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姚丹江

副主任 武天敏

编 委

张建林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全媒体时代军旅报告文学如何迎接挑战

作者:■刘笑伟

摘 要 :全媒体时代,受众获得的新闻信息更及时、更直观、更立体、更多元,给军旅报告文学的写作、传播带来深刻影响。本文从全媒体时代的角度,以《解放军报》长征副刊近年来刊发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为例,探讨报纸副刊报告文学的转型与创新。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军旅报告文学;转型与创新

报告文学这一文学体裁,与报纸副刊密切相关。这一文体是基于新闻传媒特别是报纸而起源,在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之间相互借鉴与拓展逐渐演化而成。在纸媒占据主导地位之时,报纸副刊和文学期刊对于报告文学的推动起到了主阵地作用。实际上,许多著名的记者,如范长江、刘白羽、魏巍等,本身就是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在国外,海明威等很多著名作家都当过战地记者。

因此,报告文学既是一种新闻形式,也是一种文学形式;报纸副刊既属于新闻学范畴,也是文学的重要阵地。对于广大读者来说,阅读报纸副刊,不仅仅是为了深入了解新闻事实,更是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品德修养的需要,所以报纸副刊常常被誉为“精神家园”。由于报告文学作品是集新闻性、文学性、史诗性于一体的文学体裁,其在报纸副刊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中央军委机关报《解放军报》的副刊,“长征”一直牢记初心使命,高擎精神火炬,坚守文化高地,持续刊发了大量有风骨、有温度、有质地、有品位的报告文学作品,在全国报纸副刊中具有很强的辨识度和广泛的影响力,深受读者朋友的喜爱。

新时代的舆论传播环境,已进入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载体和方法手段等,都发生了深刻变革,这不可避免地给报告文学文体带来挑战。笔者认为,“全媒体”这一概念,有三层内涵:一是对于传播主体来说,已由传统的新闻机构演变为人民大众,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信息源;二是对于传播形态来说,已由单一的文字、图片演变为综合运用声、光、电,更加直观立体;三是对于传播手段来说,已由纸媒、广播电视媒体,扩张为涵盖上述媒体的多媒体(如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使传播具备了包括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手段。全媒体时代,受众获得的新闻信息更及时、更直观、更立体、更多元,给军旅报告文学的写作、传播带来深刻影响。传统依赖单一媒体传播、没有全媒体时代冲击与分流的报告文学,面临着何去何从的艰难选择。本文从全媒体时代的角度,以《解放军报》长征副刊近年来刊发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为例,探讨报纸副刊报告文学的转型与创新。

一、把握时代性,在全媒体“语境”中保持嘹亮之声

我们正处于强军兴军的新时代,这个时代给军事文学以更加丰赡辽阔的题材和视域。纵情讴歌强军新时代,理应成为军事文学的主旋律,而这旋律里应该包含着更加昂扬的基调、更加丰富的语言、更加独特的视角、更加多彩的样式。全媒体是信息传播的历史趋势,报纸副刊做好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文章,在网络时代保持自己的影响力,刊发与新时代匹配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是把握时代性,明确自己的发展理念、路径和方法。

一是坚守核心价值。无论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如何改变,报纸副刊的“根”不能改,“魂”不能丢。作为中央军委机关报的副刊,“长征”永远是党的“喉舌”,记录伟大时代、讴歌人民军队、书写广大官兵,是长征副刊永恒不变的职责。长征副刊要始终聚焦部队中心工作、聚焦练兵备战,把“军味”“战味”“硝烟味”落实到版面上。“长征”的目光,要永远向着强军兴军聚焦;“长征”的战鼓,要永远为备战打仗擂响;“长征”的颂歌,要永远为时代英雄高唱。

二是转变叙事方式。不吸引受众就没有传播效果。过去,由于媒体单一,具有明显的权威性与“话语权”,受众可以选择的消遣方式也并不多,因此,大部头的、写作技巧并不出众的报告文学作品,还可能有一定的读者。如今,原来以新闻性为主要依托、以纸媒为主要阵地的报告文学,受到丰富多彩娱乐生活分流受众、纸媒阵地不断萎缩等因素影响。在这样的全媒体“语境”中,报告文学如何保持嘹亮之声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转变叙事方式吸引读者,放下身段,突出精短,写出个性,增加细节,提高技巧,平等交流,以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近年来,长征副刊上的报告文学作品,在转变叙事方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三是借助新媒体力量实现立体传播。对于新闻传播来说,挑战往往意味着机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也不必去分谁强谁弱,而是要优势互补。有了这样的观念,就可以在深刻变动的传媒格局中化“危”为“机”。报告文学虽然是基于文学形式传播的,但可以通过制作插图来实现图文并重,也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为传播插上“翅膀”,实现立体化。近年来,我们借助科技的力量,探索让长征副刊的报告文学作品实现从单一的语言文字叙事到多媒体叙事、从纸质媒介到电子媒介的跨越。比如,在作品后面附上二维码,受众可以通过手机扫码听音频、看视频,“扫一扫,更精彩”。再比如,通过解放军报微信公众号、陆军新闻公众号等新媒体,请名家朗诵长征副刊的精短报告文学作品,或是将作品拍成小视频,实现了立体传播,受到年轻官兵的欢迎。

