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重大决策出台报道中如何凸显基层视角
摘 要:基层是部队建设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军事新闻报道要关注的一个重点。本文结合笔者采写全军后勤重大决策出台的新闻,谈谈在重大决策出台报道中如何凸显基层视角。
关键词:重大决策出台;报道 ;基层视角
基层是部队建设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军事新闻报道要关注的一个重点。军队重大决策出台,往往与基层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重大决策出台报道中如何凸显基层视角,是军事新闻工作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在选题策划上,注重从官兵关切的视角入手
军委后勤保障部是全军后勤的政策制定发布机关,是一座蕴藏着重大新闻的富矿。要最大限度用好军委总部的优质新闻资源,就要用顶天立地的视野来思考把握选题策划,处理好承上与启下、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一是要学会站在全局看问题、置身大局想问题。党媒记者是党的思想纲领的宣传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就是要有政治素质,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去引导受众,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有大局意识。对军事记者来说,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要学会站在全局看问题、置身大局想问题,研究党和国家关注、广大官兵关心的问题,把新闻报道放在军委和上级的工作要求中来考量、定位。这样,才能在采访和写作时摆脱狭隘眼界的束缚,站在纵观社会全局和历史发展的高度上,把握和反映时代精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2018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笔者和同事(以下简称“我们”)第一时间获悉了《意见》的主要精神,围绕其中关于复杂敏感项目的处理办法、全面停偿后资产如何有效利用等问题,在全军停偿办的协调下,兵分两路深入上海、天津等地第一时间挖掘宣传了几个单位的典型经验做法,在《解放军报》以专版的形式刊发,对全军各级落实《意见》要求起到了重要借鉴示范作用。
二是及时回应官兵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全媒体时代,这样那样的热点不断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官兵关注相关决策、信息和新闻事实所涉及的热点并迫切希望媒体提供权威、真实、有效、实用的信息,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决策,维护自身权益。可以说,热点焦点是重大决策报道的立足点和着眼点。因此,我们围绕热点焦点选题策划,通过重大决策报道,努力把党、国家和军队的声音传达给官兵,同时还要及时反映基层官兵的呼声,这是媒体的使命和责任之所在。2019年下半年以来,垃圾分类成为一个热点,军委机关相关部门对军队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出全面筹划部署,针对这一社会热点和军营新兴事物,我们及时采访军委后勤保障部军事设施建设局负责人,利用答记者问的形式介绍军队开展这一工作的重要意义、总体思路、步骤措施和有关要求,及时回应了基层关切,并深入上海、厦门等地采访了试点部队落实情况。还有对诸如官兵就医“一卡通”、新式训练服配发、交通行业部门开展军人依法优先等官兵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性报道。
三是善于从官兵“需求侧”来策划报道。就是采访报道的主体要充分考虑基层官兵的心理和要求,根据基层官兵的实际需求,围绕报道客体选择最佳的主题与角度。记者的新闻视角,应“聚焦”到基层官兵最关心的问题上,“聚焦”到基层官兵欲知、未知而应知的兴奋点上,“聚焦”到基层官兵的愿望、要求和呼声上。从选题确定到文章构思、落笔,要时刻站在基层的角度思考,多问问这样的选题是否符合官兵的口味、能为官兵提供多少有价值的信息、他们的接受程度如何、能不能帮他们解疑释惑、能否满足他们的需求等,我们在策划某一决策专题解读报道时,基本上都围绕官兵最想知道、最需要知道、最渴盼知道的信息展开。比如,家属和小孩就医“一卡通”的使用时机、要求等我们都围绕官兵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解读。
二、在权威解读上,注重从官兵切身利益出发
军委后勤保障部出台的重大决策,大都与医食住行有关,与官兵利益密切相关,在全军尤其是基层有很高的关注度。这是做好这类新闻报道的天然优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官兵利益出发,让报道内容贴近基层官兵,充分发挥新闻报道的服务功能。
