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武天敏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吕俊平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祁宇博 

聂建忠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刻骨铭心的83个日日夜夜

作者:■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记者 吕晓博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我作为首批报道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军事记者中的一员,奔赴疫情风暴中心武汉,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与医务人员并肩战斗了83天,亲历了抗疫一线与时间赛跑、与疫魔较量的生死时速,见证了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勇敢、悲伤和感动。83天里,我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了军队医务工作者有血有肉、有笑有泪、有情有意的生动形象,见证了他们奋不顾身救治生命的大爱情怀和使命担当。83天,生命长河的短暂一瞬,却足以成为我记忆中的永恒!

启笔记下这些文字时,正好是武汉解封的第8天,也是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最后一批医务人员撤离武汉的日子。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效,武汉经济社会秩序正在逐步恢复。这也是我在武汉抗疫的第83天,来时风雨交加,走时春暖花开,面对这场疫情大考,军队医务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交出了一份令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凌晨1点,夜阑人静,皓月当空。当我在电脑前整理这83天时间里拍摄的素材时,军队医务人员一张张质朴的面孔、一个个勇救患者的感人故事、一幕幕悉心呵护患者的动人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疫情,让我们成长为真正的新闻战士

己亥年除夕夜,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候,由陆军、海军、空军三所军医大学抽组的军队三支医疗队450名医疗队员登上军机,义无反顾地驰援武汉。大江南北上演了人民有难,子弟兵冲锋在前的感人一幕。

初一一大早,接到了奔赴武汉执行报道任务的命令后我匆忙收拾好行李,出发前甚至没来得及吃完一碗父亲做的臊子面。临跨出家门时,他对我说:“不辱使命,好好干!”寥寥数语,既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嘱咐,也是一名老军事记者对年轻记者的殷切期望。

这一天,是我奉命出征的日子,也是母亲从新疆来京与我们团聚的日子。清早,她乘坐的飞机还没抵达首都机场,我乘坐的高铁已经驶出了北京。接通了电话,母亲只是愣了一下,然后反复叮嘱我:“一定、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平安回来!”

来到单位,新闻节目室的倪宁主任已经集合了值班的同事,为我们第一批出征的3名记者送行。从事军事新闻宣传工作以来,不知多少次到外地执行过大大小小的报道任务,但如此隆重的欢送仪式还是第一次遇到,让我心里既有些忐忑又十分感动,也隐隐地感到自己接下来所要面临的,将是一场“硬仗”。

在G505次高铁列车上,整节9号车厢就坐了我们3个人。临近晚饭,乘务员送来了免费盒饭,她说:“你们是去武汉抗疫的英雄。”未见寸功,却收到了这么多的关心关怀,让我顿时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这样的经历,是我人生的头一回,或许这辈子再也不会碰到。我一边吃着盒饭,一边暗自琢磨,如何把任务完成好,尽到一名军事记者的职责。因为此时,在病毒肆虐的武汉,重重的阴霾压得市民们喘不过气来。健康需要守护,心灵需要抚慰。疫区没有任何时候像现在这样需要医务人员援手施救,需要记者冲锋到一线去了解情况、挖掘素材,通过新闻,把武汉的情形告诉人们,把全社会的关注和温暖传递给武汉。

当天和我们同乘一趟高铁列车的,还有央视《面对面》栏目一行记者,我们是最早抵达武汉的记者。

晚上9点到达武汉,从站台出来,天空飘着小雨,空荡荡的街道弥漫着不安的气息,丝毫觉察不到节日的祥和气氛。面对疫情肆虐,新增感染患者的不断增加,悲观和恐慌的情绪四处蔓延,武汉,悄然按下了快乐和祥和的“暂停键”。

先一天到达的陆、海、空军医大学三支医疗队,几乎一夜未眠,分别进驻急需增援的武汉金银潭、汉口、武昌三家医院。患有严重“渐冻症”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拖着有些跛的脚步亲自在医院门口迎接军队医疗队。他握着医疗队员的手说:“在最危难的时候,你们让我看到了希望。”而在汉口医院,患者已经爆满,医疗队员们一进院区,就遇到了医院的医务人员,她们含着眼泪说:“总算把子弟兵盼来了。”

医疗队员们从飞机落地,到感染防护培训,再到投身救护,只有24个小时。以往两周的工作量,一天内就完成了。实现了尽快完成病区改造,尽快收治患者。执行过多次医疗援助任务的宋彩萍说,“从没有一次,像这次一样让我心里没底,未知的风险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和挑战”。

1月26日下午3点,第一批医务人员进入红区。他们就像在战场上冲锋的勇士,首先与病毒直面交锋。无论是抗击过“非典”和“埃博拉”的老兵,还是第一次面对烈性传染病毒的年轻人,在踏入红区最后那道门时,没有一个人迟疑。

