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杨庆民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守望高原,他们在离天最近的地方书写忠诚

作者:■孔鹏鹏

2020年春节前夕,我有幸参加了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组织的“新春走军营”采访活动,采访地点是西藏。接受任务前,我并未去过高原,也不知道将去采访的点位在西藏的具体位置,印象中有关西藏的一切都充满着诗意与美好:洁白的哈达、蔚蓝的天空和离天最近的风景……所以我的内心忐忑又好奇,忐忑的是,第一次去高海拔地区采访,自己能否适应那里的环境?好奇的是,高原反应究竟是什么样,戍边官兵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又究竟如何?……带着一个个问号,我踏上了采访之路。

一、除了离天最近的风景,这里还有恶劣的自然环境

乘飞机,飞机在拉萨上空沿着山谷盘旋将近四十分钟才落地,落地那一刻,外国乘客自发起立热烈鼓掌;坐汽车,汽车在盘山公路上一圈又一圈地缓慢爬行,车窗外的江水深不见底,绿得让人心里发慌。

同行的西藏军区政治工作部宣传处干事晏良笑着说,高原官兵进出西藏的路都是这样的,我们刚来的时候也很紧张,早些年这里还没有柏油路,更加颠簸崎岖。但是估计一会儿还有更难受的。听晏良话锋这么一转,我又有点紧张起来。

果不其然,随着海拔的上升,高原反应带来的恶心头疼如“约”而至,加上风沙击打在脸上的痛感,我意识到 :这可能才是雪域高原的真实面目。经历了一路波折,当真正走进高原,我才切身体会到这条道路的艰难与不平,体会到坚守在此的高原官兵,每天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生存环境。

此刻,我的脑海里情不自禁地又出现了这样的疑问:在这种环境下,官兵长期驻守能适应得了吗?他们还能安心练兵备战吗?

事实上,在高原的每一天,我都在被一些人、一些事感动着,心头的问号也被这些人、这些事一个个拉直。

二、与天斗与地斗,他们坚忍不拔、豁达乐观

16年可以干很多事情,四级军士长冯朋乐却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戍边高原。在某边防哨所,我见到了这位老兵。

冯朋乐16年来一直在某边防团服役,几乎每周都会在数十公里的边防线上留下巡逻的足迹,真可谓执着而坚定。他说他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他将于2020年退役,采访中我问他此时有什么特别想谈的,他讲了一个故事:

刚来队不久,一位退役多年的老兵带着家人回访老部队。老兵说因为年龄大了,这次可能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回老部队了,说完便潸然泪下。冯朋乐说他当时虽然也哭了,但是还理解不了这种情感。现在开始慢慢明白,为什么老兵们都把“来老部队”说成“回老部队”,“来”字说成“回”,意味着是“回家”,那是一种对部队充满感情,真正把部队当成“家”的感觉。

正是这种“家”的感觉,冯朋乐视战友们为兄弟。他说他和战友们一茬接一茬来到这里,从普通的地方青年,一步一步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新时代革命军人,对个人来说,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冯朋乐熟悉这里的一砖一瓦,以及营区的每一棵红柳,真的要到说再见的时候,才发现“这里才是家”……话未说完,他已经哽咽。

冯朋乐说他有两个梦想,一个是在高原种下家乡的华山松,一个是希望儿子长大了也要来这里当兵。我很好奇,问他为什么会有这两个梦想,冯朋乐说,他希望松树和儿子可以替他继续在这里,像钢钉一样楔在这片土地,永不生锈、为国戍边。

高原的苦,始于风雪边关路,暴风雪、暗冰、滚石,以及高原反应等,每一个普通的词语背后,都是巨大的风险,而冯朋乐16年如一日,常常与艰难和危险擦肩而过。冯朋乐的故事让人动容,他的故事也是千千万万高原官兵的缩影,千千万万个冯朋乐一茬接一茬地从祖国大江南北来到高原,他们都有着相同的选择—将自己的青春献给祖国,献给高原。冯朋乐们传递着手中的钢枪,也在传承着高原官兵无言的精神坚守,在离天最近的地方书写忠诚。

冯朋乐对他守卫的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而热烈。刚上来轮训没多久的战友王辉辉,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官兵们与天斗、与地斗的乐观豁达和无所畏惧。

见到记者在某驻训地采访,某营四连指导员王辉辉热情地引导我们参观营区。这个来自河南的小伙子皮肤黝黑,笑起来一口牙显得尤其白。采访没进行一会儿,就听见帐篷外的狂风像是谁打开了鼓风机一样,突然开足了马力吹,感觉帐篷随时都有可能被拔起、被吹跑。大风裹挟着黄沙从四面八方打过来,打在帐篷外的吉普车上,砸得噼里啪啦响。“刚上来可能还不太适应吧,我们这儿的风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从来不准时,一个是一年只刮一次风,一次刮一年!”指导员诙谐地说。

