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常态化航天发射任务中电视报道如何出彩
摘 要: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平台的全方位立体式报道,让航天发射的信息资讯如洪流般涌入观众视野。相关新闻报道同质化、重复化问题逐渐凸显,易造成受众审美疲劳。电视媒体如何求新求变,独树一帜,用出彩的报道展现出视听语言的独特魅力,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笔者结合多次采访报道航天发射的事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航天发射电视新闻;同质化;视听语言;媒体融合创新
近年来中国在成功的轨道发射次数上逐渐领先世界,2020年航天发射任务依然保持高强密度趋势,全年呈现出重大任务重、发射密度高等特点。2019年,中国就成功完成32次航天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突破300次大关,北斗三号所有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发射完毕。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航天新闻也从过去的科技类、专业性资讯发展为大众化、科普性知识。随着近年来发射常态化,每次任务都成为各类媒体争相报道的“香饽饽”。从垂直转运、远距离测试,到任务发射升空,相同的新闻现场,一样的新闻口径,如何拍出具有独特视角的电视新闻报道值得深思。
尤其在当前传播格局下,重大事件新闻往往以全网推送的爆炸式传播形式频繁进入受众视野,微博、微信、各类新闻App更是以新颖的技术和鲜活的内容吸引受众眼球。电视媒体想要做出深入人心的新闻报道,必须着眼于盘活资源、善用平台,在视听语言、技术运用、人文情怀等方面有所突破。笔者结合参与过的多次报道任务,从多视角立体呈现拍摄形式、多方位立体选取新闻线索、多平台立体推送播出方式探讨出彩的路径。
一、充分利用视听语言,以“刁钻”视角立体式拍摄
电视语言是一门视听艺术,以影像、解说、同期声等元素的综合形态作用于人的感官,直接向观众完成叙事、情感、思想的传递与表达。它发端于电影,如今在电视新闻中运用的空间也越来越大。蒙太奇式分镜头画面、张弛有度的声音运用,都能让新闻更生动。
适当选取非常规视角进行拍摄。过去拍摄航天发射现场时,往往只架设一台机位,从点火到升空用一个长镜头一气呵成,虽然保证了过程的完成性,但是画面语言单调。近几年,每次发射任务前,报道团队都会精心设计镜头,在地表、塔架旁等特定位置安装多部小型摄像机。以《长征七号搭载天舟一号成功发射》为例,从塔架打开,到点火特写,箭体入画出画,全景火焰喷射,再到保温层泡沫扑簌簌地脱落,所有画面都仿佛近在咫尺。以超清晰、多角度的拍摄,带给观众很强的视觉震撼,将镜头语言体现得淋漓尽致。
善于利用新型、便携的拍摄装备。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摄像设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除了常规的专业摄像机外,一些备受新媒体青睐的便携设备也充分利用到电视新闻中。无人机航拍,能把发射场壮观场景呈现在观众面前;发射塔架上的多部Gopro一起工作,点火瞬间立即燃爆观众;记者头戴小型摄像设备边走边拍,第一视角增强了观众的探秘感;VR摄像机环绕式拍摄,360度全景揭秘火箭发射现场;水下摄像设备展示航天员在水中艰辛训练过程;红外摄像设备对夜间发射和返回舱搜救发挥很大作用。
合理构思运动镜头,增加悬念性、故事性。“推、拉、摇、移、跟、甩”的合理使用,能有效扩展画面视野。在拍摄中,要学会把运动镜头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化。例如,在点火倒计时,镜头慢慢推到火箭点火位置,加速了千钧一发的紧张感和万众瞩目的期待感;点火后,拉开至全景,满屏的烟雾既交代了环境和位置关系,也展示出发射的壮观场面;2013年神舟十号发射报道中,航天员张晓光兼任太空摄像,在笔者的指导下采用了跟近式拍法,稳当地拍摄出空间站授课镜头,这在我国电视新闻史上还是首次。
二、寻找新闻线索时独辟蹊径、大胆创新
作为电视媒体,在进行动态节点的常规性报道时,因为发射流程和步骤的固定性,新闻报道的内容也往往需跟随这一节奏严谨进行。诸如垂直转运、远距离测试、燃料加注、发射升空等,这对记者的现场把握和视角选取要求很高,对电视编辑的整合能力也是很大考验。