二、增强指导性,在全媒体传播中做服务中心的“文学轻骑兵”

报告文学是记录时代风云的,副刊是服务中心工作的。所以,副刊的报告文学作品,必须在全媒体传播中进一步增强指导性。可以说,只有当好服务中心的“文学轻骑兵”,报告文学才能焕发光彩,副刊才能保持正确方向。

一是生动描摹强军画卷。时代性是报告文学最基本的特征。长征副刊具有关注时代风云、关注军队发展进步的优良传统。部队的中心工作在哪里,“长征人”就会追踪到哪里,“长征”的号角就会吹响到哪里。每当国家、军队有大事,长征副刊都会浓墨重彩发表记录重大事件的报告文学,刊发过《人民利益》《党员本色》《奔涌的潮头》等影响巨大的作品。近年来,伴随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脚步,长征副刊精心记录和描绘着人民军队强军兴军的壮丽画卷。以近年来获得“长征文艺奖”的作品为例,现实题材作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三问苍穹》讲述了中国航天员执行重大任务的传奇故事;《逐梦海天间》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全军挂像英模人物张超为实现强军梦付出的牺牲;《长剑啸九天》以生动的笔墨,聚焦火箭军战斗力生成;《黄连长巡逻记》则重点关注戍边将士的战备生活……如果将这些作品排列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幅幅强军新时代的写实长卷。

二是致力聚焦练兵备战。把军味战味熔铸进文字里,把汗水味硝烟味落实到版面上,是长征副刊孜孜以求的品位。在近年来获得“长征文艺奖”的作品中,直面演习、实战化军事训练的作品一直是最受关注的。把笔墨投向基层官兵,把镜头对准演训场练兵备战的火热生活,这是长征副刊报告文学作品的鲜明导向。如《突击,突击》聚焦“北斗”攻坚团队敢于亮剑、勇于冲锋、无惧挑战的英雄胆魄。《迎着亚丁湾的海风》《只为下一站高飞》《群山的心跳》《我们点亮星空》等作品,直面练兵备战一线,真实刻录官兵的昂扬斗志和铁血意志。

三是倾情抒写英雄情怀。在长征副刊一个个版面累积起来的文化高地上,巍然站立着人民军队灿若群星的英雄方阵。彭继超的《永远的马兰花》,从一盆摆放在邓稼先家里的“令人怆然心动”的马兰花入手,以独特的视角,写出了“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的伟大人格和高尚情怀。正如“长征人物奖”颁奖词所写:“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将奉献,隐匿于荒原,将伟大,隐藏于平凡。一声惊天巨响,换来一片晴空大地;一生攀登跋涉,为了一句无声的誓言。战士的果敢、智者的深邃,都在你身体中流淌,一段无悔的青春,化作戈壁上那朵最美的马兰。”《坚守6号哨位》,着墨于“八一勋章”获得者、战斗英雄韦昌进所坚守的“这潮湿的哨位”,栩栩如生地写出了年轻士兵血染的风采和“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英勇无畏。官兵们正是通过这些报告文学作品,更加立体地认识了英雄,更加理解了英雄的精神,也从中汲取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四是始终着眼铸魂育人。文化的力量最持久深沉,也最润物无声。长征副刊一直坚持用报告文学作品引导官兵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获得“长征文艺奖”的报告文学《初心如此壮丽》,讲述了1920年早春,陈望道在家乡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精彩故事。那墨汁的甜味,正是信仰的味道,也是一位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境界与价值追求。《永远的军姿》讲述了老英雄张富清坚定信仰、淡泊名利的人生故事。这些作品,都是用今天的视角、生动的语言,重新讲述着传统故事,续写着红色传奇,力争通过精彩而感人的叙述,打通历史的隧道,让红色血脉奔腾流淌。

近年来,长征副刊报告文学作品的传播力、影响力在全媒体“语境”中稳步扩大:多篇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在各类年度报告文学选本里,长征副刊的作品不时出现;“学习强国”“中国作家网”等主流网站和学习平台经常从长征副刊选载作品。

三、提高艺术性,在全媒体时代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

全媒体时代是报告文学必须转型的时代。原来报告文学的纪实功能、新闻功能,由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展,已有所弱化。但是,社会越发展,技术越发达,生活越纷繁复杂,人们对高质量精神生活的追求就会越来越高。受众不是不爱听故事,而是要看你怎么讲这个故事。报纸副刊只有提供更有品质、更有温度的作品,才能在全媒体环境中站稳脚跟。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提高报告文学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才会实现全媒体环境下的有效传播。那么,如何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