一是强化受众意识。有深度才能被接受,有接受才能产生影响,有影响才能谈得上引导。但同时还要做到深入浅出,只有对决策、中心工作及热点分析得透彻清晰,实用管用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便于理解和接受,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在报道中,要对决策、中心工作等新闻主题和新闻事实进行广视角、多层次、立体化的审视,以官兵为重点,充分挖掘和展示其深层内涵,让官兵清晰地看到决策出台的前因后果,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更加有效地引导他们从大局看问题,历史地动态地理解和把握新闻事实。这是重大决策报道满足官兵需求的重要原则,也是媒体增强指导性和权威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是强化无缝对接意识。重大决策报道位阶高、信息量大,不能浅尝辄止孤立地反映事实,而应多方面、多层次呈现事物,把重要内容和相关问题讲透辨明,解疑释惑,引导官兵在整体上对其有一个客观全面、准确细致的认识和理解。2017年9月,全军医院门诊就医实行“一卡通”,这一暖心决策全军官兵十分关注,但同时在具体程序上也存在许多疑惑。我们第一时间采访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以官兵的视角提问,回答官兵关心的问题,通过机关权威的解读和医院的全方位、立体化解疑,使“一卡通”的享受对象、适用医院、就医流程等具体问题一一得到解答,受到了广大基层官兵的欢迎。
三是强化服务意识。新闻的服务性是一种重要属性,为读者在工作、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无偿提供信息与帮助。它不仅符合读者需要,更是新闻报道“三贴近”原则的具体体现。军委后勤保障部出台的系列重大决策,及时推出这样的服务性新闻,既是促进决策在基层落细落实的重要辅助,也是回应基层官兵期盼的务实之举。在筹划写作稿件时,我们站在基层官兵的角度想问题,首先弄清他们最关心什么,最想知道什么,在稿件中回答好这些问题,做到替官兵发问,为官兵代言。在住房制度改革、军人“一卡通”和被装精确化申领等宣传中,我们均事先拟定采访提纲,官兵最关心什么,就重点提问什么,让官兵直接收到来自高层的权威答案,既减少了中间层层解读的问题,又确保了所报道的内容全是“干货”。
三、在表现形式上,注重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
树立基层视角,尤其对于军事记者而言,首要的是转变角色,放下身段,真正把自己放在基层中去,善于讲好重大决策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故事,切实提升宣传报道传播效果。
一是善于运用柔性表达。军委机关部署的某项重大决策,可以平铺直叙地进行面上的工作报道,但这样往往很难出精品,也很难吸引官兵。在实际工作中,最受欢迎的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让硬制度有温度,让硬新闻软落地。这就要求报道的视角向基层转变,要用“讲故事”的风格写作,避免“综述体”。不能仅限于转述上级出台的某项决策,而是深入挖掘这项决策给基层官兵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官兵的兴奋度和关注度,增强亲和力,起到见微知著、生动直观的效果。近年来,我们在推出的停止有偿服务、住房制度改革、军粮供应制度改革、军队营房建设“两化”试点等系列稿件中,都十分注重讲好基层故事,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二是突出体验式报道。体验式报道,描写的是官兵练兵备战和真实的生活场景,反映的都是官兵自然流露的心声,且记者深入现场,挖掘与新闻主旨相呼应的生动故事,或者独具慧眼寻找不一样的报道角度,写出的稿件既有决策高度,又带着基层温度,深受广大官兵的欢迎。如,在军委后勤保障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启动的全军边防部队通电工程报道任务中,笔者和同事在报道军委决策部署的同时,派出记者先后深入东南沿海岛礁、雪域高原哨所,深度开掘边防官兵的用电故事,我们通过深入营区现场,与官兵一起分享新旧对比感受,前后照应,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温度的边防部队用电新闻稿件,系统地展示了边防部队通电工程的重大军事和社会效应,更加凸显了习主席和中央军委决策开展这项暖心工程的重大意义,更加全面地反映了接通大电网对官兵戍边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在近年来实行的军人依法优先、军用土地置换等重大后勤决策中,我们推出的系列体验式报道均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是丰富发布形式。军事后勤领域的重大新闻,往往事关官兵切身利益,信息内容丰富,社会关注度高,为了全方位、多侧面、大纵深展示新闻内涵,每展开一项重大新闻报道,我们都要认真筹划宣传计划,这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采取消息加深度报道的“1+N”形式的纸媒和新媒体发布模式。消息梗概介绍事件本身,开宗明义地使受众从总体上有所了解;跟进的深度报道主要采取答记者问、纪实、见闻、侧记、图片等形式,系统反映这项工作的来龙去脉和背景缘由,以及一些需要阐明的问题。在军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换发新一代保障卡试点、军用土地置换等重大宣传任务中,我们正是采用“1+N”形式的纸媒和新媒体发布模式,使新闻的宣传效应和工作指导效应实现了有机结合,起到了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的作用。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