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姚丹江

副主任 武天敏

编 委

张建林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丁玉宝   祁宇博 

顾宝祚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传统文化纪录片的国际话语策略

作者:■刘 念

摘 要:“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与思想。新华社CNC出品的《四季中国》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通过创造性的话语表达,在修辞手法、话语方式、创作理念等方面实现突破,为同一类型的纪录片提供了良好借鉴。

关键词:传统文化;体验式纪录片;视觉转喻;仪式传播

2019年2月4日起在新华社CNC海外渠道播出的《四季中国》,被业界称为是一部“主动阐释‘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佳作”。从跨文化传播角度来看,《四季中国》与以往的传统文化纪录片相比,在修辞手法、话语方式、创作理念等方面实现突破,为同一类型的纪录片提供了良好借鉴。

一、视觉转喻:“中国+四季”的可视化表达

中文片名为《四季中国》,突出了一个地域概念—中国和一个时间概念—四季。在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当中,这些抽象的概念往往会因为文化语境的不同而被歪曲地呈现,而视觉转喻有助于将抽象的地域或者时间概念进行准确地可视化表达。可以发现,在本片当中,“中国”一词主要是采用指示转喻的方法,而“四季/二十四节气”主要是采用概念转喻的方式完成的。

一是用代表性的地域来实现“中国”概念的地理化。《四季中国》在地域的选择上,尽量扩大范围,分别选择了贵州石阡、四川都江堰、福建长汀、湖南安仁、江苏茅山等地,东南西北各有涉及,尽可能还原“中国”幅员辽阔、风景各异、民族繁荣的整体面貌。另外,《四季中国》当中淡化了“乡土”的概念,强化了“城乡”的概念,即传统和现代、城市和乡村和谐共生的当代“中国”:广西桂林既有“鸬鹚捕鱼”的传统技艺,也有《印象刘三姐》的现代实景表演;吴江盛泽镇既有“养蚕人”,也有誉满全球的“宋锦”;云南大理既有“白族扎染技术博物馆”,也有年轻一代创立的“扎染品牌”。通过上述这种“指示转喻”的方法,“中国”这一概念被划分为24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域,作为中国的局部视觉形象出现在荧屏上,观众通过各种局部形象,借助完形思维,在脑海中勾勒出中国的整体形象—广阔富饶的、底蕴深厚的、开放包容的、多姿多彩的。

二是用美食、习俗、风物来实现“四季/二十四节气”概念的具象化。“四季/二十四节气”是一个抽象的时间概念,尽管在国内观众心中已经实现了共识,但是对外国观众而言,依然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并且缺乏固定的对应形象,而“转喻”的功能之一便是将抽象概念具体化。例如在《芒种》《秋分》两集中,通过对芒种期间河南项城小麦收割的热闹景象以及秋分时节甘肃敦煌采摘棉花的繁忙场景的描绘,说明了“因时而作”的理念以及“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密不可分的关系;又如《小暑》《大雪》两集中,杭州西湖“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秀丽美景、双峰林场“瑞雪兆丰年”的冰雪世界带来了独特的季节美景,突出“因时而美”的理念,体现了“二十四节气”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自然、赞美自然的精神。通过这一系列的“概念转喻”,观众得以形成对“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印象:古代中国人制定的二十四节气,主要是为了指导农业生产,但是延续至今已经影响到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个节气中都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国人延续了几千年的智慧。

二、平等对话:弥合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

在跨文化传播当中,无论是学者还是普通人都习惯用一种“自我”和“他者”这样二元对立的方式来认识异质文化,跨文化传播者往往会选择性的建构“他者”的形象,本质上投射的是自身的价值观和立场。爱德华·W·赛义德在其著作《东方主义》中,沿用福柯的“知识—权力”理论,认为在西方视野里所谓的“东方”是西方人精心建构起来的,是一种出于想象而非真实的形象,东方总是被丑化为野蛮和缺乏理性的妖魔,东方在“东方主义”的权力话语中被“他者化”了,成为被表述、被书写、被想象、被观看的对象。[1]

解决这种有意或者是无意的“他者化”问题,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改变西方支配性的话语关系,掌握主动阐释权,与传统海外纪录片不同的是,《四季中国》没有采用先拍后译或者是“中外合拍”的经典模式,而是由中国团队担任主创来诠释“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另一种是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机制,消解“自我”与“他者”的主客关系,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主体间性。“要解决他者化问题,必须反思认同,超越认同,回到主体间、文化间平等交流的意义上,建立人类交流共同体。”

