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贴强军实践讲好军校故事
摘 要:《解放军报》“中国军校”专版作为军队院校新闻传播的平台,内容辐射军校建设、教学科研、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刊登的许多稿件精雕细琢、角度独特、故事鲜活。研究其特点和规律,对于进一步提高军校新闻报道水平大有裨益。
关键词:军校报道;观察视角;呈现特点
军校作为军事人才成长的摇篮,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堪称一座新闻“富矿”。《解放军报》的“中国军校”专版作为沟通军校与部队、读者的桥梁和纽带,注重抓住军校教学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策划布局、精心采编,切准教学科研的焦点、难点和热点用力,使报道兼具指导性和可读性。
深入教学一线,还原现场温度。军校报道员经常抱怨,教员围着“讲台”转、学员“三点成一线”,缺少有价值的报道线索。出现如此困惑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困于惯性思维,缺少深层次求索。俗话说,“生活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工作中,军校报道员需要练就一双慧眼,深入现场,深入教学科研一线,细致的观察隐藏于表象背后的素材,挖掘出最有价值的信息,还原鲜活生动的细节。比如,在《一个科研团队的“供给侧改革”》中写到:
闷热的操作间火光四射,焊条燃烧发出的刺激性气体直冲鼻腔,几个“某型导弹综合测试教学训练”系统的机柜半成品,已经焊接成型,横七竖八堆在地上。入学之初,学员余双林第一次看到科技研发中心的教员们,还以为自己走错了门。
这段话脱下了院校科研人员“高大上”的外衣,使其穷尽一切方法手段助推战斗力生成的形象跃然纸上。毛泽东同志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同理,要想在军校日常工作的平凡中发现不凡,就要深入院校生活,从寻常中发现不平常。在《特战学院的“特种课程表”》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豆大的汗珠夹带着油菜,沿着眉心浸入眼角,学员刘金龙使劲闭了下眼睛,还是阻挡不了满头大汗的猛烈攻势。趴在近50摄氏度高温的草丛里,面对头顶毒辣的阳光暴晒,刘金龙一动不动,瞄准镜里一片树叶的晃动,都会触发他的神经产生一次冲动。
这段文字为何能让读者触摸到刘金龙那股超强的意志力?答案无外乎文字外的场景:记者就在刘金龙的对面,同样用锐利的眼神穿透毒辣日光,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不到现场不写稿”是人民日报社的一条不成文规定,但“在现场”要求的不仅是“人”到现场,更要心在现场,眼睛盯住现场,否则就不能发掘出鲜活的新闻事实。
习主席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院校新闻素材往往持续时间长,看现场既要瞬时速记,更要接力跟踪,方可看到采访对象不为人知的努力、人前背后的付出。比如,稿件《“艺林”很忙》中写到:
拎着行李,随着人流,侯艺林挤上了开往遵义的列车。坐到位置上,她无暇欣赏窗外飞驰而逝的风景,在本子上写着什么。侯艺林满脑子都是手头上的工作:武警部队博物馆建设方案要完善,下学期11个专题的授课要更新,两名教员参加优质课评比的提纲要修改……同行人都问过她:“你什么时候才能不忙?”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采访中,此文作者曾与本文的主人翁侯艺林深谈20余次,经过反复提炼,最终用一个“忙”高度概括其28年过往与今后前行。由此可见,感人的细节离不开足够的耐心和马拉松式的努力,在众多素材中明确哪些取、哪些舍,何处详、何处略,何时重、何时轻,才能生动呈现鲜活的新闻事实。
寻找关注亮点,勾勒共鸣维度。黄远生将新闻记者“能听”定义为:闻一知十,闻此知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由此可见,要练就敏锐“眼力”,告诉读者“为什么”,就要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发现有意义的人和事,捕捉有价值的闪光点;要练就透过滴水看海洋、见一木而知森林的硬功,要学会从当下看未来,从表象发现事物本质,探求事件真相、洞悉事物发展趋势的本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新闻事实拥有多个侧面,院校工作也具有多个位面不同的特点,观察的角度不同,产生的传播效果也各异。比如说,当院校组织各类比武考核、联演联训成为常态,如何从中让人感受到推进实战化教学改革、推动联合思维落地的新风?稿件《一场教员大考,拉直三个问号》可以作为参考:
