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与不变”:让政治工作报道绽放新异彩
摘 要: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都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即在如何保持本色本质、根本东西不变的情况下搞好创新重塑。本文结合当前传播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政治工作报道如何在“变与不变”中立定脚跟、保持定力,让政治工作报道绽放新异彩。
关键词:政治工作报道;变革;坚守
全媒体时代, 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作为新闻宣传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工作报道(以下简称“政工报道”),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抉择:变与不变。在变革的浪潮里,哪些应该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哪些应该继续坚守,是我们必须做出的判断和选择。本文结合当前传播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政工报道如何在“变与不变”中立定脚跟、保持定力,让政工报道绽放新异彩。
一、我们面临哪些变化
全媒体时代,传播领域面临的变化是普遍的。这里只举与政工报道关联紧密的两个变化: 从受众的角度来看,以“90后”为主体的部队官兵可称为这个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绝大多数习惯于在网络上或者移动终端上进行浅阅读和碎片化阅读,他们喜欢“漫画式”“朋友式”的表达语气,天然地抵触一板一眼、居高临下的说教; 从政工报道的内容来看,因为部队上下正面临一场广度、强度、烈度前所未有的改革,中心工作任务重,大事急事多,任何一个环节都关乎全局,任何一项内容都不容遗漏,而所有这些环节和内容,政治工作都不能缺席,政工报道都必须跟上。
概括地讲,政工报道面临两个变化,一个是报道内容急剧增多,一个是表达方式急需转变。
二、变化应该怎么看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变化发生,我们首先要做的,既不是当鸵鸟对变化视而不见,也不是自乱阵脚随变化起舞,而应该是客观、冷静、全面、深入地分析变化,拨开变化之外的迷雾,看清变化之内的本质,然后再确定变什么、不变什么。
先说政工报道内容的增多。 除了原有的基本内容,这几年军队大事多、重要活动多,常常是这项报道刚刚结束,甚至还没有结束,那项报道已经展开,似乎在不断地换频道。
再说受众阅读习惯的转变。 随着移动化终端的普及和部队对智能手机使用的有限放开,越来越多的基层官兵习惯于在手机上阅读新闻,政工报道因之面临“浅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的考验,似乎也应该随之进行相应的变化,才不至于跟不上潮流被束之高阁。
而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 一方面,政工报道内容虽多,更迭虽快,但不是更换频道那么简单、机械,相互之间有隐性的连带,有共同或共通的“底色”。具体讲,所有的工作都是从主题主线出去的,最后都要落到主题主线上来。另一方面,“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流行,作为主流媒体当然不应自许阳春白雪、高山流水,以自命清高为名行自绝于时代之实,而必须适应。但这个适应,不应是“被动适应”,即缴械投降被其牵着鼻子走,而应是“主动适应”,即着眼全媒体时代受众审美情趣的变化,转变传播形态和传播方式,创新传播手段,讲求大众化、亲民化,把受众引领到自己的频道上来。
三、面对变化怎么办
当我们解决了面对变化怎么看的问题,面对变化怎么办便成了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事情。下面以《解放军报》(以下简称“军报”)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从内容上讲,军报这几年在政工报道方面一个突出的理念和做法就是,强化各个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和延续性,一个季度、一年甚至跨年度间的报道都尽可能保持情感的连带,相互之间有眼神、有章法,不是分散的各自为政的小战斗,而是一场主攻方向明确的大战役。
比如,2016年1月,国防和军队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之后,“脖子以上”改革展开之前,军报开设“2016我们怎样迎接改革大考—强军兴军心灵实录”专栏,连续推出10期整版特稿,题目分别为《临考自问:假如我是三十万分之一》《有国才有家,支持改革就是支持“他”》《大考当前:先给自己的作风打打分》《心向改革:我的新年与军队的明天》《志存高远:我的梦与强军梦同绽放》《叩击我们心扉的士兵故事》《不说再见,因为我们的精神永续》等等,从宣传和舆论导向上营造了积极迎接改革大考的良好氛围。 4个月后,全军部队转入“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大讨论阶段,我们又随即推出“我们怎样破茧重生—‘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大讨论实录”10个系列专版,题目分别为《问一问换上新臂章,是否跳出了惯性思维的窠臼?》《问一问走上新岗位,你能否“换羽”高飞?》《问一问新体制下,怎样创新驱动生命线活力?》《问一问当“阵痛”如此真切,你是否决然不改初心?》《问一问聚焦主战,如何打通联合的“最后一公里”?》《问一问转型重塑,“老大哥”如何找准“新坐标”?》等等,生动反映大讨论给官兵带来的头脑风暴和观念重塑,给部队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从军报当初设计第2组报道的想法和推出之后的反响来看,这两组报道虽然主题不同、内容不同、侧重点不同,时间相隔较远,但由于其内核相同、表达方式相近,“天然地”产生了呼应,形成了上下篇、姊妹篇,在宣传效果上形成了叠加效应、矩阵效应。