在《四季中国》的文本当中,主持人江森海和被采访者是东西两种文化的隐喻,我们在片中可以看到江森海用一种朋友之间聊天的方式和采访者交谈、互动,意指两种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例如在《谷雨》一集当中,开头便描述了江森海与当地人共摘香椿芽的场景,“每年谷雨时节来临时,我院子里的香椿树就发芽了,我会邀请朋友小陶过来,我们从树上把香椿摘下来,味道非常香,配上鸡蛋炒一下,就能和朋友美餐一顿了。”又如在《小暑》一集当中,主持人江森海与移居杭州的艺术家朋友韩璐坐在湖边共同探讨关于荷花、国画以及人生的感悟:“你跟荷花的这种感觉或者关系是什么呢?”(江森海语)“今天我觉得它就是我的兄弟,就像你一样”(韩璐语)。学者单波在《跨文化传播视野中的他者化难题》一文中曾指出,“去他者化”致力于消除排他性认同,即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关系,试图建立一种对话机制,从而实现各种文化的共同繁荣。

三、体验纪录:情景体验中的个体感知分享

在当今这个更加重视个人体验的时代,做活体验式传播,有利于拓展讲故事的空间,增强传播内容的感染性和新鲜性,引起受众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增强对传播内容的认同。[2]

纪录片中的“体验”方式大致可以分为3种:其一是由主创人员亲自参与体验;其二是选取一些体验者参与到设定的体验环节中;其三是通过镜头语言模拟主观体验。但无论是哪一种“体验”类型,都可以看作是同一类“叙事策略”,即在纪实的过程当中,设置一些假定性的体验环节(真实环境、真实时间、真实需求),并让体验者随时随地记录和分享个人体验和主观感受,概括起来就是“体验环节+感知分享”。片中有许多假定性的体验环节:《立春》中的“报春官”、《谷雨》中的“制作谷雨茶”、《惊蛰》中的“上山采药”、《清明》中的“领船员”等等。假定性的情景体验能让创作者在探寻真相的过程中,借助个体体验的方式,展现在自然状态下无法呈现的真实,打破传统纪录片无法超越历史客观存在的局限。

体验式纪录片的出现和发展使得纪录片的样式有了新的可能,其所承载的生命历程跨域语言、跨越文化,以人类共同情感为基础,以情感叙事为载体,使得记录者、被记录者和观众通过影像的力量完成情感空间的共谋。[3]情感叙事并不是独立的叙事,而是在纪录片的整体叙事中有意识地、结构性地融入对个人的关注,对其中的人物命运、行动、性格进行层进展现:我们在《春分》中感受到客家人异居他乡但坚持报团取暖的精神;在江苏茅山感受到茅山人对于清明节的重视,以及对战死沙场、保家卫国的英雄的缅怀之情。这些看起来温情脉脉的片段,令影片具有较高的公众心理共识度,“二十四节气”在这里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化名词,而成为篆刻在一个个情感故事中的活的印记。

四、结语:破解“交流的无奈”的一种可能性

在当下的跨文化传播当中,依然存在约翰·彼得斯所说的“交流的无奈”:抽象的文化概念需要进行形象化的转换,以适应当前全球消费文化的“视觉转向”,避免产生“对空言说”的尴尬局面;在被发达国家支配的国际话语关系中,“东方主义”仍然盛行,如何争夺话语权,消解“他者化”问题已然迫在眉睫;在虚构和非虚构界限日益模糊的当下,以“纪实”为生命的纪录片需要主动与国际接轨,将“体验”元素纳入审美实践当中,增强讲故事的感染力和情感空间;大众媒介给传统文化带来生存危机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机遇,如何创造新的“民俗”,增强参与体验感和文化认同感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四季中国》利用视觉转喻解决了文化概念抽象性问题、平等对话解决了“他者化”问题、体验纪录解决了故事的感染力问题,但这仅仅只是当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一个切面、一种样貌,未来还会有无数种可能。

注 释:

[1](美)爱德华·W·赛义德 .东方主义[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0.

[2] 罗薇.“体验”形态在纪录片中的美学探析[J].当代电影,2018(2):149.

[3] 郭劲峰.感动观众:个人生命体验的公众分享—纪录片的情感叙事策略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10):61.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