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融合成果提升时政新闻生命力
摘 要:时政新闻因报道的信息严肃、权威,在日常信息传播中扮演着议程设置和意见领袖的重要角色。全媒体时代,时政新闻传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结合当前时政新闻传播现状,探析主流媒体做好时政新闻的方法路径。
关键词:融合发展;时政新闻;生命力;方法路径
时政新闻因报道的信息严肃、权威,在日常信息传播中扮演着议程设置和意见领袖的重要角色,属于典型的“硬新闻”,在受众中有良好的信誉。媒体在适应融合变革的同时,找准时政新闻在此环境下的创新路径,才能以更多的硬核产品形成传播的倍增效应。
一、现实基础:融合发展为提升时政新闻生命力提供更多可能
近年来,全国各地各新闻单位积极投身融合发展,逐步搭建起媒体平台,培养和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为提升时政新闻生命力、形成传播倍增效应提供了更多现实可能。
(一)媒体融合发展夯实了平台基础
总的看,我国媒体发展从“相加”到“相融”,向着“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方向推进,“报网端微屏”逐步打通,“策采编发”跟进提升,平台建设蹄疾步稳,一个个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的新型主流舆论阵地不断壮大。以走在前列的人民日报社为例,目前《人民日报》已由一份报纸转变为全媒体形态的“人民媒体方阵”,拥有报、刊、网、端、微、屏等10多种载体平台,覆盖受众超9亿。
(二)融媒体宣传实践锻炼了人才队伍
几乎同步跟进融媒体环境和平台建设,我国媒体在融合发展中开展新闻宣传实践,促使采编人员思维方式逐步得到改变,由最初的“不适应”到主动融合并逐步适应融合发展需求,结合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每年全国两会等主题宣传,加强融媒体策划、采编、制作、推介,提升了融媒体素养,积累了传播经验。比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报道中,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抽调百余名编辑记者,组成包括报、网、屏在内的10多种载体形式的报道团队,全方位、全媒体、多样式呈现阅兵盛况,全天候、全平台、多技能锻炼采编队伍。如今,“移动优先”成为共识,“用户意识”深入人心,“爆款产品”屡受好评。
(三)媒体技术发展拓宽了传播创意空间
麦克卢汉说,一切媒介都是人的感官的延伸。随着IPV6建设提速、5G投入商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呼啸而至,倒逼媒体转型再造加速实现从“融媒”向“智媒”跃升的同时,也为媒体内容的创新生产、加工、迭代提供了新机会,为媒体从业人员的创意激发与“变现”提供了多样化工具和手段,使人也成为媒介的延伸。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网推出的《全息交互看报告》,精选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百姓生活、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关键数据,利用MR智能演播厅构建相应的现实场景,透过微小变化透视国家发展,让人耳目一新。
二、实践观察:主流媒体提升时政新闻生命力手段与效果评析
当前,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在实践中越发重视并主动尝试运用由技术驱动的新闻采集与报道手段,以更具贴近性的传播方式提升时政新闻的受众接受度。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从抽象到具象:以静态信息的可视化改善受众阅读体验
以直观形象、简明易读见长的可视化信息编码方式,成为媒体提升受众信息获取效率、改善阅读体验的首选,主要呈现形式有动态信息图表、H5创意作品、动画视频、网页交互等。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宣传中,我国媒体推出很多可视化新闻作品,表现出很强的传播力。比如媒体采用较多的“一图读懂”式图表作品,一改时政新闻的严肃面孔,将抽象枯燥的信息转化为具象生动的图形、图表、漫画、音视频等,使冗杂而乏味的内容变得更加突出而有趣,不仅易于吸引人关注,而且降低了信息获取难度,给人更佳阅读体验。
(二)从旁观到置入: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实现深度互动
全媒体时代,“无社交不新闻”成为业内标榜。在建军9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客户端主导开发并策划推出的融媒体产品“这是我的军装照”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媒体事先预设的场景营造一种超越拟态环境的虚拟现实,“沉浸”其中的人们穿上不同年代的军装,获得强烈的时代变迁体验和情感共鸣,继而通过网络分享形成裂变式传播。这种互动加强了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和情感连接,从而建立起受众与媒体的亲切关系,为新闻产品的推广和影响力的扩大提供了源动力。
