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    任 张晓祺

总 编 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吕俊平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浅谈“空间站时代”载人航天全球传播的优化策略

作者:■裴一帆 王耀星

摘 要:中国空间站的定位是面向全球的,“空间站时代”的载人航天传播应当置于全球视野之下。本文基于对“空间站时代”载人航天传播国际舆论环境及载人航天传播面临的不足和挑战的深刻分析,提出了我国载人航天传播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空间站时代”;载人航天;全球传播

一、“空间站时代”载人航天传播的国际舆论环境

(一)我国载人航天传播的国际舆论反响

回顾我国载人航天传播历程,其舆论反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航天科技实力逐渐得到认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尤其在载人航天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担忧中国的发展威胁其航天领域国际地位,但这恰恰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实力得到国际社会认可与重视的一种反映。二是其他国家的国际合作意愿稳中有升。中国长期传递和平利用太空,并一直与其他国家保持相对平稳的国际合作关系,进入“空间站时代”,中国的倡议和理念得到广泛认同,来自其他国家的合作意愿出现较为明显的上升。三是偏见根深蒂固难以消除。虽然中国载人航天一直努力向世界展示真实形象、传递友好声音,但由于中国同西方国家之间存在文化和意识形态差异,导致中国的传播内容受到一些误解甚至曲解。因此,抨击一些别有用心的攻击,消除误解是中国载人航天传播中需要长期考虑的因素。

(二)载人航天传播当前面临的国际环境

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建设阶段后,载人航天的传播活动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空间站的国际属性,决定了传播内容与世界他国活动息息相关,国际舆论环境也影响着载人航天传播的实施。现阶段,各国借助媒体参与全球治理的决心和力度越来越大,国际舆论斗争的对抗性和激烈性都比以往更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深感自己的全球霸权受到挑战,不断借助其国际话语优势攻击打压中国。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兼具尖端科技属性和国防属性,属于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敏感话题,其传播活动势必面临复杂的舆论处境,我们必须深刻剖析传播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

二、“空间站时代”载人航天传播面临的不足和挑战

(一)传播理念需进一步适应面向全球的发展方向

面向全球、合作共赢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也理应成为下一阶段载人航天传播遵循的理念,但目前我们的传播理念仍然滞后。报道组织部门传播观念滞后、管理机制陈旧导致的单一化同质化传播不同程度的存在;许多媒体没有树立起国际视野和全球观念,只满足于把事件说清楚、把故事讲明白,缺乏具有思想性和说服力的解读内容,没有把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传递出去。

(二)中西方文化与意识形态差异影响对外传播效果

载人航天传播面对的是世界受众,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给对外传播带来了巨大影响,持有西方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的媒体和受众,以西方文化为基础对来自中国的传播内容进行解读,产生了一些曲解和误读。例如我国媒体在载人航天任务成功之后的报道中,有时会采用一些标语式和自我评价式的口吻来总结航天科技的发展成就,这对国内受众具有振奋民心、凝聚共识的社会效果,但经过西方媒体的解读,就变成了“中国发展载人航天劳民伤财”“中国为了与西方国家抗衡”“中国谋求太空霸权”等扭曲事实的内容。载人航天属于尖端科技领域,本身就属于国际舆论高度关注、意识形态交锋激烈的一块阵地,而由于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在国际话语权斗争中占据优势,中国往往处于“有理没处说,说了也传不开”的被动境地。西方媒体在带有意识形态倾向的价值观念指导下,进行断章取义的选择性报道,使报道内容呈现出与事实截然不同的面貌,西方受众也按照固有思维模式看待中国,导致中国的传播活动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载人航天的社会教育引领功能有待进一步挖掘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正在向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但教育、科普、激励、引领等社会功能的潜质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重视程度也需提升。从长远来看,我国载人航天传播要取得足够的国际影响力,就不能只关注于传播活动本身,还需要充分挖掘载人航天事业的社会功能,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探索、热爱航天事业的浓厚氛围,逐渐增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国载人航天品牌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三、“空间站时代”载人航天传播的优化策略

(一)树立“互利”“利他”的价值导向,塑造有责任担当的国家形象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从1992年开始起步发展至今,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此前以展示科技发展成就为主、通过国防科技实力的进步来塑造国家形象和巩固国际地位的理念,已经不再适应新阶段的传播要求。相对应的,我们应当树立“互利”“利他”的价值导向,摒弃“小我意识”,着力塑造中国愿与其他国家共同参与空间站建设、欢迎其他国家国际合作、维护全球共同利益的国家形象。尽管由于文化和意识形态差异的存在,中国发展载人航天的理念和愿景不一定能被其他国家完全接受,但利益观作为价值观的核心,具有较强的共享性,也更容易被世界理解,一个努力维护他国利益的国家无疑更能得到认同。中国要秉持不卑不亢的态度,力求以平等平和的心态赢得其他国家的认同,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传播活动,逐渐强化中国“负责任有担当大国”的国际形象,提高载人航天的传播效果。

(二)重视航天科普教育的社会效用,以文化影响力打造中国品牌

我国的载人航天任务一直都是媒体竞相报道、国内外受众广泛关注的热点事件,但载人航天工程经过20多年的发展,社会大众关注载人航天事件的热情会逐渐出现审美疲劳,趋于同质化的一般性媒体报道已经难以产生足够吸引力。下一阶段的载人航天传播不能只着眼于传播内容和形式本身,还要充分挖掘载人航天事业的科普和教育功能,发挥其积极的社会效用,以中国空间站建设为契机,在全社会乃至全世界掀起一波新的航天热,努力让中国航天成为世界载人航天领域的著名品牌。“我们的太空”创新实践中心将每周四设为“太空开放日”,邀请公众走进北京航天城感受太空文化,就是一种有益的实践探索。高质量的科普教育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关注航天事业、投身航天建设的文化氛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普教育类内容背后又承载着国家的文化与价值理念,这种深层次的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能够跨越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在潜移默化中收获其他国家的认同,从根本上提升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传播水平。

(三)发挥社交媒体的传播技术优势,以创新语态增强全球吸引力

媒介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传播方式的变革,社交媒体的蓬勃兴起为载人航天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近年来,中国载人航天、中国航天科工等航天机构都开设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账号,尤其是“我们的太空”新媒体矩阵已经入驻了微博、微信、抖音、知乎等18个新媒体平台,并结合不同平台特色进行差异化内容生产与投送,线上和线下活动并行,推出了一大批现象级作品,矩阵联动优势明显。未来,可以尝试在有效管理的前提下,让部分中国航天员运营个人社交媒体账号,成为航天社交媒体矩阵的重要节点,发挥名人效应,进行富有人格化的内容传播,甚至入驻Twitter、Facebook等国外社交媒体,立足国外开展中国航天事业的传播,扩大国际影响范围,增强全球吸引力。

(作者单位: 32137部队、63923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