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特色,推动陆军媒体平台深度融合
摘 要:构建共享的“陆军新闻池”,打造立体多维的“军媒新矩阵”,制作精彩纷呈的“全媒新产品”,锻炼精干多能的“合成突击队”……近年来,在推动媒体融合上,陆军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蹄疾步稳、成绩亮眼。
关键词:陆军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媒体融合;“陆军新闻池”;军事媒体
一、传播格局不断嬗变,不跑起来必然落伍
记者:这几年,乘着军改东风,各军兵种和武警部队纷纷组建了宣传文化中心。请简要介绍一下,陆军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基本情况。
王 杨:中心成立于2018年9月底,旗下涵盖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新媒体、文艺创作、出版、期刊等不同类型传媒。我们对自身的定位是,宣传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策指示的重要阵地,传达陆军党委、首长指示要求和陆军机关指导部队工作的重要平台,展示陆军部队建设成就和广大官兵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目前,中心有《人民陆军》报、“人民陆军”微信、微博,以及抖音、快手等平台,初步形成了横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覆盖社会和军营的传播格局。
记者:您刚才提到,中心是融合了诸多平台的全新架构。据我了解,有些平台历史悠久,经典云集,名家辈出。
王 杨:是的,这次融合重构可谓强强联合。人民陆军报社前身是原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报社,最早可追溯到1937年晋察冀军区创办的《抗敌报》,涌现出了邓拓、沙飞、舒同、魏巍等一批大家名家,宣扬了“狼牙山五壮士”、白求恩等家喻户晓的红色典型,推出了《谁是最可爱的人》等名篇名作。改革中,又汇聚了战旗报社、战士报社、前卫报社、前进报社、人民前线报社、人民军队报社的骨干。文化服务站前身是原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由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发展而来,创作的优秀作品有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当兵的人》《当那一天来临》,话剧《士兵突击》《红星照耀中国》,电视剧《沙场点兵》《热血尖兵》,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西柏坡组歌》,舞剧《红楼梦》等,在全国享有盛誉。这些力量,是陆军建设军队新型主流媒体的倚重。
记者:传媒界有这样的共识,媒体融合重在系统性深度相融,而不是各平台简单相加。但如何实现深度融合,未知大于已知,变化快于规划。对此,中心的建设思路是什么?有哪些创新举措?
王 杨:当前,媒体传播格局不断嬗变,不跑起来必然会掉队。中心丰富的媒体形态,为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和广阔空间。成立以来,我们按照“一网统全媒、一专多能力、一事多平台”的大思路,坚持抓建设、畅渠道、创品牌、强队伍,在充分借鉴兄弟单位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建设以内容生产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致力实现报、刊、网、台、号宣传力量有效融汇、资源共享共用、素材多元加工、产品全媒推送的有效融合。从短平快的“人民陆军”微博随手发,到陆军强军网的新闻“瀑布流”,再到微信公众号的便捷可视传播,最后是《人民陆军》报的深度权威发布,形成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优势互补、有机融合,持续增强了新闻生产能力、聚合能力及传播能力。
二、融合路径千万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记者:我们了解到,中心通过自主开发的融媒体平台,有效推倒了专业烟囱、打通了融合壁垒,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王 杨:受制于编制等客观条件,我们难以选择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那样的“航母”级媒体的组织形态,而是立足实际摸索适合自己的道路,构建小型、灵活、高效的轻量级“先锋艇”。“陆军新闻池”就是这个背景下的产物。2019年初,我们依托陆军强军网,以全媒体新闻采编系统为支撑,再造新闻生产传播流程,重点构建了这一融媒体平台。它包括媒体融合指挥中心、采编联动平台、媒体资源稿库3个部分,对内贯通中心旗下各个平台,对下统合陆军新媒体矩阵、部队新闻队伍、新闻稿源。中心不同专业的采编创作力量以及部队宣传文化骨干,均可通过强军网登录后台,实现信息基于网络汇聚流转、稿件基于网络审核编发、力量基于网络统一调度。目前,这套系统已获得国家相关专利,这在军兵种宣传领域还是独一份。
记者:媒体融合关键在人。在引导采编力量转变思想观念、掌握融合技术、进入融合景况上,中心是怎么做的?
