,得到国防大学支持。双方研究决定:落实好政策要求,2021年先办理完他的招生入学手续,允许其推迟一年入学。
一个普通基层教导员考研的事,竟然得到了五级机关的帮助,在过去这是不敢想像的。笔者敏锐地意识到:这件事情虽小,却反映了人民军队以人为本、尊重官兵的时代大变化。兴奋之余,笔者当即趴在板房里,采写了稿件《一名基层干部的硕士梦想,牵动五级机关的心》,发回报社后一路绿灯,很快在《解放军报》第2版头条刊发。
事后总结感到,这条“活鱼”能够被笔者敏锐抓到并顺利“出炉”,既有身在兵中、采访深入的原因,更关键的还是,我们能够站在人民军队建设全局的高度,来看待采访中发现的每一个鲜活故事。
讲好强军故事,是新时代军事记者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毫无疑问,新时代,强军步伐铿锵向前,强军故事精彩纷呈。可金子总是藏在沙粒下、活鱼总游曳在深水中,如何敏锐地挖掘发现这些精彩的强军故事,要求军事记者必须具备全局思维,善于站在全局看局部、站在整体看个体。
如何才能具备全局思维?笔者在实践中感到,军事记者必须善于将平时看到的人、事、物多做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把军事活动放在国际、国内的大局中予以衡量,从政治高度去探究它的价值和意义。久而久之,才能历练出敏锐的“新闻眼”,才能练就不一般的洞察力。
胸中有全局,眼中有新闻。带着这样的思维,笔者在蹲点采访期间看到,我军某新型保温方舱投入高原使用,当即敏感地认识到:虽然只是给边防官兵配发的一件保障新器材,但却是扬我国威军威的一大亮点。
认识到位后,笔者第一时间前往亲身体验,采写了《雪域高原,夜宿新型保温方舱》《为战而研,需要跨越几道坎》的整版深度军营观察,既以亲历式、体验式报道了新型保温方舱的效果,又聚焦“为战而研”这一主题,深入剖析“为什么是他们研发出新型保温方舱”,说明了只有把足迹深深扎根到基层一线,才能“为战而研”;只有把“为战而研”作为第一要务,才能在找准作战需求的同时找准科研方向;只有把助力打赢作为最高奖励,才能跳出“研为奖”“研为己”的科研怪圈。
稿件在《解放军报》发表后,新闻同仁和部队官兵都反映,稿件切口小、主题大,既精彩生动又不失思辨性,既扬国威军威,又对军队科研工作者颇具启示性指导性。
二、“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需要我们怀揣士兵情怀”
到雪域高原蹲点采访之前,笔者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会被年轻的高原边防战士感动得一塌糊涂,好几次热泪盈眶。
第一次流泪是刚到扎西岗边防连蹲点,认识第一个战士牛元康时。当时,连队其他官兵都到一线巡逻执勤去了,全连只剩下3个留守的官兵。到饭堂吃饭,看见正在忙活的牛元康,笔者一下子愣住了:这么年轻的他,头发竟掉了一半。
原来,由于海拔太高、氧气太少,到高原当兵第二年,牛元康开始掉头发,而且越掉越厉害,越掉越稀疏。为此他陷入了苦恼:每次照相都要戴帽子,从来不敢光着头。一次连队老兵退伍照合影,要求不戴帽子。拿到照片,牛元康偷偷地哭了!因为密密麻麻的人群中,他光秃秃的脑袋特别显眼。
当兵4年的牛元康谈起首次休假回家的情景更让记者难忘:到家那天正是中午,他推开小院大门,父母和弟弟妹妹正在院子里有说有笑地吃饭。听到动静,大家一回头看到牛元康,一下子都安静了下来。看着一脸高原红、满脸被晒爆皮、头发稀疏的牛元康在太阳下傻傻地笑,母亲的眼泪“唰”地一下流了出来,抱着儿子哭得稀里哗啦……
夜深人静,在雪域高原吸着氧气,听牛元康讲他掉头发的故事,不知不觉间笔者已经泪流满面。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牛元康光秃秃的脑袋总在笔者眼前晃来晃去,一个想法在心中悄然萌发:一定要把他们的艰辛和奉献报道出来。
很快,连队另外两个留守官兵的故事,更加坚定了笔者这一想法。这个边防连官兵戍守的所有一线哨位点位,此前没有网络和信号。每次走上哨位,官兵们都要与这个信息社会隔绝开来,至少半年联系不上。因为联系不上,连队翻译吉根跟媳妇闹了矛盾,怎么也解释不清。可尽管这样,他就是舍不得离开高原边防哨所。“身处边关,最难的还是远离世界。”刚刚递交留队申请的中士唐林说,虽然留队“舍弃”了“世界”,可我们守卫了边防!哪怕所有人都遗忘了我们,但祖国一定记得!
