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报道中应用vlog创新传播探究
摘 要: Vlog(视频博客)作为一种记录生活的视频文本,被逐渐运用到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当中。本文围绕转变话语体系和传播方式,探讨时政报道中如何有效应用vlog,进一步提高时政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关键词:时政新闻;vlog;创新传播
时政新闻是对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因其严肃、庄重,给人们留下的“权威”印象影响了几代人,成为特定时代的特殊记忆。全媒体时代,随着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有些传统时政报道的“权威”面临严峻挑战,失去了昔日“洛阳纸贵”的影响力。创新时政报道成为一道时代课题。应用vlog创新时政报道传播,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从2019年全国两会《中国日报》推出的“小姐姐跑两会”系列vlog,到2019出访希腊的“康辉@大国外交最前线”,应用vlog已逐渐成为时政报道新趋势。
一、Vlog传播的基本特征
Vlog即视频博客,集视频、文字、图像于一身,与一般短视频相比,更具纪实性和凸显vlogger(视频内容创作者)的个人魅力。
(一)后台前置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指出,传播情景分为表演区域的“前台”和准备区域的“后台”,传统新闻报道多将议题与内容呈现在前台,忽视了后台的作用。电子媒介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情景定义,前后台的边界在逐渐消失。vlog利用“后台前置”的叙事手法,通过记录者“第一人称”视角,把准备过程、幕后故事展露于前台,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和“窥私欲”。如前述的“康辉@大国外交最前线”,vlog展现了康辉的行李箱和出访前的准备场景,网友纷纷留言“原来央视的地板和天花板这么破,以前一直以为金碧辉煌”“提高了我看新闻的欲望”等。同时,后台特有的原生态质感也消解了政治传播的严肃性。摄像不经意的抢镜、康辉的口误,“毛边化”的内容有助于拉近时政报道和普通观众间的距离,将严肃的政治内容赋予“人性”的感染力。
(二)人格化表达
在传统电视新闻中,记者出镜多以总结、叙述性话语为主,强目的性地展现新闻主体和新闻内容,且多为他人(摄像)拍摄。而vlog则多以描述性和感受类话语为主,将自己当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与他人分享。时政vlog主题与时政相关,但核心说的却是人的故事,传统新闻机构转变话语方式的第一步,就是让主持人和记者回归“人”的属性,主动放低姿态,变单向的教化式输出为感情与注意力的粉丝逻辑。Vlogger的个人魅力是vlog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人格化表达,是vlog传播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在场感
Vlog传播基于“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及自拍的拍摄方式,给观众营造出了强烈的在场感,现场体验增强了受众与传播者双方的情感共鸣。如2019年《中国日报》记者小彭的“上会初体验”vlog,观众跟随小彭沉浸在她当下的紧张情境中:新手记者第一次参加两会,不知道该准备什么。一些小失误,如晃动的镜头,突然的口误,不完美的“毛边化”内容等反而更能凸显了现场的真实性。除了情感共鸣,在场感亦有助于平衡受传双方信息的对称程度,使生产者编码和接受者解码之间的意义结构更为对等,让宏大的时政主题更好被受众理解,扩大时政报道的到达面和触及度,从而更好解读国家政策,增强传播效力。
二、时政vlog前景广阔,要注意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时政vlog前景广阔,要注意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第一、时政vlog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噱头很足,但缺少精品,传统媒体“搭车”滥用vlog的普遍现象反映出转型和创新的渴望。若vlog失去纪录性和个人风格,纯粹沦为一种表演工具,和其他精心制作的短视频又有什么两样。
第二、vlog和时政新闻各元素之间的不平衡也造成了媒体报道的“虚焦”,泛娱乐化趋势普遍从而模糊了真正的社会热点和内容的新闻属性,过多个人风格和幕后探秘的内容冲淡了时政新闻原本的严肃性和专业度。媒体应明确时政vlog的目的是解构权威信息进行重塑,而不是消解权威,找到二者的一个平衡点至关重要。
