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重大题材宣传中讲好中国故事
摘 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作用。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解放之战》以其题材重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探析该片的制作机理和特点,对于进一步提高文献纪录片的制作质量,大有裨益。
关键词:重大题材宣传;创新传播;主题为先;讲故事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大题材宣传中,央视先后推出了纪录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祖国在召唤》和30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解放之战》。三部纪录片各有千秋,分别以不同的视角,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笔者作为《解放之战》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的编导之一,以前曾参加过《人民子弟兵》 《光荣之旅》《来自新唐山的报告》 《边防纪行》《百战经典》和《军旅先锋》等大型电视系列片的编导拍摄工作。但是,这次参加《解放之战》编导工作和以往又有所不同:其一,题材重大。这是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和央视《国家记忆》栏目,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鸿篇巨制; 其二,难度较大。用30分钟一集的片长,反映一座城市的解放,其难度可想而知;第三,制作周期短。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要完成30集的拍摄制作任务,时间紧、工作量巨大。好在我们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大家齐心协力,集中优势兵力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使片子按时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栏目播出,收视率屡创新高。该文献纪录片为何能让亿万观众每晚8时锁定《国家记忆》栏目,观看《解放之战》,甚至许多观众看后还纷纷打电话询问重播时间,索取节目光盘,要保留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笔者认为,是片中的细节、节目的主题、鲜活的故事、讲述人的真情流露打动了受众。
“花香蝶自来”。讲好一个个能使人引起共鸣的故事,自然会赢得受众。新时代要让世界了解中国、理解中国,需要以各种方式生动讲好中国故事。作为重大题材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就要歌颂全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文化自信。笔者以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解放之战》为例,浅析一下如何在重大题材宣传中讲好中国故事。
一、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应注重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解放之战》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解放战争史诗,它力求通过解放战争历史纵线,以城市解放的独特视角,讲述城市解放的战略背景、战役决心、决策内幕、战斗经过和人物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这部片子题材重大,影响深远。怎样把片子做好、做精,让它留在国家的记忆里、民族的记忆里,笔者以为,应注重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30集《解放之战》,每集30分钟片长,反映30个城市70多年的沧桑巨变,必须抓住重点、焦点和热点,善于挖掘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用平实、平和的语言,把每一个故事讲得生动精彩。比如:笔者编导的第5集《攻克石门》,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就在距石家庄西南方向约15公里的永壁村,找到了当年参加攻克石门战斗的周柱海老人。当年,就是他带领30多名战士冲进大石桥,活捉了国民党守军最高指挥官第32师师长刘英。如今,老人已93岁高龄了,讲话也不清楚,但从他讲述的神态上,我们分明看到了当年的战斗至今令他激动不已,在他布满沧桑的脸上,我们看到了当年冲锋陷阵、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我抓住这个细节,并以此为切入点,删掉文稿中一部分大家都知道的东西,把这个鲜活的人物故事切入到片子当中,这一加一删给整部片子增加了色彩。还比如:笔者在采访一位叫赵风朝的老战士时,他讲述了他们一个班包围国民党军一个营的故事。当时,赵风朝是晋察冀军区第3纵队第12旅31团的一名战士,当年,他所在的团是从石家庄由西往市中心攻打的,目标直指国民党守军第32师师长刘英的指挥所。当他们快冲到大石桥时,赵风朝所在的班包围了国民党军坚守的一座楼房,我军指战员向楼内的国民党官兵高声喊话,令其投降。敌人从楼上扔出了抢支,打出了白旗。战士们在清点人数时发现他们一个班活捉了足有一个营的敌军。这时,一个国民党军官化装成邮电员躲在桌子底下,企图负隅顽抗,被赵风朝发现并令其交械投降,此人一看大势已去,乖乖地举手投降了。后来,他们才知道这个“邮电员”竟是国民党军的营长。我在编导过程中,注重抓住这些细节,用细节渲染、服务于主题。《解放之战》采编实践,再次使我们体会到,再大的题材也要从“小处”切入,抓住鲜活的细节加以放大,用引人入胜的鲜活故事牢牢吸引受众。
