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策划:彰显专题新闻的思想价值
摘 要:《火箭兵报》策划的深化“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四课”模式系列宣传,将历史与现实、观点与实践、点与面有机融合,让读者从观察与思考中深刻感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是一次报纸专题策划的成功实践。
关键词:策划;专题新闻;主题教育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源于军事战略的策划,伴随着媒体的问世而成为新闻宣传的重要“战法”。策划质量往往直接关系纸媒宣传的兴衰成败。尤其在融媒体蓬勃发展新时代,新兴媒体因传播的快捷时效而独领风骚,传统纸媒在非事件性新闻的专题宣传中,必须灵活运用策划,彰显新闻的权威性、思想性,使媒体“四力”更加充盈。
策划分宏观、中观和微观多个层面,具有系统性、创新性、超前性、动态性特点,呈现从单一的宣传计划到宣传体系的发展,从宏观到微观的延伸,从宣传运作形式到竞争核心环节的嬗变。对于专题新闻宣传而言,必须凭借策划彰显思想价值。2019年,《火箭兵报》策划的深化“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四课”模式系列宣传,将历史与现实、观点与实践、点与面有机融合,先后刊发消息、言论、纪实通讯和10篇系列解读,让读者不仅从探索与创新中全面品读“四课”模式的成果与经验,而且从观察与思考中深刻感悟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受到火箭军部队首长与广大官兵的广泛关注与热评,“中国火箭军”微信公众号同步转发,阅读点击量达万次。
一、在“史”与“时”的结合上,彰显专题新闻的思想跨度
新闻策划是媒体对已占有的新闻线索、新闻资源,按照新闻规律进行有创意的立体多元谋划和设计,制订出科学、周密的报道计划,使宣传主题思想达到一定规模、层次、深度,释放最大思想价值。
政治工作是我军政治建军的最大优势。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建军的主阵地,承担着塑造人的灵魂、改造人的思想、走进人的内心、改变人的观念的重要使命。火箭军部队在深化“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中,探索总结出统筹大课、互动小课、媒体微课、官兵评课“四课”模式,以此建造主题教育一流主阵地、构造主题教育新型供给侧、创造主题教育“网络+”新途径、打造主题教育新版“度量衡”,创新主题教育迸发新活力。编辑部在策划这个主题新闻时,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彰显思想跨度。
以“史”为“经”,挖掘思想的传承内涵。教育的目的是解决思想问题,这一特性与生俱来。90年前召开的古田会议,针对“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问题”,人民军队从此走开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新路,开创了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先河。由此,思想政治教育便伴随军队的发展而发展,而教育内容决定着教育解决的问题和教育的形式。“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其内容纵深决定了教育形式的传承性,这也就成为专题新闻策划的逻辑起点。
以“时”为“纬”,挖掘思想的创新元素。每个时代都具有带着鲜明的这个时代印记的问题,每个时代都具有带着这个时代显著特征的教育方式。因此,教育因时而变、因人而变、因主题而变。进入新时代,面对信息、融合、体系政工新理念,大学生、打工仔、小老板、公务员等新的教育对象,网络+、多媒体新介质,改变着教育的运行样式和接收方式。在策划中把握时代感这个维度,使“四课”模式宣传充满理念创新、手段创新的亮点,从而使主题教育的传承性与时代性经纬交织,在相得益彰中放大思想价值。
二、在“虚”与“实”的结合上,展示专题新闻的思想深度
“新”是新闻的生命,是媒体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创新是新闻策划的第一要素。但创新不是标新立异的随心所欲,必须要有科学性。新闻策划是一个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同样,主题教育也既是一个理论课题,更是一个实践课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编辑部在策划“四课模式”这个专题新闻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配置和整合新闻资源,解读教育的特点规律、实践路径,既有量的“重度”,又有质的“深度”。
