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姚丹江

副主任 武天敏

编 委

张建林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创新叙事策略 讲好强军故事

作者:■梅云秋 邹 欣

摘 要: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多元传播渠道和受众审美情趣的变化,给军事新闻宣传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对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部分军事类获奖作品的研究,从报道切口、叙事手法、话语符号、叙事视角等方面,探讨创新叙事策略,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

关键词: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军事新闻;叙事策略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于2020年11月2日揭晓。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媒体的348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5件,一等奖68件,二等奖105件,三等奖170件。其中包括《英雄无言—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祖国知道我·冰河忠魂》在内的多个军事新闻作品获奖。本文对部分军事类获奖作品的叙事策略进行了探讨,寻求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的方法路径。

一、报道切口凸显贴近性,在真实还原报道中注入人性光辉

典型人物宣传报道很容易走向模式化、脸谱化,这尤其体现在对典型人物、群体的报道上。在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多篇获奖的军事新闻,没有着力拔高报道对象,将其塑造成高大全的完美形象,而是真实还原报道对象,凸显贴近性,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获得一等奖的电视专题片《祖国知道我·冰河忠魂》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着力讲好边防军人的故事。记者深入到边防一线,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在亲历中全面展示边防军人的生活和工作。战士们赶马、套马、钉马掌等,这些画面让受众既感觉十分具有生活气息,也感到新奇。在表现手法上,适当运用大景别接小景别的方式,通过差异化凸显人物细节;特写镜头着力从细节增添影片的感染力,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通过全景镜头展现边境环境的险恶,广袤雪域与战士们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其工作之艰辛不言而喻;等等。通过对边防军人细致的描摹,避免了口号式宣传和刻意拔高,在平淡叙事中展现了中国军人坚韧不拔的品质。

获得短视频专题报道三等奖的作品《独家视频!开国将军10封家书被意外发现,里面写着……》,创造性地以“将军家书”作为报道的切入口,以此展现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作品从湖北红安县七里坪镇观音阁村的秦秋平在清理父亲遗物时发现的一封家书引入,书信的执笔者是开国少将秦光远,由此展开对其生平的讲述。虽然英雄已逝,后人却能从一封封充满温情的家书中获得精神的洗礼。

这两篇获奖作品启示我们,在和平年代,人们对战乱纷争或许已没有那么大的触动,而如此将英雄事迹与家庭琐事结合,打通了历史与现实的阻隔,让军事典型报道有了更加鲜活的时代气息。通过平民化、生活化的报道切口,为新时代的军事新闻报道注入了人性光辉。只有走进基层,才能“眼光向下,心中有人,报道有情”;只有贴近群众,才能使军事新闻报道可亲可近,引发受众心灵共鸣。

二、叙事手法美感与温度并存,平淡的叙事中蕴含丰富的意蕴

“文者,贯道之器也。”硬邦邦的工作通讯往往吸引力不强,而在保证真实客观的前提下,新闻报道通过故事性的叙事手法,采用一些文学性的描写方式或语言修辞,能够使新闻的画面感和现场感更加强烈,极大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并将严肃的题材、空泛的道理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启迪人心。

获得一等奖的文字深度报道《英雄无言—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通过精心提炼概括,以类似电影场景转换的方式进行叙述,从多个侧面讲述革命英雄张富清的人生经历。记者深入一线,扎实采访挖掘。从外围开始,采访了军人信息采集员、老英雄的老同事、妻子和儿子等数十人,获得了大量翔实信息。在此基础上,采用多重组合的叙事结构予以布局。故事从2018年12月3日开始讲起,通过一张张立功证书开启对历史的回溯,最后将时间再次回到2018年,在时空变换中,今夕对照中,人物的形象被一点一点充实起来。文章以老英雄张富清的儿子张健全的记录作结:“是夜,平素内敛沉默的张健全抑制不住内心激动。眼含热泪,他写下深情的记录—部队来人了/老兵心中掀起波澜/面对军装上的军徽/老兵用一条独腿坚强站立/缓缓举起右手/庄严地行上军礼……”全文结束,老人庄严肃穆的身姿仿佛电影画面般定格于此,留给读者悠长的回味。

这样的叙事方式破除了有的军事新闻报道中,典型人物形象僵化、报道模式化的枷锁。这启示我们,在典型人物报道中,叙事手法美感与温度并存,能在看似平淡的叙事中蕴含丰富的意蕴,给作品带来浓厚的艺术气息,使细节更加饱满、情感更加充沛。

