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立足“三个强化”提升军事训练报道水平

作者:■肖双剑 刘 应

摘 要:搞好军事训练报道,要积极强化问题意识、受众意识、创新意识,不断提升训练报道的针对性、亲和力、传播力,提升军事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效益,切实为部队战斗力建设服务。

关键词:军事训练;军事新闻;宣传报道

作为部队最重要的军事实践活动,军事训练记录时代变迁,承载军事变革,蕴含制胜机理,折射官兵风貌,浓缩强军历程,历来是军事新闻宣传的“富矿”,更是军事新闻宣传的首选对象。军事新闻工作者要积极强化问题意识、受众意识、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军事训练报道的针对性、亲和力、传播力,真正推动军事训练报道实现由“富”向“强”转变。

一、强化问题意识,增强军事训练报道的针对性

搞好军事训练报道,抓问题是一条基本共识。如何抓问题,抓什么问题,抓的问题能否“问”出新意、“问”出深度、“问”出启发,决定着新闻稿件的价值和宣传报道的效益。

(一)契合胜战机理,找准逻辑基点。军事训练本身集专业性、客观性、规律性于一体,从根本上决定了军事训练报道必须“按图索骥”,在尊重科学性的前提下聚焦问题。比如,一则关于炮兵班炮手装填炮弹、瞄准击发的新闻,有报道员看到炮手动作过于“制式”,甚至具备队列动作特征,随即发问“这难道不属于和平积弊”?实质上,正是由于战场态势瞬息万变,加之火炮装填有其安全要求,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弹射误伤,因此经部队多年实践探索后总结出既迅速又安全的操作手法,虽看起来略显刻板,但实际上却最便于操作、最贴合实战。此时,报道中便不能把流程化简单等同于和平积弊。再比如,经过多年实战化练兵洗礼,“实弹化”不等于“实战化”已成为基本共识。对此,有的报道员习惯于将弹药消耗量作为问题来讲。实际上,现有训练法规对年度弹药消耗量有明确规定,提升实战化能力离不开一定数量的弹药支撑,我们反对的只是对弹药的消极消耗、应付消耗。报道员如果不熟悉训练常识、法规制度、实战要领,很容易陷入形而上的怪圈,对于问题的挖掘很容易片面、偏颇,甚至贻笑大方。

(二)遵循系统规律,明晰内在联系。在挖掘新闻素材过程中,发现问题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以更深的视角为部队训练提供启发和借鉴。比如,同样是关于侦察专业训练的素材,有的报道员看到改革后部队具备多种侦察手段,而营指挥员中懂无人机的不懂武装侦察,搞技术侦察的不会网络侦察,继而以“能力不全面”为问题主线展开报道。虽然这种视角不可谓错误,也反映了现实问题,但针对性是受限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弄清“问题背后的问题”,恐怕呼吁再多也作用有限。如果再深挖一锹:为何有这样的情况存在?有的是思维滞后,对新型作战力量的学习研究不够;有的是理念偏差,担心耕了他人地、荒了自身田,由政绩壁垒造成技术壁垒;有的是机制不健全,没有摸索出培育复合型指挥员的成熟手段,等等。只有把问题和根源联系在一起,从系统上“下药”祛除“病根”,才能为部队抓训点燃“思维火花”。

(三)蕴藏演进方向,把握主流趋势。不少同志反映,军事训练报道不好搞,容易碰到“天花板”、遭遇“瓶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聚焦的问题缺乏穿透力和生命力。比如,实战化训练越来越强调对抗性,不少报道员的目光也自然而然地呈现“非红即蓝”的倾向,久而久之挖掘演习这个新闻“富矿”的“边际效应”也随之递减。战场对抗一年比一年激烈,稿件却在穿着“炮火轰隆”的“外衣”中令人产生审美疲劳。2019年《解放军报》一篇通讯《“绿方”:不可忽视的“第三种力量”》,可谓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稿件从多个侧面阐述了何为“绿方”及其作用意义和实操情形,让战场环境这个筹划作战的“刚需”却又习惯被忽略的“死角”以全新视角呈现在读者面前,读罢无论是为“绿方”还是“红方”“蓝方”,均提供了更富有真知灼见的思想。稿件的最大闪光点在于其认清了军事演训的时代浪潮,蕴含了对未来作战的深入思考。

