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武天敏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祁宇博 

聂建忠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对美国“安全威胁”话语体系的分析与反思

作者:■张 芳

编者按:

当前,国际舆论场的中国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提升国际传播话语权迫在眉睫。本期我们推出“提升国际传播话语权研讨”栏目,通过对美当局涉华宣传策略和美军公共事务发展态势的研究,为我有理有节有效传播中国声音提供借鉴参考。

摘 要:美国对外政策的制定过程就是寻找、界定和叙述“安全威胁”的过程;对威胁进行话语建构是美国国家战略的一种政治选择。本文围绕美国当局针对中国的“安全威胁”话语体系建构的逻辑、技术进行客观分析,提出对美话语体系建构的几点思考,以期为我对外传播提供借鉴启示。

关键词:话语体系分析;美国“安全威胁”;美当局涉华宣传

国际舆论场的中国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我们无法绕开,也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对我形象的传播如何认知和应对。

纵观美国对外政策制定过程,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从头至尾就是寻找、界定和叙述“安全威胁”的过程;对威胁进行社会建构是美国国家战略的一种政治选择。其冷战以来的宣传策略就是最好例证:美国政客在不同时期、寻找并制造了国家“安全威胁”的不同来源,包括冷战时期的苏联“帝国”、共产主义“多米诺骨牌效应”以及后冷战时期的“无赖国家”和“邪恶轴心”等;通过政治话语建构,这些威胁来源突出“自我”和“他者”之间身份上的区别,为不同时期的美国政府动员国内民意、统筹国家资源和发动战争提供了理由和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这一预设“安全威胁”做法今天又如法炮制地用在了中国身上:美国当局通过因果逻辑、时间逻辑、道德逻辑建构起针对中国的“安全威胁”话语体系,又对这一话语体系进行了全领域全社会全政府的总体设计,通过对话语资源的全要素动员、多领域交互、多角色配合完成了技术层面的“安全威胁”建构。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也为我对美话语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思考样本。

一、美当局针对中国的“安全威胁”话语体系建构的逻辑分析

美当局通过《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美国国防战略报告》等为其在“大国竞争新时代”的对华政策定位贴上了“战略竞争者”—这一高度战略化、政治化的标签。这也成为其针对中国的“安全威胁”政治话语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

(一)体系建构的因果逻辑

因果逻辑就是将前述的威胁来源与美国现在面临的问题直接联系起来,一方面消除其他潜在的因果关系,另一方面使“敌人”更加明确。美当局要将中国确立为“竞争对手”,就必须确立一个因果逻辑,让人相信这是真正的威胁来源。如果威胁不够真实,那么整个话语都不会有效;如果威胁来源不明确,就难以做出正确的应对。美当局抹黑中国的一个重要手段,便是将中国界定为美国当前经济下滑、贸易吃亏等的“罪魁祸首”,并经常用中国的一些经济数据说明自己正取得成功,尽管有时二者根本风马牛不相及。这些话语是其制造“威胁”,利用恐惧,统一表达的因果操作。

(二)体系建构的时间逻辑

尽管因果逻辑的确立能够使前述的威胁来源得以明确,但时间逻辑的重要性在于,必须并且要马上采取行动,否则就可能为时过晚。美当局强调所谓来自中国的威胁时,不仅强调这一所谓的威胁已经很明显,更强调其前任曾错误应对,使中国得以快速发展,不按美国规定的路线发展;因此必须马上采取紧急措施,其紧急程度到了不需要经过国会批准的地步。例如,《中国经济侵略如何威胁美国和全球科技及知识产权》指出,就目前中国的经济体量和对市场经济干预的严重程度来看,美国甚至全球经济都面临着严重威胁。2017年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也声称,美国必须做好准备,提高美国的竞争能力来迎接挑战、保护美国的利益、推进美国的价值观。

(三)体系建构的道德逻辑

道德逻辑是美国美化自身、抹黑中国的关键,这也与美国的话语传统相一致。由于占据着语言、话语权等优势,美国一贯把自身塑造为正义的一方,而将对手塑造成邪恶的一方。2020年全球抗疫中,美国在“甩锅”中国上绞尽脑汁、阴招迭出就是例证。在近些年的中美战略竞争中,美国也将中国塑造为道德上不正确的一方。例如,2017年12月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称,中国和俄罗斯都是“修正主义”大国,试图“塑造一个同美国价值观和利益对着干的世界”。当然,前提是“但凡跟美国对着干的都是道德上错误的”。又如,特朗普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哈塞特认为,中国“在贸易方面”从未“真正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发达国家规则”;如果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开始像发达国家一样行事”,美国将考虑不再坚持贸易战。

