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武天敏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祁宇博 

聂建忠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用镜头记录抗疫一线战士

作者:■中国军网记者 高 辉

在武汉抗疫一线的重症监护室,除了写在防护服上的名字,护目镜后面一双双清澈坚毅的眼睛成为重要的辨识标志,也正是这一双双眼睛,为患者鼓起与疫魔抗争的勇气,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最终我们还是要和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告别,但曾在这片土地上用生命抢救生命的英雄—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最美时刻,已被定格在我们的新闻作品中,“使命如山、联合制胜、牺牲奉献、大医为民”的火神山精神,已成为历史的丰碑,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激励我们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好新时代的精神特质。

疫魔突袭江城,战士出征武汉。这是我军事记者生涯中又一次“上战场”—2008年,我曾参加汶川抗震救灾报道;2020年除夕,当得知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要组织记者参加抗击疫情报道时,我毫不犹豫报了名。

在武汉采访的两个多月,我用镜头努力记录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领导的这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抗疫斗争,用画面定格抗疫一线战场上勇敢无畏、舍生忘死的军队医务人员,用影像展现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向最危险的地方冲

军人的天职是战斗。坐在北京驶往武汉的火车上,望着窗外一掠而过的风景,我心里想的却是:这是一场真正的战斗,我要做好充分准备,到一线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身边,到离他们最近的地方去拍摄,去采访,去履行一名军事记者的职责使命。

1月28日中午,我随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从驻地出发,前往武昌医院。闪烁不停的救护车,森严的警戒线,全身防护的安保人员……这一切让我对“疫区”有了最深刻最直观的感受,这里是生死较量的战场。我跟随医疗队队员紧张有序地做防护准备,护具有防护服、口罩、护目镜、帽子……穿戴顺序都有规范流程,容不得半点马虎。

经过两道缓冲区,来到ICU门前,此刻,防护服内的我紧张起来,还有些许恐慌和憋闷,新冠肺炎病毒此刻于我像是一个藏在门后的恶灵。当厚重的铁门推开的刹那间,我感觉血往上涌。映入眼帘的,是成排躺在病床上的患者,陪伴他们的监护仪、呼吸机在平稳有序地工作,仪器时而忽高忽低地发出“滴滴”声,身着防护服略显臃肿的医务人员都在忙碌着:有的正俯身和患者低语,有的正抬头观察输液瓶的流速,有的正在为患者调整呼吸机……医务人员的镇定自若让我的心渐渐安了下来。我举起手中的相机,将镜头对准他们,发现除了写在防护服上的名字,唯一能体现他们各自特征的只有护目镜后的眼睛,一个大胆的想法也随之出现:我要用镜头记录他们的眼睛。

护目镜后,一双严厉而不失温柔的眼睛,她是武昌医院ICU护士长黄娟,她和同事们已经超负荷工作了一个多月。“你们部队来了,我终于可以放心地休息片刻了。”“放心”这个词在这里意义非凡,它既饱含了医者对患者的无私牵挂,又饱含了大家对军队医务人员的充分信任。当时,院长刘智明还躺在ICU的病床上。“都病成这样了,还是啥事都要管,啥心都要操。”从医生和护士的抱怨和嗔怪里,我感受到更多的是担心和忧虑。刘智明院长去世的噩耗传来,无论是医务人员,患者,还是我们在武汉的记者,无不痛心疾首!

在这里,我见证了军地医务人员并肩“战斗”的一幕—他们一起分析病情、研读胸片、制订方案,素昧平生的同行成为最亲密的战友,勠力同心抗击疫情。

在这里,我听到了第一个好消息—ICU有一名患者治愈出院了!这种兴奋的情绪只容短暂停留,因为腾出的床位立即就住上了下一位患者。催促会诊的电话不停地响,这是武昌医院最为困难的时刻,普通病区的救治条件有限,患者亟需呼吸机和高流量吸氧通气,因为没有特效药,专家会诊如同一记奋尽全力挥出的重拳打在了棉花堆上,那种无力感你从医务人员护目镜后的双眼中能够感受到。我能做的就是一次次举起照相机、摄像机,记录身着防护服的医务人员在医院走廊匆匆奔走的身影,在这里,我见证了人世间最美的背影,他们的每一次匆匆转身都可能抢救一个生命。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穿着防护服拍摄了4个多小时。虽然进来前被警告“不要接触任何地方”,但我实在累得不行,瘫坐在医生休息室的凳子上。

完成采访拍摄,走出医院,我有种重获新生的感觉。望着华灯初上的街道,我感慨万千:从进ICU的那一刻,医务人员根本顾不上苦和累,也没有时间恐惧害怕,因为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抢救生命。我的信念更加坚定—坚守ICU,把军队医疗英雄们记录好、报道好。

