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在不断增强“四力”中成长成才

作者:■马 璟

编者按:

加强军事新闻人才队伍建设是党和军队宣传工作的重要的基础。当前,由于我军新闻人才队伍的成长环境、培养渠道不同—有的来源于专业院校、有的由其他岗位的人员兼任、有的则从战士中选拔,无论是基层部队还是媒体,很多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业务能力尚需进一步提升。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锻造军事新闻工作者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基本途径和手段,也是军事新闻工作者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本期我们约请媒体工作者和部队新闻报道骨干,紧贴相关理论问题和新闻实践,专题研讨军事新闻工作者成长成才路径问题,为提升人才队伍能力素质提供启示和借鉴。

摘 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锻造新闻工作者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手段。新闻工作的特性决定了增强“四力”必须勤跑、多看、善思、多练,在一次次实践中强筋健骨,成长成才。

关键词:增强“四力”; 素质锤炼; 成才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既是对宣传战线提出的殷切希望,也给新闻工作者提高本领能力指明了努力方向。实践证明,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锻造新闻工作者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手段。新闻工作的特性决定了增强“四力”必须勤跑、多看、善思、多练,在一次次实践中强筋健骨,成长成才。

一、锤炼脚力,脚底板下出新闻

探究近现代中外名记者的成长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但凡在新闻领域卓有建树的前辈同行,无一不是双脚走天下、脚底板下出佳作的典范,无一不是脚力扎实的楷模。记者是一个行走的职业,脚底板下出新闻,是新闻行业的共识。记者也是一个高劳动强度的职业,据英国相关职业研究机构调查统计,记者的劳动强度在各种行业中位居第三。记者的职业特点就注定了记者必须高强度投入工作,越是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时,越是要“逆行”冲在前;平时,也要经常深入一线、深入现场采访,捕捉“活鱼”。人勤腿勤,是作为一名记者的基本条件,懒人胜任不了记者这个职业,疏于采访,懈于思考,不可能采写出鸿篇巨制、精品佳作。

脚力扎实,方能抵达现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埃德加·斯诺之所以被人尊崇,名作传世,首先得益于他的脚力勤勉。1928年,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开始了对中国的采访报道。 “九一八事变”后,他先后深入东北、上海采访,发表结集出版了报告通讯《远东战线》。1942年,他又离开中国奔赴中亚和苏联前线,冒着枪林弹雨奔波采访。

斯诺是新闻工作者的一个缩影。在我军新闻史上,从反映百团大战等战斗场景的摄影记者肖冰,到采写记录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随军记者阎吾,再到拍摄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壮观场面的军事记者孟昭瑞……他们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用非同寻常的“脚力”为我们留下难以磨灭的战争记忆,唤起了人们对和平的珍视。1979年至1987年,解放军报社记者江永红先后6次深入西南边境作战前线,在为期8个多月的火线采访中,他全程跟踪采访某部的整个参战过程。他从猫耳洞里发回战地报道50余篇,仅《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就上了9个。有人感到纳闷,问他:“你写一篇登一篇,有啥门道?”江永红回答自己的“窍门”:“到一线去,到战士中去,不能老呆在军部”。这就是脚力!迈开腿走上火线,才能写出充满战火硝烟味的精品佳作。一勤天下无难事。尽管现在采访条件、采访设备有了根本变化,但脚力依然是采访的前提。人民日报社记者费伟伟在讨论“四力”时谈到,好声音在基层,好故事在路上。实践充分证明,好新闻是“用脚走出来的”,要讲好强军故事,当深入一线,心贴基层和官兵行走。

脚力扎实,方能抵近真相。著名记者范长江堪称一位用脚步丈量新闻理想的新闻名家。1935年5月,他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身份开始了他的西北之行。他从上海出发沿长江西上,经四川的江油、平武、松潘和甘肃的西固、岷县等地,两个月后到达兰州,又向西深入到敦煌、玉门、西宁,向北到临河、五原、包头等地进行采访,历时10个月,行程6000余里,沿途写下了大量的旅行通讯,真实地记录了中国西北部人民生活的困苦,记载了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第一次公开、客观地报道了红军长征,明确表达了对红军的敬意。范长江的这些通讯在《大公报》发表后,引起了强烈反响,让世人了解到发生在中国西北部的真实故事和许多真相。