武汉火神山医院感染八科二病区护士长李淑华,是一名具有30年军龄的老兵。在非洲执行维和行动时,她亲身经历过送别战友的悲痛。2月初,病毒最肆虐的时候,她告别亲人来到了武汉。每天高负荷的工作,让这位老军医“力不从心”,她做了最坏的打算,唯一放心不下的是孩子,她要跟孩子交代一下。

在晚上返回驻地的班车上,已经奋战了十几天的李淑华,看着女儿发来的视频和亲手画给她的画,再也忍不住思念,含着眼泪给女儿写下这样的短信(遗书):“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妈妈不后悔,如果幸运让我安全回家,妈妈就继续陪你,咱俩一言为定,下辈子我还做你的妈妈。”

在武汉火神山医院、金银潭医院、泰康同济医院,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医务工作者忘记时间、忘记危险,甚至忘记了自己已经是一名申报了自主择业的干部。大家记住的,只有身上的军装与责任,只有一门心思、一心一意地救治更多患者。在面临生死考验的抗疫前线,他们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生命筑起一道道捍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隔离带”。

几乎就在医务工作者冲入病区的同时,网络上有关疫情的消息也接踵而来,真假莫辨。作为一名军事记者,我知道自己应该及时到达新闻现场,到达隔离区,把我们看到的一切,及时传递给所有急切盼望看到疫情一线真实情况的人们。而医院出于安全考虑,不愿让我们进人红区,经过跟医疗队反复争取,1月27日上午,我和同事走向汉口医院ICU病房。

穿好第一层隔离服来到半污染区,即将穿第二层防护服时,被护士长陈静劈头盖脑地训了一顿。她严厉地冲我们喊:“谁允许你们把防护服穿成这样子就进半污染区的?……”带着之前没有经过培训、防护服穿戴不规范的尴尬和忙乱,我们匆匆跨进了重症监护室。眼前,20张病床上几乎都是生命垂危的患者;耳边,生命监测仪、呼吸机、血滤仪发出的“滴滴”报警声此起彼伏。这些危重患者,一刻也离不开医务人员的照顾。正在患者身边和仪器前忙碌的医务人员,被厚厚的防护服遮盖着,看不清脸庞,有的甚至连性别都分辨不出,但他们防护服后背上都写着大大的“人民军医”的字样。陈静护士长说:“你们不要触碰任何地方,特别是桌上、地上病毒浓度最高,动作要慢……”这位被网友亲切地称做爱唠叨的“硬核”护士长,对感染防控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她说:“我带着长征医院48个‘孩子’来,如果不严格要求,一旦出现了‘万一’,就无法跟他们的父母交代。”直到临近中午,我和同事才结束拍摄,当我们走出病房时,身上的秋衣秋裤已被汗水打湿。

与央视200多人的报道团队相比,我们虽然只有3个人(后来增加到8人),但却是给频道三档新闻栏目供稿的“主力军”。人手少,而工作任务异常繁重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始终处于高强度、连轴转的工作状态。白天采访、连线、拍摄、编辑、写稿,晚上回到招待所还要确定次日的拍摄选题。在执行重大报道任务中的摔打和磨练,使我们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新闻战士!

与繁忙的工作相比,我们跟家人交流的时间却少之又少。在偶尔一次的通话中,家人总是反复叮嘱我要做好防护。每天的电视新闻几乎成为爸爸妈妈和家人了解我动态的重要渠道。对于亲人的担心、牵挂,我能做的,就是仔细穿好防护服,让电视上的我看起来很安全。

ICU病房,那些感人的故事

ICU病房被誉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的“主战场”,这里几乎每天都会上演惊心动魄的救治场面。高度的危险性和特殊性,使这里成为“最硬核”的新闻现场。

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采访中,我了解到患者章女士的病情不容乐观。在戴着呼吸机供氧的情况下,她的脉搏氧分压下降到60左右,属于重度缺氧。从各项生理指标看,仅靠呼吸机难以维持章女士的生命。重症科主任刘金城紧急通报医院召开专家会议,决定给章女士使用ECMO。ECMO又称“人工肺”,在患者病情恶化,丧失肺部机能的时候,ECMO可以代替人的肺脏,持续提供体外呼吸与循环,维持患者生命。所以它被视为救治患者生命的“撒手锏”。如果病人用了ECMO还不起作用,那真的就回天乏术了。

就在章女士入院前两天,她的爱人刚刚因肺癌去世,如果章女士再遭遇不测,她的女儿就同时失去两位亲人,遭遇的打击可想而知。

病床上,章女士抓着医生的手,祈求的目光仿佛在说:“救救我。”军医姬鹏飞感受到了患者强烈的求生欲望,他抚慰患者说:“阿姨你放心,你马上就有救了。”姬鹏飞和他的战友们私下说,不管怎样,也一定要把这位阿姨救活。

