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战地记者历史溯源
摘 要:在战争频发的年代总能看到战地记者的身影,透过战地记者的文字、图片和影像,我们才能看到真实的战争场景,了解真实的战争过程。中国的战地记者史与中国近现代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历史息息相关,他们不为报道战争而报道战争,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自由、为了反击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报道战争。
关键词:中外战地记者;历史;溯源
战争古已有之,记录战争者也大有人在,比如古希腊将军修昔底德创作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罗马战将恺撒把他带兵打仗的过程收入他自己撰写的《高卢战记》和《内战记》;东汉的班固则在随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之后在漠北崖壁上勒石记功,写下了著名的《封燕然山铭》,历史遗迹至今屹立在蒙古国杭爱山上。
战地记者是新闻事业的产物。近代新闻业在欧洲崛起之时正是欧洲信奉丛林原则不断发动战争的年代,16至17世纪的尼德兰战争,17世纪的30年战争,18世纪的西班牙王位争夺战和拿破仑战争,都成为报纸的主要新闻。在伦敦的英国新闻博物馆中珍藏着大量的报道17世纪初30年战争新闻的报纸,充分说明战争报道很早就进入新闻的视野了。
一、外国最早的战地记者
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泰晤士报》的记者威廉•霍华德•拉塞尔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战地记者。
1853年10月,因宗教和领土问题,沙俄对土耳其宣战,克里米亚战争爆发。1854年3月英法联军加入土耳其一方,战争规模扩大。英国一宣布参与战争,《泰晤士报》即刻决定派拉塞尔随同英国远征军前往马耳他等地进行战事采访。拉塞尔在报道中真实地反映了战斗的惨烈,他用直观的文字批评了英军指挥混乱、物资短缺、伤员得不到救治、战地环境恶劣等现象,掀起了英国国内一场拯救远征军的运动。前线迅速走马换将,装备和战斗力大大增强,一位名叫南丁格尔的女护士受到战地报道的感召,自发地组织了一支救护队,开往前线救助伤病员,自此建立了现代护理制度。最终,英、法、土一方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俄国被迫签署《巴黎和约》,欧洲重新回到均势状态。这场战争催生了若干新生事物,如蒸汽动力舰取代帆船、野战医院设立、海底电缆首次用于战场报道、海上国际法确立、天气图诞生、俄国废除农奴制,在新闻界,战地报道和战地记者一举成名。
拉塞尔去世后葬在伦敦著名的圣保罗大教堂,墓碑上清晰地刻着:法学博士威廉•霍华德•拉塞尔爵士,第一个也是最杰出的战地记者。
但是,拉塞尔并不是克里米亚战争中唯一的战地记者。战争期间,《泰晤士报》派出的是一个“记者团”,至少这个“团”还有一名叫做托马斯•切纳利的成员。此外,战场上还有《先驱晨报》《伦敦插图新闻》及《伦敦每日新闻》的记者。同盟国法国的一些媒体也向克里米亚前线派出了战地记者。
其实在拉塞尔之前至少还有以下的人进行过战争报道工作,或被他们所在的报纸派赴战场报道。
早在1749年,约翰•贝尔就为伦敦《神使与公众告知报》赴荷兰报道了约克公爵的远征。而且,据认为可能是第一个战地记者。但是没有更多的证据证明这一结论。
1775年4月18日,北美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在波士顿附近的列克星敦打响。《马萨诸塞侦探报》集老板、编辑、记者于一身的艾赛亚•托马斯在5月3日的《马萨诸塞侦探报》上报道了那场战斗。史学家们对托马斯的报道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有些学者因此称他为“现代战地记者先驱”。但是,这并不能等同于“他就是第一个现代战地记者”。尽管埃默里父子指出“托马斯目睹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但是又指出 “托马斯于列克星敦战斗的前夜,将他的印刷机由可靠的职工运到了伍斯特”,即运离了当时的战斗第一线。
时光来到1807年。《泰晤士报》为了打破官方对国外新闻的控制,派遣自己的职员亨利•克雷布•鲁宾逊前往被法军占领的荷尔斯泰因一带搜集战争新闻并传回总部。鲁滨逊在有关著述中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罗伯特•雷特汉姆在其著作《特殊记者:维多利亚时代的战地记者》一书中认为鲁滨逊是“第一个职业战地记者”。《来自前线:战争的故事》一书持相似观点,但是又补充道鲁滨逊并没有真正进入战场,而是和一个德国当地的编辑一起从其它报纸中搜集和翻译新闻。
鲁滨逊的日记可以解答上述疑惑。出版于1869年的《亨利•克雷布•鲁滨逊的日记、回忆和书信》静静地躺在大英图书馆一角,很少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从日记中可以看出,鲁滨逊刚到荷尔斯泰因时,生活的确悠闲。但好景不长,在英格兰军队占领西兰岛后,英格兰事实上成为法国的敌国了,鲁滨逊陷入绝境,在朋友的帮助下才侥幸逃出。
鲁滨逊是否是最早的战地记者取决于如何给战地记者下定义。按照一般的理解,战地记者是从战场、敌后等区域为新闻媒体进行采访、报道战事或与战争有关的信息、事件等内容的媒体人员。鲁滨逊所处的地方是敌占区,在没有保障敌对国记者措施的当时,其危险性不亚于前线。更何况鲁滨逊也向伦敦发回了敌占区的新闻消息。在已有文献资料情况下,把鲁滨逊称为历史上的“第一个战地记者”并不是不合理的结论。