以“研”析理,解读教育专题新闻的科学规律。主题教育是一门专业,也是一门艺术,有其自身的逻辑机理。“四课”模式的内容看似简单的16个字,却涉及教育的全流程、全时空,覆盖教育的全员额、全手段,相互之间既有各自独立的特点,又有内在联系的规律,涉及教育的思想性、时代性、情感性、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策划宣传时,从单一解析到体系解读,由浅入深逐一剖析主题教育课堂的冷热、资源的优劣、主体的多寡、方式的新旧等,以此揭示教育的特殊规律,使“教法”成为一种运行模式,形成一个闭环式教育链路,环环衔接、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有“的”放矢,探寻教育专题新闻的实践路径。道不远人。面对教育对象在兵员成分、利益诉求、思想问题等方面呈现复杂性,教育理念、方式、手段体现的创新性,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上的课官兵“不点赞”,讲的理官兵“老不信”,说的话官兵“说out了”。其实,教育不缺“主义”,不缺“核心价值”,不缺“崇高主题”,症结在于缺少传播主题思想的理念、手段和方法,教育实践与官兵不在同一个频道、合不上同一个节拍、踏不到同一个鼓点。“四课模式”正是瞄准这些问题靶标开出了“药方”。策划系列解读文章时,牢牢盯住这些“靶标”,在解析矛盾中探寻规律,在实践结合中寻找钥匙,将主题教育的主体、资源、课堂、方式等要素与实践一一观照,晒问题、剖根源、摆对策,让人照着就能学能做,为读者提供了现实指导和实践路径。
三、在“点”与“面”的结合上,折射专题新闻的思想厚度
策划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释放新闻主题思想,吸引读者产生兴趣并使之以获得效益。主题教育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没有深邃的真理说服人,没有丰富的真情感染人,没有生动的故事打动人,真理就抵达不了官兵心灵。编辑部在策划“四课”模式专题新闻时,在一个宏大体系中注重由面的设计向点的运作延伸,使每一篇稿件、每一个标题、每一个故事,都折射专题新闻的思想厚度。在点与面的结合上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因果、多变量地系统思考提炼,设计专题报道由一篇经验消息配评论员文章、纪实长篇通讯和10篇系列解读,为增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提供了范本和启迪。
以“点”深耕,多角度提炼思想价值。主题教育是每年政治工作的“重头戏”,“四课”模式涉及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效果、教育考评方方面面,编辑部在策划专题宣传时,运用不同体裁形式,注重从“点”上深耕细作,将“四课模式”从思想性、时代性、主体性等10个方位进行解读。如《思想站上高山之巅》《搭上时代发展的“高铁”》《汇聚优质资源上讲台》《让教育对象站上“C位”》《拇指揿动新质“供给侧”》《微课让教育更鲜活》《心灵土壤盛开真理之花》《找到“金钥匙”打开心灵之门》《先进文化滋养思想之根》《打造新版“度量衡”》,每一篇对应解读一个教育特性,而每一篇解读又细分不同思想点。如《搭乘时代发展的“高铁”》中,从“问题有多强,时代性就有多强”“创新是通往时代性的必由之路”等三个方面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阐述观点。《微课让教育更鲜活》中,以“‘四会’教员缘何变成‘陌生人’”问题作为思想火花引线,由表及里揭示“‘老传统’蕴含新活力”“‘新优势’握在受教育者手中”等道理。同时,解读中广泛运用撬动心灵的故事和丰富多彩的细节,引发读者思想共鸣和教益启示。
以“面”播种,多层次收获思想成果。主题教育作为一项中心工作,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让人在一个整体中领略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样式、教育的手段、教育的成效。“四课”模式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打开方式,系统把握主题教育的经验启示。编辑部在策划宣传时,更加注重从“面”上展示专题新闻的思想厚度。从战略性上揭示主题教育的思想意义—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亲自部署、火箭军党委首长和机关部队逐级推动,从战役上展示主题教育的思想创新—念好“统”字决、做精“互”字文、走活“微”字棋、把住“评”字关,从战术上昭示主题教育的思想价值—广泛运用官兵喜爱的微课、小课增强主题教育时代性感召力。同时,展示成果和解读中又注重展示不同层面、侧面的思想维度,比如“主战场需要主保障”强调教育资源分配,“受教者期待的是精彩”突出教育对象需求,“教育犹如打仗,主动是制胜前提”强调遵循教育规律,“教育效果好不好,备战打仗见分晓”探讨教育考评科学性等,如庖丁解牛一般,让读者将主题教育大餐的“神”与“形”尽收眼底并了然于胸。
(作者单位:火箭军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