记者要充当观众的眼和耳。在航天发射类新闻中,记者是新闻现场与观众沟通的桥梁,能够直观感受到第一线的情况,要代替观众去看、去听,还要含有一定的信息量。以《军事报道》中“长征五号首飞在即 发射场准备有序推进”这条新闻为例,两名记者分别在文昌发射场发射塔架前和铜鼓岭测控点出镜,先后交叉介绍了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当前燃料加注任务进程、当前远程测控工作准备情况等,生动展现出发射前各系统默契配合、蓄势待发的状态。此外,还应大量采集现场同期声的画面,比如:倒计时“5、4、3、2、1、点火”“抛整流罩”“星箭分离”等等,增加了重大事件的仪式感。
新闻链接要承担科普、解读的功能。做好任务主新闻报道的同时,我们通过大量的新闻链接和新闻背景对航天知识进行科普。题材不应拘泥于学术探讨,而是可以放宽到方方面面,包括“脑洞大开”的题材。媒体在事前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征集老百姓感兴趣的问题,比如“火箭发射还要瞄准吗?”“火箭点火真的用火吗?”“什么是‘发射窗口’?”等等,这些趣味性问题通过专家采访解答,既能加深人们对航天的理解,也没有泄密风险。
将人文历史性、情感性融入新闻。在天宫二号任务中,笔者事先了解到几个重要线索:发射场区工作者家属将统一收看发射直播,戈壁滩铁路沿线值守官兵将首次乘坐专列,来现场观看火箭发射。我们组织几路记者在任务前跟拍这群特殊观众。随着发射窗口临近,列车在距离发射场最近的位置停了下来,家属和孩子在电视前,官兵们站在空旷的戈壁滩上,他们激动地望着远方的发射塔架,等待点火升空、大地震撼的那一刻。最后,这条饱含情感的新闻反响热烈,并受到台里领导的高度赞扬。
在司空见惯中寻找被隐藏的亮点。航天发射场的夜色很少有人拍摄,实际上,发射前的准备阶段往往更能反映出航天人的坚韧精神。科技人员不分昼夜24小时值班,塔架下战士时刻坚守岗位,夜色中蹬着三轮车的送饭人来回奔波,凌晨放飞探空气球的气象员独自等待。每个情景都书写着一段故事,为后期深入报道提供素材。即使近期没有报道任务,也要有意识地记录资料镜头,以便将来派上用场。例如笔者坚持跟拍航天员日常训练,在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等发射任务新闻播出时,航天员训练镜头就成了笔者新闻中的独家画面。
三、利用融媒体矩阵,发挥传播优势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平台往往成为观点的汇聚平台和舆论的发酵场所。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与微博、微信、微视频、App等新兴媒介相互融合。航天电视新闻报道应该顺应融媒体的发展趋势,在自身内容优势的基础上,满足受众观看习惯和移动设备的便捷需求,依托大数据与云技术,学会资源共享,互动开放,更好地将创新理念融入传播方式中,让传播范围更广、互动交流更活跃。
电视和新媒体双向互动,扩宽传播渠道。航天任务是国之大事,也是国际上关注的大事。每当相关新闻发布,都能登上央视多个栏目平台。如《新闻联播》《朝闻天下》《军事报道》等著名栏目均在第一时间发出消息,《新闻直播间》也能经常实现对现场的直播报道。当前已进入5G时代,电子产品随时看,观众更多是通过客户端观看新闻。权威主流媒体纷纷推出官方客户端,央视新闻App、人民日报App、解放军报App等,每当执行航天任务时,我们会给这些新媒体平台提供“网络版”,更快节奏的剪辑,更言简意赅的内容,视频﹢图片﹢文字﹢动图,满足受众浅阅读心理,也可供编辑再加工。
打造新媒体品牌,建立航天新闻专属阵地。2018年前,“我们的太空”公众号成立,发展到现在共有十八维矩阵,视频矩阵有“抖音”、“快手”、“太空100秒”等。前段时间,笔者利用“快手”平台对执行的长征五号B型运载火箭任务进行现场直播;紧接着利用“我们的太空”抖音平台,进行了我国4大航天发射场的直播。据统计,这场直播总共吸引了50多万人观看,评论区超过10万条评论。互动中,许多观众从中了解了我国4大发射场的各种形式,各种状态以及它们的组成。所有稿件都可以碎片化,以短视频形式进行播出,通过这一公众号发出。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在新媒体的影响下,电视新闻在航天任务中拍摄和报道迎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机遇。越来越多电视新闻以现场直播的方式,不仅提高了电视新闻的信息传播,还提高了现场直播的真实度和权威性,满足了观众对航天事业的真正了解,使我们的航天梦走进每位观众心中。
(作者分别系战略支援部队某部主任记者、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新闻节目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