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浅谈新闻写作中的“动静互衬”

作者:■李 瑾 范 宁

摘 要:动与静是客观事物存在的两种状态,新闻写作离不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动与静的表现手法,可以使文章的意境更优美、感情更丰富、色彩更真实。运用动与静写作时应从特定的情景出发,准确把握事物动与静的变化规律,确定结合点,掌握分寸,灵活而不失真地把“动静互衬”的表现手法融入新闻写作中。

关键词:新闻写作;“动静互衬”;以动写静;以静见动

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动与静是事物存在的两种状态,两者既对立又统一,反映着客观事物运动与静止、变化与稳定的辩证关系。新闻写作离不开对立统一规律,新闻事件有动态也有静态,新闻写作的过程也是这两种状态结合的过程。在写作中运用动与静的表现手法,可以帮助我们克服文章的单调感和雷同化,以生动的、多层次的视角展现客观世界,从而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丰富复杂的生活本质。

一、“动静互衬”的意义

新闻写作中,“动”可以让形式生动活泼,充满活力;“静”可以使内容富有思想,启迪心智。因此,“动静互衬”,对增强新闻作品的生动性和思想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翻开中国古典诗词,巧妙运用动静技法而使意境优美动人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南朝梁诗人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唐朝诗人张继《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等等。

山水诗人王维的诗词之所以能取得诗中有画、幽寂静谧的效果,与巧妙运用动静辩证技法大有关系。“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空谷传音,山愈空愈静,人的说话声愈显得响,而局部的、瞬间的人语之“响”更能反衬出空山之万籁俱寂,动与静可谓相辅相成。“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轻微的花落声都能听见,则春夜该是怎样的静谧。柔和美丽的月亮悄悄出现,竟然惊起了夜色中的山鸟,划破了这沉沉的静寂,而这打破静寂的鸟鸣声也愈加显出春夜的幽静空灵。诗人以动写静,以静见动,动静互衬,构成了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艺术意境,魅力无穷。

在新闻写作中,要把一个新闻事实写活,必须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所有事物的动态并不会全部以肉眼所能看到的运动形式表现出来,也会以外在的静态表现出来。有时候事物极端的“静”正是“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就需要我们在新闻写作中准确把握事物动与静的辩证关系,找准结合点,做好动与静的转化,方能把写作对象表现得更具生机活力。

二、以动写静,寓动于静

以动写静,是指用动态手法表述静态新闻事件的过程。如何使静态新闻事件“动”起来?新闻视角很重要,带着“寻变”的眼光去寻找新闻点,寻着新闻事件的变化脉络去描写,一个静态事件自然就变成“动态”新闻了。

如何发现新闻事件中的变化,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一是从比较中发现新闻。著名新闻工作者范敬宜曾说:“记者要善于比较,比较出新闻;没有比较,就发现不了新变化的新闻。”要求我们记者要善于比较,从新与旧、今与昔的对比中看出变化。这就是比中寻变,寓动态变化于静态事件的报道中。以2007年8月15日刊发于《解放军报》的一篇题为《“老工程”回“娘家”感受新变化》的文章为例:空军某部处在开展主题教育中,请3名常年奋战在国防工程战线的老同志回部队,与官兵畅叙变化。3名“老工程”连说“没想到”。一是没想到陪伴自己工作多年的“老伙计”(指过去条件有限,工人们使用的半机械化施工设备)不见了,如今在控制室操控一堆按钮就能解决“大问题”;二是没想到过去10年完成的工作量,现在被安排在1年的计划里,人工还大大减少了。这篇新闻跳出发展写发展,抓住施工条件变化的主脉络,通过“老工程”口中的没想到,从工程量和操作方式变化的视角,来表现施工设备机械化发展的成就,可以说将一堆静态的施工设备“写活了”,把一个枯燥无味的领域写得有血有肉。

二是可以从影响事件的客观因素中找寻变化。有学者曾说过一句名言:“要想成为第一个发现种子出土的人,就要最先注意那第一场春雨。”事件发展变化脉络的挖掘过程也是如此,通过密切关注外界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新政策给静态事件带来的新变化,就能实现“静”中寻“动”。以2007年9月14日《人民日报》一篇题为《高校食堂,吃顿饭要花多少钱?》的报道为例,高校食堂工作是一个静态事件,如果按照常规手法报道此事,只是一篇很普通的常规事件新闻。但作者敏锐地捕捉到“2006年下半年我国农副产品价格上涨”这条信息,借这一政策变化写大学食堂工作,使得一个常规性的静态事件“静”中有“动”了,大大增强了对读者的吸引力。

