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磅礴书写志愿军英雄壮歌的经典之作
摘 要:华山的新闻报道作品《歼灭性的打击》,生动记录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打赢的一场歼击战。激昂的文字充满着英雄气质,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对今天军事记者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闻报道;《歼灭性的打击》;感染力
70余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一道,历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在朝鲜战场上,除了有英勇无畏的战士,还有一批以笔为枪的“战士”,他们在硝烟炮火中,冒着生命危险写下一篇篇宝贵的战地通讯。
长篇通讯《歼灭性的打击》是著名战地记者华山在朝鲜战场前线采写的作品之一,是一篇气势磅礴书写志愿军英雄壮歌的经典之作。此文生动地描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中部战线打赢的一场漂亮的歼击战。这篇通讯传承了华山战地通讯中一贯的强烈的感染力,读后无不给人以奋进的力量。作品的感染力来自战地一线的新闻素材,来自扎实的新闻素养积累,来自情感的融入共鸣。
在《华山文集》的代序中,新华社原社长穆青曾这样写道:“凡是经历过战争年代的人,对新华社记者华山气势磅礴的战地通讯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作家南丁也曾评价说:“对华山每部作品里散发出的英雄气质,我只有崇拜景仰的份儿—他那谋篇布局、那质感文字、那恢弘气势,依然使我折服。”
一
《歼灭性的打击》这篇7000余字的通讯,记录了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中部战线打赢的一场歼击战。通讯开篇就可以感受到胜利的喜悦,“痛快极了:突然,猛烈、干脆”“在朝鲜战场,一下子打掉敌人一个整师,这是第一次”。
朝鲜战场上,华山以记者的身份,与志愿军战士们一起翻山越岭,穿梭在硝烟炮火之中,观察记录着这场战争。在《歼灭性的打击》中,生动地记述了志愿军强登六座鱼脊高峰的情况:“(志愿军战士)哪怕是累得昏倒了,昏厥中还是紧紧地攀住树枝,握紧武器,让身子贴住崖头站着。”“这种气盖山河的进军,不说打仗,光说走路也是侵略军队的将军们无法理解的。”
真实丰富的记述,战场上的金戈铁马之气仿佛扑面而来。如果记者没有深入战地一线,是无法创作出来的。在华山的《朝鲜战场日记》中,曾记述了写《歼灭性的打击》这篇通讯时的写作情景。“拿碎石片垒个座位,就地挖开一条巴掌大的水渠,石缝水位立时下降,脚下露出一块清沙。铺上干草,叉腿做下,屁股不潮湿。手边又垒个石台,压上一方石板,摆得下16开稿纸一张半。”
可见当时的写作环境是非常艰难的。耳边是轰鸣的炮声,头顶是盘旋的敌机,随时都有炸弹砸过来的可能。即便如此,华山仍热情不减。他深入一线,窝在坑道中,以苦为乐,笔耕不辍,才得以完成这篇优秀的新闻作品。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曾这样说。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军事文字报道。报道现场瞬息万变,记者必须在第一时间深入新闻现场,把握重要新闻事实。正如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一书中所说:“任何一个有成就的记者,为获取第一手材料,都是不惜流汗,不怕流血的!”