二、美国针对中国的“安全威胁”话语体系建构的技术分析

经历过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战争动员各阶段已形成了一套纯熟的“安全威胁”话语塑造机制,并通过军政关系、军工复合体、军事—传媒联合体的共谋,使得美国战争行为符合美国人的战争审美,通过对这一套话语体系的技术性运用轻易完成集体性敌国塑造。

(一)总体设计:全领域全政府全社会

2017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对中国进行了清晰的政治话语的角色设置: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为配合这一总体角色的建构,在各领域也都设置了专门的抹黑中国的政治话语:在外交上,中国是“改变现有国际秩序的修正主义国家”,在经济上是“掠夺者”,在技术领域正“寻求利用新兴技术改变权力格局”,在军事上正在“构建攻击性军事态势”。这些角色支撑着其最后的“安全威胁”预置性结论,那就是中国挑战美国权力,威胁美国利益,破坏美国的安全和繁荣,由此引发恐惧—而利用恐惧操纵舆论的现象正在被美当局常态化。

为尽早成功完成这一目标,美当局通过《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对这一角色的塑造路径进行了政府总动员:强调对华长期竞争战略是美国的第一要务,明确要求制定对华“全政府”战略。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美国挑起以“贸易战”为主导的一系列对华打压政策,对华强硬俨然成了一种新的“政治正确”。与此同时,“全政府”对华战略已经跨越政府部门,为在美国社会掀起新一轮“中国威胁论”进行全民动员。2018年2月,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雷称,美国“将‘中国威胁’不仅视作是政府性的威胁,更是社会性的整体威胁”,将“采取社会性的整体响应措施”。由此,美当局将“中国威胁”的政治话语推向更深更广的“全社会”方向,逐渐形成了美国社会和美国政府权力机构纵横交错的战略协作。

(二)运用方式:多领域交互

话语,始终是美国政治家和决策者们制造“威胁”或“敌人”、操纵和控制“危机”的基本工具。在政治领域,美国话语的关键词是“自由”“民主”;在经济领域,作为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被视为不可挑战的;在文化领域,保守的基督教原教旨主义宣扬西方“人权”。总结起来,“自由”“民主”“市场经济”“人权”等是美国作为其全球观念和价值输出的基本话语单元。与此相应,在美当局抹黑中国的“安全威胁”的话语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始终也无法绕开这四大关键话语。

美当局通过多个领域一起发力,协同各支队伍整体制造“中国威胁论”,各领域间在观点上相互支撑。在政治领域,美国加大涉台涉疆涉藏人权等敏感议题,干涉中国内政,其冒险性、挑衅性增强。在经济领域,攻击中国经济合法性,污称中国从事的是“经济侵略”“正在以非市场方式选择投资,抑制了全球增长”。在高科技领域,锁死“华为”“中兴”,拉盟友入伙要升级对“华为”的舆论攻击。在文化领域,明确要求国防部收集分析中国试图影响美国媒体、文化机构、商业及学术与政策圈的信息,禁止国防部对设立有孔子学院的美国大学的中文项目予以资助等。在安全领域,强调高端战争准备。多领域交互体现为以“混合”模式对我展开多方面冲击。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在其《大国竞争时代的军力规划》报告中提出美国国防部应考虑信息化战争和下一代战争将外交、信息及经济活动与低强度“灰色地带”军事行动相结合。此类建议体现在美《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法案》要求国防部在《中国军事安全发展年度报告》中必须新加入经济-军事、政治-军事、外交-军事等一系列“混合”议题。

(三)施行过程:多角色配合

美对华舆论攻击的主体是不断变化着的,并且有着愈来愈丰富复杂的趋势。

首先亮相的是话语主体的先锋—美当局核心层:白宫、五角大楼和国会,其主要手段包括出台各种法案,如《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防战略报告》《核态势安全评估战略报告》等等。紧随其后的是对华一直持负面看法的智库,出台各类研究报告渲染新“中国威胁论”。譬如,2018年10月,美国传统基金会推出《对美国重要利益的威胁》的报告,评定中国对美国的挑衅程度为“激进的”,其能力水平为“望而生畏”的。2019年3月,美国成立了“应对中国当前危险委员会”,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分裂中国,彻底遏制中国崛起。与此同时,媒体与政治紧密配合,一反“无冕之王”的声誉,追求所谓的“政治正确”。2020年2月3日,《华尔街日报》网站悍然发表题为“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了”的评论;《华盛顿时报》不断炒作。最后,一些政府官员、研究人员及其他领域的公众人物利用国际平台和自身舆论影响力不断发声抹黑中国。2020年2月,在第56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务卿蓬佩奥污蔑华为是“中国情报系统安放在西方内部的特洛伊木马”。