说这话时,唐林漆黑的眼睛格外闪亮,一起闪亮的还有他漆黑的脸庞。黑不溜秋是高原边防军人的明显特征,指导员告诉笔者,不是不想弄干净,实在是没有那个条件。其实,战士们一个个都酷爱干净,总想把自己弄得干净清爽,不少战士刚到一线哨位时还带着洗面奶,可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多战士的洗面奶过期了也没打开,因为舍不得用水!
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在边防官兵眼中早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可笔者却听得泪眼婆娑、数度哽咽。晚上,笔者吸着氧气,看着窗外远处的雪山,眼含热泪写下了长篇通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并特意配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记者手记,在《解放军报》整版刊发后引起不小反响。
这次稿件采写的成功,让笔者感触颇深:新闻报道不只是一个写作活动,还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新闻报道质量的高低,与记者对报道对象认识的正确性和深刻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记者对报道对象的感情越深,认识越深,写出来的稿件才能越打动人。
相逢在伟大时代,我们是幸运的,更是重任在肩的。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这是新时代新闻工作者肩负的使命。笔者感到,对军事记者来说,只有心中有官兵,笔下方能有故事;只有怀揣士兵情怀,方能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
三、“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需要坚守新闻志向锤炼业务水平”
回眸4个多月在雪域高原蹲点采访的经历,笔者还有一点很深的体会:当好新时代军事记者,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需要矢志坚守新闻志向,不断锤炼业务水平。
在边防一线采写新闻,受特殊的地域条件等影响限制,对军事记者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挑战。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时间多么紧迫,在党和人民需要发声的时候,不仅要做到各种重要提法、重要论述必须张口就来、提笔就写,还不能出丝毫差错。
此次蹲点采访中,面对单一的高原驻训,如何抓到鲜活新闻,考验着记者的新闻嗅觉和洞察能力。笔者时刻告诉自己:高原官兵太不容易了,必须把他们感人的事迹宣传出去。带着这样的强烈使命感用心用情去观察,我们发现了很多“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鲜活线索。
一次,笔者到空军某旅雷达站采访,正巧碰上站长杨玉剑收拾东西,准备休护理假回家陪妻子生二胎。原本没在意,可聊了几句后却引起了笔者注意:原来,5年前,杨站长也是带队到高原执行任务,也恰逢妻子预产期。考虑到任务重要,他没有请假。等带队领导知道时,杨玉剑的儿子已经出生。
没有陪着妻子生产、没有看着孩子出生,成了杨玉剑的一个遗憾。此次他带队赴高原驻训,也恰逢妻子临产。眼瞅着自己又要食言,没想到旅机关竟然专门通知他休护理假,告诉他“生第一胎时你没能陪着,这次你一定要送妻子进产房!”
安排官兵回家陪产,也是对军人的关心和激励。从这一角度来看,这件小事可谓不小,它反映出人民军队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各级领导机关关心关爱基层,牵挂着每一名官兵。由此,笔者提炼出了文章的文眼所在:始终心系基层、情系官兵,把官兵合法权益维护好、实现好,这是向世界一流迈进的人民军队应有的眼界、胸怀与格局。这样的军队,基层官兵必然深爱,并必将为强军事业忘我奋斗。
按照这一思路,笔者采写稿件《“你一定要送妻子进产房”》,在《解放军报》第2版头条刊发后,在基层官兵中引起强烈反响。
众所周知,军营的生活丰富多彩,但却容易周而复始,体能、射击、队列、拉练、战备、战术演练……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迅速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要求记者的新闻敏锐性必须要强,业务必须很精湛。
业务越精湛,入心皆素材。果然,越提高专业技能,越用心用情,我们就越能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线索。蹲点采访期间,笔者到某部高原驻训场采访,无意中听官兵讲起下山采购物资的士官帮战友们处理“家事”的故事—由于该部驻训地手机信号不畅,官兵和家人联络困难,带来了不少生活难题,大家都托下山采购物资的士官帮忙:有的战士要给父母汇生活费,给孩子汇培训费;有的士官婚后购买商品房,需要定期还房贷;还有的官兵结婚后与妻子聚少离多,一直没要上小孩,导致婆媳关系有点微妙,想给妻子捎“悄悄话”……
这些温馨的“特殊任务”,既让我们看到了和平时期军人的牺牲奉献,更感受到了人民子弟兵相互信赖、情同手足的战友情深。有了灵敏的新闻嗅觉和敏锐的洞察能力,在普通人眼中平淡的小事,却成为了军事记者反映时代大主题的好线索。笔者采写《“特殊任务”见真情》的稿件发回报社后,受到了编辑部和领导一致好评。大家都评价说:视角独特,故事新颖,读起来意味深长!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