王 杨:媒体融合,说到底就是一场媒体人的“自我革命”。中心成立以来,积极适应职能任务和体制编制调整,立足内部挖掘潜力,推动全员素质转型,努力锻造一支采编播一体、文图声像兼备、编排创演多能的宣传文化“合成突击队”。实践中,通过参观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组织内部交流探讨等方式,引导大家来一场“头脑风暴”;探索建立了新闻池值班制度,由值班总编每天监控新闻池运行情况,每周写出运行周报,讲评采编用稿情况,督促编辑人员使用陆军新闻池。在国际军事比武、重要演训活动、重大典型宣传中,抽组精干的“全媒体小分队”,负责提供全媒体产品。融合出动能、融合出产能,融合也为每一个人赋能。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大家在融合这方面越来越娴熟,基本做到了左半脑考虑传统媒体,右半脑考虑新媒体。在前不久的军队援鄂抗疫报道中,中心“全媒体小分队”深入一线,采编的图文声像视通过“陆军新闻池”畅流共享,“版面”连“页面”,“大屏”通“小屏”,融出了力量、质量和流量,取得良好宣传效果。
三、技术驱动变革,但优质内容始终是立身之本
记者:目前,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可以说是汹涌澎湃,业界对内容创新和技术创新讨论得比较多。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内容与技术孰先孰后、孰轻孰重?
王 杨:媒体的变革和发展,从来都是与时代大潮同行,与技术创新同步。这几年,VR、H5、全息技术等发展迅速,无人机、8k摄录机等新装备、新“玩法”层出不穷。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比如为陆军四有新时代标兵制作H5海报,利用VR技术展示有特色的边海防哨所等等,还是非常吸引眼球的。但我个人认为,凡事都有一个度,并不是说所有的新设备、新技术我们一定都要去追。我们既要主动拥抱新技术,也要坚持在内容上深耕,还要不断尝试将两方面结合起来,用创意让新技术为内容服务,让内容插上技术的“翅膀”。
记者:对做内容出身的传统媒体来说,在生产领域进行供给侧改革,以互联网思维为内容插上技术“翅膀”,确实是一种优选的融合路径。在这方面,中心有哪些成功的案例?
王 杨:是的。技术从简、创意先行,容易出成果。这需要打破内容形态的界限,围绕技术进行内容生产、分发和产品设计,制作有较强吸引力、感染力的全新产品。比如,我们筹划的“我和我的祖国”军营快闪,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各频道轮番播出;组织的国际军事比赛网络直播,形成了网上热播、网下热议的生动局面。“人民陆军”微信公众号正在开展的“等你来挑战”,以众筹秒拍、隔空较量、创破纪录的形式开展网上攻擂活动,也是这方面比较成功的尝试,很受基层官兵欢迎。生产融媒体产品还要注意把握时机,2020年高考之前,我们收集整理了12所陆军院校的录取通知书样式,设计了20道军事知识题库,高考结束后第一时间推出H5产品《军迷高考,看看你能上哪所军校》,网友答题后随机生成一份虚拟录取通知书。广大网友踊跃参与、积极转发,形成了涟漪传播效应。
记者:短视频无疑是现在新媒体发展的最大风口。中心生产了很多“爆款”,有的直接被拿到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播放。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中心是怎么理解短视频的爆发?对未来的发展您有什么建议?
王 杨:您刚才提到的在记者会播放的短视频,是中心制作的《家国与边关》。经过中宣部、国防部推介,后来在全国15000余家影院上线公映、央视黄金频道黄金时段滚动播出,成为现象级的网宣产品。中心的编制目前还是围绕着报纸、电视、广播做,围绕着传统媒体在做,但我们也在有意地调度力量,一步步转到围绕融媒体、围绕移动互联网来做,就是遵循“移动优先”战略,先将新闻事件以适合移动端传播的形式呈现。在视听语言的选择上,中心能够较快地吸收社交媒体上的形式、创意,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优秀短视频作品推出。除了《家国与边关》,《我是中国军人》《地表最强》等都是播放量超亿的“爆款”。这些“爆款”,其实很多未必是能够设计的,往往是成功之后再回去找原因,可能最核心的原因还是选题和内容,还是人的情感共鸣。好产品自带流量,好内容自然“吸粉”。在优质内容稀缺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上,对军种媒体来说,坚持内容制胜,围绕军种特色打造高品质产品,始终是重中之重。
四、越是众声喧哗的时代,越要沉心静气担起使命
记者:如今的新媒体,可以说是众声喧哗。军队媒体的声音并不一定是一锤定音的声音,甚至并不一定能让人留意到。在这种传播格局和形势下,军队媒体如何更好地担负起宣传职责?