一是写作风格之探索:宏大与精微相结合。报告国家、军队的重大事件,很多作者的习惯是构建宏大的叙事结构,追求汪洋肆意的语言风格。进入全媒体时代,受众容易对这种方式产生审美疲劳。这就要求报告文学写作必须作出改变,从重视新闻性到重视故事性,从强调宏大叙事到关注细微的日常生活。因应这一转变,“非虚构”的概念大行其道。其实,概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适应时代、实现转型的方法。长征副刊对报告文学的写作要求是,既要坚持军事文学的优良传统,提高政治站位,书写国之大事、军队大事,为国家和军队“留史”;也要深入生活,发现日常训练、备战打仗中的闪光瞬间,为普通官兵的生活“立像”。比如《古田会议的前前后后》记录的是重大历史,一笔一墨皆可见时代风云、历史光彩。《坚强的父亲养育坚强的兵》,则写了“排雷英雄”杜富国和他的父亲杜俊的日常生活。写了杜俊看到病床上刚刚经历生死考验的儿子时的肝肠寸断,也写了他重返儿子部队、踏上雷场时的深情和心潮澎湃。这些片断,总能折射出家国大义,不能说主题就不重大。其实,越是宏大的主题,越需要感动人心的细节;越是精微的日常,越能够折射时代之光。做到两者的结合,自会产生新时代报告文学的精品力作。

二是叙事方式之转变:跨文体写作的可能性。有人说,报告文学写作的文学性、艺术性就在于能否跨越文体。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媒体融合的时代,报告文学的写作也要追求融合。客观上,文学形式的相互兼容,为提高报告文学写作的艺术性提供了新的路径与可能。长征副刊分3次连续刊登的反映“人民楷模”王继才守岛32年感人事迹的报告文学作品《岛》《家》《旗》,就进行了跨文体写作的尝试。有评论指出,新闻、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体要素在这3篇报告文学中得到了有机融合,使文本兼有小说的悬念、新闻的简洁、散文的抒情、诗歌的灵动。“巧妙营造戏剧性的冲突场面,成为本部作品的一个突出亮点”“写作者借鉴电影与纪录片的表达技巧,用立体的思维与角度观察人物,使作品富有画面感”。《逐梦海天间》充分运用了抒情散文的“代入式”写作方法,以朋友的视角讲述了张超如何将对妻子的爱,升华为对祖国和人民的挚爱。他的深情和体贴,让人感到温暖,也让人看到了一个英雄的柔情。跨文体写作,为报告文学的写作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故事更生动、更多彩、更吸引人、更耐人寻味,自然也更能打动人、感染人。

三是实现路径之转换:从提高“四力”入手。进入强军新时代,报告文学要讲好故事,必须深扎基层、走向战位、迎向硝烟。获得“长征文艺奖”的报告文学作品《重返战位》,是作者数次赴东北实地采访、从几十万字的采访笔记中提炼出来的。这篇生动感人的作品,讴歌了用生命守护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的老兵姜开斌等人的英雄壮举。报告文学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只有登高望远,才能把握大势;只有做时代的瞭望者,才能真正更好地成为时代的记录者。如何从平凡中发现非凡,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亮点,考验着报告文学写作者的眼力。《坚强的父亲养育坚强的兵》一文中,正是作者敏锐地发现一张珍藏于手机里的照片、一次转发到朋友圈里的留言,才让杜俊、杜富国父子的家国情怀变得愈加清晰,仿佛伸手可触。提高笔力,对于报告文学创作来说尤其重要。笔力来自于汗水的积累,也来自于长期对写作的坚持。脑力决定作品的思想性,也决定作品的指导性。对于报告文学作者来说,面对全媒体时代的受众,就要用最短的文字,写出对一个新闻事件的解读、对一个新闻人物的理解,而这些离不开写作者对于新闻的深刻思考和准确判断。就写作技巧而言,脑力也可以决定作品的艺术性。比如,在长征副刊刊发的一些精短的小报告文学作品中,读者总会发现一条叙事弧线的存在,使所讲的故事更加曲折、生动、有趣。

四是表达方式之借鉴:从文字表达到多媒体叙事。全媒体时代,已不仅仅是“读图时代”,随着5G技术和移动互联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年轻受众其实已经进入了“看短视频”时代。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走纸媒与新媒体融合之路,探索报告文学作品“图文声像一体化”“融媒传播立体化”,将成为未来报告文学创作新的生长点。内容是王道。报纸副刊生产出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如何在全媒体时代挺进主战场、在移动互联条件下实现“华丽转身”,达到“光彩四射”,考验的是新闻媒体改革重塑的成果,考验的是媒体融合的力度。“我们永远在长征”,因为长征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文化副刊编辑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