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军事记者采写技巧的磨练
摘 要:采写技巧是军事记者不可或缺的业务素养。是否具备娴熟的采写技巧,直接关系到新闻作品的质量。军事记者应在日常工作中,结合采写实践,从对话的方式、素材的挖掘、新闻角度的选择和新闻主题的确立等方面,加强采写技巧的磨练。
关键词:军事记者;业务素养;采写技巧
采写技巧是军事记者不可或缺的业务素养。是否具备娴熟的采写技巧,直接关系到新闻作品的质量。练就娴熟的采写技巧非一日之功,需要记者在采写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归纳总结。
一、适当调整采写视角
《追随铁流行进》是14年前笔者第一次下部队采写的稿件,定稿经过了3次大幅度修改。
《追随铁流行进》的原标题为《铁拳劲旅的那些人和那些事》。从原标题不难看出,稿件写成了关于人和事的记叙文,把“鸡零狗碎”都搬上了“饭桌”—“车子在夜幕中行进,城市静谧,灯火低调。不同于北京的‘没日没夜’,白昼和夜晚在这座小城被清晰地划分开,和小城居民形成统一的作息习惯。”
经过修改,这篇记录“铁拳劲旅”冬季野营拉练的稿子终于“理性”起来,却又少了深入部队采访后应有的感情色彩—“这种上世纪60年代兴起于沈阳军区的传统训练方法,以走、打、吃、住、藏为主要训练内容,重点锻炼、检验部队在严寒条件下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和作战能力。”
最终,定稿改为夹叙夹议,力争客观而有温度—“前不久,笔者看过电影《集结号》,曾深为军号这种传统通信手段造成的遗憾而感叹。看到‘铁拳劲旅’实现‘动中通’的新装备,有一种说不出的振奋和自豪感。”
稿件的采写视角其实可以多种多样,但军事记者的采写视角却不可任意随性。笔者曾对《铁拳劲旅的那些人和那些事》感到非常满意,觉得稿子写得妙趣横生,对比定稿,自以为的“妙趣横生”竟显出“外行看热闹”的蹩脚。当然,对任何一名记者来说,将一篇稿件推倒重来都是个痛苦的过程,打磨的过程也许需要“高人”的提点,更需要日积月累的历练和沉淀后的自我审视和自我颠覆。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我们往往容易沉溺于绞尽脑汁幻化出的那片“叶子”带来的兴奋中,止步于此,满足于此。而想要得见“泰山”,只能转换并拔高自己的视角,站在怎样的角度去观察、体会将要采写的人和事,往往决定了稿件的分量和高度。文字再优美,措辞再动人,如果视角定位得稀松平常,稿件都注定失败。
视角即高度。《南方周末》记者寿蓓蓓曾写下这样一段批注:“省长哭了,新鲜;但重点是省长为什么哭。省长是否落泪不应是判断一篇政治人物访谈成功与否的标志,毕竟我们不是做《艺术人生》。比起省长的眼泪,他说到难处时一句‘欲哭无泪’来得更有价值。”—这就是视角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让受访者敞开心扉
记者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使用者,又是信息的加工者、制造者、传播者。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做得越扎实,对采访对象的了解越深入,采访过程中得到的有效信息就越多。
《南方人物周刊》主编徐列曾说:“新闻人都知道做人物报道难,在以还原真相逼近真实为准则的新闻报道中,人物采访是距离这种理想最远的一种报道体。首先,如果你的采访对象拒绝你,你就看不到人物的内心世界,那些回避的话语使得文本离新闻的真实原则越来越远,与好人好事越来越近;再者,面对记者的采访,几乎每个人都有一种戒备心理,一般而言,他只说他愿意说的而回避他不愿说的,这时就最考验记者的功力,你的提问只有机敏又不失善意,才能调动他的表达欲望。”
对军旅题材情景喜剧《炊事班的故事》中一位实力派男演员的采访,犹如一场博弈,他要么用反问代替回答,要么回答得很“噎人”—“你觉得在《炊事班的故事》热播前,你算不算是一个大家看着眼熟,但叫不上名字的演员?”“这个问题重要吗?”
正因这场博弈,笔者悟到了“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的对话技巧。这位男演员卸下心防后,笔者才了解到,他曾有过多次接受采访后被断章取义的经历,这样惨痛的教训让他对记者毫无好感并充满戒备。
采访完成后,笔者用他的口头语“我的意思你明白不”作为文章的标题,并如实呈现了面对基层官兵时,他内心的柔软—“观众只有两个怯生生的年轻战士,不敢看我,因为他们觉得很不好意思,但又时不时拿眼睛瞟我一眼。他想看我,又不敢看我,还不得不看我。这种情形下给他们演出,我心里也有一种怯生感。我们不给他们演,他们执勤就看不到,我们给他们演了呢,他们又觉得很受宠若惊,可能这个词说得不太准确,但他们确实有种很紧张的感觉,那个心情是完全不一样的。每次演出结束,我的心里都很不平静,战士们真应该坐在剧场里真正欢快地去享受我们的表演。”
所谓“遇强则强,遇弱则弱”,即遇到态度较为强硬的采访对象,记者要有能力赢得平等对话的空间;而遇到较为紧张的采访对象,记者则要格外注意降低身段,放缓语速,以探讨、询问的口吻展开访问,创造轻松、宽裕的对话环境,让采访对象卸下负担,敞开心扉。
新闻采访学把采访对象分为“合作型”和“非合作型”两种类型。在军队大环境中,我们面对的大多数采访对象都属于“合作型”,只是因采访对象的身份、地位、立场不同,合作程度有所差异。面对这种差异,我们不仅要能够理解,还要有能力化解—这也是对记者采访能力的考验。
三、文风要有“军味”
作为一名女性,笔者曾经的写作风格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情感较为细腻,文艺腔浓重,但语句缺少力量。在专题策划“我们都有英雄基因”开栏语的写作过程中,笔者的“特色文风”所表现出的不合时宜就很明显。
开栏语的初稿题目为《也无风雨也无晴》,取自苏轼的《定风波》,侧重从豁达心态的角度向青年官兵传递力量—“军中诸事讲究‘举轻若重’,人生诸事谨记‘举重若轻’。如果能够将这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你我便已经成为自己的英雄。时代英模属于这个时代,但别忘了,和你我一样,他们是这个时代中的凡人,和你我一样,他们是这支军队中的普通一兵。”
“这么‘小资’的文章,是给部队官兵看的?”—主编如是问笔者。
一名记者坚持自己的文风无可厚非,但在保持文风特色的同时,首先要明确面对的是怎样的读者群。作为一名军事记者,面对的群体是军队,面对的个体是军人,因此,仅有细腻的情感和婉转的表达就显得单薄无力,真正需要的,是军人的思维方式,是冷静、简练、厚重、掷地有声的语言。修改后的开栏语,以队列口号“向前看”为标题,具有军队特色,也寓意军旅人生一直“向前”的眼光和步伐—“稍息!立正!向前看!任何人,军营生活的第一步都是这样开始。在此阶段,班长成为‘最高首长’。新兵学老兵,老兵带新兵—在人民军队,这是榜样作用的缩影。”
军事记者文风的“军味”,并非高喊口号,也不是板着脸的报告,而是像真正的军人一样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落笔掷地有声,才能将战斗力在稿件中适度呈现。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出版社)
责任编辑:吕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