吃晚饭的时候,见我嚼到米饭中混进的沙粒,王辉辉开玩笑说:“咱高原虽然缺氧,但我们不缺钙,这些沙子就像是我们的钙片。”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记者了解到,因为驻地常年风沙比较大,饭菜里混进沙粒很常见,也在所难免,久而久之官兵都习以为常。

采访中,我发现高原官兵最大的特点是都很爱笑,爽朗而热烈。在生命禁区,这些微笑也成了官兵给予我抵抗高原反应等种种不适的弥足珍贵的力量。我问王辉辉,苦吗?他眼角湿润。是啊,王辉辉长期驻守高原,爱人因高原反应不适、探亲不便。3岁多的儿子牙牙学语,在手机视频里喊着“爸爸、爸爸”……王辉辉恢复了一贯的幽默:“当了祖国的兵,就是祖国的人,祖国的人就要铁心守高原。否则,你不守高原我不守高原,那祖国人民去哪儿看高原风景啊!”

当然,官兵中有爱笑的,也有不太爱笑的,姜军就是不太爱笑的那种。

某边防营营长姜军外型粗犷敦实,脸庞黝黑、双手皴裂。作为一名基层军事主官,他很严肃。但是我点开他的微信朋友圈,仿佛看见了另外一个人:活泼、有趣,热爱生活。

他最近的20条朋友圈里,10条是他自己画的素描,内容有狗有蛙还有哪吒,栩栩如生;还有4条是他和战友们演奏萨克斯的动态。

我好奇地问他是不是专门学过,姜军终于笑了,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这些“技能”都是他闲暇时“自学成才”的。很多战友和他一样,都主动发掘自己的文艺“潜能”,培养自己的爱好。姜军最爱演奏的曲目是《我和我的祖国》。

“高原上可开展的业余文化活动不多,学习这些技能可以丰富业余生活,更重要的是保持了对学习新事物的追求,高原条件相比内地要艰苦一些,但是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姜军郑重地说。

三、恶劣的环境成为砥砺官兵胜战本领和血性胆气的天然磨刀石

高原不同于内地平原,根据相关报道,海拔每升高1千米,空气含氧量就会减少10%,海拔4千米,也就意味着空气含氧量仅60%。以前有一个玩笑话,认为在西藏军区“躺着就是奉献”。因为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能够在那里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奉献。事实上,高原官兵们在克服种种困难的前提下,始终牢记主责主业,练兵备战搞得有声有色,恶劣的自然环境成为砥砺官兵胜战本领和血性胆气的天然磨刀石。

在某驻训地采访时,一场临机拉动的防空战斗演练在寒夜打响。刚刚还在一起轻松拉家常的官兵,此刻仿佛换了一群人,他们目光坚毅、面色凝重,几米高的装备,他们身姿矫捷地一跃而上,迅速抵达各自战位,在此起彼伏的口令声中,一切井然有序,硝烟味浓烈;多个车载方舱构成的指挥机构迅速建立,实时传输的信息数据迅即分发;在立体侦察的指引下,防空火炮织出密集火网,对空中目标实施连续打击……

“在生命禁区练兵备战不是一句空话!”我在某营采访中了解到,官兵将练兵备战落实落细:高海拔对体能要求极高,官兵便采取5000米冲山头的方式训练体能、磨砺耐力;夜间大风低温对人装磨合度要求高,官兵便采取每周夜训、战备演练等方式,锻炼极限条件下人装磨合;高原条件对装备适应性要求高,官兵便将所有装备实弹化多打几次、多练几回,检验装备在高原的实战性能。

在西藏军区采访的这些天,感动我的人和事还有很多。高原官兵在离天最近的地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方面克服高海拔、高寒等带来的客观困难;一方面牢记主责主业,扎扎实实练兵备战,始终发扬“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砥砺了胜战本领,磨砺了血性胆气。同时,这次采访对我来说,也是一堂生动的军事新闻采访课。

2020年的“新春走军营”采访结束了,但“走军营”没有穷期,这是一条百走不厌的路,更是一条常走常新的路,军事新闻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是军营、是基层部队、是广大官兵掀起的练兵备战热潮。只有走进边防哨所,才能体悟“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的真正含义;只有走进演兵场,才能真切感受“夜阑卧听风雨声,铁马冰河入关来”的凝重豪迈;只有将我们的笔头、镜头、话筒对准一位位官兵、一座座军营,才能描绘好新时代中国军人的底色,才能讲好新时代伟大生动的强军故事。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总编室一版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