(三)从播报到谈说:以社交化的语态改变时政报道的刻板印象
采用什么语气、态度和形式开展报道,也就是新闻报道的话语方式,对时政新闻传播效果和舆论引导效果有着重要影响。这几年全国两会报道中媒体推出的“两会Vlog(视频博客)”,记者将时政新闻采访融入工作日常,从个人视角为受众实时呈现有关两会的幕后细节和个人感受。手持摄录设备的记者不再是字正腔圆的播报者,而成了赋予报道以情感和交流感的解说员。此举因很强的社交属性弱化了受众与新闻事件的距离感,表达的口语化和叙事的个性化也有助于改变人们的刻板印象。
(四)从宏观到微观:以细节为杠杆撬动重大主题的故事化表达
事实上,以故事细节作为时政报道的切入口,已成为很多媒体的常见操作。备受关注的人民日报“微镜头”,新媒体平台反映重大会议、领导活动等生动场景的短视频,都是我国媒体故事化手法创新时政报道的具体实践。2020年春节前夕,备受网友推崇的短视频#过年啦!彭妈妈都在家忙活起来啦#,就是得益于对新闻现场故事细节的捕捉。新技术手段运用于时政报道,其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三、思考启示:以受众期待为基点调度融合成果打造优质内容
内容永远为王。全媒体语境下,内容生产关键要善于调度运用各类融合成果,打造契合受众期待的优质产品,才能收到“落地有声”的传播效果。实践中,除了汲取前述经验教训外,还须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围绕受众“获取更详尽信息”的期待,多样化编码多平台推送与新闻相关的基础信息。大多情况下,时政新闻都有一定的程序性,遵循线性发展规律,可预见性强。这方便记者对新闻事件本身开展报道,却让对其历史过程了解不多的受众感到“言犹未尽,不解渴”。为此,媒体应借势善用数字技术、交互技术、智媒技术等成果,突破传统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编码方式,变一篇通稿(文字、图片、音视频)打天下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多形态产品,为受众提供有关新闻事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等背景信息,借助新媒体矩阵多平台、多渠道推送覆盖,以满足不同受众群的各类传播期待。
二是围绕受众“获取评价性信息”的期待,多信源采集多模块呈现与新闻相关的观点信息。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理论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新闻事件发生后,因为受从众心理影响,受众会很关注“大家怎么看”。随着新闻事件的发展,媒体应多关注公众舆论反应,多侧面采集有关新闻事件的评价性信息,除了包括新闻事件当事双方的观点,还应有第三方的评价;除了专家学者的高论,还应有普通民众的观感;除了媒体提前议程设定的官方口径,还应有来自民间自媒体的个性表达;等等。模式制作上,应切合不同传播平台目标受众的不同特点,突出分众传播,互补技术优势,形成“众说纷纭”的态势。
三是围绕受众“获取深层次信息”的期待,通过融合协作集团化提供新闻背后的深度信息。很多时候,时政活动的结束并不一定意味着时政新闻报道的结束,有时因为其深远影响反而越发受人关注。这种情况需要媒体调度各类传播要素及时跟进,多角度全方位对新闻事件及其后续发展、走势、影响等,做进一步的专业化的系统性的阐释和解读,帮助受众透过表象看热点话题的本质、走向和内在的规律性联系。这不仅是媒体传播权威性、专业性的体现,也是受众接触媒体扩大视野、提高认识能力的过程。
四是围绕受众“改善阅读体验”的期待,适时适度制作传播形式灵活品类多样的趣味信息。有些时政新闻报道往往给大众沉闷、乏味、枯燥、模式化的阅读体验,对实现信息传播的预期效果产生不利影响。这种情况下,围绕时政新闻中发生的细节、故事或花絮性话题,借助新颖的技术手段适当制作鲜活生动的“时政软新闻”,不仅有助于改善受众阅读体验、提升阅读效率,还能提高严肃新闻传播的亲和力、传播力。缘于时政新闻报道的严肃、敏感、政治性强等特点,趣味性信息传播对时机、数量、分寸等技术性要求更高,若把握不好,效果会适得其反。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五是围绕受众“参与新闻传播”的期待,视情吸纳掌握新技术的受众成为内容协同生产者。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这意味着,新闻话语权不再单纯地被“持证记者”所垄断,普通受众群出现由“被动消费”向“协同生产”转向的迹象,这是新媒体技术给新闻生产机制带来的变化。此种情况或许为新闻管理带来难度,却拓宽了媒体内容生产渠道,尤其是随着掌握新技术的受众积极介入新闻生产,不但有利于提升受众对媒体的忠诚度,而且有助于缓解媒体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作者单位:解放军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