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曾的纪实摄影实践特点探析
摘 要: “九·一八”事变后,具有深厚摄影艺术造诣的青年摄影家方大曾拿起相机,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之中。本文通过梳理方大曾摄影经历的几个阶段,重新探究其镜头下视觉语言的表达方式,希冀对丰富方大曾摄影艺术研究以及军事摄影战斗力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方大曾;战地摄影;拍摄技巧
抗日战争爆发后,一批年轻摄影记者拿起相机,投身于抗日救国的战地记录之中。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有着高超摄影技术的青年摄影师方大曾拿起相机,追随战火,前往抗日前线。他通过一幅幅战地影像的记录,向后方传递抗日救亡的希望,将相机作为抗战前线上锐利的斗争武器,在记录中表达爱国精神以及民族情感。
然而,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方大曾突然在前线失踪,流动的生命在25岁定格成为永恒。中国新闻史大家方汉奇先生认为,“范长江长于文字,方大曾长于摄影,二者双峰对峙,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双峰”。《人民摄影》报曾以《一个失踪50年的天才摄影家》和《一个沉寂了60年的摄影家》为题,对方大曾进行了专题报道,同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中国摄影史上还没有哪一位摄影家能像他这样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为我们留下表现方法如此现代、水平如此整齐、数量如此之多的高水准图片”,从方大曾的摄影作品中人的神色和身影所流露出的摄影情感与一名摄影记者所具备的珍贵品质,值得传承与发扬。
一、用影像揭露日寇侵华的罪恶行径
家境殷实的方大曾在儿时便对摄影产生兴趣。他的第一台蔡司相机是母亲用7块大洋买的。在这个时间里,方大曾迅速投入了摄影学习,拍摄了许多习作。 他拍摄的作品《寒夜》刊登于《世界画报》,使得初出茅庐的方大曾摄影作品得到了认可。除了景物和人物,方大曾还以抓拍的方式练习纪实拍摄,这为之后掌握摄影技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九·一八”事变后,遭受日本侵略后的中国社会贫困不堪,人民生活更加疾苦。1935年,方大曾从中法大学毕业后,用相机作为记录日本侵华罪行的武器,来到新闻通讯社进一步开展摄影工作,先后前往天津、山西、内蒙古等地摄影采访。次年,方大曾应邹韬奋《生活星期刊》的邀约,在河北、山西和绥远进行实地探访,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拍摄了大量作品。
在这一时期民众生活处境大量涌入他的镜头,他的目光更加坚定地投向社会底层。方大曾记录创作的《绥东前线视察记》《兴和之行》《从集宁到柳林》等报道,作品中虽然不全是单纯战地题材的照片,但他所拍摄的照片从不同侧面折射出当时战争的残酷、人民穷苦的生活境况,反映出抗战的严峻形势。
方大曾力求把变革中的社会内容尽可能完美地与艺术形式统一起来。他把镜头对准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人力车夫、矿工、纤夫等景象,可以看出摄影者对他们的尊重和彼此间的交流。其中,作品《吃黑面的人扛白面》最为令人动容,凝视照片中的码头苦力,好似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喘息声;作品《三一八公墓》,墓碑畔的一位青年,昂首对天,有不尽的深意,引人思考;作品《又是一座长城》,则是群众运动游行时的留影,题目中“长城”一词既是形象表达,又是写意与升华。
二、用影像号召军民团结抗击敌人
1936年底,绥远抗战爆发,密切关注时局的方大曾再次来到前线进行采访活动,绥远战场上的三战三捷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他的摄影报道,更好地提振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精神。
在43天的时间里,方大曾拍摄了400余张照片:激战前的前线,格外宁静,一名士兵将长枪挂上刺刀,背靠在掩体中;在绥远车站,即将移防的士兵行色仓皇;寒冷的冬季,一名战死的战士断臂如枯干的树枝折断在地上,有人正在剥去他身上的棉衣;行走的军人和站在墙边的百姓;等等。从画面上看,即兴抓拍是方大曾战地作品的主要完成方式,看似随意的取景却令人有种精心设计的构图感。即兴捕捉瞬间的感觉与构图时胸有成竹设计的精巧结合,使他的战地摄影作品充满冲击力和艺术性。
此行,方大曾完成的专题摄影报道《集宁防空演习》,对现今专题摄影报道有着很好的启示意义。该专题摄影报道由13幅图片组成,在组图版面的编排上,图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大小景别的结合,将故事框架和对人物形象的细节描写进行巧妙结合,使观者对防空演习的主要活动及内在含义有了更加丰富的了解。
在炮火中,方大曾在用满腔热血揭示着战争残酷的同时,还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战场上医疗保障、后勤供给、士兵寄信等战士生活的情境。在拍摄这些画面时,他只是单纯地用镜头去记录,而不去干涉打扰被拍摄者,这很大程度保证了记录的真实性。
这一阶段的摄影作品是方大曾留存下来的最为精彩部分,他把深情和厚意融入镜头与笔端,同时还对绥远战争后的社会景象、人文景观、民众生活有了更为直接和深刻的记录描绘。此行,是方大曾新闻摄影生涯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他对摄影艺术多年的思考和积累,在这次战地访问中充分展现出来。
三、用影像动员全民抗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第3天,方大曾逆着人群逃难的路线,奔赴保定以北的南口山脉中,只身对永定河上游清白口一带与敌激战的情况进行摄影报道,这一系列影像作品,可以使读者从中清晰地感受到由远而近的炮声、厮杀声和浓烈刺鼻的硝烟。
在卢沟桥事变后,方大曾已按照和范长江的约定,先到保定附近采访,而后计划再向北出发。由于时刻处于危险之中,他此时已经没有冲扩照片的条件,拍完的胶卷随身携带,准备等有机会冲印后,再传递出去。
作为一位摄影师,方大曾同样具备优秀的文字写作素养,这是他的影像作品影响深远的原因之一。在全面抗战爆发后,方大曾在保定战场上写道:“破碎的军服上染着血迹,苍蝇围满了伤口,有一个炸掉了臂膀弟兄,下车时还是由别人搀扶着行走,这难道就是我们忠勇可爱的战士所应享受的命运吗?”方大曾在对战士的怜悯中,透露着对战争的痛恨和深厚的民族精神。
方大曾的《平汉线北段的变化》发表于1937年9月30日上海《大公报》的第2版,署名为“本报战地特派员小方”。这篇文章是方大曾为人所知的最后采访通讯。此外,方大曾还发表了《我们为自卫而抗战》《日军炮火下之宛平》等诸多摄影通讯作品。他所拍摄的作品给人以强烈现场感,被多家国内外报纸、杂志、画报采用。
方大曾的摄影生涯如同流星划过天际一般,短暂却璀璨。如果将方大曾的摄影活动与他所处的时代联系起来,可以看出,当时中国摄影界正在经历激烈的转变和分化,而方大曾就是这一时期涌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纪实摄影先驱。在摄影方法上,他更擅长通过视觉上“二元对立”的元素符号,对当时的战争及战后军民生活的社会图景进行拍摄记录。方大曾运用简单的构图规则,让观者在近乎平白的影像记录中感到其中的“冲突感”,从而更深刻地感受他拍摄的动机和过程。
方大曾是一位具有崇高新闻记者职业操守和修养的战地摄影记者,他用相机和笔触去报道记录战争,他在满腔悲愤与冷静的思考中,持续流露着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族前途的忧虑。而今,方大曾拍摄的这些珍贵的影像史料再次重现于公众视野,其所蕴含的深厚历史艺术价值与其所体现的精神内涵,极大地丰富了军事题材摄影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