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走向战场 ——一名军事记者眼中的“西部·联合-2021”演习
2021年8月9日至13日,“西部·联合-2021”演习在陆军青铜峡合同战术训练基地举行。这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期后中俄两军在中国举行的首次战略战役演习,动用兵力过万、出动装备数百,国际关注度高。我有幸参与了这次演习的采访报道,也是我2019年10月从一名地方青年成为文职军事记者后首次参加的重大采访报道。
“从这里走向战场”—这句在青铜峡训练基地里被官兵叫得格外响的口号,从踏入基地后就萦绕在我耳边,激励着我尽快适应“战场”需求,努力完成采访报道任务。
一
印象中,联演大都是“烎”字优先、深度融合、火力打击、重度摧毁、联合制胜……仿佛这才应该是联演的“主旋律”。可当我真正走进这场演习,发现中军帐不再是一顶顶野战帐篷,而是由功能多元、分布合理的多个方舱组成;信息和数据传输,再也不见穿梭忙碌的身影,几乎都是轻点鼠标轻触键盘瞬间完成……一切关于未来战斗的筹划,几乎都在悄无声息中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越是安静,越是在积蓄力量。这句话,是我对这场联演第一幕大戏的直观印象。来青铜峡之前,我做了大量功课,深知作为中俄传统合作项目,类似的反恐演习已经有16年的历史。这一次,是循规蹈矩稳妥推进,还是匠心独运不拘一格,这是一道没有正确答案的选择题,而最终的答案,我是在演习的推进展开中找到的。
这一次,中俄双方一改往年在同一作战目标下独立编组筹划展开的部署,首次尝试混合编组、合帐筹划、联合行动。演习中,首次在联合指挥部设立了俄军指控分中心,实现了“大脑”层级的联合。而在演习中启用的专用版指挥信息系统,更是实现了“神经”层级的融合,可以让参演双方完美地达到情报互通,指挥互联,行动互融。
认知带来改变。当我看到有着16年历史的中俄反恐联演在不断更新迭代,作为一名军事电视新闻的“初生牛犊”,不是更应该把这些变化直接地展示出来吗?带着这样的冲动,我和同事选用记者探营的方式,制作出了《中俄双方联合筹划 彰显高水平合作》这篇报道,从第一视角出发,通过对不同战位上的参演人员随机采访,让受众更加直观明了地感受两军联合作战从“形联”走到“神联”的跨越式改变。
这一次,头脑风暴不仅点燃了参演官兵骨子里的战斗基因,更点燃了我做好报道工作的信心。
二
两天一夜的头脑风暴,为随后展开的联合实兵行动指明了方向。兵力上,双方累计超万人,陆空新型装备悉数登场;战法上,饱和火力打击、纵深空降扼要、无人机蜂群破袭等竞相亮相,作战模式由空地一体打击向全维全域突破;火力上,在45分钟内,投射弹药265吨、火力密度平均每分钟228发……数据是最具说服力和发言权的,如此密集的火力,如此强大的联合打击能力,表达的是中俄两国两军对联合打击恐怖主义的共识,展示的是捍卫世界和平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能力,阐释的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目标不懈努力的豪迈信心。
这是一场在我军国际军事合作史上、中俄两国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演习。而震撼,必将成为这场演习的关键词之一,如何将这份震撼准确地传达给屏幕前的观众呢?我不由得想到了著名军事记者罗伯特·卡帕的那句话:“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
近一点,离现场再近一点,震撼就会更强一分。实兵行动当天,我早早来到炮兵群阵地上等候,那排列整齐蓄势待发的有着“战争之神”美称的火炮,突然让我觉得有些陌生,它曾经多次出现在我的编辑屏幕上,每一次,都会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而现在,它冰冷列阵,等待着攻击命令的下达,它会带来怎样的震撼呢?时间仿佛变慢了,我做好了一切准备,计划在火炮怒吼的同时,开始我的报道,可当那透过屏幕熟悉的轰鸣声在我耳畔响起时,刹那间,大地震动,黄沙弥漫,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报道也戛然而止……这不是害怕和退怯,而是实实在在的本能反应,我用最短的时间调整自己,继续工作,让我的声音伴随着数十门新型车载加榴炮的轰鸣声,一起通过《记者零距离感受“战神”威力》这篇报道传递给受众。我相信,这一刻,受众会和我感同身受,不仅仅是感官震撼,更会有内心的共鸣。
联演中,类似的场景屡见不鲜,惊心动魄的故事耐人寻味。曾多次到俄罗斯参加国际军事比赛的装甲技师汪利江,这一次不仅是参演官兵,还被选为俄方的装备教员,角色转变让他既自豪又感到充满挑战。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略显腼腆的汪教员还有些许紧张,他告诉我:“昔日我们在俄罗斯同台竞技,每一次都是实打实地较量,增长的是打赢的本领;如今在自己的祖国同俄军并肩战斗,希望彼此能擦出更多的火花,更好地融合,分享更多的经验。”就这样,通过他的讲述,展示新型装甲突击车迅疾进攻的《激战青铜峡 装甲突击群火力全开》报道,不仅让受众感受到了紧张激烈的现场,更了解了联演背后的故事。
每一次和参演官兵们的交流,都是心与心的沟通,不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更为我的采访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素材。
三
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思深。当硝烟弥漫到眼前,我既要认清参演的装备,更要思考那怒吼轰鸣背后的深远意义;我既要听懂官兵的口令,更要感知那通过眼神交汇就能实现的默契配合;我既要掌握演习的进程,更要探明这场演习面对的真实挑战和它的深远影响;我既要带着受众的关注,研究演习的每个“过场”,更要带着记者的思考,扎扎实实地拔掉认知上的每个“要点”,这是一名军事记者的职责所系。
为了能让新闻更有纵深感,从进入演习场的第一天,我就想尽办法,与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俄罗斯军事问题专家李抒音取得联系,通过深入的交流拉近距离,从她那里汲取更多与联演相关的营养,以充实自己的采访报道。
要从专家那里获取更深层次独具特色的解读,记者必须具有深厚的知识储备,这是我和李抒音交流后,得出的结论。在接受我采访之前,李抒音已经多次在媒体发声,对联演特点作出详细解读。为避免出现内容的同质化,我在问题设置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方面狠下功夫,提高站位,从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体系运行五年多来的成功经验、疫情之下中国主场战略战役演习、俄军实战经验等方面梳理问题,李抒音也从未来中俄两国两军关系走向、外媒对联演的关注点等多个层面作出解答,形成了《专家解读·军事联演对中俄两军有何影响》这篇报道,让受众既解了渴又充了电。
如今,演习已经落幕,可那硝烟却始终在我心中弥漫。作为一名军事电视新闻界的新兵,我的战斗才刚刚打响,还需要更多的“头脑风暴”来充实自己,也需要更多的“炮火硝烟”来武装自己,更需要不断的“复盘检讨”来完善自己,真正从这里走向未来战场。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