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武天敏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祁宇博 

聂建忠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打造高效多维的融媒体传播矩阵

作者:■王 文 于 靓 本刊记者 张 锋

摘 要:军事媒体的深度融合,既是提升媒体竞争力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强军兴军的大势所趋。融媒体时代的军事媒体融合,不是信息传播内容、形式、手段的简单重组整合,而应该紧贴部队建设发展和职能使命任务实际,树立跨界思维,实现从“皮”到“核”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武警部队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高效多维;融媒体;宣传矩阵

一、适应武警部队任务多样化需要,打造多功能融合传播矩阵开放体系

记 者:请您介绍一下武警部队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的基本情况。

刘凤桥:武警部队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18年9月30日正式成立,下设人民武警报社、文化服务站、网络舆情室、出版社等单位。中心主要承担武警部队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典型、重要工作的宣传报道,军事新闻生产和出版,军事文艺创作和文化服务,以及强军网和互联网新媒体运行维护与管理任务,是武警部队历史上第一支宣传文化“全要素编队”。

记 者:武警部队历来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和新闻单位建设,请您介绍一下中心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的情况。

刘凤桥:中心拥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强军网、“人民武警”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抖音号、快手号以及“中国武警”微博等10余个媒体平台。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关于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高效推动武警部队报、网、刊、视、播等媒介资源有效整合,努力打造全军系统一流、武警特色鲜明,可扩容、可升级的融媒体“策、采、编、发、控”一体化平台。

前期,我们顺应媒体融合发展大势,满足武警部队建设发展和使命任务需求,积极创办“人民武警”新媒体矩阵。突出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政治引领性强。注重突出政治站位、官方特点,对标对表,权威发声。二是功能作用发挥好。基于青年官兵需求探索最新技术运用,在短视频制作、音频节目创新、情感话题探讨等方面形成优势。三是社会影响力大。“人民武警”微信公众号被评为全国“百名正能量新媒体榜样”,订阅量和影响力始终位居全军官方公众号前列;“人民武警”今日头条号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最具影响力十大政务头条号”。

我们虽然在技术创新上积极探索、大胆引进,但与媒体深度融合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思维理念、传播手段、工作机制上还有较大的努力空间。表现在“三个相对滞后”:思维理念相对滞后,报网融合不够,特别是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能;方法手段相对滞后,报刊、广播、电视“老三样”还是宣传的主要途径,一些传播手段滞后于时代、落后于地方;体制机制相对滞后,条块分割比较明显,业务管理、行政管理相剥离的现象比较突出。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有效融入联合作战体系、高效融合军地信息资源、强化政治引领宣传效能”的建设目标,把握基础硬件、软件支撑、服务应用内在融合需求,参照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新华社“超级编辑部”等建设经验,发挥军地共建共享优势,吸纳采用国内先进技术解决瓶颈问题,采取全新思路,打造集“报、网、台、微、号”等媒体样式为一体,“策、采、编、发、控”等多种功能融合的宣传矩阵开放体系,进一步推动武警部队媒体融合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抓住融媒体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要素,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记 者:媒体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媒体深度融合更是牵扯到多个领域,您认为融媒体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刘凤桥:对军队宣传舆论工作单位来说,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必然要求。要树立政治理念,从强军兴军的战略高度来理解。习近平主席着眼时代大势,决定把媒体融合发展上升为中央决策和国家战略,为新时代推进军队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遵循,奏响了为强军兴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冲锋号。要树立打仗理念,从备战打仗的使命高度来把握。有效履行武警部队使命任务需要良好舆论氛围,强化备战打仗导向也需要强有力的宣传保证,而媒体深度融合是巩固壮大军队宣传思想阵地的必然选择,必须聚焦中心、聚焦使命,奋力发出备战打仗的最强音。要树立创新理念,从改革强军的时代高度来认识。这次军队媒体改革,是我军新闻史上最大、最深刻的一次改革。作为媒体改革的重要内容,深度融合既是贯彻落实习主席改革强军战略要求的实际行动,也是做大做强军队媒体的实际举措。