二、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创造新时代艺术符号
《解放之战》是一部以反映70多年前,各大城市解放为背景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拍摄好这部片子,不仅要有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要有推陈出新的特定表现形式,要在继承民族传统艺术符号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
一是不因循守旧。关于战争题材的纪录片,央视和其它省、市电视台等媒体也做过不少,但能出彩、给人留下深刻记忆的不多。这次,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和央视《国家记忆》栏目联合推出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解放之战》,具有权威性、独特性和唯一性。因为,该片选取了全国30个在解放战争中最具影响和代表性的城市,从第1集《延安序曲》到第30集《昌都凯歌》,表面上看城市和城市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实际上各城市的解放相互间都有一定的关联,这就需要推陈出新,打破常规,将传统故事赋予新时代的艺术符号。比如:第1集的编导潘娟芳告诉笔者,《延安序曲》尾部这样写道:1948年春,中共中央机关东渡黄河,最终抵达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毛泽东同志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了一场又一场改变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战役,人民解放军纵横驰骋在解放全国的伟大战场上,这就为第2集《邯郸初胜》埋下了伏笔,这也是《解放之战》最大的亮点和看点。
二是善于捕捉创新点。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全身心投入。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第16集的编导师文斌介绍说,他在创作《太原围歼》这一集文稿时,就把先期采访到的中小学生在解放太原纪念碑前,为烈士们唱响的《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加在了片子的开头。当时,他还有一些顾虑,加进去行不行?效果好不好?后来,事实证明,这一创新点成为片中最抓人的地方,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向烈士们报告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有其它几集,也都有这样的创新点。
总编导肖平对此更是深有感触,他告诉笔者:只有不断变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否则,就会固步自封,思想僵化。现在制作播出的每一集《解放之战》,之所以观众喜欢看,就是各级编导力求寻找巧妙思路、出奇制胜的结果,也是央视《国家记忆》栏目收视率屡创新高的重要原因。
三是敢于主动作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敢于担当是一种政治品格,新时代更需要这种精神。《解放之战》既是一部电视文献纪录片,更是一部用信仰凝结成的生命绝唱,用初心铸起的精神丰碑。总策划兼制片主任肖馨告诉笔者:从酝酿这部片子开始,他们就成立了策划组、撰稿组、军史专家组和摄制组,各组的成员们受领任务后,都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以我为主展开相关工作。他们当中个个都是精兵强将,具有丰富实战经验;有多次担任重大纪录片撰稿和编导的资深媒体人;也有创新意识强,视角独特,善于推陈出新的中青年编导。第12集的编导刘飞就是一位敢于想象,有担当精神的青年编导,他在拍摄制作解放张家口这集片子时,大胆采用2022年冬奥会在张家口举办这样一个重大新闻背景,将其与张家口解放相关联,给张家口这座千年古城赋予了新时代艺术符号,让老城焕发出青春活力。
之后,刘飞编导又笔锋一转,回到70多年前围歼张家口之敌的惨烈战争场景中。他跳跃式的编排,让整部片子充满悬念、变化,给人们带来许多难忘回忆,对美好生活更加向往。
三、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应注重塑造好人物形象
《解放之战》片中涉及到的人物,大到开国元勋,小到支前民工;有战略指挥的谋划者,有冲锋陷阵的战士;也有送军粮、抬担架的群众。只有塑造好这些人物形象,才能增强受众内心的感染力。