三、话语符号整合丰富媒介资源,让军事报道更加生动鲜活

全媒体时代,如何让军事报道更加生动鲜活,也是需要思考的重要议题。融媒体语境下,融媒体新闻报道能够综合运用多种符号系统,从而形成多样态的新闻话语,包括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符号系统,记者能够将多种符号更加灵活地融为一体。

《独家视频!开国将军10封家书被意外发现,里面写着……》采用当前流行的三维动画、场景特效等可视化技术,把老照片与现场采访结合,一方面弥补了现实影像资料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通过在插画中嵌入多种表现形式,可以让读者更轻松更直观地了解英雄事迹,以一种更平易近人的手段传播到受众,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而不是灌输教导。

获得三等奖的融合创新作品《请记住这个年轻人,他叫“云贵川”》,以“长征中的年轻人”为主题,娓娓讲述中国共产党信仰的力量。主创团队摒弃了宏观叙事展现历史事件的传统表达方式,而是从一名年轻红军战士“云贵川”的故事切入,创造性地融合多种媒介资源再现了“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作品突破了消息、通讯、评论、摄影的单一创作手段,充分运用手绘、实拍、动画等各种新媒体技术手段进行主题表达,这种柔性包装丰富了军事新闻的表现形式,从而提高了军事新闻对年轻受众的吸引力与感召力。

由此可见,多种媒介资源的整合还能让新闻报道的叙事突破传统的线性发展轨迹,在遵循基本的叙事结构和叙事逻辑的基础之上,将多样化的交互元素整合起来,使事件能够更加立体多维地呈现,形成报道合力。

获得融合创新项目二等奖的H5作品《毒气,余生》,以二战期间日本遗留在中国的大量毒气弹为主题,通过融合报道的表现形式,将特稿、纪录片、图示、摄影等多种报道体裁融合进作品当中,直观地展现了侵华战争中在世受害者和已故受害者家属的生存境遇和身心困境。作品以“特稿”与“纪录片”二选一的方式来打开报道界面,报道界面中就出现了“下滑”“点击”“左滑”等引导符号,充分利用了数字媒体的超文本(hypertext)特性,使得故事情节组织可以摆脱线性限制,并组织出多种情节结构。通过呈现可交互的受害者墙,无差别地呈现出采编团队所能追溯的受害人及受害事件,丰富了题材的广度。

这启示我们,军事新闻报道应更加关注媒介、文本和受众,注重三者之间的融合发展,既要不断挖掘报道的内容深度,也要创新形式、丰富手段,这样才能使军事新闻报道充分发挥展现时代精神、弘扬时代旋律的重要作用。但也应该意识到,内容永远是首要的立足点,多样化的媒介表现形式应服务于内容表达,因此需要不断探索形式与内容的契合点,而不能仅仅流于形式上的创新。

四、通过国际化视角,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认同感

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热奈特将叙事视角分为三类:零度焦点叙事,即全知视角,特点是叙述者并无固定视角,如同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洞察一切;内焦点叙事,即限制视角,采用一个人物的角度表现事件,作品叙述要受到叙述者视域的限制,即叙述者所知等于作品中人物所知;外焦点叙事,叙述者像摄像机一样只客观记录事情的表象,排除一切人物思想感情的传达。在军事新闻报道中,合理运用多种叙事视角,能够提升报道可读性与报道深度。

获得国际传播项目三等奖的文字报道作品《那一刻,我代表祖国》,再现了中国军人在国际舞台上的出色表现。报道全篇采用了内焦点叙事模式,维和、护航、中外联合军演、国际军事比赛、人道主义救援等国际军事合作交流不同领域的亲历者,以第一人称回忆自身经历的经典时刻。报道开篇就是“记得那个国庆节,我正在享受难得的假期。没想到,假期第二天,就突然接到命令:明天出发!原来,组织上决定,从原沈阳军区抽组51名军人护士,配属原第三军医大学,一同赴利比里亚执行抗埃任务。”以“我”作为叙事者,一下子产生了外焦点叙事模式所不具备的亲近感,口语化、个性化的语言凸显了叙事者真实的情感体验,更好地激发起读者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此文最大的看点在于,作品的叙事不仅局限于本土视角,而是聚焦中国在国际军事合作交流的成就,紧贴国家当前的外交政策、政治经济的发展来进行。通过国际化视角,将国际体系叙事、国家叙事与民间叙事紧密联系起来,展现基层的人文交流,成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生动诠释,极大增强了国际影响力和认同感,给未来我国军事新闻的对外传播实践带来了更多启示。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