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武天敏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祁宇博 

聂建忠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聚焦历史瞬间 鼓舞军心士气

作者:■ 杨贻军

摘 要:透过70年前孟昭瑞等老一辈军事新闻摄影家的作品,我们得以重回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现场,重温志愿军将士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本文旨在分析孟昭瑞镜头下的志愿军将士精气神,以感悟抗美援朝战争军事新闻摄影发挥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抗美援朝;历史瞬间;军心士气

一图胜千言。历史照片具有特殊的价值,历史越悠久,其价值越珍贵。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一群年轻的军事摄影记者,与浴血奋战的勇士冲锋在炮火一线,记录了稍纵即逝的历史瞬间。孟昭瑞就是其中的一员。正是他们,我们得以重回抗美援朝的历史现场,重温志愿军将士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感受一往无前、压倒一切敌人的血性精神。这就是让美军至今胆颤的“钢少气多”的东方精神。本文浅析孟昭瑞镜头下的志愿军将士精气神,感悟抗美援朝战争军事新闻摄影发挥的特殊作用,以期为做好战时军事新闻摄影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一、战地记者既是战争的亲历者,又是忠实的记录者

1950年10月,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此时,美国武装侵略朝鲜,大会闭幕时,英雄们举行了庄严的和平签名仪式,顿时会场变成了群情激昂的誓师大会。一直在会场拍照的《解放军画报》记者孟昭瑞被这种气氛深深感染。刚满20岁的他主动请缨,要求去前线拍照。同年10月底,他乘火车抵达中朝边境小城安东(丹东)。

在丹东苦苦等待了几天后,他好不容易搭上赶往前线的弹药车,在满是碎石的路上颠了将近3天,11月初的一天凌晨4时,孟昭瑞终于到达志愿军总部所在地大榆洞。刚安顿下来,孟昭瑞就到处打听怎么到前线去。傍晚,他又上了弹药车。刚下过雪的崎岖山路,又陡又滑,孟昭瑞穿着棉衣,却挡不住凛冽刺骨的寒风,冻得直打哆嗦。据孟昭瑞自己介绍,1951年5月,受命参加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采访,一路上遇到了撞车、敌机轰炸,跟随部队在大雨滂沱的泥泞路上强行军2天,还差点被俘。从1950年10月到1953年7月,孟昭瑞先后11次赴朝,在朝期间,他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亲历了志愿军将士的英勇无畏,见识了美帝侵略者的凶狠残暴,目睹了太多战友同行的牺牲奉献。不论环境如何险恶,不论困难多么巨大,他始终紧握手中相机按下快门,用照片诠释谁是最可爱的人。从战争第一阶段中美两军第一次交锋碰撞的云山战斗,到惨烈的上甘岭战役,再到《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他都坚守现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每次从战场、前线下来,他带回的是一卷卷珍贵的底片。当时的保密制度极其严格,不允许记者拍摄惨烈的战争场面。但那些血与火的记忆,却永远地刻在了孟昭瑞的脑海里。他用镜头记录战争,定格下了一个个难忘的历史瞬间;他用镜头告诉后人,战地记者既是战争的亲历者,又是忠实的记录者。

二、影像背后体现的是志愿军将士敢打必胜的血性军魂

1950年11月,孟昭瑞赶到前线,第一次战役已经结束。路上正好遇见39军部队押送俘虏向后方行进。孟昭瑞敏锐地拍摄了《在云山战斗中被俘的美骑一师之一部》这张珍贵照片。照片上的美军战俘,戴着皮帽,穿着大衣、皮靴。与穿着棉袄棉裤,拿着卡宾枪,看守他们的两位志愿军战士形成强烈对比。孟昭瑞可能自己都没有想到,这张看似平常的照片会在全国、全军有那么大的影响。这些俘虏是美军王牌—骑兵第1师的官兵,自此,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全国人民和志愿军将士受到极大的精神激励和鼓舞,也为我外交、宣传赢得了主动。这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的口耳相传,美军被俘照看似平静的背后,是中美两军王牌在朝鲜的第一次交锋—云山之战。

志愿军第39军原系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是人民解放军赫赫有名的王牌军,可谓勇猛无敌的“东北虎”。此次云山之战,他们面对的是美军的王牌部队—骑兵第1师,号称“先驱师”和“常胜师”。历史的巧合使中国的“东北虎”与美军的“马头军”在云山来了个惊天大碰撞。面对骑1师飞机、坦克和火炮的绝对优势,我军武器装备相差几个代际,但志愿军官兵英勇顽强,毫不畏惧,充分利用擅长的近战、夜战展开短兵相接的肉搏战、白刃战,美军坦克、大炮、机枪成了摆设,骑1师第8团美国大兵从未见过这么勇敢冲锋陷阵不惧生死的军人,纷纷胆战心惊、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仅仅过了两个多月,1951 年1月初,志愿军取得了第三次战役胜利,将战线推到汉江以南,孟昭瑞再次拍摄到俘虏英军29旅军官的镜头,原来英军也是可以战胜的!