二、强化受众意识,增强军事训练报道的亲和力

受众是军事训练报道的根本对象,决定着军事训练报道的方向、内容、层次、手段等各个方面。“用户至上”的时代,如何让军事训练报道具有渗透人心的亲和力,总的感到至少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一)“亲和力”有差异性,触点上把握绝对与相对。军事训练报道既要突出传播的广泛性,也要体现内容上的指导性,这就决定了军事训练报道的受众必定呈现“金字塔”式结构,既有班排战士,也有高层机关。因此训练报道在受众上的跨越性,决定了其在内容上的针对性,既不能忽视“绝大多数”,也不能无视“关键少数”。有的内容可以“高低皆宜”,但有的内容必定更强调“精准点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亲和力”具有层级差异,片面追求宽泛而失去指导性、或是过度聚焦专业本身追求“高大全”导致“信息不对称”而失去借鉴意义,都容易让报道陷入味同嚼蜡或曲高和寡的怪圈。这就要求在新闻的素材触点上把握好“绝对”和“相对”,在选题选材、谋篇行文上不仅立起“最大公约数”,兼顾不同层级受众,而且瞄准“对象标志牌”,让侧重的阅读层级产生更多共鸣、更大反响、更深体会、更新收获。

(二)“亲和力”有动态性,表达上统筹高尚与时尚。军事训练报道之于部队战斗力建设必须“有意义”,因此在表达方式上必然具备鲜明的军事属性,如何实现“有意义”和“有意思”的有机统一,是选择表达方式上必须考虑的问题。实践中感到,“时尚标题+深度内容”或“谈心式标题+思辨性解析”等方式是提升报道亲和力、推动内容入心入脑的有效手段。比如,近年军队媒体曾刊登的《侦察兵的十二时辰》《指挥手段多了,为何却感叹太难了》《当玩了命也完不成任务时,只有创新》等稿件,或是采用贴合青年官兵习惯的语言风格,或是有机结合基层官兵实践的真实所想,首先在标题上拉近与新时代“网一辈”官兵的距离,再围绕战斗力建设这个“大文章”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实现了表达新颖与内涵丰富的协调统一,使稿件亲和力十足。

(三)“亲和力”有主体性,角度上兼具抽象与形象。一篇具有较强亲和力的稿件,必然少不了作者身处一线、脚踩阵地、跟车随炮、汗泥交加的付出。往往越靠近炮火的稿件越形象直观,越容易引起参训官兵共鸣。然而,“参训主体”并不完全等同于“阅读主体”,部分阅稿者受客观条件限制,并不一定能有感同身受的即视感和体验感。这种情况下,稿件的“亲和力”就会因主体的改变而改变,必然要求军事训练报道兼顾参训主体和一般主体的认知水平、理解层次和思维习惯,既要有形象表达,也要有抽象阐述;既要从参训主体的角度,写出热气腾腾的第一手资料,让其“身临其境、现场还原”,也要从一般受众的角度,做好晓之以理的规律性阐释,让其“看得清楚、想得明白”,让不同受众“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三、强化创新意识,增强军事训练报道的传播力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阅读习惯的改变、传播途径的多样,均不同程度倒逼军事训练报道实现创新发展。唯有不断创新方法手段,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提升报道质效,实现军事训练报道在更新、更高、更快层次上传播。

(一)“入江汇海”,借媒体融合浪潮提速。善战者,求之于势。要利用当前自媒体、融媒体时代释放的信息红利,借助现代媒体技术优势,不断增强训练报道的立体性、即时性、互动性。在深入一线做好训练报道素材采集的基础上,广泛依托微博、微信、短视频、App等平台打造“新闻矩阵”,通过影音俱全、推送及时、参与便捷的内容呈现,构建官兵训练“全景图”,将官兵最原汁原味的想法、最火热澎湃的场景、最感人至深的细节,呈现到受众面前,真正推动“最可爱的人”成为最受理解、最受尊崇、最受认可的战斗群体。

(二)“以点燎原”,借主角力量众智增效。扭住参训官兵主体地位,把握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传播特征,把话筒交给官兵,把画面对准官兵,把版面留给官兵,不断提升新时代训练报道活力动力。比如,当前网络直播平台如火如荼、风靡一时,可探索部队利用演训契机,在遵守政治要求和保密规定前提下,构设“演训一线找班长”“带你走进中军帐”等专题策划,让满身泥土汗水的战士讲述战场态势、感悟战火硝烟,让战斗员担任报道员,通过直播画面、后台留言、大屏弹幕等手段与外界沟通,让训练报道的诸多亮点刷屏朋友圈、登上热搜榜、成为网红人,在以点带面、聚焦辐射中提升稿件传播力度。

(三)“建闸引流”,借权威代表扎根辐射。根据传播学“信源可信性”效果研究成果,从宣传和说服角度而言,即便同一内容信息,出于不同传播者,产生的广泛性、接受程度均不一样,权威程度越高越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和认可。借鉴“网络名人进军营”的有益做法,探索“网络名人走战场”活动,营造“磁场效应”,提升报道扩散张力。可考虑邀请具备爱国情怀、积极健康阳光的明星名人与任务分队进行宣传合作、挂名代言,利用其自身作为公众人物利于聚集媒体资源的优势,扩大辐射转发力度,提高群众关注程度,不断提升训练报道魅力值、影响力。

(作者分别系《中国陆军》杂志社编辑、某旅宣传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