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纸媒布局音频传播的思考
摘 要:移动终端提供信息的便利性和多媒体化,对新闻传播的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纸媒在媒体融合发展趋势的推动下,不断探索新的传播方式,而音频以其传播方式灵活、收视便利的优势,成为许多传统纸媒布局的方向。本文就传统纸媒发展音频传播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需要注意的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传统纸媒;媒体融合;音频
进入全媒体时代,不断出现的网络媒体为人们了解新闻资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移动终端的出现,以其新闻呈现的多媒体化和收看收视的便利性,对新闻传播的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让信息传播的途径更加广泛,使得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获取信息的用户数量与日俱增。对于传统纸媒来说,同步利用音频、视频等方式创新推送信息路径已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选择。这其中,音频以其既可以满足听众的听觉审美需求,又不占有太多时间的独有优势,成为首选。
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同时接触多种媒介往往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传播效果,而网络电台、播客、音频论坛等音频网络传播方式的存在与发展也证明了音频传播的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在对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明确的界定的同时,表明信息网络传播必须具备3个条件:面向公众,公众能在“自己选定的时间”和“自己选定的地点”获取被传播的音频。
一、传统媒体为什么要试水音频
以声音形态传播资讯和新闻,在广播时代就是非常具有用户黏性的一个服务场景。而今,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有了极大变化,用户利用通勤时间获取信息逐渐成为一种习惯,碎片时间的推送信息成为一种时尚。同时,需要时间阅读和过滤的文字信息在传播过程中逐渐成为弱势,面对“边走边读”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诸多不便,越来越多的人转而选择“边走边听”,使音频日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
由于使用场景更加灵活,无论用户是在驾驶、做家务还是在上下班路上,都可以接收音频传播,虽然没有画面,但却给用户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通过专业主播的解读,文字以声音的形式出现在听众耳朵里,执笔时的各种情绪波动得以体现,变得更加立体化也更加有趣,较之于看到的新闻,听到的新闻更具丰富性,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在传统纸媒积极寻求转型的当下,新媒体和自媒体的互联网思维,为新闻内容在不同媒介上转移提供了便利,移动音频平台的发展壮大,又为音频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流量和技术保障。
另外,文字转声音的技术也加快了音频传播发展的进度。
当前,已经有许多科技公司致力于文字转语音的技术产品研发。比如国内的讯飞公司,就做了一个主打有声阅读的产品“讯飞有声”,用语音合成技术代替了人工朗读。该产品不仅能阅读传统媒体刊发的新闻,还可以阅读知乎、公众号资讯平台推送的文章,实现了把文字转语音工具、听书网站、新闻资讯的“三合一”,实现了“一键朗读”。
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每篇文章都能以转换成语音的方式提供给用户,毕竟人工朗读的技术还在从实验期走向成熟期的路上,要达到人们期望的效果,可能还要在探索的道路上行走一段时间。人们经过研究发现,以类似真人的声音+语音合成的方式实现文字的语音阅读,显得更为容易一些。
讯飞公司在微信里面,植入了一款文字转语音的小程序“讯飞快读”,用户使用该工具时,需要通过手动把文字复制,或者搜索公众号文章才能听到语音朗读。微信小程序里还有个产品叫“飞鸟听听”,也可把文字转成语音。目前,很多软件公司都具备文字转语音的技术,还有少数公司,其产品甚至可以把机器音做得和真人声音十分接近的程度。
在如今媒体转型的关键时期,“融媒体”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音频作为融媒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理念、技术和做法给媒体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和路径。
