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金杯银杯”,更要老百姓“口碑”
摘 要:穆青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不仅有“金杯银杯”,还有老百姓的“口碑”,河南辉县老百姓说,他是“第十一个共产党员”。新时代军事记者,要学习穆青的党性观、记者观、人生观,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在军事新闻宣传工作中交出合格答卷。
关键词:穆青;记者;共产党员
穆青的可敬之处,不仅是写出了《十个共产党员》,而且是在历史漩涡中能够以身作则不失共产党员本色又能保护大多数同志。这样的人格魅力是在记者中间少有的。因为这个理由,作者彭四平把穆青传的书名定为《记者穆青》。
阅读《记者穆青》后,笔者有一个强烈感受:穆青是共产党员,是优秀共产党员,不仅有“金杯银杯”,还有老百姓的“口碑”。作为记者,穆青写出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许多传世名篇,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社长,穆青领导新华社实现了由国家通讯社向世界性通讯社的大步跨越。1996年,穆青出版了50年来采写的人物通讯报告选集《十个共产党员》。阅读此书后,河南辉县老百姓说穆青是“第十一个共产党员”。
什么是优秀共产党员,就是像穆青一样在本职岗位作出了突出成绩的共产党员。广大军事记者要向穆青这名优秀共产党员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本职岗位上创造新的更大的业绩。
一、心中始终有党性,牢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
“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我以为,穆青做到了这一点,一辈子忠诚于组织。1996年,在“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闭幕式上,穆青回顾了自己的新闻生涯。他说,当年刚当记者时,自己不懂怎么做新闻工作,也不愿意做记者,我觉得我这个人不爱运动,不爱说话,性格非常内向,让我做记者满天飞怎么行呢?但我是党员,要服从党的安排。而且一干就是50年。穆青还多次说,“我热爱新闻事业!如果时间能倒回来让我再做出选择,我想,我还要选择新闻工作。”
为了让大家看看真正共产党人是什么样子,重现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借他们的榜样力量来鼓舞正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人们的信心,穆青出版了《十个共产党员》,这本书是穆青纯真信仰的结晶,这个书名是受收录到该书中的改革大潮中的老支书—共产党员阎建章事迹启发。阎建章说:“从抗日战争开始,老百姓豁出命来保护我们几十年,图个啥?不就是看我们像姓共的!还不是指望我们带着大伙过上好日子么?”“几十年共产党员前赴后继又是为了啥,说得简单点,不就是想使大家富起来吗?”穆青说:“一个中国农民,一个基层党员,讲得多好啊!党的宗旨讲出来了。共产党员是干啥的?在战争年代也好,在改革开放和建设年代也好,都是站在最前线的,我就是让人看看,真正的共产党员就是这样的!”穆青坚信:真正的共产党员是大多数,他们的好榜样、好作风是人们的希望,也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中坚力量。作为军事记者,不仅要学习穆青自己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而且要积极宣传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在社会上立起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新样子。
二、眼里始终有人民,任何时候都“勿忘人民”
曾有人问“记者怎样才能尽快成才?”穆青回答了四个字“勿忘人民”。穆青解释:要牢牢记住人民,只要对人民有感情,就能写出好新闻作品。我们就需要那种同群众有血肉联系、对群众有深厚感情的记者,而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自己把自己放在人民之上、放在党之上的记者。我讲的“勿忘人民”四个字,就是这个意思。
“勿忘人民”,是穆青的座右铭。这是因为穆青经历了旧社会的苦难,受到了人民的哺育。穆青曾深情地说:我的一生都离不开人民的哺育。年轻的同志没有见过旧社会我们的人民有多苦。我是亲眼看到的……我永远忘不了在战争年代,处处都可以看到我们的老百姓怎么样地支援我们打仗、支援抗日。父亲战死了,儿子去;哥哥战死了,弟弟去。一批又一批的老百姓穿上军装跟着我们打日本鬼子,牺牲了多少人,救了我们多少伤员,掩护了我们多少同志……凡是有这种经历的同志都会有这种感受:我们不能忘记老百姓的恩情。讲到动情处,他几度流下眼泪。