当前,武警部队媒体融合以相“加”累积增量,逐步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发展阶段跨越,但对照深度融合发展要求,还存在思维理念固化、队伍素质弱化、产品内容硬化、运行机制僵化、战斗功能虚化等问题。要打造高效多维、深度融合的融媒体宣传矩阵,关键要紧紧抓住重大机遇期、重要“窗口期”,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尽快从相“加”迈向相“融”,有效解决武警部队媒体融合“五化”问题,充分展现制度优势,真正把武警部队媒体方阵打造成意识形态领域建设“新阵地”、履行使命任务“新拳头”、思想工作交流“新平台”、官兵精神文化“新家园”、部队形象展示“新窗口”,为有效履行新时代武警部队职责使命和全面推进强军兴军伟大事业提供强大舆论支撑。

记 者:融媒体是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事物,面对新生事物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认识,您认为融媒体发展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刘凤桥:我认为主要有3个要素:平台(硬件架构)、制度(软件运行)和人才(主体力量)。

首先,应该打造可扩容、可升级的融媒体“策、采、编、发、控”平台。可充分借鉴近几年中央媒体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围绕实现纵向一体、横向协同、上下贯通的建设目标,遵循总体规划、适度超前、分步实施、急用先行的策略,打造兼具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强军新媒体形象展示、大平台协同办公的作业平台。区分为指挥调度区、值班运维区、产品制作区和媒体融合会议区,实现指挥调度、素材采集、产品制作、自动审校、稿件分发、效果评估、指导再生产等功能。

其次,应该建立攻防高效、多维一体的融媒体管理运作机制。以武警部队为例,可着眼“三场维稳行动”、重大安保和演训活动等重大任务制订宣传报道“战斗案”;着眼处置突发性事件等涉军舆情应对“防御案”;着眼武警部队使命任务由陆地向海上、境内向境外、维稳向维权、平面向立体、固定向机动延伸拓展实际服务保障“实施案”。同时,适应融媒体时代需求,对内加强优化整合、对外加强资源聚合,探索建立分区域联动、多要素集成、全媒体融合的区域联运机制,把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和文艺创演结合起来,实现多维立体发展。通过打造大数据资源共享平台,达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融合发声、立体呈现的多维立体宣传效果。

再次,应该建设拥有一支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骨干队伍。军队媒体要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必须拥有一支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骨干队伍。目前,武警部队媒体队伍呈现“骨干力量偏老、中坚力量偏少、新生力量偏弱”的格局,会使“十八般兵器”的全媒人才少之又少。必须着眼打造一支既可靠、干净、过硬,又精通传统媒体、熟悉新兴媒体,集采、编、发、摄、录、传、审于一体的“全要素编队”。

三、迎接内容为王和技术支撑双轮驱动时代,占据军事媒体融合发展的制高点

记 者:现代互联网通讯等技术赋能传媒行业,令人耳目一新。您认为融媒体发展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刘凤桥:应该说,融媒体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内容为王和技术支撑双轮驱动的时代。回首媒体融合发展的每一步,其实都伴随着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提升传播力的时期。特别是随着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出现,构建新的传播平台、渠道、链条,以技术为内容生产“赋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类技术的关键点我理解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媒体融合技术。要将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媒体与现代的网络媒体有机高效融合,就必须依靠媒体融合技术打破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间的壁垒。建设类似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融媒体中心,搭建连接报、刊、台和网、端、微的“策、采、编、发、控”系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比如在新闻的策划环节,可以利用全网数据抓取和分析,即时研判舆情、掌握线索、确定选题;在编辑监控环节,建立动态完善的数据库,加大智能审核力度,对文字、图片、视频、表情符号等各种内容进行智能把关;在内容分发环节,积极引入和优化智能推荐,构建具有主流军事媒体特色的内容标签和“用户画像”指标体系;在效果反馈环节,对传播路径和用户行为进行智能分析,客观评估传播效果,提出内容改进建议。

第二类是信息的现代采集制作技术。现代传播的媒体内容,不再是单一的文字、图片、视频,而更多以交互式的动态形式出现,越来越注重感受,越来越强调体验。因此,在传统的信息采集制作基础上,依托5G传输、移动直播、无人机采集、3D全景拍摄、大数据分析、VR、AR、MR等沉浸式交互等新型信息采集制作技术就显到十分必要,它能将军事新闻产品多样化、立体化、人性化呈现,力求“一图胜千言”“一频胜千图”,实现内容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还可以逐步探索机器人写作生产,尝试引入AI主播、虚拟主持等。总之,先进技术为媒体所用,最终目的都是为内容服务。因此,我们应该坚持用核心价值、主流观念为技术导航,以个性化定制、精准化生产、智能化推送,更好地提高舆论引导的时度效;把内容和技术的结合点放在“人”上,以内容生产的高度、深度、温度去感染人、启迪人,以技术支撑的便捷、灵活、精准去吸引人、服务人,使正面宣传的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以便占据军事媒体融合发展的制高点。

四、牢牢占据短视频融媒体产品风口,将军事新媒体持续做大做强

记 者:媒体作品产品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进入融媒体时代,您认为融媒体的主流产品是什么?

