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非典型人物的故事化表达
摘 要:与典型人物拥有过硬的事迹不同,非典型人物大都在普通的岗位上干着平凡的工作,涌现出来的多是凡人凡事,要让非典型人物的形象丰满起来、灵动起来、鲜活起来,立体呈现在读者面前、走进读者内心,尤其要注重讲好故事,通过“以事叙人、人在事中”的表达方式,达到“人在笔下、犹在眼前”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非典型人物;讲故事;叙事技巧
非典型人物,简单地讲,就是指有别于先进典型的“小人物”。于军事新闻写作而言,非典型人物泛指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官兵。《解放军报》曾开设“非典型人物报道”专栏,生动刻画了黑脸老何 、新兵毛锡锡、“狼头”硕士连长、财务股长“魏剪刀”等一大批“似曾相识”而又“风格独具”的人物形象,真实反映了基层部队官兵良好的精神风貌,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与喜爱。如今,非典型人物报道已经成为军队媒体的常态报道,越来越多的非典型人物,通过新闻媒体走到受众面前,走进官兵心里。
非典型人物与典型人物在宣传价值方面,都具有榜样示范和教育引导的重要意义。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非典型人物讲的都是官兵身边人身边事,带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和亲切感,更容易打动读者。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典型人物拥有过硬的事迹不同,非典型人物往往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他们大都在普通的岗位上干着寻常的工作。要让非典型人物的形象丰满起来、灵动起来、鲜活起来,尤其要注重讲好故事,通过“以事叙人、人在事中”的表达方式,达到“人在笔下、犹在眼前”的传播效果。
从写“事”到讲“故事”
故事是人物基于新闻舆论的“特定表达”,写人实则就是写故事。换言之,我们要全面地去了解一个人,比如他的性格特点、能力素质和道德品行等,耳闻目睹也好,“道听途说”也罢,都必然是通过了解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进而了解这个人。美联社特写新闻部主任布鲁斯德希尔瓦曾经说过:“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轻松,让人觉得有趣。以这种方式整合过的新闻素材将更加有效地吸引受众。因为受众看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
军队非典型人物虽然普通平凡,然而他们岗位分布广泛,职业特点各异,涉及作战训练、政治工作、后装保障等方方面面,这就赋予了其故事的丰富性、多样化特点,更容易满足不同受众的阅读兴趣。加之,他们自身的“非典型性”使故事更具泥土味和烟火气息,这样一来,就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所以,在非典型人物报道中,尤其要注重贴近受众、贴近实际,多讲故事、讲好故事,通过故事化表达呈现人物个性特点,树立人物形象。反之,如果写成简历、履历、小传式的人物报道,行文多是概括性的语言而无具体翔实的事例,必然让人难以卒读。
当然,讲故事不是简单地对事情进行罗列铺排,而是要根据新闻主题,对故事素材合理进行筛选取舍和有机串联融合。就像文学创作需要塑造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一样,非典型人物的采写也要通过选取特殊场景下的典型故事,来凸显人物的形象。新闻名篇《孙铁锤传奇》之所以脍炙人口、经久不衰,就在于作者抓住人物个性把故事讲活了,让人读罢真实感觉到主人公就立在面前。全文不过1300余字,作者一共写了“手撕狼崽”“勇救姑娘”“逃医”“搬煤”等13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场景、有细节,详略得当、生动鲜活,主线清晰、逻辑紧密,大有“品咂斯事、如睹斯人”的快感,为“写人就是写故事”提供了成功范例和有力印证。
紧扣主题“讲故事”
人物写作中,最难驾驭之处,便是选取人物的哪些故事立体展现人物形象。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非典型人物都有属于自己的朴素底色和异于他人的精神特质。因而,搞好非典型人物报道,就要紧扣主题“讲故事”。