1945年12月,穆青随我军开赴东北。有一天,他在雪地里走了很久,裤子结成了冰疙瘩,腿像棍子似的失去了知觉。进入一对老夫妇家后,他急忙拽住靴子往下脱,没想到靴子和腿已经冻在一起。老人连忙制止:“孩子,千万不能硬拽,也不能拿热水猛浇,你的脚腿已经和靴子冻在一起,成了冰坨坨,硬拽连皮肉都要撕下来。要是用热水浇,肉就要烂,一烂恐怕连腿脚都难保住。”老人端来一盆冷水,把穆青的双脚连同靴子一同浸在冷水里,过了一会儿,冰碴渐渐化开了,他又小心地拽下靴子,然后解开自己身上的棉袄,把穆青两只冰凉的脚搂在胸前,用两只手慢慢地揉搓、按摩。过了好久,穆青麻木的双脚开始感到发痛,又过了一会儿,逐渐发热,最后终于恢复了知觉。那一瞬间,穆青能清楚地感受到老人胸怀间的温热透过双脚传到全身,一直传到他的心里。后来,穆青在日记中写道:我常常告诫自己,你的这双腿甚至生命都是老百姓保护下来的,今生今世,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他们。今天的军事记者,绝大多数都没有经历过旧中国的苦难,但要时刻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三、笔下始终有责任,致力思想引导和舆论营造
把满足党、国家、军队和人民的新闻信息需要,作为对军事记者最重要的职业要求。穆青多次说过:“我们记者是搞什么的?记者就是要拿出事实来,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帮助人家去了解,让那些思想不通的人,思想能够通;思想通的,给他鼓干劲,支持他放心去干。我们作贡献,既不能生产小麦,又不能生产棉花,我们就作这个贡献。”
把写出精品力作作为军事记者的终生追求。在谈到新闻改革时,穆青坦诚地说:“新闻需要改革的东西很多。我坐在新华通讯社社长的位子上心里总是不安,这倒不是怕犯错误,主要是如何能够对内对外使我们的新闻报道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大的影响。有人说,现在有的人越来越不信我们报纸,反而相信西方的东西。我觉得这是宣传工作的耻辱,我们做了几十年宣传工作,在这样新形势下不能很好发挥作用,是失职……我们的宣传应该与这个时代、这个要求相称。我们的任务是相当艰巨而繁重的。我们应当拿出一些有吸引力的东西,及时回答我们应该回答的问题。”或许正因为如此,穆青才写一个,活一个,响一个,震撼了几代读者的心灵。
把写作、摄影、摄像等能力都练强。1985年,穆青在新华社国外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摄影报道是现代化通讯社不可缺少的一翼”的精辟论断,把摄影报道和文字新闻相提并论,这在中国国家级新闻机构的领导层是最早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军事记者不仅要会写文字新闻,还要会摄影、摄像等,掌握多种技能,成为复合型新闻人才。
四、肩上始终有担当,大胆工作敢于负责
署名是为了成事。穆青、郭超人、陆拂为合写的《历史的审判》播发前,穆青让人把稿子打印成若干清样,没有署名,分送给编辑部的一些同志听取意见。有一位同志拿起笔就往下划,划掉一大堆。后来他听说这篇稿子是穆青参加写作的,又赶紧把划掉的恢复上去。事后,穆青对陆拂为讲:“权还是需要的,不然什么事也干不成。”
署名是为了负责。由穆青、胡国华、王志纲署名的通讯《风帆起珠江》发稿当天,穆青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今天就发了,可以预计除了《经济日报》和《经济参考报》外,其他报纸不会刊登。因为这是冒风险的事。正因为如此,我考虑再三还是署了名。反正我已是快画句号的人了。为中国的改革开放鸣锣开道,问心无愧。情况未出穆青所料,稿子播发后,中央绝大部分报纸都没有刊用,唯有《经济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全文刊发。直到1992年3 月,邓小平南方谈话传出,穆青等人的这篇文章才被一些报纸重新刊出。
署名是为了担当。1978年3月13日,署名穆青、陆拂为、廖由滨的长篇通讯在新华社播发。第二天,全国各省市报纸登载的不到一半,因为底下吃不准,甚至有人说:“这样的稿子怎么可以发?”还有人指责穆青借此稿发泄不满。在看到3月14日《人民日报》加编者按全文刊登后,一些报纸将稿子连同编者按一起补登。这篇稿件撰写时,穆青是在后方采编,陆拂为、廖由滨在前方采写。在实际工作中,有的记者严守不参与不署名的原则,有的则常做挂名记者,“只挂帅,不出征”。无疑后者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署名有名利,也有责任,稿件署名不署名,怎样署名,是第一作者还是第二作者,军事记者应该细思量。
穆青是一本需要常读的经典书籍,笔者以上浅见主要依据是《记者穆青》一书。我们需要向共产党员穆青学习的,还有他“建一座大厦,带一支队伍”“领导首先要不离开业务”的领导观,战友情深似海的战友观,等等。
(作者单位:空军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