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内网外网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网络部副主任 张明军

摘 要:媒体融合发展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实践课题、长远主题,既要研究远景规划,也要明确短期目标。网络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中,既是首当其冲的前沿阵地,也是最大的变量、增量和富矿。着眼军队新闻机构调整改革后的实际,应当突出研究探索内网外网融合发展课题。

关键词:媒体融合;内网外网;功能定位;运行机制

2018年4月9日,新成立的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以下简称“新闻传播中心”)网络部,在互联网(外网)和军事综合信息网(内网)上负责6网、2微博、3微信、3端,英文“两网”、八一电视、军事图片中心等20余个平台,以及抖音号、快手号、今日头条号等12个账号的运维发布工作,形成内网外网兼备、新媒体平台竞相发展的网络矩阵新格局。这就是改革后的军队网络媒体主阵地的基本布局。立足实际探索新闻传播中心范围内的网络媒体融合,关键是要探索强军网中央军委机关网(以下简称“内网”)与以中国军网、国防部网为代表的互联网站(以下简称“外网”)的一体化创新发展。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内网外网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一、功能融合:主责主业定位明晰

方向决定路径,关乎存亡。内网转隶网络部,遇到的首要矛盾冲突,是办网方向的选择和确立。当时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内网也是新闻网站,应主打资讯信息;一种认为内网是工作服务平台,应重点提供工作指导、服务官兵的服务功能。这种观念冲突和分歧,就像分娩的阵痛不可避免。

理念碰撞来得自然而然:内网的同志从军委机关部门,合并到新闻业务单位,对以新闻理念为内核的价值判断、思维模式、行为习惯不适应;而无论是新闻传播中心还是网络部作为新闻业务单位,要求内网尽快转变思路,牢固树立媒体思维、新闻理念,自然无可厚非。

这是何去何从的根本性问题。内网按照新闻资讯网站的思路建设,既不是擅长领域,也与外网失去分工定位的差异。于是,一段时间内很多同志反映,内网不如以前好看了、好用了,没有实现创建预想。

网络部的同志在反思中认识逐步聚焦: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在移动终端随身携带、须臾不可分离的今天,已经没有人会为了看资讯而专门坐下来打开台式电脑,内网又没有实现移动化,如果仅满足于闷头当陈旧信息的搬运工,必然是死路一条。内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独有的、外网不可替代的服务功能。

围绕内网建设方向,根据军委政治工作部领导的相关指示,网络部的同志反复讨论后,形成内网由传统新闻资讯网向政务类服务型网站转型的共识。内网改版就是这个共识的集中体现。

这场头脑风暴,理清了内网外网的主责主业:外网对外担负新闻宣传、舆论斗争的职能,内网则对内担负发布权威信息、提供在线服务、进行工作指导的职能。

方向定位准,方能思路清。形成共识的过程启示我们,融合发展既不是同质化竞争,也不是谁吃掉谁、谁同化谁,而是在找准各自功能定位、主责主业基础上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于是,内网不再当信息的生产者、搬运工,信息资讯直接引入中心共享稿库和外网原创稿件,采取镜像同步的方式引入“学习强国”“学习强军”两个大型学习平台;与此同时,集中人力物力开发和更新各级办公离不开的网盘、为官兵答疑解惑的你问我答平台,以及被装发放调换、心理法律咨询、政策法规查询、网上办事大厅等服务功能,很快扭转被动局面。

二、内容融合:1+1>2的传播效能

内网外网看似面对不同受众、承担不同任务,实则在有效传播的覆盖面、侧重点、影响力上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过有机融合就能收到1+1>2的传播效果。

2019年2月2日(农历除夕前两天)20时,内网与众多互联网站一起,同步直播“军营过大年”网络春晚,充满笑点、泪点、燃点的节目,不仅让官兵展示自我、放飞梦想,而且让海内外网友了解中国军营、走近中国军人。互联网网友“亦生逸诗”留言:“致敬所有的军人们,谢谢你们的守护,致敬!”强军网网友“孤胆小兵”发帖:“任务限制只能浏览强军网,有这台春晚陪我过年,真好!”