脚力扎实,方能有新发现。脚力体现的是作风,作风反映的是文风。实践也证明,唯有增强脚力,采访作风扎实,才能深入现场,方能有新发现,采集到丰富的素材。关在屋子里看材料,蹲在办公室里问线索,肯定成不了好记者,闭门编撰的故事肯定不如到现场捉的“活鱼”生动。东拼西凑出来的文章,势必言之无物、阅之无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为军事记者,若不端端战士的饭碗、不睡睡战士的床铺,怎知他们的冷与暖,怎能体味他们的苦与乐?唯有脚力扎实,才能发现并发掘到“沾满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新闻。

二、练就眼力,当好时代的“瞭望者”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全媒体时代,新闻宣传工作的环境、对象、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翻天覆地,新闻工作者只有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场中练就“火眼金睛”,擦亮政治慧眼,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才能当好时代的“瞭望者”。

好眼力,有利于辨析新闻属性。 好“眼力”是新闻工作者发现新闻、判断新闻、制作新闻的基本素质。新闻工作者只有不断增强“眼力”,才能发现问题、辨清真假、看准方向。

好眼力,有利于增强新闻敏感。一个好的新闻工作者,善于观察是首要的条件。观察是记录的基础,好眼力可以“看得见”“看得准”。敏锐的观察力和强烈的新闻敏感可以提升新闻工作者的发现力和挖掘力,让他们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新闻素材中发现好故事、好观点。敏锐的观察力还可以提升新闻工作者的判断力和鉴别力,帮助他们更准确地探寻新闻现象和本质。

好眼力,有利于发现新闻价值。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能够在新闻事件刚刚露出苗头的时候发现其中蕴含的巨大新闻价值,并及时把这些代表时代发展趋势的新生事物报道出来。由此可见,对新闻信息的感知、判断及传播,是考验新闻工作者认知能力的一面镜子。没有好的“眼力”,即使有再好的“脚力”,也很难找到有新闻价值和传播意义的报道角度。有好眼力才能在平凡普通素材中,发现有意义的新闻线索,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新闻。

1978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新华社电讯稿《中共北京市宣布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引起了极大轰动。这则电讯稿,本来是当时北京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报道中的一段话,在当时中央对这件事情还没有公开明确的说法的时候,这段话重大的新闻价值就凸显出来。新华社单独摘出来发电讯稿,在舆论上推动了天安门事件的彻底平反。现在再探究新华社在“天安门事件平反”电讯稿发出前后惊心动魄的过程,无不彰显出新华社记者编辑和领导卓越超凡的眼力和政治定力,堪称中国新闻史上的佳话。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前,有些人认为全媒体时代信息获取渠道越来越丰富,就不需要亲自下基层了,认为“按按鼠标走一走,天下大事全都有”“打开手机说一说,随时可以做工作”,这些观点都是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表现。“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我们常讲“待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到基层都是办法”,新闻工作者“坐在车里转、隔着玻璃看、拿着材料判、听着汇报断”是不可能密切联系群众的,眼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军事新闻工作者要增强眼力,就必须有群众眼光,要耐着性子、静下心来深入基层部队走访调查,让重心向下移、眼睛向下看、脚步向下走、心劲向下使,经常到演训现场转一转、基层连队坐一坐,多听听官兵的心声,多问问官兵的诉求,知兵情、写兵事,这样才能写出有兵味接地气的新闻佳作。

三、增强脑力,思辨析理见品格

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专门为《新中华报》题词就是“多想”,鼓励采编人员多动脑、多分析、勤思考。

增强脑力,提高思考力。马克思·韦伯将学术与政治视为一种志业,是一种“去用力而缓慢地穿透硬木板”的工作。新闻工作亦是如此,“活蹦乱跳、顶花带刺”的鲜活文字背后,呈现的是记者的脑力。具体体现在新闻实践中,就是思考力、分析力,体现在媒体上的就是一种公信力、传播力。一个记者,只有不断增强思考力,方能透过表象看本质,透过假象探究真相。当今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特别是在全媒体环境下,众声喧哗、乱云飞渡,更需要记者编辑练就去伪存真的本事、打磨拨云见日的功夫。这样才能确保采写的文章不浮光掠影、不浮于表象、不人云亦云、不拾人牙慧。