对于音频信息传播来说,技术成熟后,更重要的是产品的呈现方式和用户的收听体验。
二、部分纸媒的探索与经验
近几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基于互联网的音频产品和有声内容大量涌现,成为网民获取声音资讯、娱乐、服务的重要渠道。此外,包括《人民日报》等在内的诸多传统媒体,也纷纷通过图文微信公众号增加了音频播报内容。
2019年,《南方都市报》在喜马拉雅新媒体平台推出《南都快讯》《南都音频早餐》等音频节目,覆盖民生、社会、财经等新闻领域。依托于强大的采编能力,《南方都市报》不断推出人工生产音频产品,在喜马拉雅等新媒体平台投入大量推广资源用于音频产品分发,在音频领域形成强大的内容矩阵。
除了报纸,期刊同样通过生产音频信息产品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比如众所周知的《三联生活周刊》(以下简称“《三联》”),长期以来凭借优良的选题、深入的调查、鲜活的报道、独到的文风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三联》注重在创新融合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2015年,《三联》的主编曾提出“快慢之间有中读”的观点,他认为阅读纸质书是“慢阅读”,手机上的碎片化阅读是“快阅读”,“中阅读”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的阅读状态。
2017年《三联》“中读”APP面世,以音频作为核心产品形式,尽管“中读”音频是知识付费型栏目,但丝毫没有影响受众的订阅热情。这首先源于“中读”策划的优质音频内容,比如其策划推出的“中国群星闪耀时”“宋朝美学十讲”等,都是广受业界和受众好评的音频产品;其次,就是受益于“中读”音频的传播方式,牢牢抓住了那些在通勤时间、散步时间无法阅读却又想要获取资讯、学习知识的受众。通过“中读”音频平台,《三联》不仅将音频内容销售给了受众,还通过这一平台接收读者听众的内容反馈,收集信息并不断优化产品体验,为受众提供全方位的高品质内容与服务,进而实现了“中读”音频产品和《三联》传统纸媒的融合发展。
三、提升采编人员的全媒体技能
传统纸媒发展音频传播具有很多新兴媒体不具备的优势,例如已有的采编力量、丰富的选题策划经验、沉淀已久的品牌号召力等等。但不可否认,面对全新的媒体融合形式、越来越细分化的受众需求以及多样的传播终端,传统纸媒试水音频传播还需要不断调整策划、采编思路,提升全媒体技能。
具体来讲,传统纸媒发展音频产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考虑受众对音频内容的不同需求。例如对年轻人来说,这是他们在睡前、午休和通勤路上的消遣;而对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听”是比“读”更加便捷获取信息的手段,为此,媒体应根据不同的受众需求推送不同的音频内容,安排不同的播报风格。
其次,音频比文字更适应人脑的思考速度和情绪传递,用户一边听,一边就可以理解内容,直接建立起对新闻事件的有效认知。对深度内容来说,这或许是一种更顺应“注意力经济”的呈现方式,使音频在改变内容的呈现和传播形式时,也对内容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
与传统纸媒报道在稿件开头会交代很多信息的做法相比,音频报道正好相反。当听众听音频报道时,不论他们反应和理解的速度有多快,他们听到东西的速度是一样的。所以,音频传播里的句子需要更短,包含的信息更少,句子结构一定要简洁。报道主旨一定要明确,只解决一个首要问题,不能像纸媒那样,一个报道里可能涉及多个主题。因此,惯用的倒金字塔结构和主题陈述在音频脚本中并不适用。
再次,音频报道必须有一条清晰的叙事线,在开头提出问题,在结尾回答问题。结尾的问题最好由受访者而不是记者来回答。新闻的大部分内容应该是由受访者来讲述,记者只是在必要时起连接、转承、引导的作用。这和传统纸媒报道的写法有所不同。传统写法主要依靠作者精炼的主题陈述来传递主要信息,引用受访者的话也只是为了给文章增色和渲染情感。而音频报道,受访者的作用更加突出。
因此,传统媒体记者必须提升自己全媒体采访的技能。同时要学会收集受访人之外的声音,比如采访地点或报道背景中的环境音响。这些声音可以向听众透露新闻细节,推动情节发展,使报道更具真实感和吸引力。
2020年5月,美国普利策奖评委会在官网公布了第104届普利策奖获奖名单。一个特殊的变化是,当年的奖项列表中第一次新增了“音频报道奖(Audio Reporting)”。
首个“音频报道奖”颁发给了播客作品《外面的人群(The Out Crowd)》。这一报道由知名播客《这就是美国生活(This American Life)》与《洛杉矶时报》和Vice新闻的媒体人联合创作,讲述了被特朗普政府“留在墨西哥”(Remain in Mexico)的政策影响的人们。
而今,当全球新闻媒体行业都在经历全媒体融合发展时,音频传播又一次融入人们的生活,文字新闻的目标用户正在从“读者”变成“听众”,《纽约时报》《卫报》等老牌媒体也在思考文字以外的新出路。普利策专门设立“音频报道奖”,更是音频新闻“走上台面”的标志。在此背景下,传统纸媒布局音频传播,已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作者单位:《中国人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