2019年香港发生的暴乱事件为我们观察“多角色配合”提供了小而精的样本:美国中情局(CIA)在暗,非政府组织(NGO)在明,国会通过法案配合,智库、媒体、大学不断提供发声平台。数月内,美国各种机构配合得异常默契,明暗交替,令人目不暇接。

三、关于对美话语体系建构的几点思考

全媒体时代,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是一道时代课题。认真研究对美话语体系建构,对增强舆论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立语用思维,充分发挥话语的战略作用

如果对冷战后的美国海外军事行动有所观察,会得出这样一条经验性原则:美国政府在制订周密的海外军事行动干预计划的同时,也精心策划了一整套服务于这类军事行动干预计划的语言战略,使两者相互支撑。美国在运用话语的时候,往往与行动相互匹配,从而成功地完成了话语体系的建构。

显然,话语既是语言本身,也是语用;包含言和行两个方面,而非某一个单一要素。话语体系的建构不应被狭窄地圈在语言的范畴,与之相关的行为也应被放进话语体系建构的工具箱里。对此,我们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话语的战略作用,譬如,对存在争议的不同称谓的地名,这一名称的使用本身就暗含着对某一方的战略策应。另一方面,关注行为对语言的配合效应,数据显示,近年来政治因素(体制、意识形态等)对中国国家形象负面认知影响度降低,但行为因素的作用上升了。譬如,“一带一路”战略倡议与在相关国家的实际展开理应成为“命运共同体”这一话语体系建构中相互呼应的部分,一方面通过国际传播生动阐述中国“命运共同体”理念,另一方面通过实际行动给他国传递中国行为的稳定性、可预期性,通过言与行的对接配合建构话语影响。

(二)运用渐进式思维,持续经营话语建构

一方面,话语跟跑是一个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在自身话语体系尚未建立时,只能跟跑,无法强行跨越。因此,在建构话语体系目标时需理性客观,不可能指望立刻达成话语终极目标。另一方面,需要下足对美话语经营的文化功夫。美国在自身崛起过程中,也曾经遭遇过欧洲大陆话语的抹黑。但美国经过持久的话语经营最终消解了欧洲对美的话语优势。美国深入文化骨髓的战略经营值得我们今天加以借鉴。战略上日积月累的消蚀远比一场突然的行动来得更有效果。对美话语权的最终取得需要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需要客观确立阶段性目标,做好“滴水石穿”积小胜为大胜的准备。注意把握两个“认清”:一是认清话语传播规律,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机动灵活选题。话语传播非一朝一夕之役,需要建立长期跟踪问效机制,无论是战略规划,还是战术设计,都需要形成一套流程和制度,以确保在聚焦目标时能够灵活机动地选择议题。二是认清对方概念,不做无谓否定,确保成功另立“牌子”。作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其遁于无形的全民思想政治教育所确立起来的一套价值观和思维体系绝非那么容易被打破、被彻底否定,因此不直接对其固有观念进行否定,而应以另立一种观念的方式实现渐进式改变。

(三)培塑进攻性思维,变固化传播为活化传播

话语内在地包含着政治斗争,因此不能不讲策略。打赢的一般规律是进攻而不是防守,这一作战规律在对美话语建构中同样适用,不能陷于包围而不突围,不能“骂不还口”,但可以你“骂”你的,我“骂”我的。互联网思维第一位的就是用户思维,得用户者得天下。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媒介变成产品,将受众当成用户”,多用外国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世界对中国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话语建构的方法手段和措施,概而言之三句话:让对方收到我们的话语;让对方相信我们的话语;让更多更广泛的受众(政界、公众、媒介和精英)相信我们的话语。即接收度、信任度、广泛度。

对此,需要实施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活化传播:一是认清对方传播套路,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对方按照自己对牌理的认知上出牌,要活化思维,多做换位思考。二是制造同意,找准共通点形成转换器。三是用评估积累对美话语主动。有必要对美国外交进行持续的信誉评估—基于信誉所具有的“不能反映全部,却作用于全部”的特点,一方面可以不断积累我对美话语主动权资本;另一方面,将评估结果与中国民众对美集体记忆和世界各国民众对美的国家印象进行链接培塑,以达到评估效应最大化,形成最终的话语优势。

(作者系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