三是抓住细节之变。以会议报道为例,会议报道于诸多记者而言,是一种常规常态的报道。长期以来,会议报道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模式套路,如何创新会议报道,打破“领导出席+讲话精神+会议背景”的“老模式”,是广大新闻工作者一直苦苦思索和研究的话题。2018年某市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一家省内媒体抓住“企业家坐中间,市委领导坐两边”这一细节变化,从“亲民”的角度跳出会议写会议的报道在众多省内媒体中脱颖而出,颇受读者好评。可见,在不变中寻求变化,可为新闻写作打开思路。

三、以静见动,化静为动

众多新闻工作者认为,新闻写作要多写动态事物,这是毫无疑义的,因为新闻写动,是把新闻写活的基础。但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新闻写作要完全地写动、绝对地写动,不仅是不可能的,效果也不见得很好。反过来在写动的时候适当地写静,动静相济,不仅可以使动态事物更显其动,还可以使静态事物本身也具有一种动态,这就叫以静见动,化静为动。这样取得的文章动势更加强烈、更加丰富。

新闻写作中需要以静见动的地方很多,总的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努力再现新闻的原有状态。新闻事件的每一阶段动态我们不可能全部亲眼所见,所以就只有选择能得到动态效果的静物来写,努力再现事物的原有动态。比如,1979年,一名新华社记者在“边境作战”某处战场采写前线战况时,除了描写现场环境和人,还着重描写了很多战后战场的静物,“滚滚浓烟久久不散、稀碎的钢盔下是一个被击毙的敌指挥官、敌军隐蔽在山洞里的火力点也尽数坍塌”,由于这一切静止的事物都是激战留下的残余,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两军激战,敌军仓皇败逃的画面。

二是间接反映事物动态具有的常规性。有些事物的动态具有常规性,这时候直接去写不如间接去写,可以使动态更富有弹性。以1987年《体育报》一篇报道我国三级跳远运动员邹振先参加世界跳远锦标赛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为例:《邹振先惊人的一跳》,大多数读者看到类似标题,都会习惯性预想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应该会着重描写邹振先跳远的动作。但记者却打破常规,不直接去写“惊人一跳”的动作,而是“虚晃一枪”,从分数显示牌来写。

“‘哔……’看台上观众的视线随着哨音转向字数显示屏,上面显示着中国运动员的成绩:‘17.32米。’一阵雷鸣般的掌声顿时响起,邹振先打破了世界纪录!”电子显示屏上的字数是静态事物,在作者的巧妙运用下,一个静态的“数字”把运动员“惊人的一跳”展现得活灵活现,既写出了这一跳的“惊人”,又让读者仿佛看到了这一跳的精彩瞬间。

三是准确把握人的心理与行动间的动与静的关系。以静见动对于表现人物心理动态有着其特殊的作用。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当人的行为表现激烈时,思想往往处于静止状态;而当人的心理剧烈活动时,却常常表现为形体的高度静止。准确把握人的心理与行动之间的这种动与静关系,可以很好地表现出人物丰富的心理思想活动。如《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写曹丕趁蜀国刘备去世,刘禅新立的机会,用五路大军夹攻蜀国。这时候蜀国满朝上下都惶恐不安,唯独丞相诸葛亮在府里倚着拐杖,静静地在小池边观鱼。这里写了一个静态的场景,通过池子里寥寥几条鱼儿不时游动写出现场的氛围之静,但读者能体味到的,却是诸葛亮在紧张地忖量着退敌之策。这就是以静态描写间接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实现以静见动的效果。

描绘一个事件时要很好的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需要我们在深入感知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的动静关系,善于把自己的主观之情移注到本来不具有人的感情色彩的审美对象上去。只有这样,才能从动静的相互关系上,更好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写出意境优美、曲折有致、富有感情色彩的新闻作品,使作品灵气飞动,更有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解放军报社总编室、武警云南总队楚雄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