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    任 张晓祺

总 编 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三个坚决”:打好捍卫英烈名誉舆论斗争主动仗

作者:■刘 杰 余远来

摘 要:全媒体时代给捍卫英烈名誉的宣传舆论工作带来机遇与挑战。本文从掌握英烈史实的网络话语权、提升英烈事迹的网络认同度、增强英烈精神的网络传播力三个方面,提出捍卫英烈名誉的网络传播策略。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英烈名誉;网络传播

2021年2月,一个名为“辣笔小球”的微博用户因发布贬低、嘲讽卫国戍边英雄烈士的信息被军地主流媒体合力声讨,江苏检察机关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批准逮捕,并在军事检察机关支持配合下,开展公益诉讼调查。这场线上线下共同捍卫英烈名誉的斗争引发人们思考。英雄烈士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凝聚着我们的民族感情和历史记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捍卫英烈名誉就是守卫我们的精神高地。进入全媒体时代,网络传播方式多样化、主体多元化、速度实时化、过程互动化等特征,既为宣传英烈提供了新的平台,也对捍卫英烈名誉带来了诸多挑战。在网络传播中捍卫英烈名誉必须把讲准英烈史实、宣扬英烈事迹、弘扬英烈精神作为基础性工作抓好抓实,军地合力共同打好舆论斗争主动仗,最大限度地激发网络传播的主旋律和正能量。

一、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掌握英烈史实的网络话语权

人民军队英雄辈出,英雄烈士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舍生忘死,作出的伟大贡献是铁的历史事实,绝不容抹杀。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恶意污化英雄人物的谣言时有出现,恶搞、亵渎英雄的网文层出不穷,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沉渣泛起,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觉。网络传播必须以史实为依据,以法律为武器,以正确价值为引领,坚决与历史虚无主义开展舆论斗争,牢牢掌握网络话语权。

一是正本清源,准确宣介英烈史实。在网络已经成为舆论生产策源地、信息传播集散地、思想交锋主阵地的今天,斗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历史虚无主义者往往打着“还原历史”“重新评价”等幌子,对英烈人物的历史事实进行恶意解构、歪曲和抹黑攻击,动辄就是“起底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细节”,编造涉英模人物的各类谣言,将英烈故事历史虚无化、戏谑化。其目的就是要歪曲历史史实、伤害民族情感、瓦解精神信仰,最终把革命历史和民族精神引向虚无,让青年一代不再相信烈士,不再崇尚英雄。军队英烈是军队形象的闪亮“名片”,在大力宣介英烈的过程中,应当加强英烈史志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遵循,实事求是地梳理线索、厘清事实,弄清英烈相关史实和细节,真实客观地讲好英烈故事,坚决杜绝为了塑造英烈“高大全”的完美形象而在宣传中随意发挥想象,任意“加工添料”等问题,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维护“英烈群像”的浓厚氛围,抵御不实攻击。

二是实时监测,积极开展舆论斗争。诋毁英烈形象的言论虽然错漏百出,但对于一些辨别能力相对较弱的网民依然具有极大的欺骗性,一经传播就可能造成恶劣影响。目前,各类网络平台虽然都有针对不良信息的识别过滤机制,但是由于信息的海量化以及部分平台因追求流量而放松监管等原因,侵害英烈名誉的信息仍不时冒出,引起舆论喧哗,甚至形成舆论风暴。因此,军地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合作,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增强舆情分析研判能力,对诋毁英烈的舆情及时发现、果断处置,努力“与时间赛跑”。在开展涉英烈人物舆论斗争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充分的事实和详实的数据解除公众心中的迷雾,以正义的声音、迅捷的动作、猛烈的攻势占领舆论斗争制高点,揭露历史虚无主义者的险恶用心,有效引导舆论发展方向,最大程度缩短诋毁英烈信息的传播时间,消除其负面影响。

三是依法治网,维护清朗网络环境。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的底线。近几年,国家日益重视通过立法维护英烈名誉,《英雄烈士保护法》和《民法典》的先后施行,旗帜鲜明地向亵渎英烈行为亮剑。2021年3月1日开始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将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列入刑法罪名,更是对别有用心之人的有力震慑。军队宣传部门应当协同地方执法部门擎起法律利剑,对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涉军内容严加把关,对随意解构历史、歪曲真相,肆意兜售历史虚无主义的行为进行依法追责处理,对履行监管责任不到位的网络平台进行有力惩处,努力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同时,军地媒体要全方位宣传维护英烈名誉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运营平台履行法定职责的舆论监督,大张旗鼓地报道对侵害英烈名誉违法行为的处理结果,形成警示效应,强化有关网络责任主体的守法意识。

二、坚决抢占网上舆论斗争阵地,提升英烈事迹的网络认同度

捍卫英烈名誉的网络舆论斗争必须要打主动仗,网络这块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加强英烈事迹的网络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对英烈的熟悉度和认同感,坚决抢占网上舆论斗争主阵地,使造谣诋毁者失去“网络生存空间”,是做好捍卫英烈名誉舆论斗争的关键。

一是注重一体联动效应。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泛滥。近年来,军地主流媒体陆续开设新媒体账号,对新兴宣传阵地的占领卓有成效。但从目前情况看,除了官方统一组织的集中宣传外,对英烈事迹的宣传还不同程度存在认识不足、措施不力等问题,没有形成一体联动的整体效应,产生的影响相对有限,效果也不够理想。军地媒体一方面要做好内部联动,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加快融合传播矩阵建设,打造好全媒体传播体系,努力实现各类型英烈宣传力量有效融汇、资源共享共用、素材多元加工、产品全媒推送,多层次全方位展现英烈光辉事迹与伟岸形象。另一方面要加强外部联动,协同进行英烈事迹宣传的策划谋划,充分利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重要时机,坚持重点宣传与常态宣传相结合,坚持提升数量与提升质量相结合,主动掀起缅怀先烈、崇尚英雄、学习模范等热点话题,让英烈事迹遍布网络空间,凝聚起宣传英烈事迹的强大势能。