刘凤桥:我认为,随着技术进步和人们接受信息习惯的改变,可以说,当下融媒体发展的主流产品应该是视频类产品。这个视频类产品包括短视频、长视频、视频直播和虚拟现实的沉浸式体验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短视频。

有人把 2018年称为“短视频元年”。这一年,伴随着抖音、快手等社交类短视频平台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短视频在网络上掀起一股强劲热潮。据统计,在2018年移动互联网总使用时长增量中,短视频占33.1%,月总使用时长同比上涨1.7倍,短视频已经成为当下互联网传媒行业的流量担当。

“人民武警”新媒体矩阵创办于2016年,最初是由人民武警报社和武警电视宣传艺术中心联合开办的。因此,我们的新媒体从一开始就拥有强大的视频基因。在短视频的制作和传播实践中,我们一直在探索,短视频要多短才合适?参照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依据YouTube上的视频观看数据并得出结论,最受欢迎的视频长度在2.1分钟左右;而BBC的编辑记者也被告知“制作的视频长度一般应该控制在1至1.5分钟左右,除非故事本身和拍摄非常出众。因此,我们新媒体矩阵的短视频制作长度一般都控制在2分钟之内。抖音、快手类作品,无特殊情况,一般都控制在20秒钟之内。

目前4G的网速,已经能完全满足在线视频的观看,用户看视频方便廉价。展望未来,5G商用后,网速更快,单位流量资费也会更加便宜;手机技术含量和拍摄像素的不断提高,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能随时拿起手机进行视频拍摄创作,其画面清晰度与专业摄像机的差距会越来越小,普通拍摄者的水平也会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精品佳作也会越来越多。同时,由于手机拍摄画质提升,短视频内容逐渐向大屏渗透的势头将不可遏制。总之,我们必须看清未来融媒体产品的发展大势,牢牢占据短视频风口,从技术到人才全面提升水平和质量,才能将军事新媒体持续做大做强。

五、从“单方行动”转向“多方联动”,形成全方位军民深度融合的大宣传格局

记 者:军队媒体长期以来在发展上面临诸多挑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您认为当前军队媒体融合发展与传播需要应对的变数有哪些,对策是什么?

刘凤桥:现代网络舆论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信息传播更具有渗透性、灵活性、广阔性、冲击性。我们军事媒体融合发展与传播需要应对的变数有很多,比如,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鱼龙混杂、爆发性强,军队宣传工作必须着眼强化舆论导向,着力解决被动应对、失语失声的问题;网络舆论花样翻新、生动活泼,媒体融合必须着眼加强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理念滞后、方法简单的问题;网络舆论内容丰富、煽动性强,融媒体宣传必须着眼感化激励受众,着力解决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问题,等等。因此,如何通过媒体深度融合,构建网络时代政治工作的话语权,如何借助网络新媒体提高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打赢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是军队宣传工作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我们应该继续深化军事传媒领域改革创新,着力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军事融媒体矩阵,通过网络、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等媒体之间既分工又合作的高效融合,形成“集团化作战”优势;应该积极入驻各类网络媒体平台,利用权威媒体的信誉度和商业媒体的覆盖面,积极传播军队声音,不断扩大军事信息的受众面,拉近广大网民与部队官兵的空间和情感距离;应该巧借民间网络舆论潜能,科学运用社交媒体推送相关信息,提升舆论战的到达概率与传播效果;应该从“单方行动”转向“多方联动”,善于借助全社会力量,把军内与军外、家庭与社会、网上与网下的资源有机衔接起来,通力合作、集团作战,形成全方位、多领域、立体式的大宣传格局。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军事融媒体发展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fjs005)

责任编辑:张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