增强脑力,提高分析力。1881年,恩格斯在写给爱德华·伯恩斯坦的信中说,“对于编辑报纸来说学识渊博并不那样重要,重要的是善于从适当的方面迅速抓住问题”。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问题”,是指新闻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也是指事物身上蕴含的预示某种发展趋向的问题。作为记者,既要娴熟运用生产新闻产品的方法手段,更要具备洞察世事、探寻规律的分析力。脑力具体体现在采编实践中,首先要有敏锐的政治洞见、鲜明的政治立场,对形势和大局要高屋建瓴并深刻认知;落到笔端,行文要有思想深度,思想要深邃、观点要鲜明、见解要独到、分析要透彻,让人读了如拨云见日,有感染力、说服力,入脑入心。

增强脑力,提高公信力。我们常讲“风雷激荡一纸书”,简言之,就是媒体的公信力。媒体的公信力哪里来?其中之一,就是来自新闻工作者的脑力。新闻工作者的脑力强不强,既是长期知识储备修炼的思考力判断力的反映,更是新闻实践中不断锤炼提升的专业能力、政治能力的体现,最直接的是呈现在版面上屏幕上波段上以及客户端上。这就是新闻界倡导的记者“要站在天安门上思考问题”,有立足中国、胸怀世界的眼界和脑力。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除了过硬的新闻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有哲学思维、理论功力等等。媒体的影响力,取决于政治高度,也取决于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厚度,说到底,也就是取决于“四力”。尽管全媒体时代,信息海量化、表达多样化、呈现多元化,但无论什么途径,新闻传播的影响力,都必须依仗思想的穿透力。唯有如此,才能探骊得珠。这些都需要有深邃的脑力眼力、深厚的理论功底、缜密的理论思维。

四、练好笔力,精彩表达写华章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不能负大舟。作为一名记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职业所需,也是职责所系。但是,所有的脚力、眼力、脑力的付出,最后都要通过笔力来呈现。

过去,人们夸赞文章写得好的人是“秀才”,记者笔力如何?“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人命关天”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等等。纵览中外名记者名编辑,无不是靠笔力扬名,凭作品立身。

好笔力,才有好文采。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更加深入,新闻样式和呈现方式更加多元丰富。面对日新月异的舆论场,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记者何以立身?何以留名?作品何以传世?尽管新闻是易碎品,但是“内容为王”这一法则永不过时。提起传世文章,提起印象深刻的新闻佳作,许多人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穆青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等新闻名作。这些名篇佳作,脍炙人口,广受赞誉,影响了几代人;这些名篇佳作,都源于记者千锤百炼形成的好笔力、养成的好文风、写作的好技巧。这启示我们,好笔力,才有好呈现。对于新闻事件抑或新闻事实来讲,其方式呈现、文本呈现乃至呈现后的传播效果,都与记者的笔力优劣息息相关。既有记者思想是否深刻的因素,也有记者叙事表达的技巧和语言运用的因素。一个新闻产品要得到受众的认可和欢迎,要见人见事见思想,记者必须练就集产品的思想认知、语言风格等为一体的能力。简言之,用通俗语言来表达深邃思想,用诗意般文采来打动人。文风质朴、文采飞扬、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就会自带火焰般图式图像,令人激越昂扬、充满想象,通达意志、回味无穷。

五、结 语

新闻工作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不断增强新闻工作者“四力”,必须在实践中下足功夫。近年来,军内外主流媒体围绕重大主题采访,就对锤炼“四力”作过有益探索。比如,在“记者蹲连看变化”主题采访期间,战略支援报社记者编辑本着“身子沉下去,‘四力’强起来”的初衷,钻山沟、进岛屿、登高山、涉险滩、穿荒漠,进连住班, 通过持续的脚力、敏锐的眼力、深入的脑力、深刻的笔力,认真感受部队的新变化,接收时代的新信号,用通俗语言来表达深邃思想,讲好强军故事,展示官兵形象,既锻炼了采编队伍,又积累了办报经验, “四力”强了起来,文风活泼起来,版面也丰富起来,办报质量也随之提高起来。这启示我们,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新闻工作者队伍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其中,脚力发挥着基础性支撑作用,脚力不扎实,就不能有卓越的眼力,也不会形成深思熟虑的脑力,笔力也会乏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部队,深入基层,走进火热的军营生活,深入强军兴军实践一线、深入广大官兵中间,不断增强“四力”,尽快成长成才。

( 作者系战略支援报社第三编辑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