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    任 张晓祺

总 编 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的宣传教育工作探析

作者:■刘若璇

摘 要:陈潭秋是中共一大代表。建党之初,他运用多种渠道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大革命时期,他传播新思想,倡导新教育,培养工人阶级树立无产阶级意识,鼓舞大批先进青年投身革命;抗战初期,他远赴莫斯科参与共产国际工作,积极宣传中国革命和中央苏区的发展情况,在国际上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为党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陈潭秋;新闻宣传;教育工作

陈潭秋(1896年-1943年9月27日),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他一生致力于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作出了卓越贡献。陈潭秋在党的宣传和教育领域所进行的不懈探索和伟大实践,在我党的光辉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一、唤醒民众,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陈潭秋作为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进行了不懈努力。

(一)创办报刊,使得大众媒介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渠道

1916年,陈潭秋就读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时,时常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先进书刊,他发现进步书刊是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奋起革命的重要渠道。1918年,陈潭秋原本打算在汉口办一张四开大报纸,后因集资困难,办报未成。他只好暂时在武汉《大汉报》和《汉口新闻报》担任新闻记者,经常撰写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文章。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蓄,1921年1月,陈潭秋与友人在武汉创办了《武汉星期评论》,该刊登载了许多指导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帮助知识分子学习研究和认识马克思主义。《武汉星期评论》还批评时政,主张改造社会、解放妇女、提倡民主、倡导科学,特别是他提倡教育改革的观点,在当时的教育界产生了很大影响。陈潭秋除了负责编辑《武汉星期评论》外,还撰写了大量进步文章来启迪民智,主要涉及无产阶级革命、妇女问题等方面。

(二)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社团,建设培养年轻理论骨干的重要基地

为了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宣传活动,提高青年骨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1920年,陈潭秋、董必武组织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研究会成立初期的成员就多达20余人,每两周召开一次会议,报告阅读马克思主义相关书籍的心得体会。陈潭秋在研究会上讲述旧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的腐败、封建地主和军阀政府的残酷剥削与压迫,列举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许多会员通过研读经典,更加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其中大部分会员都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部分同志后来还成为我党的骨干力量。为了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陈潭秋、董必武等人在学生和教员中组织成立了“青年读书会”“妇女读书会”“新教育社”“仁社”等团体,陈潭秋在一次读书会上说:“我们不是为了咬文嚼字才来办读书会。办读书会,学习革命理论,是为了救我们的国家,救被压迫的劳动人民。”

(三)参与创办学校,让课堂成为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

1920年春,陈潭秋创办了私立武汉中学。因办学条件极为简陋,陈潭秋一人身兼数职,但他充分利用给学生上课的机会,向学生推荐《新青年》等进步书刊。为了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学生一律使用由陈潭秋、董必武等教员编写的新式教材。讲课时,陈潭秋使用白话文向学生讲解人类社会发展史,详尽介绍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状况、当时中国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讲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基本情况及马克思主义思想,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唤起他们的爱国热情,激发了他们的革命斗志。陈潭秋对学生说:“不懂得马克思主义,不懂得十月革命,就等于是聋子、瞎子,找不到路。”陈潭秋开办的这所学校,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开展革命活动的阵地。在陈潭秋亲自培养下,私立武汉中学的一些进步学生后来参加了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开化民智,在大革命的风暴中从事教育实践活动

陈潭秋从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直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历经了党在幼年时期的重重磨难与严峻考验,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共一大结束到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这一时期,陈潭秋在湖北地区广泛开展党的各项工作,革命斗争经验日臻丰富,思想逐渐成熟,是这一时期党的地方组织成立、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

(一)传播新思想,积极进行教育实践变革

中共一大结束后,陈潭秋返回武汉,积极投入教育领域的变革创新之中,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入思考教育不平等的根源,积极探索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方式方法,他的教育实践与思想在当时颇具代表性。1922年3月,陈潭秋撰写的《私有制度下的教育运动》一文,发表于上海《民国日报》副刊,在这篇文章中,陈潭秋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分析了影响教育平等的深刻社会经济根源,对资产阶级、中产阶级的教育普及现状和前景进行了深入解读。

在深入思考教育方略的同时,陈潭秋积极把自己对教育思想的探索应用于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他创新学校管理制度和办学理念,大胆变革管理方式。1921年末,陈潭秋与倪季端创办了武汉中学,开了男女同校读书之先河,创立了学校不设校长,重要事项通过主任会议进行讨论解决的独具特色的管理制度。

(二)关注工人阶级,培养工人无产阶级意识

陈潭秋密切关注中国工人阶级的现状,连续撰文剖析工人阶级困苦的生存状态的根源,通过列举资产阶级残酷压榨的大量事实,启发他们的觉悟,呼吁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反对阶级压迫。1922年5月1日,陈潭秋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写下了《快,起来呀》的短文,用饱含深情的语调呼唤工人阶级联合起来,与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抗争。同一天,陈潭秋还给《武汉星期评论》写下专稿《“五一”的略史》,这篇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发展历程的文章,宣传、讴歌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辉煌历史,对开启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觉悟、发动工人运动发挥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1923年8月,陈潭秋出席中共三大回到安源煤矿以后,用拟人的手法创作了一首自由体的诗歌《我来了》, 诗歌活泼欢畅,文字简练通俗,用贴近工人阶级的生活化语言,传播了革命思想,表达了他朴素的无产阶级情感。