王 杨:“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新时代青年是伴随着信息网络飞速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思维阅读习惯大都在移动网络空间。要“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我们一定要明确自身作为军队媒体的优势是什么,能做的是什么,国家需要我们做的是什么,受众对我们的期盼是什么,把这几个关系一定要处理好。作为党在陆军的喉舌,我们担负着传递党的声音,展现陆军形象,讲好陆军故事的责任。众声喧哗中我们怎么去做?我觉得有两点:一个是思想的厚度,一个是情感的温度。在一个非常浅阅读的时代,怎么让我们的新闻做得更加有厚度,能够更加留住人、打动人,值得认真研究。
记者:我们注意到,你们积极拥抱新媒体平台,精准打造正能量传播端口,推出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报道。请给大家分享几个这方面的案例。
王 杨:2019年年初,我们在微博发布了一条杜富国举起独臂、庄严敬礼的8秒钟视频,短短的8秒钟获得了611万的阅读量,人民日报等大号跟进转发,话题词#最震撼的军礼#阅读量8865.4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刚刚发生时,我们在微信公众号推出《61张图,张张让你想哭》,单条阅读量780万。在实践中,我们还注重围绕军人鲜为人知的训练方法、不同一般的工作生活环境、曲折动人的情感故事等进行选题策划,打造接地气、正能量的军营特色产品,很多鲜活故事让人热血沸腾、看完泪奔。比如,《千万个哨位站立成祖国最美的样子》《一等功的他》《他们正以每天48小时的速度老去》《军人的爱》等基层官兵身边故事,既有“言值”又有“颜值”,既有情怀又有气势,找准了受众“共鸣点”和舆论“引爆点”,一经推出好评如潮。军营里温馨感人的瞬间,往往也能戳中网友的情感共鸣点。
记者:既有“言值”又有“颜值”,这就是新闻人常说的要改变语态、搞好包装,让“硬新闻要软着陆”。
王 杨:是的。我个人认为,所谓的语态变革并不是简单肤浅地卖萌。现在有些新媒体编辑自称小编,觉得我把自己放到小编辑位置,似乎就可以和网友平等交流了,但仅仅是改了称呼是不够的。还有一些所谓语态的变革,仅仅是我学会了网言网语,我觉得这也是一个误区。我们可以适当借用网言网语,但是常态下还是要有一些专业的坚守。优质内容是一口元气,是军媒的立身之本,军队题材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事实证明,爱国奉献和强国兴军一直是民众较为关心的话题。第二届陆军十大标兵评选的推送,阅读量近320万;《天安门前,94岁老兵无声告白》被174个公众号转载;微博#领航强军新时代#系列宣传,累计阅读量5.9亿,充分反映了粉丝网友对爱国强军好故事的关注。
五、创新是媒体的基因,也是传播力量所在
记者:媒体平台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战场,中心在做大做强媒体品牌、构建新媒体传播矩阵上也有很多创新。请简要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王 杨:品牌决定传播力。中心组建后,积极拓展传播版图,精心培育“人民陆军”系列品牌。《人民陆军》报以权威、深度见长,发行量和影响力日益扩大。“人民陆军”系列新媒体品牌效应渐显,微信公众号运营团队被评为全国“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微博连续两届荣获“微博最具影响力军队新媒体”奖。同时,我们积极构建覆盖陆军、各战区陆军、集团军、院校以及科研机构等36个微博微信的新媒体“旗舰”,共有1100多万网友关注,先后一体筹划、同步推出“练兵备战”“集团军巡礼”“时代新人”等重大网宣活动,集中火力出击,壮大了宣传声势。另外,中心先后与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共青团中央等媒体大号建立联盟,搭船出海,借梯上楼,在网络空间发出了陆军的响亮声音。
记者:今天的分享,我想用一个词去概括就是创新。有技术的创新、内容的创新、机制的创新,刚才王主任谈到的其实真正的是人的创新,人的观念和思维的创新。不管是打造精品短视频,还是开发“陆军新闻池”,还是历练全媒体小分队,背后都是非常鲜活的创新意识。
王 杨:创新是媒体的基因,也是传播的力量所在。如今,媒体融合已步入深水区,改革创新的进程再一次来到关键当口。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军队媒体能做些什么?实践证明,在保持导向正确、内容准确的基础上,只要牢固树立用户意识、遵循传播规律,善于利用技术、资源和各种创新的跨界方式,就能在新闻传播的广度、深度上取得突破,实现传统媒体形态上难以想象的传播效果。在媒体融合上,我们现在有一个比较好的开端,但也有很多问题和困惑。方向决定道路,融合发展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下一程也许更难走,但不断创新、突破自我是唯一的选择。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军事融媒体发展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fjs005)
责任编辑:张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