晚上10点,章女士各项生理指标继续恶化,情况危急,医务人员开始为章女士安装ECMO,这一晚,对章女士来说至关重要。

直径近两厘米的颈静脉穿刺制管、股静脉制管一个个的刺入静脉……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主治医生陆志杰的全身已被汗水打湿。大伙儿期盼章女士,不仅要为自己,更要为救自己的人活着。二十分钟后,ECMO终于开始运转了,章女士各项生理指标逐渐恢复了。那天,陆志杰连续工作了12个小时,疲劳到了极限。

章女士睁开眼睛的时候,还不能说话,看着身旁救治她的军队医务人员,章女士的眼泪“哗哗”的往下流。刘金城主任说:“快点,快把视频打开,让她看看女儿。”二十多天来第一次见到女儿,章女士再一次泪流满面。她知道,如果不是这些医务人员,她可能再也见不到女儿了。

使用ECMO的病人,对护理工作要求极高,需要两名医生、六个护士24小时全程监护。医务人员日夜守在章女士床前,除了每两个小时为她翻一次身,还要及时吸痰,监控血容量。

经过多方救治、悉心护理,5天后,章女士脱离了ECMO;8天后,摘掉了呼吸机。她说,这辈子要永远记住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的亲人子弟兵。

在医院,我时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并时时为这样的场景所深深感动:几乎每一位被治愈的患者出院时,出于对军队医务人员由衷地感激,他们会深深鞠上一躬,敬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发自内心地说一声“谢谢!”这一声“谢谢”是江城武汉人民对子弟兵的最高礼赞。

作为一名军事记者,面对用生命拯救生命的壮举,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述,因为任何语言此时都显得苍白而无力,我能做的,就是尽量把救治过程完整记录下来。与我一样,每个拿着相机、摄像机进入红区的记者,迈进那道隔离门后,都是不顾自己的安危,把新闻现场许许多多感人的瞬间一个不落地记录下来,呈献给观众。这就是我们的职责。这使我想起了护士唐丽娜所说的一句话:“在看到患者喘憋困难急需抢救的瞬间,自己的安危就抛在脑后了。”

抗疫一线,有一群可爱的90后

在频繁进出重症监护室和各个病房采访拍摄的过程中,我欣喜地看到,很多80、90甚至00后年轻军队医务人员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成为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坚力量。

在金银潭医院采访时,我遇到了一位90后护士,她叫骆耀,是一名新入职的军队文职人员。因为长时间戴口罩,她脸上磨出的水泡被口罩压破了,我见到她时,这位上完5个小时夜班的护士,刚刚从红区出来,正对着镜子撕扯脸上的创可贴。职业敏感性使我赶紧拿起手中的摄像机,把镜头对准她。

骆耀的战位在被称为红区的重度污染区。因为工作中时常给患者插管,操作过程中要和患者近距离接触,高浓度病毒气溶胶随时会扑面而来,即便穿着防护服,皮肤也有暴露及接触空气的时候,她脸上的伤口会大大增加感染病毒的风险,但她没有犹豫和退缩,因为她知道,如果耽搁几分钟,患者就有生命危险。

当问及是什么支撑着她,使她连死都不惧怕时,她的回答令我刮目相看。她说:“我是共产党员,是军队文职人员,我有责任和义务冲在一线。请不要播出我的名字,因为,妈妈看了会担心。”

令我没想到的是,这条没有播出骆耀名字的人物特写新闻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共鸣。回到招待所,我看到电视上、网络上,好多媒体都在转发这条新闻,骆耀的事迹成为微博热搜话题。后来这条新闻甚至登上了央视元宵晚会。无数网友留言评论:“这个不愿说名字,怕妈妈担心的90后护士,打动了很多爸爸妈妈的心……”

武汉火神山医院重症一科护士李晨也是一名90后,她也是瞒着家人出征的。妈妈从电话里猜出她在武汉,却并没有责怪她,只是反复叮嘱她做好防护。学了4年医的李晨知道病毒的危险,她在出征前就做好了最坏打算,她用手机把银行卡密码拍了照片偷偷告诉弟弟,让他隐瞒着家人。万一意外比明天先到……李晨说着流泪了,她说她绝不后悔来武汉。

80后、90后、00后,这些母亲眼里的孩子,在疫情面前,却是为人民群众遮风避雨的白衣战士。在这场生死大考面前,她们抢救生命不遗余力,守护健康不畏危难,阻击疫情不避艰辛,用生命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在武汉采访的每天,我被许多人和事感动着,无论把话筒对准哪位医务人员,他们总能讲出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故事。这些动人的故事,就是83天里,让我不知疲倦采制新闻报道的不竭动力。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4000多名医务工作者所汇聚出的磅礴力量,彰显了在特殊历史时期,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和中国力量。就像一首歌里唱的:

“风平浪静的日子,你不会认识我,我的绿军装是最普通的颜色。花好月圆的时刻,你不会留心我,我的故事会被歌声淹没……你不认识我,我也不寂寞,你不熟悉我,我也还是我,假如一天风雨来,风雨中会显出我军人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