一是人物要鲜活。有血有肉的人物接地气、有底气。笔者在采访干休所一位参加过解放张家口战斗的老兵尚继辰时,已91岁高龄的尚老满头白发,精神矍铄,讲起当年的战斗故事来浑身是劲儿。尚老说,当年,他所在的部队奉命围堵国民党军从张家口逃回北平的去路时,反被国民党军挡在了位于张家口东南方向的一条大洋河边上,为按时完成堵截任务,他所在的冀晋独立1旅三次打过洋河,又三次被国民党军打了回来,每一次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伤亡较大。第四次,他们依靠夜色作掩护,边打边冲,在零下30多摄氏度冰冷的洋河里,有的战士被冻伤,有的被冰碴子划破了腿脚,鲜血直流,有的倒在了冰河里再也没能起来。正是依靠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我军指战员打过了洋河,切断了国民党第35军逃回北平的退路,将一个军、近3万人马挡在了一个叫新保安的地方。后来,全歼国民党第35军,军长郭景云自杀身亡。这个鲜活的人物故事为片中《张垣智胜》这集增了色,播出后反响很好。
二是故事要不为人知。讲鲜为人知的故事,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产生强烈的震撼。笔者在采访军事专家刘波时,他讲述了一个从未披露过的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将领傅作义的一些部队曾向八路军学习游击战,还主动从八路军要了一些政工干部帮助他的部队搞政治工作。所以呢,傅作义的部队把八路军的做法学到手了,国民党军其它部队私下里都说,傅作义的部队就是“七路半”,离八路军就差半步了。
还有《济南破局》这一集,通过原北京军区第27集团军军史馆馆长张克勤的讲述,人们才知道在解放济南时,原定9纵为助攻部队,而第9纵队司令员聂凤智却擅自把助攻济南改成了主攻,英雄的9纵第73团一马当先,率先攻破济南城,将胜利的红旗插在了城头。济南解放的当天,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授予9纵73团“济南第一团”荣誉称号。这些不为人知的故事,通过讲述人的娓娓道来,再加上编导对片中每个人物精心打造,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要与新时代关联。30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解放之战》,它的独到之处就在于每一集不单单是讲军史,它还与新时代城市的飞速发展紧密关联,融为一体,而且每一集的开头和结尾都紧扣城市发展的脉搏,与新时代同频共振。采用这种艺术的处理方法,容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让历史照亮现实,启迪后人不忘历史,继续奋斗。
四是要塑造好人物形象。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和央视《国家记忆》栏目,在《解放之战》一片的拍摄中,从开始的专家座谈会到编导人员的创作会,反复沟通交流,一个目的就是要把故事了解准确,使讲述的故事与军史相一致,绝不能为吸引人的眼球随意杜撰。《解放之战》之所以成功,就是牢牢抓住了故事的准确性、史料性和真实性。讲述这些故事的人物都是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几十年研究的课题,可以说是如数家珍,独一无二。另外,所采访的一部分人员也特意选定长年在军史馆、纪念馆工作,他们对分管的军史,研究得比较深、比较透,讲述得也比较细,可信度、亲和力比较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笔者认为,要在重大题材中讲好中国故事,创新表达方式至关重要。好的表达是真实与艺术、内容与形式、“陈情”与“说理”的有机结合;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把受众想听的变成我们想讲的,这样更容易捕获人心,赢得认同。应抓住三点:
一是共鸣。一个好片子是价值观和表现形式的有机结合,制作片子和收看的过程是价值观的传递过程,为达成这个目的,总编导赵斌在《解放之战》节目最初的筹划阶段就反复强调:主题先行,要策划、不要总结。从这个意义上讲,包括编导在内的主创人员,应该先选好主题,而不要等片子拍完之后再来总结概念。这一点分集编导的执行力非常重要。
二是简单。模式不是目的,模式是在电视工业化进程中,由从业人员总结的对于制作节目的经验集合,属于技术层面范畴。
当前,在文化产品的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个误区,就是重视壳(模式)和形(表达方式),而忽视了核心价值观,认为技巧繁杂,才能体现高水平。事实上并非如此,《解放之战》制片人贺亚莉,每次召开创作会、审稿会都会反复强调要简单,要用观众熟悉的凝练语言去表现,让观众看得懂,所表现的人物要立得住,只有这样,它的可信度才高。事实上《解放之战》正是不折不扣地贯彻了简单的原则,才变得不简单,永久地留在了国家的记忆里。
三是有希望。《解放之战》是一部充满正能量、能唤起人们奋斗,追求梦想的主旋律作品。因此,所采访的人物有战斗的亲历者、见证者、守护者,也有对战争的研究者,所有被采访的对象都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积极向上的,他们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感化观众,通过片子让观众感受到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作者单位:陆军参谋部军事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