进行非典型人物报道,首先要明确报道主题,也就是要清晰地知道通过新闻语言表达,去呈现人物的何种特质。人物报道与议论文虽然体裁各异,但却具有相同之处。如果说人物报道的主题是论点,故事则是论据,论据要围绕论点娓娓道来,那么故事就要围绕主题展开,这样写出来的人物才会“神聚形不散”。例如,《解放军报》“非典型人物报道”专栏曾刊发的《“客座教授”李祖维》一文中,作者通过“午休时间领导前去拜访扑了个空,最终在车间找到满身油污的他”“演习中他钻到车下连续奋战5小时,让故障车辆起死回生”等鲜活故事,将一个不遗余力谋打赢、一心一意研究装备维修的基层“兵专家”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新闻写作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这样才能凸显新闻价值。非典型人物报道更是如此。因为非典型人物大多是平凡普通的官兵,他们所干的也多是平淡无奇的工作,要把人物的个性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就要善于从“寻常”中窥见“非常”,从“平凡”中提炼“非凡”,在故事选择上摒弃“大众化”“同质化”的事例。比如,不要一写官兵学习刻苦,就说“三更灯火五更鸡”“用掉了多少支笔芯、记满多少本笔记”;一写官兵训练辛苦,就说“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写作中,不妨变换思维方式,以全新的理念和别样的视角去审视故事、遴选故事、讲述故事。《解放军报》“非典型人物报道”专栏曾刊发《“白连长”》一文,作者匠心独运从一件磨得褪了色、看上去有些泛白的旧迷彩服入手,进而带出了一系列有温度、有质感的故事,将一位基层部队连长爱军精武的优秀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善用技巧“讲故事”
对非典型人物报道的定位,决定了其故事文本不能是鸿篇巨制,而大多以短小精悍为佳,字数长则不过千余,短则寥寥数百。有限的篇幅决定了在讲故事时,不能像典型人物报道那样以“全景式”“整体性”叙述对人物进行全面展现,只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以最富有特点和表现力的片段和章节,勾画人物形象,突出“与众不同”。
细节是新闻故事中的最小单元,越是那些传神的、感性化的细节,越能增强人物报道的生动性与可读性。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对于非典型人物报道而言,作者对细节的把握是否到位,也同样决定着一篇文章的成败。写作中,尤其要注重人物的行为和语言,抓住那些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用“镜头式”语言记录和还原现场,以强烈的代入感,拉近读者与主人公之间的距离,引起情感的同振共鸣。
例如,《解放军报》“非典型人物报道”专栏刊发的《天天像是在打仗》一文,后来被评为首届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全文围绕主人公、某团四连连长何洪武只写了一件事:实弹射击考核,时间跨度一天一夜。围绕这一件事,作者生动描写了“连队通信员黄康瞅着为连长准备的一大杯凉白开水又没动,一溜小跑追了出去,嘴里不停地嘟囔:‘怎么天天像是在打仗?’何洪武甩下一句话:‘都别争了,我去!’抄起铁锹,转身就走。通信员打好饭不见连长,走进连部一看:‘训练了一天的何洪武已经鼾声如雷’”等多个细节,着墨虽然不多,却让勇于担当、工作认真投入、责任心强的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
俗话说:“画树不画根,画鸟不画天。”结构要疏密有致,细节描写并非越细越好。根据文章内容的铺排和故事情节的走势,读者能够意会到的,或是能正常推断出的,就不必再费笔墨,否则就成了画蛇添足。不仅如此,作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还应学会卖“关子”、多一些留白,留足想象的空间,这才更加契合读者的阅读需求。比如《让人担心的“老刘”》一文中,作者一句“背着照相机,一跑就是25年,‘小刘’也跑成了‘老刘’”。便将主人公、专职摄影干事刘应华几十年的“奔跑姿态”浓缩成景,让人读罢意犹未尽,感触良多。再比如,《老王是个实在人》一文,作者在叙述主人公、某团一级军士长王传义“阵地抢险”的故事时,只用了60个字(不含标点):“去年夏天,阵地上大雨滂沱。睡梦中的老王被雷声惊醒,翻身起来扛起铁锹就往坑道跑。抢险结束后,战友们发现老王累得瘫坐在地上,脚上鲜血直流。”简短的两句话,胜过千言万语,把老王的“实在”写得入木三分。
非典型人物报道的“新”既体现在事实的新鲜,也体现在写作风格的创新。在非典型人物采写过程中,不要被所谓的报道“模式”和自己的行文习惯所束缚,要大胆创新,敢于突破。比如,写这个人物时,以对他的外表勾勒为开篇,写另一个人物时就尝试从某一事件现场描写切入;写“他”时采用的是顺叙的方法,写“她”时则不妨采取倒叙或者插叙;上次是以时间变换为主线,下次就以空间位移为主线,等等。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非典型人物报道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使人物形象千姿百态、各有千秋、鲜活生动。
(作者单位: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火箭军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报社第一编辑室)
责任编辑:吕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