他下达空中防轰炸命令,结果配属的空军战机尚未升空,就被导演部直接裁定行动失败。“根据气象部门通报,作战地域目前没有气象窗口,战机无法起降!”……在抢点夺要的关键阶段红方战损严重,求援友邻部队无果!久经沙场的吴启宏第一次嗅到了失败的气息。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一以贯之的工作中搜索新闻亮点,应因“时”而动、顺“时”而为。要与当前的重点工作合拍,做到“好雨知时节”,方能水到渠成、相得益彰,实现宣传的最大效能。比如,《毕业照:定格青春的N种方式》就向学员发出了奔向战位的召唤: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学员江耀和几个同学拍摄了一组被网友称作“硬核”的毕业照,之所以“硬核”,是因为他们身后的铁架战车和运输飞机,这些让普通网友“看着就很激动的装备”,成了他们毕业照的背景。他们脸上的表情,则写满了自信。
硬核是军校学员的日常,未来战场才是诗和远方。这篇文章也诠释了一个真谛:军校是一座淬火加钢的熔炉,教的是谋胜打赢的本领。在积极服务军事斗争准备的实践中,“三尺讲台”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学科建设日趋完善、专业,其中亮点频现。“短绠难汲深井水,浅水难负载重舟。”军校记者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让学术的变为大众的,使晦涩难懂的教学科研报道更加鲜活生动。《军校“福尔摩斯”的追寻之旅》将“视觉信息分析”这一精尖课程用途诠释得立体形象、生动感人,极具借鉴意义:
当前方出现乱石堆成的陡坡,无人车迅速开启红外传感器,探测前方路况信息;当到达预定地域,它一会隐蔽、一会转动红外摄像头,实时传回录像画面。后台控制系统在获取运行轨迹的同时,通过短时计算,所需三维空间模型即搭设完毕。
“人之学不进,只是不勇。”作者之所以能将晦涩难懂的新闻事实描绘得通俗易懂,离不开孜孜以求的学习。院校记者要勇于探索不擅长领域,打破爱写拿手题材、在小圈子里打转的壁垒,才能去除新闻作品的标签化、公式化,实现新闻亮点“大众化”与“化大众”的有机结合,使军校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
要用唯物辩证法思考问题,拉升思想高度。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新闻报道能否引起关注,选题至关重要。马克思说:“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唤的喉舌。”因此,院校记者必须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清楚自己要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赞颂什么。
要把问题观指向热点,看得细致、深入、严谨。比如,《我的青春38度》将新学员的思想困惑摆上桌面:
体能跟不上,单杠拉到面目狰狞还是一个都不上不下;仅仅因为手型没贴裤线,就被加练军姿;早晨提前起床,只为了被子能叠的像豆腐块;神经整天紧绷绷,身上整天汗淋淋……眼前“残酷”的现实不禁让这群“00”后反复思量:自己为什么来军校?
要把问题观指向焦点,既见人之所见,亦见人之所未见。比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写出了疫情期间网课全面上线后应对不足的“硬伤”:
“每次上线都有‘惊喜’,在用户量猛增的情况下,平台服务器响应速度明显下降,数据维护工作显得尤为艰难,一会数据丢失,一会更新不成功。”电子科学学院教学助理邵恒已记不清自己熬了多少夜、抓狂了多少次。
要把问题观指向难点,多问为什么,完善预警、分析、研判功能体系。比如,《爱要大声说出来》对青年学员心理“亚健康”状态直言不讳:
当被问及如何表达心中观点时,只有约4成学员会选择“直抒胸臆,大声表达”。缺乏沟通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在重点关注学院中占比更高;有约6成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和同学、家人的沟通存在问题,由于遇到心事不敢表露而倍感压力的占一半。
要把问题观指向槽点,搭建真实反应群众呼声的平台。比如,《给未来座舱准备一个好身体》写出了学员对基础体能训练缺乏科学性的吐槽:
有的人说,训练总是“大锅饭”,缺乏选择性,没有自主性。有的学员说,训练总是那几样,时间一长就带来习惯疲劳。还有的学员反映,提高训练成绩就靠耗时间、使蛮力,成绩提升不大,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训练伤。
要把问题观指向终点,对影响教学质量、制约战斗力生成的积弊实情实亮。比如,《从兵到兵,有一种回报叫做成长》所写:
与“一张白纸”的新战士相比,老骨干的“再教育”一直是士官培养的难题。一些立足分队自身条件培养的“本土”人才,在同一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年、十几年。虽然对岗位与专业很熟悉,但就是不能“挪窝”,一旦换位立刻“两眼一抹黑”。
事物发生发展都是在不断化解矛盾中前进,其中,媒体引导不失为众多桥梁中的有效一条。军校新闻只有紧盯教学科研的热点、难点、亮点做文章,围绕实现强军目标牵引军校工作不断向新的高度跃升,才能吸引更多目光,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作者单位:武警指挥学院教研保中心新闻文化室)