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    任 张晓祺

总 编 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亚洲象迁移报道对军事对外传播工作的启示

作者:■滕鲁阳

摘 要:发生在云南省的亚洲象群迁移事件,经国内媒体深入报道后,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西方媒体也摘掉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点赞我国动物保护工作。我国媒体在大象迁移报道中,对人类共同关注议题的设置、对同一话题不同视角的运用,为军事对外传播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大象迁移;报道视角;军事对外传播

2021年初夏,一群向北迁移的亚洲象从云南省玉溪地区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它们走走停停、吃吃喝喝、打打闹闹的情景,通过文字描述和影视图像,走进不同肤色、不同国度受众的视野。大象迁移事件产生的影响已超出传统意义上的生物学范畴,演变成一场牵动无数人神经的媒介事件。就连西方媒体也一反常态,纷纷称赞中国西南美景和动物保护工作。大象迁移报道所运用的方法和策略,外媒对国内报道的大量转发及其进一步跟进,值得我们在军事对外传播中思考和借鉴。

一、大象迁移何以“出圈”

“出圈”这一源于饭圈领域的网络用语,经新媒体的创新运用,其语意在当下产生了更加丰富的外延,成为某人或某事物的知名度激增,从其所属的小范围突破至大众视野的标配语言。而始于2021年初夏的云南省亚洲象群迁移事件,原本只是一个生物学行为,经由媒体报道后,却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纵观大象“出圈”报道的始末,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两点:

一方面,是新闻媒体形成的强势传播。早在5月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便敏锐地捕捉到一群亚洲象在云南省玉溪地区活动的信息,他们第一时间赶往云南,在以影像再现顽皮大象“肇事现场”的同时,紧前实施对象群的“背景调查”。“央视频”筹划推出了“大象到哪了”慢直播节目,引发百万国人围观后,继而展开《“象”往的生活—云南野象群迁移特别直播》报道,以AR技术引领受众走进七彩云南,身临其境直观大象的生活状态,并乘势推出特别节目《今天,我们采访了一位国际巨“象”》,以拟人化的手法对话这群“徒步专家”。在此基础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团宠”的形象广泛运用到央视其他节目里,使套餐式推广产生了辐射效应。同时,还邀请专家做客《新闻1+1》节目,权威解读真相,回应舆论关切。

另一方面,是网络赋权实现全天候在场。互联网的出现消除了空间的阻碍,使人们虽然不能达到“身体的在场”,却可实现“账号的在线”,从而完成心灵的交流。通过慢直播无剪辑、原生态的镜头,人们可在任意时刻驻足观看大象的生活实况,实现情景关注的全天候在场。此外,互联网不仅拉近了地理距离,更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心理距离。在媒体报道中,大象的表现被打上了不同的烙印,也对应着不同的“象”设,网络段子、“谐音梗”和“二次元”等元素随处可见,弹幕里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大象学会了跳街舞”“大象进村庄喝水”等引人关注的场景不断呈现,使大量网民成了“吃瓜群众”。

二、西方媒体缘何纷纷点赞

这群出走的大象不仅吸引了国内民众的关注,更走出国门,成为西方媒体聚焦的对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有关大象的报道被国外媒体广泛选用,许多国外媒体都报道了中国野象的迁移活动。在大象面前,西方媒体齐刷刷地亮出“大拇指”,为这群可爱的动物点赞,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点赞,为美丽的中国点赞。这也是近期未被外媒政治化的涉华报道之一。

一是报道对象生动有趣。有评价称这次以亚洲象群为主角的报道更像是一部中国形象宣传片。以往,人们在谈及中国的国宝时,自然会联想到大熊猫。大象这一非典型“代言人”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意外惊喜。在西方民众看来,亚洲象群走出活动范围是少有的行为,而成群结队、逍遥远足更属罕见。大象在街上大摇大摆闲逛,在水塘泡澡,“闪现”到村民家里吃面条,大象和幼崽一同躺平……这些生动有趣的细节引发了人们的普遍关切,动物世界中的惬意自如与人类现实社会的快节奏和碎片化形成了鲜明对比。许多外国媒体在真实记录大象迁移途中所发生的种种趣事的同时,也为人们呈现了大象迁移背后的故事:大象之所以能够逍遥北迁,离不开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在不干扰大象生活的前提下,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二是传播话题契合世界普遍共识。公益、环保、扶贫等内容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动物保护更是世界各国共同恪守的准则,符合世界主流价值观。这次媒体镜头对准的北迁象群是中国境内罕见的亚洲象,属于一级保护动物。在世界范围内猖獗围猎使野象数量骤减的情形下,大象的迁移行动是生态环境恶化导致,还是来自这些动物们的惯常行为?带着疑问,西方媒体相继对“大象逛吃团”展开报道。在跟踪报道过程中,外国记者先是被这群憨态可掬的大象所吸引,继而了解到了大象迁移的幕后故事,最终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实答案。

三是讲述自然真实,说服力强。国内主流媒体报道亚洲象群迁移活动多是诉诸画面,以慢直播的形式展现“象”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这些无剪辑的镜头真实而富有说服力,被西方媒体广泛采用。而西方媒体的镜头下,既有幅员辽阔的中国国土,也有调动专人、专车和大量无人机抓拍野象群活动的宏大场面,还有大象途经之地人们对其又爱又怕的复杂表情。这些真实情景,却激发了民众的参与热情,展现出一幅逼真、立体的“大象迁移图”,空前彰显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取得的显著成就。

三、大象迁移事件报道对军事对外传播的启示

一是重视文化差异,切合不同国家、不同受众的接受习惯设置议题。人们在接收信息时,往往会“选择性接触”那些与自己文化背景和观念立场一致的内容,“文化折扣”越小的信息,越能得到相关受众的青睐。只有清楚地认识到不同国家民众深层次的文化观念差异,才能科学、合理地开展跨文化的传播活动。因此,应采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对目标受众充分进行背景调查,在了解其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的基础上,制定精准的传播方案。

二是拓展讲故事的主体范围。不得不说,亚洲象群迅速“出圈”并非某一群体之功,而是诸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联袂行动成效显著,网络自媒体的表现同样功不可没。在我国以往军事对外传播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官方媒体,而讲述军队故事也更多依靠官方渠道。在今后的军事外宣活动中,可以尝试让宣传主体范围更广一些。一方面,鼓励更多民众参与进来,用庞大的群众基数换取更高的扩散倍数,充分运用自媒体等社会媒介传播中国声音,促使更多民众成为讲好中国军队故事的主体。另一方面,应重视与立场客观、态度友善的西方媒体和其他社会团体建立合作关系,借船出海,切实增强军事对外传播的效果。

三是传播内容应具文化渊源和国际属性。活动于中国云南省的“亚洲象”之所以迅速跻身“国际象”行列,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对其宣传报道中议题设置的普适性。动物保护是符合国际主流叙事体系的主题,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军事对外传播,在突出政治性的议题,传播党和军队的大政方针、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维护世界和平坚定意志的同时,应注重在非政治性的议题宣传中,把当代中国军队的新风采新风貌展现给世界。一方面,可聚焦国际维和、远洋巡航、对外援建等国内外受众共同关注的话题;另一方面,应凸显军营人文色彩,围绕军营文化活动、军人情感世界、军人家庭生活等内容设置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讲好中国军队故事,展现中国军队良好形象。

(作者单位:61646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