二是注重丰富表达方式。全媒体时代,表达方式直接影响着英烈事迹宣传引导的实际效果。一方面要坚持英烈事迹传播话语的“刚性表达”与“柔性表达”相结合。“刚性表达”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防止其盲目听信甚至传播粗俗、低级的诋毁英烈言论,陷入“娱乐泛化”;“柔性表达”就是要注重挖掘英烈的点滴养成和感人事迹,讲好英烈成长的平凡故事,让民众从平常小事中感受英烈崇高道德修养的形成,使英烈的事迹可亲可感、可学可做。另一方面,要提升英烈事迹表达方式的时代性和感染力。随着新媒体信息海量化,缺乏特色的英烈宣传信息很容易被受众遗忘。因此,宣传英烈事迹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回应群众关切,把思想性、先进性同精炼性、可读性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选好英烈事迹宣传的角度和形式,打造好“视觉锤”和“记忆点”,更好引导舆论方向、引领社会风气,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三是注重网络社区传播。网络社区是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网民互相交流、共享资源的虚拟社区,如微博、贴吧、论坛等。从互联网的舆论发展来看,许多舆情往往先在一些网络社区讨论、发酵,形成较为成熟的信息源和观点后再传至全网、引发爆点。意见领袖作为网络社区的活跃分子和明星人物,往往发挥着为社区讨论设置“议程”、提供视角,影响乃至主导社区中舆论方向的关键作用。如前所述的受到惩处的“辣笔小球”就是一个有数百万粉丝的“大V”,因此造成的影响极为恶劣。针对这一情况,一方面应当加强军队“意见领袖”队伍建设,可以遴选一批有社会影响力、公信力的军队名人进入网络社区,及时发声,打造网络社区舆论斗争的代表队,让权威的声音传播得更远更好;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一部分现有网络“大V”“意见领袖”的联系,建立经常性沟通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引导其政治观点,增进其政治认同,使其共同为捍卫英烈名誉的舆论斗争助力。

三、传承红色基因,坚决弘扬军队英雄文化,增强英烈精神的网络传播力

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英雄文化哺育英雄传人。要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决同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行径作坚决斗争。军队英雄文化是人民军队强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民族情感与国家意志、提振军心士气与战斗精神的重要引擎。全媒体时代英烈名誉的捍卫与英雄精神的发扬光大,有赖于军队英雄文化在网络的蓬勃发展。

一是推进经典作品网络传播。礼赞英雄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经典作品具有穿越时空的生命力。电影《英雄儿女》中的一句“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台词,至今听到依然令人热血沸腾、感动落泪;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熏陶出一代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传人,今天依然广为传唱。运用好各个时期歌颂英雄的经典文艺作品,使其重新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是增强英烈精神网络传播力的重要方式。一方面,要结合网络富媒体、多向度的特点,借助短视频兴起的东风,将歌颂英雄的经典电影和其他文艺作品的音视频推送到相关热门平台,让更多受众特别是年青一代感受经典的魅力,在心中种下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种子。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增强画质、彩色修复、创新剪辑等方式,适应网络传播特点,让经典作品以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受众见面,通过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做到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润物无声、寓教于艺。

二是引导网络文艺作品发展。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网络文艺作为最贴近青年人日常生活、最具传播活力的文化力量,深受年轻人的欢迎,在“IP”热的今天,借助网络文艺作品,是传承和弘扬英烈精神的必然之举。人民军队是一支战功卓著、英雄辈出的战斗集体,蕴含着丰富的英雄文化创作资源。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英烈精神宣扬必须走好群众路线、广泛发动群众。一方面要推动部队优秀文艺作品入网,随着兵员素质的提升,我军官兵中文艺人才越来越多,应当鼓励他们发挥英雄传人优势,适应强军文化新要求,展开以英雄文化为核心的文艺作品创作,遴选优秀作品进入互联网传播,努力打造优质品牌、占领流量风口;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和扶持网络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一批符合历史史实、立足时代前沿、更多礼赞英雄的接地气的英雄文化系列网络文艺作品。通过网络平台积极传播英雄事迹、歌颂英烈精神、弘扬英雄文化,让广大民众感悟英雄的浩然正气和革命精神,不断灌注生气、指导成长。

三是探索多媒态文化产品制作。随着用户选择信息的自主化程度不断增强,推动信息传播从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差异传播转变。主流媒体必须主动适应信息技术新业态涌现的新态势,将“科技基因”注入英烈宣扬相关产品的传播链条中,推动文化产品呈现形式由平面化向立体化转变,不断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例如,可以通过VR、AR等虚拟现实技术将英烈纪念场馆搬上网络,探索体验式、互动式英雄文化产品制作,使公众更便捷、更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英烈奉献、牺牲的伟大,从而产生更多共鸣、受到更深触动。利用微动漫、动图、相册、H5、表情包、小程序等多媒态形式,将英雄故事、英雄事迹、战例战将等进行加工制作,使文本的故事形象化、抽象的理论通俗化、深刻的道理生活化,同时利用“用户画像”技术对受众进行精准算法推送,让受众在网络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提升英烈精神的网络传播力、能见度和渗透力。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国防大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