从表达方式上看,军报这两年主动适应“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的风潮,放下有的政工报道过去习惯性端着的“架子”,从“先让人想看”入手突出讲故事,先把读者吸引到门里来,然后引导读者由浅入深,在听故事中受熏陶、受教育。 比如,上文提到的两组策划,均以主人公“心灵实录”的形式呈现,回避了读者拒而远之的说教味和套路化,寓教育报道、工作报道于故事当中,直击人的心灵,让人产生发自心底的共鸣。
再比如,2019年5月27日,我们刊登了东部战区某海防旅排长祁龙的一封自荐信。在信中,祁排长这样写道:“我想成为一名特种兵不是受到影视剧的影响,大学期间,我对各国特种部队进行了了解,我知道特种部队训练的残酷和危险,我不怕死,也不怕练,我要参加最残酷的训练,要直面最危险的环境……我今年27岁,参加过旅组织的参谋集训,各项素质比较均衡,徒手5公里取得过17分50秒的成绩,但是我相信,经过系统地训练我还可以更快、更强,各项技能会更加精湛……我还年轻,更有激情,还可以拼命。”
这封想当特种兵的自荐信刊发后,立即在广大基层官兵中引起巨大反响,一时间大家都来关心祁排长的“特战梦”。特别是第73集团军某特战旅领导看到这篇报道后,主动找到我们,表达了想接纳祁排长的愿望。我们随即约请记者前往祁排长所在的某海防旅进行深入采访,详细了解他的方方面面,并刊发后续报道《排长祁龙的10年“特战梦”》,进一步发掘出祁排长持续10年之久的追梦故事。最终,在东部战区陆军人力资源部门的支持下,经过干部选调的一系列程序,祁排长成功调入第73集团军某特战旅,圆满实现了自己的“特战梦”。当然,成为一名特种兵不是终点,祁排长的追梦之路可以说才刚刚开始,我们也没有从此“置之不理”,而是开始持续跟踪关注祁排长成为特种兵后的每一个“第一次”和每一次拔节成长。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读者朋友也在和我们一起关注着祁排长的追梦之旅,有时候哪怕是一张祁排长穿破的作战靴照片,都会引起巨大的关注度。因为我们看起来关注的是祁排长一个人,其实关注的是强军路上一个个追梦人,他们从祁排长身上观照自己,受到激励。这是这组报道给我们的启发,目前还远远没有划上句号。
四、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当前,所有的主流媒体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即在如何保持本色本质、根本东西不变的情况下搞好创新重塑。具体到政工报道上同样如此。 军报这两年的尝试证明,面对时代变化的挑战,首先要做的必须是立定脚跟、保持定力,唯有如此才能不在盲目顺从中丢失了立身之本。
回看这两年,“浅阅读”“碎片化阅读”风行之初,“标题党”盛行,各种故弄玄虚、抓人眼球的东西层出不穷。但短短一两年之后,“标题党”已尽失人心,内容为王重新得到确认。这一点在微信朋友圈有明显反映,凡是广为转发流传的都是以内容、见解取胜的文章,都能真正触动人心。 所以,军报这两年在政工报道上依然坚守内容为王,在这个根本上坚持不做改变,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而从另一个层面回顾,军报做的一些改变和尝试也是必须的、有益的。历史地看,没有一种事物的产生、一件事情的发生是无缘无故的,“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的流行也有其内在的道理和逻辑,它是对前些年一些文字过于脱离时代、脱离读者的“矫枉过正”。由此也说明,政工报道过去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类似问题,例如八股化、套路化、自我循环等等,都自觉不自觉地拒读者于千里之外。
正如有读者所说,翻看这两年的军报,会发现政工报道从标题的制作到内容的表达方式都发生了适应受众审美情趣的改变,一贯正襟危坐的政工报道也变得可爱可亲起来了。比如说,我们在无意中得知改革后某新组建连队的新任指导员张笑寒每周会撰写一篇“指导员周记”,把连队一周之内发生的大事小情和她自己当周最大的感受记录下来,便特意为她开设“指导员之家”专栏,定期选登她的“指导员周记”,半年到一年时间下来,我们相当于全程记录了一支新组建连队和一位新指导员的“诞生”。2020年7月,在这个连队组建和张笑寒担任指导员一周年之际,我们特意刊发编辑署名文章,题目就叫做《三连,生日快乐》。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这样写道—
过去,当一支连队迎面向我们走来时,它基本上已经是个“成品”,它的气质、脾性以及最重要的连魂早已形成。而至于它如何成为这个样子,我们只能通过它们或厚或薄、详略不一的连史去了解和探寻。但今天,我们有机会站在一个新组建连队的身旁,从它“呱呱坠地”那一天起,聆听它每一次拔节的声音,感知它日渐有力的脉动,见证它成长中的所有喜悦和阵痛。
几天前,当张笑寒发来上任一周年周记时,我们回看去年以来选登的她的8篇周记,很是感慨。短短一年时间,三连的干部和战士、连队和干部、战士和连队,相互认识、相互适应、相互改变、相互塑造。同时,这位新任指导员在走向成熟,这支新组建连队在走向茁壮,这支连队的连魂也在慢慢锻造成型!
7月7日,三连满一周岁了!今天,我们要在这块为基层而设的版面上祝贺三连—一周岁生日快乐!我们在标题上给“三连”打上引号,是因为三连的背后,站立着很多像三连一样在军改中全新组建、全力奔跑的基层连队!这祝福献给三连,更献给所有基层连队!
“三连”,生日快乐!
“三连”,加油!
而我们对三连的跟踪,还将继续……
实践启示我们, 变化是永恒的,变化一直在发生。而坚守立身之本也应该是永恒的,适应变化做出适当改变也应该一直在进行。
(作者单位:解放军报社政工新闻编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