战地记者实际上还包括了摄影记者。1842年5月14日,赫伯特•因格兰姆(Herbert Ingram)在伦敦创办了《伦敦插图新闻》,这份报纸的出现标志着图片新闻的真正诞生。该报的插图由亨利•维泽特里和弗兰克•维泽特里两位木刻艺术家负责。1871年普法战争期间,亨利曾和他18岁的儿子埃内斯特一起前往被围困的巴黎为该报提供新闻和战争场景。后者后来自诩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战地记者。[1]
随着摄影术的出现,图片新闻如虎添翼。摄影术很快也被运用到了战争记录中。
1855年,当克里米亚的战争接近尾声时,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的创办人罗杰•芬顿受托去前线拍摄被拉塞尔“歪曲”了的战场“正面”形象。芬顿带着助手们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拍摄了360多张战场照片。当然,战场上还有来自英国和法国其它媒体的摄影记者。
不过,《前线:战争故事》一书认为克里米亚战场上的第一个战地摄影记者应该是来自布加勒斯特的画家冯•萨斯马里。因为他在俄军入侵他的家乡巴尔干半岛时,曾为俄军军官拍摄了肖像照,拍下了有关俄军军营的照片。他也在土军一方做了同样的事。[2]
二、中国早期的战地记者
几乎在近代中国新闻业创立之时,中国境内的战地记者就开始出现了。
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北华捷报》出现从事独立采访的记者,但主要是外国记者采访如英领事馆的重大决定、外国军队的调动情况、太平军在上海附近的布阵与移动等。“华人访员”主要充当深入战区搜集情报的耳目。
国内出版的中国新闻史著述中都指出,最早派出战地记者的报纸是《申报》。1874年“日本借口侨民被杀,派兵侵入台湾。《申报》特派记者一名,前往前线进行实地采访。”[3] 有文献指出前去采访的记者实际就是报纸的老板英国人美查。这是有明确记载的中国境内报纸最早派出的战地记者。但美查不是中国人,这意味着“中国报业史上的第一位战地记者”并不等同于“第一位中国战地记者”。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中国发生大变革的年代,由国人独立创办的报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战争报道逐步展开。中国自己的新闻记者的素质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他们可以勇敢地走向战场,称职地进行战地报道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湖北人胡石庵在起义爆发5天后创办了第一家革命报纸《大汉报》。他带领记者到火线上采访,报道一线战况,报道内容被其它报纸纷纷转载。在这场起义中,《大汉报》报馆几次被炮火击中,多名员工死亡。
1928年,《新闻报》的著名记者顾执中曾在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中任随军记者。这说明当时已经注意到随军报道的重要性了。这也可能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有名有姓的随军记者。
抗日战争爆发前后是中国战地记者的历史转折点。这一时期的新闻业务早已确立了新闻内容的重要性,各报都通过及时报道突发、重大事件展开争夺读者的竞争。许多爱国报纸都通过随军采访报道来鼓舞国人抗战的信心。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著名的战地记者,如范长江、陆诒、孟秋江等。
淞沪战争爆发后,上海的报纸面临着一次真正的前线采访报道机会,但是大部分记者都不愿离开安全的租界。这时,刚刚进入《新闻报》还没有真正从事记者工作的陆诒自告奋勇,要求去闸北战地做现场报道。陆诒的记者生涯就是这样直接从战地记者做起的,后来享誉中国新闻界。他之后曾分别在《大公报》《新华日报》等几个报社工作,但他的身影没有离开过战场。从“七七事变”到娘子关战役,从台儿庄战役到滇缅边境战役,他都亲临现场采访。
范长江是一位值得铭记的战地记者。1935年冬天,范长江以《大公报》旅游记者的身份,如实、客观地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和陕北根据地,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震动。抗战期间他深入战场第一线,先后采访报道过绥远抗战、上海抗战、华北抗战等重大战役,写出了《绥东战役中五个民族英雄》《百灵庙战后行》《卢沟桥畔》等一大批著名的战地通讯。范长江因此成为中国新闻界标杆式的人物。
除了以文字见长的战地记者,战地摄影记者也在中国新闻史上星光熠熠。
最著名的是王小亭。他在20多岁时就被聘为美国著名的电影公司米高梅公司的摄影记者。他采访记录了中国军阀混战,见证了抗日战争,经历了朝鲜战争,目睹了金门炮战,他用镜头记录下了无数的战争场景。1937年8月13日,日机空袭上海南站,造成数以千计的平民伤亡。王小亭迅速出动,冒着生命危险,用电影摄影机记录下了这幕人间惨剧。胶片寄到美国展出后引起轰动。米高梅公司把其中一幅场景制成照片,后在美国《生活》杂志发表,这就是著名的《上海南站空袭下的儿童》。照片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树立了中国战地摄影记者在国际社会上应有的地位,获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同情和支持。王小亭因此被誉为“新闻片王”。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新闻报道工作。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鼓舞根据地人民和军队的士气,党在敌后根据地、战区以及各部队都成立了自己的报社。战地记者的人数得到了迅速的壮大,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战地记者,如邓拓、戈扬、阿英、孙犁、田方、沈重、李庄等。他们随军转战,一方面是记者,一方面又是战斗人员,常常处于危险的战斗状况之中,是一群特殊的战地记者。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中的随军记者数量、规模、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作了大量的舆论宣传,涌现出又一批杰出的战地记者,如华山、刘白羽、阎吾、徐熊等。