第三、时政vlog要时刻平衡表层阅读和深刻思考的关系。尽管凭借vlog的形式,能够实现人们的“陌生化”需求与“贴近性“需求的完美融合,但浅表性接受的内容是否对于时政传播有长期促进作用需要进一步探索。缺乏厚重感是vlog这一传播方式与生俱来的局限性。笔者认为,时政vlog作为一种辅助报道方式,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电视新闻或文字报道。更重要的是,主流媒体应培育真正的融合思维,综合考虑融合媒介的文化基因,不可一味被形式创新捆绑,前提是对于媒介生态的熟知和充分把握。
三、时政vlog发展策略与路径
全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塑造和有效传播不再依靠单一维度单向进行,政治传播的“强制性”需要柔化处理。舶来品vlog和中国的时政新闻结合,产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观众由此知道原来严肃的时政报道可以这样有趣,同时也带来了传统媒体人对于转变话语体系和画面形态的再思考。一方面,全媒体环境下,有趣即正义,轻松幽默的话语体系和易于阅读的体量打破了长此以往时政新闻的刻板印象,以一种自下而上,更具视觉说服力的方式进行政治传播。另一方面,人们逐渐厌倦了片面娱乐化、快餐式的消费方式,开始回归理智,关注高含金量、正能量的报道内容。
具有“中国特色”的时政vlog为时政传播提供了新机遇,但成熟的报道策略和运营战略还没有形成,如何在充分发扬vlog各种优势的基础上,提升内容深度加深传播效果,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报道形式,应成为未来主流媒体时政报道的重要议题。 将vlog的形式应用于时政类主题报道吸引了更多年轻受众关注时政新闻,但目前的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主流媒体应不断努力提升融合能力。
(一)坚持内容创新,培育产品思维
目前,时政vlog多应用于某一重大时政活动报道,尽管数量多,但总体缺乏系统性和整合度,传播效力也因此大打折扣。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时政部在纪念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发布的多款vlog为例,内容从“接机现场”到“和主席同上一节课”,再到“澳门购物开箱”,内容丰富但却庞杂,且没有固定的记录者,这样“遍地开花”的内容传播极易造成用户注意力的分散和获取信息的偏失。反观《中国日报》“两会小姐姐初体验”系列时政vlog,每一集虽有不同的主题但主线索都为“新手记者初次上会,会遇见什么事情”,中国日报新媒体平台还在发布每条vlog时附上相关vlog的链接,让用户对产品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单兵作战的生产方式并不利于增强时政传播效力,唯有矩阵化、规模化传播才可以放大影响力。
而“场景”将是未来移动时代竞争的核心,时政vlog应通过丰富记录者视角、现场采访、虚拟现实技术等进一步塑造场景的沉浸感。时政传播的日常化也有赖于人们生活场景设置的日常化,通过线上的强化使线上线下无缝连接,形成时政传播的密集覆盖。
(二)坚持内容“专业性”,创造轻松活泼氛围
Vlog很好地将“严肃性”和“贴近性”相结合,降低了用户获取重大时政新闻的机会成本。然而问题在于,观众对于场景和细节的关注却大于信息本身。作为“硬新闻”的一种,时政新闻应始终将信息供给摆在第一位。因此,vlog时政报道,必须坚持内容为王,注重知识传播,传递和解读重大政策,让受众知道想知道的,满足受众的正常需求。也就是说,时政vlog在形式上可以轻便,创造轻松活泼氛围,但内容上要有“专业性”的坚持。比如,可以通过vlogger的解读或采访来“划重点”,或是与其它产品形成组合拳来弥补专业信息传递上的缺失,切忌“泛娱乐化”。
(三)提高叙事能力,适应媒介环境
时政vlog应培育独特的叙事方式,一方面要继承传统新闻报道的专业性,通过一个视频讲好一个故事。这不仅需要前期周密的策划,还需要记录者具备一定叙事能力:解读现场和结构信息的能力。vlog短小精悍的体量要求记录者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从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到解读信息的全流程判断,在短时间之内切入正题,预判最有吸引力的内容,并且通过聚焦一些典型细节为报道增添趣味性。一方面也要贴合vlog本身所具有的生活化的特点改进叙事语言,使视频文本更具人格化,更有趣味性,让严肃的时政报道更具人性视角和人文关怀。
(四)增强用户黏性,树立品牌形象
以vlog为代表的短视频消费浪潮体现了大众视觉的消费转向,核心精神更偏向于解构而非建构,更着意于重塑而非观赏。时政vlog在叙事方式上借鉴vlog“微表达”范式,解构时政新闻宏大主题,在内容上坚持高品质、正能量的塑造。二者相互交融,解构而后重塑,以用户接受度更高,更加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小处见真章,使时政报道在“润物细无声“中更加落地、深入人心。因此,在“内容营销”中,vlog具有强大的商业价值。相较于一般短视频,更具人格化的vlog有利于打造个人IP,树立品牌形象,实现流量变现。时政vlog不仅有利于拉近媒体和受众之间的距离,还有助于提升对党和国家的政治信任度,从而塑造媒体品牌形象,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