“军营过大年”网络春晚直播观看和回放点击量累计近千万,成功得益于内网与外网的优势互补。制作网络春晚节目是内网多年的传统,但苦于覆盖面小影响力不强,现在内外网成了一家人,促成了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合作。内网发挥与部队联系紧密、直达基层的优势遴选优秀作品,外网发挥运营优势,联合军地30余家互联网平台同步推送,形成“祖国万里一台戏、三军将士共团圆”的融融暖意。

内网外网除了重大宣传和重要策划外,在经常性宣传和栏目运维中也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2018年9月以来,内网相继策划创办军婚伴侣、军转创业、军营歌会、军声朗读4个重头栏目。其中,军声朗读是一档视频节目,内网限于自身视频摄制能力,节目数量质量难以保证,而外网的视频则由八一电视团队保障,具有较强的摄制能力。改由八一电视团队负责军声朗读节目摄制,很快拿出了高质量的第一期节目样片,走出了一条外网为内网制作节目、运维栏目的路子。

2019年11月1日,内网成功改版上线,这次改版也是一次内网外网融合的成功案例。此前,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内网改版工作,但内网的设计方案历经数十稿,却一直令人不太满意。为了换思路,请外网的美工团队设计效果图,结果大家眼前一亮,认为设计方案抓住了内网政务类服务型网站定位的特性,设计风格明显区别于传统新闻资讯网站。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后,新闻传播中心和军委政治工作部领导一致认可外网美工团队设计的改版方案。新版上线一个月,部队官兵普遍反映主题突出、兵味十足,服务功能更加集中,使用体验更加友好;网站访问量屡创新高,同年11月29日峰值达891.7万页次,增长59.97%,论坛实时在线人数提升40.63%。

这些直观的数字、成功的案例,充分印证内外网内容生产与传播融合的巨大威力和广阔空间,只要不断实践和探索,就能在更多领域和更大空间实现有力有利有机融合。

三、机制融合:谋篇布局着眼长远

体制机制的融合,是最根本、管长远的融合。成立网络部,从编制体制上布设了网络主阵地,目前要做的就是从工作机制上加快融合。在这方面,内外网的机制融合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为解决内网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借鉴外网成熟的社会聘用整套制度规范,实现社会招聘的有机衔接。此外,干部交流、技术评审、业务值班制度等相关工作,也尝到机制融合的甜头。

看到机制融合成果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内网外网机制融合仍然任重道远,有很多工作可以做,也必将带来更大更多更广泛的效益。当前,应当重点谋划探索3个方面的机制融合。

建立全媒体新闻产品生产模式。实事求是地说,目前内网外网的生产模式总体上还是条块分割,人员外出采访,多数时候仍然只给本网提供稿件,没有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媒体发布。根本原因除了从业人员新闻产品生产能力单一外,还在于缺乏融合思维,把融合当作软指标而不是硬任务。只有打破这种单一的新闻产品生产模式,才能谈得上融合发展。对此,应当有效引导甚至作出硬性规定,要求外出采访人员,区分内网外网、“两微一端”、抖音短视频等平台,分别提供稿件。

切实走开轮岗锻炼的路子。内网外网的融合,离不开既懂内网又懂外网的人才队伍。真正使内网外网融合深下去、实起来,就必须让外网长期搞新闻抓把关的编辑记者,成为内网服务功能开发、日常运维的行家里手;让内网运维人员摆脱长期机关化工作、材料化写作,成为掌握外宣规律、具有采编能力的新闻人才。内网外网兼通的人才等不来,一靠办班培训,二靠轮岗锻炼,三靠结对帮带。目前,内网外网人手紧缺不可能拿出大量时间专门培训,同时两地办公结对帮带也不太现实,只能坚决走内部交流、轮岗锻炼的路子。交叉轮岗要分期分批有序稳妥组织,一线采编人员要轮岗锻炼,部领导分工也要定期轮换熟悉各平台工作。

构建技术开发维护统一保障体系。内网外网合并已近两年,无论是功能开发、技术保障,还是机房维护,仍然相对独立,既不符合融合发展的规律,也不利于集约化管理和运维。特别是内网不仅面临新数据中心4个基础支撑平台建设的任务,还承担3个十三五开发建设项目,牵扯大量时间和人力,无法集中精力抓好网站内容建设。形成这种状况,既有改革调整过渡期的客观原因,也有目前两地办公的现实原因,还有网站软件硬件体系不兼容的技术原因。但是无论怎样,从长远看新闻传播中心层面建立统一的技术保障机构势在必行,网络部自身内网外网技术保障融合也势在必行,必须尽快研究论证,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构建技术开发维护统一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