陈潭秋在领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通过办工人补习学校、识字班、夜校等方式教育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是党早期工人运动的先驱者。他在领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培养了林祥谦等工人领袖,发展了一批工人骨干,为无产阶级革命保存了火种,积蓄了力量。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高潮中,迅速成长起来的安源工人发挥了革命骨干的作用。

(三)注重党团组织建设,以舆论宣传指导统战工作

从1921年到1927年间,陈潭秋是党在湖北地区的负责人之一。中共一大后,在武汉成立了中共武汉地区临时工作委员会,陈潭秋分管组织和宣传工作,在此期间,他对湖北党团组织的建设发展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作出了诸多贡献。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为了加强党的路线方针的宣传,促进统一战线工作,陈潭秋协助董必武筹划创办了《楚光日报》,参加撰写社论,抨击揭露社会黑暗面,支持革命运动,鼓励群众勇于斗争。《楚光日报》成为湖北武汉进步势力的喉舌,北伐军占领武汉以后,它成为国民党汉口特别党部的机关报。

1924年,随着北伐战争的顺利推进,全国革命形势日渐高涨,国共统一战线逐步巩固,但国民党内部的矛盾也随之暴露出来,派别分化日益严重。如何清醒地认识国民党的阶级性,对国民党分化势力保持高度的警惕,制定相应的统一战线策略是当时共产党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陈潭秋撰写了《国民党的分析》一文,发表于《中国青年》第59期(1924年12月27日)上,这篇文章是对国民党的阶级性进行细致分析、考察较早的理论文章之一,为有针对性地做好对国民党的统战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探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三、有力发声,在国际上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

1935年9月,陈潭秋来到莫斯科。他在这里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向共产国际介绍中央苏区的实际情况,讲述中共历史、革命实践经验和所进行的理论探索,阐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一)向共产国际汇报中央苏区情况

1935年10月15日,陈潭秋和陈云、潘汉年一起参加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非常会议,向共产国际负责人和中共驻共产国际执委会代表团成员汇报“中国红军和苏维埃的状况”。陈潭秋根据自己担任中央苏区粮食部部长所掌握的情况,围绕苏区经济建设情况和政策作了汇报。

1935年底,陈潭秋化名余人杰,撰写了《赤区视察记》一文,此文被分为《重返家园不胜今昔之感》《一段小小的争论》和《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三个章节在《救国时报》上连续三期刊载。文章通过记述他从上海转赴中央苏区途中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苏区的政策和面貌。陈潭秋的汇报为共产国际了解中国共产党以及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和苏维埃的创建情况提供了宝贵资料。

(二)宣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英勇斗争精神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与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取得了长征的胜利。这不仅得到了苏联与共产国际的高度关注,同时也使中共在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地位进一步上升。1935年12月23日,陈潭秋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部分成员发起了组织举办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5周年的系列活动。

陈潭秋在系列纪念活动中参与撰写了《为中国的解放而牺牲的烈士的传略文集》《党和红军著名领导人的传略文集》。1936年6月20日,陈潭秋在瞿秋白殉难一周年之际,以徐杰之名在《救国时报》第37期上发表《纪念抗日志士瞿秋白》。此后,陈潭秋又化名孙杰编写了《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于1936年在巴黎出版。全书6万多字,配有10多幅插图,生动讲述了第四军在艰苦环境下英勇抗战的事迹。

陈潭秋同时还参与撰写了发表在《共产国际》和《国际新闻》上的《纪念中国共产党和专论全民抗日任务》的文章。1936年,陈潭秋在《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成立15周年纪念”专刊上发表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详细记述了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人数、开会地点等情况,为后人研究中共一大提供了珍贵资料。这一系列文章成为党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也为扩大中国共产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呼吁抗日救国,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1937年初,陈潭秋在被委任为列宁学校中国部主任的同时,也被通知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在共产国际工作时,他多次追悼在抗战中为国牺牲的烈士们,在《救国时报》上发表文章,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号召广大民众积极投身抗日救国。3月21日,他化名余人杰发表《纪念“三一八”惨案追悼鲁迅先生》,号召“继续鲁迅先生坚持不懈、百折不回的精神来反对现时的亲日分子”。7月10日,他又与方林、李明、宋一平等联名发表《悼东北抗日烈士夏云杰、陈荣玖、李红光、史忠恒、傅显明诸同志》,号召将抗日战争进行到底。

1937年底,陈潭秋改任《救国时报》编辑兼主笔后,继续致力于抗日救国,大力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作者单位: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