用镜头行注目礼

随着武汉火神山医院的交付,我的战场也跟随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转战到知音湖畔这所见证中国速度的医院。

得知ICU要收病人,我提前报名进入红区采访。但采访还没开始就结束了。2月9日中午,我进入重症医学一科医生更衣室正准备穿防护服时,被突然赶到的张西京主任叫停了。平时温文尔雅的他,那天变成了一个黑脸包公:“万一因为你一个人的失误造成绿区污染,那全科都要停摆。”离开前,我抓紧时间拍摄了一组医务人员穿戴防护装备的画面,这些照片再次印证了我最初的创作灵感—医务人员的眼睛最美。

回到驻地,我给张主任发信息:“您和团队在一线用生命抢救生命是打仗,身为记者把大家的故事讲好,把团队的精神面貌展示好也是在打仗。恳请您安排我去一下ICU……”张主任回复我:“谢谢!在医院要做好防护,疾病不会挑人的。”

2月12日,我终于被批准进入ICU拍摄,但张西京主任要求我“不能打搅、不能接近、不能采访”。难以想象,没有对话、没有声音,该怎么向外界传递好作品、正能量?好在,我发现了最美的眼睛—我要用影像帮助患者记住那一双双坚毅的眼神,要用镜头向每一位英雄行注目礼。

在ICU,我花了5个小时,无声无息地抓拍了一组关于“眼神”的特写—雾气打湿了护目镜,口罩遮住了面庞,看不清他们的容颜,但从他们的眼神中我们读出了坚毅、执着、沉稳、希望……每一位医务人员,都值得我们行注目礼。确认过眼神,他们是患者最信赖的人!《走进火神山重症医学一科,确认你的眼神是最美》组照发表在解放军报客户端,并被国家网信办全网推送,人民日报客户端转载开设了“护目镜下的医护眼神”话题,当天阅读量达到1.1亿,百度置顶,微博热搜置顶。

你是我眼中的英雄

2月20日我再次进入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谁让你进来的?我不管你是谁,防护做不好就不要想进去!”护士长陈静不客气地对我说。我立即放下手里的相机,规规矩矩按照她的指示再次检查自己的防护穿戴。一位护士说:“她像妈妈一样。跟着妈妈出门,你会没有安全感吗?”

ICU是危重患者生命的“最后屏障”,也是时间和疫魔赛跑的“生死火线”。这里,每天都在见证悲伤与奇迹,是一个让人闻之色变却又肃然起敬的地方。这里,可以闻到死亡的气息,也可以看到生的希望。

在ICU,我记录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一名佩戴无创呼吸机的75岁男性患者,出现了重度低氧血症。张西京主任果断指挥医务人员为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后,固定气管插管,持续采取综合救治措施……终于,近2个小时后患者暂时脱离生命危险。这时,每个人都累得气喘吁吁。来不及歇息,他们拖着厚厚的防护服又去治疗其他病人了……

在ICU,我见证了雨雪中1分50秒的生命接力—一名患者病情危重必须即刻从感染一科转到ICU。转科需要经过室外近300米的路程,而那时雨雪交加,狂风大作,路面湿滑。几名医务人员一边推车,一边侧身跑,一边为患者遮挡风雪,一边还要不停地为患者捏着呼吸气囊。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路狂奔,拼尽全力将患者安全转运后,因急速缺氧,他们全部瘫坐在平车上。

在ICU,我感受到了人民与军队医务人员的鱼水情深—遇到患者陈佑喜,是他脱离有创呼吸机的第二天,尽管嗓子的水肿还没有完全消退,他还是紧紧拉着查房医生宋立强的手不愿松开,非常吃力地嗫嚅着说出“谢谢”,经历重生后的感恩之情写在他眼角的泪痕和眼睛焕发的光亮中。半个多月后,我跟随宋立强回访从ICU转出的患者,在感染四科再次遇到了陈佑喜,看到防护服上的名字,他一把抓住宋立强的手,“这是救命恩人啊”!也许,治愈的患者永远也看不到医务人员的长相,但他们肯定能够记住人民子弟兵这个称呼。

通过在ICU采访,我也打开了一个心结。我的父亲经三次抢救后,最终因院内耐药菌感染离我而去,我一直不能释怀。随着这次在武汉抗疫一线采访的深入,我渐渐明白,医生是人不是神,尽管他们倾尽全力,但也有无奈的时候,他们面对患者时的全力以赴不容置疑。

来到武汉这座英雄城,没有一名军队医务人员想过要做英雄,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抢救生命!但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们铭记和礼赞。我们相信,爱和希望永远比病毒传播得更快,专业和勇敢,终将战胜疫魔。

樱花开了又谢,荆楚大地如今阳光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