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武天敏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祁宇博 

聂建忠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浅析全媒体时代报纸新闻话语权的重构

作者:■江跃城

摘 要:本文以全媒体时代为研究背景,以当前报纸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论述报纸必须适应受众获取信息渠道的变化,以互联网思维方式提高新闻话语权,做大做强主流舆论,从而在媒介竞争中赢得生存和发展空间。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互联网思维;新闻话语权

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是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前提和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所谓全媒体,是指采用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利用不同媒介形态,通过互联网络进行信息传播。面对全媒体时代的新要求,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只有在转型实践中树立全新发展理念,全方位满足受众的多层次需求,才能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一、现实困境:移动互联网传播方式给报纸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互联网视域下,媒体的体制机制、传播体系、技术能力、舆论生态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高科技提高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使传统大众传播模式发生改变,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去中心化、开放和分享,人人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受众阅读内容、习惯改变明显,不再仅通过报纸来满足自己获取信息、表达诉求的需要,报纸与受众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留住受众、凝聚受众的功能停留在纸面上,导致新闻话语权相对弱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报纸处于传播的中心地带,拥有广泛受众群。随着媒介技术日新月异,报纸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兴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头条号等,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在平台数量、受众规模、传播时效方面,均已全面实现对报纸的领先。

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即成为最高关注度和影响力的事情,但报纸在受众方面的反应却不大。国家信息中心、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院联合调研形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众认知与信息传播调研报告》显示,公众将手机作为疫情获取信息的主要载体,使用率为95%;电脑的使用率为56%,排名第二。商情信息获取方式上,微信使用率为62%,是公众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方式;新闻客户端使用率为56%,排名第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报纸造成了系统性创伤,内容生产无法多渠道构建,社交媒体成为主要新闻来源,报纸的传播力、影响力处于相对弱化状态。很多在新媒体上十万+、百万+,甚至过亿点击量的报道,在报纸上却找不到踪影。

二、重要意义:新闻话语权充分体现了报纸的核心竞争力

新闻话语权是通过新闻报道影响舆论导向、社会行为的潜在现实能力。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新闻媒介话语权不一,同类型、同层级的新闻媒介话语影响力也不尽相同,新闻话语权充分体现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报纸之所以陷入困境,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新闻话语权的丢失,据中国报业融媒研究中心分析,“当下报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资讯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与报业失去用户的连接,传播难以触达用户、劝服用户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报纸必须通过重构新闻话语权来消除自身缺陷,完成用户连接,实现可持续发展。

重构新闻话语权是报纸继续生存的根本目的。在新时代舆论环境中,报纸要进行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准确把握受众群体的接受方式、情感取向和价值观念,建立严肃客观的话语表达氛围,树立起新闻话语权威。牢牢掌握新闻话语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凭借深度和高度来打造核心能力和主题资源,引导传播秩序,占领传播制高点,形成比较优势,这是报纸在全媒体时代拥有美好未来的根本之策。

重构新闻话语权是报纸自我创新的发展需要。现在的舆论生态发生了深刻变革,基于即时通信衍生的社交应用,超越了印刷出版发行方式的报纸,固定的版面格局、传统的传播方式,使报纸无法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惟有通过创新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适应新闻信息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报纸方能形成符合传播规律的发展机制,谋求新闻话语权优势,实现传播效果的最佳化。

重构新闻话语权是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内生动力。报纸要嬗变为多形态、多平台、多渠道的新型主流媒体,必须思考新媒体语境下媒体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重新定位媒体、受众二者关系,形成亲民风格,追求客观公正,做到权威发布。依靠重塑新闻话语体系,做大做强主流舆论,这是时代赋予报纸承担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与使命的内生动力。

三、重构路径:推进新闻话语权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重构报纸的新闻话语权,既是价值观,也是方法论。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新闻话语权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掌握全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和规律,坚持内容为王,敢说话、会说话、说新话,牢牢把握受众需求,以内容优势求得发展优势,是报纸在传播领域重新占据主导地位的必经途径。针对互联网时代信息过剩和分众化传播的重要特征,报纸重构新闻话语权,笔者建议:

(一)强化深度报道,提供优质内容资源。在信息碎片化、传播快速的氛围下,报纸的信息容量、发布速度始终无法与新媒体相提并论,同质化、低质量内容无法引起受众兴趣。脱离受众视野是报纸最大的危险,报纸的竞争优势在于深度报道,扬长避短,求质不求量,为受众提供优质的内容资源才是报纸与新媒体比拚的发力点。深度报道并不意味着文章篇长幅大,而是指内容有深度的观点纸,《浙江日报》就是推进内容品质化的生动注脚。该报大幅减少发布式、碎片化消息,大量增加“深读”“人物”“亲历”等深阅读内容,用精品赢得受众。该报2018年12月1日刊发消息《浙江为最多跑一次改革立法》,报道这一在浙江乃至全国立法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消息仅仅960余字仍然成为深度报道,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解读“为啥会这样”,揭示“今后会怎样”。报道刊发后,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新浪网、腾讯新闻等59个门户网站、微信公号及微博进行转载,有效点击量近百万,并获得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类一等奖。

(二)细化受众定位,满足个性化阅读需求。报纸过去的运作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面面俱到的综合定位反而成为劣势。在“互联网+”形态下,报纸须认真研究受众群体,不断强化内容供应商的领先角色和自身特点,按照定位原则来锁定细分领域的有效覆盖群体,满足受众个性化阅读需求,从而掌握信息传播中的新闻话语权。从媒体的自我更新来看,《解放军报》的做法具有典型意义,通过改版确定报纸忠诚当好“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声音的传播者”“军队建设发展改革的促进者”“广大官兵成长进步道路上的好朋友”,其专版“中国边关”围绕核心受众是边防官兵和关心支持边防建设人群的定位,笔触、镜头充分反映边防军人新时代风采,既记录了当代边海防建设的重大事件、重大课题,又讲述了边防官兵工作生活中的信仰、牺牲和奉献。这些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引起定位受众的强烈共鸣,实现受众黏度上升,“中国边关”全方位多维度地成为边防官兵成长进步道路上的好朋友。

(三)优化用户体验,提速现代传播方式。全媒体环境中,无分享不传播,无互动不阅读。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以用户为中心”,报纸需要重新审视媒体与用户的关系,从“以报为本”到“以人为本”,优化用户体验,把现代传播方式变成报纸腾飞的翅膀,使报纸从单向报道转变为多元参与、协同共治的无限可能,在用户体验中实现报纸的最大价值。《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系利用大数据技术探索发展之道,提出“移动优先、数据优先、用户优先”的办报理念,为用户提供内涵丰富、类型多样的新型服务。南都战略方针从“办中国最好的报纸”转型为“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智库型媒体”,从单一的新闻角色,转向研究、服务、参与的多维角色融合延伸。积极践行智慧转型发展战略,南都以用户为中心,以产品为导向,以数据生产为核心,以智能技术为驱动,以行业标准制定为抓手,初步形成数据报道、榜单评价、民意调查、咨询研究、鉴定测试、评估认证、数据库及轻应用8大系列近百项产品,逐步建立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模式,有效提升了媒体服务能力和品牌影响。

四、结 语

综上,全媒体在整合运用各媒体表现形式的同时,仍然注重传统媒体的单一表现形式,并视为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媒体时代,报纸有为才能有位,以问题为导向,全方位认清自身优势和不足,通过强化深度报道,细化受众定位,优化用户体验,积极寻求重构新闻话语权的路径来打造核心竞争力,报纸才能适者生存。掀起真正的自我革命,对报纸来说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成军青.“后真相时代”传统新闻媒体的话语权回归[J] 传播力研究,2018(9)56.

[2]张锡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困境与策略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9(11).P43—44.

(作者系九江日报社主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