人民军队中也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战地摄影记者,他们的作品深深地影响了全国人民。代表性的有沙飞的《英雄们战斗在古长城》、石少华的《地道战》、罗光达的《神出鬼没的游击战争》、江波的《黎明的钟声》、吴印咸的《白求恩大夫》等等。这些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一起塑造了一道中国战地记者壮丽的身影。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战地记者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本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宗旨,迅速出兵朝鲜,参加到反击美军及联合国军侵略者的战斗中。志愿军入朝同时向战场派出大量随军记者,《人民日报》和新华社也向前线派出战地记者,共同谱写了新中国新闻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事实上在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入朝参战之前,《人民日报》就于7月派记者李庄与英法两国的两名记者组成记者团前往朝鲜。李庄在解放战争时期就参加了百团大战、反“扫荡”等战事报道,有着丰富的战地采访报道经验。在此次赴朝鲜战场报道期间,他随朝鲜人民军行军至大邱前线,加入东线指挥部,对战俘营、朝鲜人民军以及朝鲜人民的战时生活进行了报道。9月回国之后,李庄又两次被派赴朝鲜战场报道,写下了《被人们欢呼“万岁”的军队》《复仇的火焰》等通讯报道,介绍了38军的战斗表现和朝鲜人民保卫家乡的战斗情景。
李庄是朝鲜战场上第一个中国记者,也是第一个被国内媒体派出的职业战地记者。
志愿军入朝作战后,毛泽东决定对朝鲜战场展开宣传攻势,他提出“新华社应自己派人去采访发电,或在北京根据内部情报自己写电讯”。在此指示下,国内各媒体纷纷派出自己的战地记者。新华社三野总分社指派林麟、徐熊和李耐因组成记者团,奔赴前线进行采访工作。第三次战役后,三野总分社派记者阎吾、王玉章、尤璐、赵普到9兵团参与报道。《人民日报》也于12月组成有田流、林韦、谭文瑞、陆超祺、姚力文、张荣安和李庄在内的7人记者团赴朝鲜前线。1951年1月,《解放日报》刘时平、《大公报》刘北汜、《新闻日报》谷斯范、《新民晚报》蒋文杰和《文汇报》叶冈组成上海记者组经由北京前往朝鲜。中国派往朝鲜前线记者的数量在1953年谈判之前达到高潮,加入开城停战报道团的记者有100人左右,其中包括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和电影记者。一些著名报人,如《大公报》的刘克平、朱启平,《文汇报》的浦熙修等都赶往前线去见证这一历史时刻。[4]
除了上述战地记者外,志愿军中也有一批军人记者和负责宣传的人员,他们“一手拿枪,一手拿笔”,在前线办起了《志愿军》《立功报》《前进报》《战士报》《战斗报》《国际战士》等报纸。因为身处一线,其传播的新闻信息和通讯报道更具有冲击力。其中,《志愿军》报以志愿军党委机关报的身份连续出版8年,开创了人民军队境外战地办报先河,成为了志愿军广大指战员的战友和老师,影响深远;三次深入朝鲜战场采访的魏巍同志成为军事新闻工作者的楷模,其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发表于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毛泽东主席阅后批示“印发全军”,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和影响,后来被编入中学教科书。今天成为中国人集体记忆的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等英模人物的事迹最早也是由志愿军中的军人记者所发掘和传播的。
无论是国内媒体派出的职业记者,还是军人记者,或者是军中负责消息报道和事迹宣传的人员,他们都是新中国第一批国际级战地记者,为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为中国争取国际话语权做出了重大贡献。
注 释:
[1]Robert Wilkinson-Latham:From Our Special Correspondent, Victorian War Correspondent and Their Campaigns.
[2]Michael S. Sweeney:From The Front:The Story of War, National Geographic.
[3]方汉奇著.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上)[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1.
[4]张放.朝鲜战争前线的中国战地记者[D].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基础与拓展(第1辑),2016.10.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北京日报社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