照片现场感强,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志愿军士兵都能秒懂。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军骑兵第1师战俘蜷缩着挤在一起,占了画面的大部分,2名志愿军战士站在高处持枪看守着。一张直观形象的照片胜过口干舌燥的说教,功效胜过半个指导员。1953年11月,孟昭瑞又拍了一张战后的云山,路旁是志愿军摧毁的美国M-46巴顿坦克,坦克上美军的标志依旧清晰可见,而朝鲜老百姓把它作为栓牛桩。美帝纸老虎的嘴脸一戳就破,在照片里得到了形象的体现。

三、勠力同心构筑无坚不摧的钢铁长城

1952年10月,孟昭瑞与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影师谢杞宗等4人乘坐卡车,赶赴上甘岭前线采访,经过两个夜间的山路颠簸,在抵近15军前线指挥部时,车辆翻下山去,幸亏一棵大树挡住,才死里逃生。

从1951年6月到1953年7月,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二阶段,是“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阵地战时期。上甘岭防御战就是一次有代表性的阵地防御战役,是人类战争中少有的惨烈战斗。在方圆仅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敌我双方投入兵力10万多人,鏖战43天,反复争夺阵地59次,我军共打退敌人冲锋900多次。敌方对我倾泻炮弹190多万发,投掷炸弹、燃烧弹5000多枚。

孟昭瑞又一次紧紧抓住战机,冒着炮火,置生死于度外,深入上甘岭一线采访,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了上甘岭战役的全貌。照片中有战役总指挥 15 军军长秦基伟在前线同战士们在一起,有五圣山战斗指挥所12 军副军长李德生在坑道里指挥作战,有扛着炮弹箱沿着崎岖小路向前沿运送的战士运输队,有高射炮兵部队正在阵地上向敌机开炮,有喀秋莎火炮夜间射击……在前线,他拍摄了大量珍贵照片。

上甘岭战役之所以能够取得最后胜利,离不开持续不断、坚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一张《运输队向597.9 ,537.7阵地送弹药》的照片,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上甘岭战斗的残酷和艰难。照片略显模糊,不是因为孟昭瑞摄影技术不好,而是由于接近傍晚,光线变暗,相机快门速度低,手持拍摄难免抖动,变得不够清晰。照片上,运输队官兵穿行在崎岖山路,背着沉重的弹药箱,低头负重前行。当时前线战况激烈,由于敌机的严密封锁,后勤保障异常艰难,只能在夜晚靠人背肩扛,战士身上的棉衣,难以抵挡零下30 多摄氏度的严寒。志愿军的粮食供应一度只能达到需求量的四分之一,弹药只能重点补给。电影《上甘岭》中一个苹果的故事,就是当时后勤保障极端艰难的真实写照。

面对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志愿军将士以钢铁般的意志经受住了考验,创造出了世界现代战争史上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奇迹。这是新中国扬名世界的“立国之战”,是中华民族屹立东方的“立身之战”,也是中国军队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立威之战”。

1953年7月27日上午9时,孟昭瑞拍摄照片《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见证了朝鲜战争这一历史性时刻。孟昭瑞在签字现场看到了非常有趣的历史性一幕:“脸上毫无表情”的联合国军代表哈里逊,在停战书上签字后扬长而去。“双方没有交谈一句,甚至没有对视一眼。”这一幕,被在场的孟昭瑞用相机永远地记录了下来。

著名摄影家沙飞曾提出了“摄影武器论”观点,认为相比文字,摄影是揭露现实的最有力武器。孟昭瑞等老一辈军事摄影家就是以手中的相机为武器,像冲锋陷阵的志愿军勇士一样,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记录精彩历史画卷,彰显了革命军人的血性与担当、威武之师“钢少气多”的精神光芒,践行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们的丰功伟绩注定要彪炳中国新闻史册,也将激励新时代军事摄影人传承红色基因,担当使命重任。

(作者系军委后勤保障部政工保障室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