和平时期,要想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军事记者必须要深入现场实地采访,贴近基层和官兵,做到真正“沉下去”,才能采集到丰富的新闻素材。在采访过程中,更要始终牢记“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只有端端战士的饭碗、睡睡战士的床铺,才能体味他们的苦与乐,才能写出接地气、有灵魂的优秀报道。
二
在前往朝鲜战场之前,华山分别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地报道工作。无论是对战场的适应程度或是对战地报道的把握,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但朝鲜战争在异国展开,与本土作战有很大的差异性。为了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华山进行了大量实地采访,包括连队采访、组织座谈、个人访谈,对实际情况做到最大限度地了解,以丰富新闻素材。并下功夫研究地图、研究战役,了解战争形势,常常向指挥员、甚至是普通战士请教问题。
在朝鲜战场报道过程中,华山将目光聚焦在激烈的战斗中,从整个战局出发,既写出战役的全貌,也有对战争局势细节等微观方面的报道和分析。为了避免报道陷入直白道理式的讲述模式,华山在通讯《歼灭性的打击》中,巧妙地通过战士们的语言对战役形势进行了呈现。
在叙述志愿军突击连战士们突击拿下鹤洞南山的战况时,直接引用战士们的话来展现:“迅速猛插!碰不上敌人只管前进,碰上敌人就边打边进!”“敌人不发觉,不动它!敌人发觉了,不理它!敌人拦路了,冲垮它!”这种语言引用性的叙述,为呈现战役形势增添了更多生动性,使报道的真实属性更加具体,情感的感染性也更加强烈。
此外,《歼灭性的打击》中采用了第一视角,把新闻事实准确无误地描述出来,这种目击者式的叙述可以使报道更深入人心。例如在描写志愿军战士坚守阵地时,直接用第一视角进行了代入性描写:“二十六个都在阵地上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了。这两个钟头他们是怎样坚持过来的,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只知道连长的手,依然紧紧地握住那支马枪,眼睛依然直直地瞪着敌人拼命突围的方向。”对于在千里之外,时时挂念战场情况的同胞们,这种叙述方式直观可感,画面性更强,即使身不在战场,但战场的炮火硝烟仿佛就在眼前。
“新闻记者的笔,就是党和人民交给他的战斗武器。”和平时期,军人的战位在哪里,军事记者的“战场”就在哪里。军事记者必须充分积累并调动扎实的新闻素养,用真情的笔触传播声音、记录时代。
但这种新闻素养,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炼成的。军事记者要在日常报道工作中积累经验,不仅要锤炼新闻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有丰富的军事知识、哲学思维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当前融媒体发展时代,军事记者更要具有一专多能的全媒体采编能力,掌握摄影、摄像等技术。践行好“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全面提高自我能力,真正做到时刻准备“战斗”。
三
华山曾在回忆中提到,抗美援朝战场采访,他的任务是到一线部队摸清情况,在美军的绝对优势下,中国人民志愿军靠什么取得胜利?不仅是中国,全世界都在关注、等待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惧强敌、不畏牺牲,展现出了钢铁般的战斗精神,这给当时随军采访的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在朝鲜战场采访的魏巍曾表达过当时的体会,“志愿军将士们的艰苦生活和坚定意志,他们对和平的热爱与对敌人的憎恨,无不让人动容……”华山也正是被这样的精神所感动激励着。“美军是打装备,我们是打士气。我们以步兵和轻武器战胜高度技术装备的拥有空中优势和炮火优势的敌人,依靠的是战士们的政治觉悟,依靠战士们对祖国对世界人民的责任心。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这就是志愿军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
《歼灭性的打击》在揭示敌我双方的态势和战斗过程的同时,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品格。“英雄式的抗击战正在那里日日夜夜进行着”“死了也不肯向敌人低头,一支枪也敢顶住千军万马”,这些对志愿军英雄式的叙述,激昂有力,充满着战斗力和感染力。
这篇在炮火硝烟中完成的通讯,带着战场最真实的信息传回到了祖国的土地上,让国内翘首企盼的同胞得以及时了解战争形势,抚慰了他们的焦灼与不安。更让国际社会听到了来自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誓言:“当一个战士,当他把生命献给祖国,投身朝鲜战场的时候,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多杀几个敌人,多打几个胜仗,为世界和平创造更多的功绩啊!”
不管是一名冲锋陷阵的士兵,或是一名拿着笔杆子的记者,残酷的战场环境从不会因为身份而有所不同。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以华山为代表的战地记者群体,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战地一线,担起了记录战争、展现正义的使命。
华山的《歼灭性的打击》、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巴金的《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等,发表后都引起热烈反响,甚至影响了几代人。即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些优秀的作品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当下读来依然能够给人以情感上的共鸣。
曾经参加过边境作战采访报道的著名军事记者江永红,在谈到如何搞好战地报道时曾说:“身在前方勿忘后方,我认为是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新闻报道不能只是从记者本身的认知或前方新闻事实角度进行简单地判断,更要同时兼顾到后方受众的需求与感受。只有清楚他们关心关注什么问题,才能够更全面地做好新闻报道,真正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内化情感,引发认同,从而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